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病毒性肝炎的甲襞微循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老年病毒性肝炎的甲襞微循环文/王一平文总结了我院住院的71例老年病毒性肝炎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变化情况,并探讨其急性与慢性间的甲襞微循环差异。1资料、方法及结果所有71例患者均为大于60岁的老年肝炎住院患者,平均年龄65.8岁。其中急性肝炎42例,慢性肝...  相似文献   

2.
老年前期和老年期高血压病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变化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甲襞微循环变化的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09例老年前期和老年期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的甲襞微循环,并与58例健康中老年人作对照;比较老年前期和老年期高血压病患者甲襞微循环变化。结果:老年前期和老年期高血压病患者存在甲襞微循环障碍,甲襞微循环形态积分、流态积分、管周状态积分和总积分值均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老年期组甲襞微循环的管周状态、流态及总积分比老年前期组高。结论: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在治疗过程中辨证运用活血化瘀法以改善微循环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观察了206例肝炎的甲襞微循环,其中急性肝炎75例,慢性肝炎95例,肝硬化20例,酒精性肝炎16例。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206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160例,女46例。年龄14~72岁,平均36岁。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均符合1990年上海肝炎会议诊断分型标准,酒精性肝炎的诊断结合病人有长期大量饮酒史,并且经B超诊断为“脂肪肝”者。2、观察方法:采用XG-5型甲襞微循环摄影摄像电脑综合检测仪,观察安静状态下,患者的左手无名指甲壁微循环的改变,以田氏甲襞微循环综合定量评分法进行分析。结果1、肝炎甲襞微循环积分:…  相似文献   

4.
本文观察253例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过程中肝功能及甲襞微循环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各型病毒性肝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黄疸型肝炎较无黄疸型肝炎患者甲襞微循环障碍要严重得多(P<0.0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的高低与甲襞微循环障碍的严重程度无明显关系(P>0.05)。甲襞微循环改善的同时,肝功能也相应好转(P<0.01或P<0.05)。甲襞微循环的变化与慢性肝炎反复发作有一定的关系。8例重症肝炎抢救过程中,甲襞微循环改善者4例均存活,无改善者4例均死亡。因此我们认为,在病毒性肝炎治疗过程中动态观察甲襞微循环变化有着较好的应用价值,尤其对指导重症肝炎的抢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 为探讨病毒性肝炎发病过程中微循环的变化情况,本文对我院70例肝炎患者进行了甲襞微循环的观察,初步总结如下。资料和方法一、观察对象:男35例,女35例。年龄为17~20岁3例,21~30岁16例,31~40岁25例,41~50岁14例,51~60岁7例,60~75岁5例。其中急性黄疸型肝炎30例,慢性活动型肝炎40例,所  相似文献   

6.
丹参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85例甲襞微循环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慢性病毒性肝炎急性期甲襞微循环的障碍程度及用丹参治疗后甲襞微循环改善情况,本文对85例慢性病毒性肝炎进行了甲维微循环变化的动态观测及分析。对象与方法1对象本组85例病人中男59例,女26例。年龄23~69岁,平均38岁。慢性炎症活动轻度23例,中度43例,重度19例。病原学:乙型肝炎51例,乙、丁型重叠肝炎23例,乙、丙、了重叠肝炎11例。以上均为住院病人。诊断依1995年5月第五次北京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患者于急性期除给常规综合保肝治疗外加用丹参注射液30ml+10%葡萄糖250Tnl#滴,每B一次,30…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90年7月至92年12月用青龙肠溶胶囊(蝮蛇毒口服制剂)治疗62例高粘滞综合症患者,治疗前后(并录像)进行甲襞微循环观察.报告如下:一般资料:共观察124例,均系住院患者,年龄34~74岁,平均59岁.随机分为A、B组.男女均等.A组为治疗组,平均年龄58岁.B组为对照组,平均年龄60岁.诊断标准:符合高粘滞综合症标准.检查方法:使用XQX—1A微循环显微镜,甲襞微循环常规检查应用田氏法.  相似文献   

8.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甲襞微循环的改变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病毒性肝炎患者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尤其是肝硬化病人。为探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甲襞微循环改变之特点。我们对3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进行了甲襞微循环的临床观察,并与30例健康正常人进行了比较。1资料与方法观察对象:所有病例均来源于本院传染科1997年3月至11月住院病人。30例肝炎后肝硬化病人(肝硬化组)的诊断标准均依据1990年5月全国第六次病毒性肝炎会议(上海)议定的诊断分型标准,其中男18例、女12例,男女之比为1.50:1;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39.86岁。健康组30例(对照组)均来源于本院职工自愿受试者,其中男17…  相似文献   

9.
微循环功能障碍是许多疾病共同的病理基础,也是疾病的病理表现。检测甲襞微循环常能反映出疾病变化情况。本组就52例铁矿职工,通过甲襞微循环观测,探讨铁矿职工的甲襞微循环变化特征,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对象与方法 一、观察对象:本组52例,其中男47例,女5例,年龄26至58岁,平均年龄43.5岁。均为福建省龙岩地区马坑钢铁厂职工健康体检者。病史中:高脂血症16例、脂肪肝9例,胆  相似文献   

10.
78例高血压病Ⅱ期患者甲襞微循环观察韦瑞焕,陈小燕,郑碧辉我们对78例高血压病Ⅱ期患者,进行甲襞微循环检测。观察其微循环变化情况,并探讨它与高血压病关系。1临床资料1.1观察对象患者来自本院高血压病专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共78人。其中男41人,女37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血浆内皮素 (ET)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与甲襞微循环的关系。方法 :老年EH患者42例 ,对照组 38例 ,分别检测血浆ET、CGRP浓度及甲襞微循环。结果 :老年EH患者血浆ET及CGRP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 ,具有十分显著性意义 (P <0 .0 1) ,且ET水平与甲襞微循环损害呈正相关(r =0 .7832 ,P <0 .0 1) ;而CGRP水平与甲襞微循环损害呈负相关(r =-0 .75 2 6 ,P <0 .0 1)。结论 :老年EH患者血浆ET及CGRP水平与甲襞微循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对慢性肝炎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效果,我们对部分患者使用活血化瘀中药——血隆冲剂前后的甲襞微循环,进行了观察。1 资料与方法1.1 观察对象从1996年至1998年间行血隆冲剂治疗的病人中选取治疗前后有完整甲襞微循环结果对比的病例102例进行统计比较。其中慢性肝炎48例(男39例、女9例),平均年龄33.8岁;肝炎肝硬变54例(男40例、女14例),平均年龄47.1岁。1.2 检测方法使用国产MCX-5A型配套微循环检测仪,45°角冷光斜照,室温18℃~24℃,所有受检者静息10~20min后,取直立坐位,常规检测其左手无名指甲襞微循环的16项指标,采用田牛等制…  相似文献   

13.
自体光量子血疗对肝硬化微循环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体光量子血疗法(简称UBI)在临床各科使用多年,作者将其用于肝炎后肝硬化的治疗,并对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治疗前后的甲襞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了观察,以探讨UBI的疗效机制。1 资料与方法1.1 观察对象、分组及治疗选取9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均为我院近4年收治的住院患者,均排除出血倾向和合并出血。其中男67例,均龄44.1岁,女23例,均龄47.3岁。肝炎后肝硬化的诊断均符合1995年5月北京全国传染病寄生虫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将9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丹参组和UBI组,每组30例。对照组按常规采用保肝治疗(不使用含有丹参和其他…  相似文献   

14.
病毒性肝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老年戊型肝炎(简称戊肝)患者的微循环变化少有报道,本文报道92例老年戊肝患者甲襞微循环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141例恶性肿瘤患者与98例健康老年人及98例老年常见病患者的甲襞微循环观察分析,表明恶性肿瘤患者普遍存在着明显的甲襞微循环障碍,这种障碍较之增龄及老年常见病所致的甲襞微循环改变更为突出,提示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与微循环功能状态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用光量子血液平衡疗法治疗老年病人观察其对血液流学及甲襞微循环影响作用。方法100例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均异常的住院老年病人 (65岁以上 )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0例 ,对照组与治疗组的病人在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情况相匹配。在常规治疗疾病的基础上 ,对照组使用血栓通治疗 ,治疗组则加用光量子血液平衡治疗。治疗前后进行甲襞微循环检查及血液流变学检查 ,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的比较 ,无差异性 (P>0.05) ,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的变化均有差异性 (P<0.05) ,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的变化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1) ,而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比较 ,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的变化变亦有显著性差异 (P<0.05)。两组治疗后均未出现明显的毒副反应。结论光量子血液平衡治疗对改善微循环、降低血黏度的作用比血栓通更明显 ,这是任何药物治疗都难以达到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导了类风湿性关节炎(下称RA)病人皮温、甲襞微循环、血液流变学的观察结果。依美国风湿病学会诊断标准确诊的RA患者54例为观察对象,男性20例、女性34例,年龄18—70岁,病程0.3—27年,同时选50名正常人为对照组。用95型半导体点温计测无名指甲襞及腰部皮温,甲襞微循环观察按解放军总医院微循  相似文献   

18.
辨证针灸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辨证针灸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选择 3 2例符合WHO原发性高血压病诊断标准的患者 ,采用单纯针灸方法 ,取穴为双侧风池、太冲、涌泉、太溪 ,每日治疗1次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 15天以后观察甲襞微循环。结果 :治疗15天后甲襞微循环明显改善。结论 :针灸疗法能改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微循环。  相似文献   

19.
为 探讨肝硬化甲襞微循环的变化 ,我院于 2 0 0 1年 11月至2 0 0 2年 11月对 4 0例肝硬化患者和 4 0例急性黄疸型肝炎 (简称急黄肝 )患者进行甲襞微循环检测。发现急性黄疸型肝炎中 ,甲襞微循环检测的各项指标差异不大 ,而肝硬化患者75 %管袢细长并交叉畸形。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本组 4 0例肝硬化均为住院病人 ,其中肝功能失代偿期 35例 ,占 88%。男 2 7例 ,女 13例 ,平均年龄 4 8岁。急性黄疸性肝炎 4 0例 ,男 2 5例 ,女 15例 ,平均年龄 32岁。二组病例均符合全国第十次病毒性肝炎肝病会议标准[1] 。1.2 方…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颈椎病与微循环的关系,我室对82例颈椎病患者进行甲襞微循环检查,并与同期70例甲襞微循环正常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观察对象82例颈椎病患者(患者组)来源于我院康复科、神经内科住院及门诊病人。其中男50例、女32例;50岁以上38例,平均年龄57.26岁,50岁以下44例,平均年龄40.6岁。病程最长时间8年,最短2个月。颈椎病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与X线片所见符合颈椎病者,可以确诊;(2)具有典型颈椎病临床表现,而X线片尚未出现异常者,排除其他疾患的前提下,诊断颈椎病。对临床上无主诉与体征,而在X线片上出现异常者不诊断为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