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免疫印迹法检测梅毒感染患者血清中IgG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印迹法对临床确诊为梅毒的患者血清标本59 、正常献血员血清标本25例及生物性假阳性标本20例等进行了检测,并与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的标准方法荧光梅毒螺旋体抗体吸附实验(FTA-ABS)、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梅毒螺旋体被动明胶颗粒凝集实验(TPPA)结果相比较。结果 44例未经治疗的梅毒患者和15例经过治疗后的梅毒患者血清梅毒特异性抗体均为阳性,正常献血员和生物性假阳性患者结果均为阴性。59例梅毒患者中,除2例梅毒治疗后患者未检测出针对17KD多肽抗原抗体外,均检测出针对分子量为47KD,17KD和14KD多肽抗原抗体。针对上述3种多肽抗原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0%,96.6%和100%。而针对90,60,33,30,25,22,45KD等多肽抗原抗体,在所有梅毒患者血清中亦检测出不同程度的阳性率。在51例非梅毒患者中,均未检测出针对47KD,17KD和14KD多肽抗原抗体,5例分别检测出一种或多种针对分子量为90,60,33,30,25,22KD和45KD等多肽抗原抗体。四种方法检测治疗前后梅毒患者结果一致性分别为100%和92.8%,四种方法检测梅毒的敏感度分别为100%,98.3%,98.3%,100%,经卡方检验,四种方法检测敏感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免疫印迹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敏感度(100%)等于或高于其它三种同类方法,特异性(100%)与ELISA和TPPA两种方法相同,但显著高于FTA-ABS法(92.2%)。结论 免疫印迹法敏感度高,特异性好,操作简单,不需特殊仪器设备,阴阳性结果界线分明,易于判断,适应于临床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梅毒检验中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效能分析。方法选取1460例于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该所接诊的梅毒疑似者,患者均行 TRUST 法、ELISA法和 TPPA法,观察检测结果。结果 1460例疑似梅毒患者中,阳性初筛选标本76例(5.21%),其中仅TRUST阳性9例,仅ELISA法阳性28例,均阳性39例;ELISA法对梅毒检测的灵敏度上较TRUST显著要优(P<0.05),在假阳性率显著低于TRUST(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ELISA法相比于TRUST法可更有效的筛查和检测梅毒抗体,经 TRUST 和 ELISA法检测均为阳性标本时,需经T PPA法进一步确认,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P)感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也是血液传播性疾病之一。目前检测梅毒螺旋体的试验方法主要有: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梅毒螺旋体胶乳颗粒凝集试验(TPPA)、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笔者对我们在临床梅毒检测中用TRUST法检测的若干阳性标本和阴性标本用ELISA法复检,并用TPHA法确诊对照。现报告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标本30例TRUST阳性标本和50例TRUST阴性标本均来自我院门诊与住院…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ELISA法与金标法两种检测梅毒方法的结果差异分析,评价两种梅毒检测方法在临床梅毒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ELISA法和金标法两种方法同时检测病人血清标本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结果两种方法同时检测892例病人血清标本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中,ELISA法阳性31例,阳性率3.48%;金标法阳性18例,阳性率2.02%。结论ELISA方法的阳性率大于金标方法,ELISA法敏感性远远高于金标法,在临床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检测中最好使用ELISA法,以减少漏检率。  相似文献   

5.
ELISA梅毒检测法中假阳性的观察及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ELISA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TP-AB),对所有手术或输血前的患者进行了梅毒的筛查,筛查阳性结果均经再次复查才确定。确定阳性的结果用TPPA(明胶颗粒凝集法)确认,对ELSIA梅毒检测法中假阳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的实验室评价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梅毒螺旋体血细胞凝集(TPHA)、明胶凝集(TPP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VIA—ABS)、蛋白印迹试验(WB)等。特异性试验本研究细胞应用检测了252份血清样本,对临床常用的前4种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的方法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ELISA和TRUST法测定梅毒患者血清中磷脂类抗体的浓度和滴度,探讨其在梅毒诊疗中的不同作用。方法 采用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TRUST、ELISA法抗心磷脂抗体(ACA)定量法对94例梅毒患者、32例磷脂综合征患者血清进行检测。结果 94例TPPA阳性患者中。TRUST阳性83例,ACA定量(ELISA)阳性48例。TRUST阳性率88.37%,ACA定量(ELISA)阳性率51.06%。32例磷脂综合征患者血清TRUST滴度最高为1:2。其他多数为阴性;ACA均值为235u/ml。结论 (1)ACA定量(ELIsA)作为梅毒初筛试验敏感度低于TRUST试验。(2)ELISA法测得ACA浓度和TRUST滴度与梅毒的病程呈平行关系,TRUST滴度升高表明梅毒螺旋体大量增殖,ELISA法所测ACA升高提示组织细胞破坏增加。(3)在疗效观察中,特别是晚期梅毒患者,ELISA法所测ACA浓度的敏感度高于TRUST滴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梅毒血清学不同检测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评价。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12月964份住院和门诊标本同时用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检测,上述任一方法阳性再进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检测。结果:ELISA法检出61份阳性,TRUST法检出32份阳性,TPPA法复检出60份阳性,与EL1SA法比较,TRUST法符合率为52.46%,TPPA法符合率98.36%;与TPPA法比较, TRUST法符合率53.33%;TRUST法与ELISA法和TPPA法检出率有显著差异。结论:由于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试验条件等不同,选择特异性抗体和非特异性抗体联合检测,测定梅毒不同期的抗体及其效价,有助于梅毒的临床诊断和病程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手术前和输血前人群梅毒感染状况,提出检测该群体梅毒抗体的最佳方案。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梅毒抗体,所有ELISA法阳性标本用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证试验。ELISA法和TPPA法均阳性者判断为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标本,并对其进行甲苯胺红(TRUST)试验。结果37510例术前及输血前患者中,共检出梅毒感染者373例,占待检测人群0.99%。结论对术前及输血前患者梅毒抗体的检测应采用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TP-ELISA法进行初筛,再用TPPA进行确证试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术前、输血前和产前患者筛查梅毒螺旋体(TP)试验的合理选择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在老年人群中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ELISA检测本院住院患者11697例;按年龄分组,统计各组ELISA法阳性的患者,阳性者再用红细胞凝集法(TPHA)进行确诊试验,对中青组和老年组比较。结果老年组TP抗体阳性和假阳性明显高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法具有操作简便,特异性强。结论ELISA可用于临床大批量筛查TP抗体,但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年龄与疾病因素是造成老年人TP抗体阳性和假阳性的重要原因,对其阳性者需用TPHA做确诊试验。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梅毒甲苯胺红试验(TRUST)法、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法、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在梅毒诊断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从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1118例疑似梅毒患者的标本分别进行 TRUST 法、TPPA 法和 ELISA 法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总结。结果1118例疑似梅毒患者标本,TRUST 法检测筛出阳性标本166例,阳性检出率14.85%。TPPA 法检测筛出阳性标本252例,阳性检出率22.54%。ELISA 法检测筛出阳性标本263例,阳性检出率23.52%。结论3种血清学方法检测所得到的阳性结果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P-PA 法和 ELISA 法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 TRUST 法。  相似文献   

12.
两类梅毒试剂的检测结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提高血清中梅毒抗体的检出率 ,阻断梅毒经血液传播的途径。方法 用TRUST法和ELISA对抗原夹心法检测血清特异性梅毒 (TP)抗体。结果 ELISA双抗原夹心法检测血清中梅毒抗体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与确诊试剂TPHA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建议用ELISA双抗原夹心法对献血者作血液梅毒抗体筛选  相似文献   

13.
梅毒是由密螺旋体属苍白球细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可经血液途径传播。梅毒螺旋体侵入机体后 ,产生两种抗体 :一种是特异性抗体 ,另一种是非特异性抗体。目前 ,国内各采供血机构大多采用血清学非特异性试验检测献血者梅毒抗体 ,主要有 TRUST法和RPR法。由于非特异性试验检测结果敏感性高而特异性较低 ,常出现假阳性和漏检[1] 。本站于 2 0 0 1年 6月~ 2 0 0 2年 1 0月 ,对 1 3465例街头无偿献血者应用 ELISA双抗原夹心法作为献血者血液的梅毒抗体复检试剂 ,初检试剂仍用TRUST法 ,并以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 ( TPHA)作为确证试验 ,现将…  相似文献   

14.
刘爱华 《检验医学》2003,18(2):100-101
目的探讨提高血清中梅毒抗体的检出率,阻断梅毒经血液传播的途径.方法用TRUST法和ELISA对抗原夹心法检测血清特异性梅毒(TP)抗体.结果 ELISA双抗原夹心法检测血清中梅毒抗体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与确诊试剂TPHA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建议用ELISA双抗原夹心法对献血者作血液梅毒抗体筛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住院患者进行适合的梅毒螺旋体感染的检测,以避免医院内感染及其引起的医疗纠纷。方法对本院27804例住院患者进行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分别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三种方法同时对初检阳性的147份样本进行检测,并对TRUST、ELISA和TPHA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003-2005年初ELISA法检出本院梅毒螺旋体感染率为0.53%。ELISA初检阳性的147例患者中,TRUST阳性检出率为67.35%,显著低于其他两种方法(P〈0.01);ELISA阳性检出率为95.92%,TPHA阳性检出率为97.96%,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以TPHA为确认试验,ELISA方法敏感度为95.83%(138/144),阳性预测值为97.87%(138/141);TRUST方法敏感度为68.75%(99/144),阳性预测值为100.00%(99/99)。结论梅毒螺旋体感染检测方法中,ELISA检测敏感性高于TRUST法,TRUST法特异性高。ELISA螺旋体抗体检测适于医院梅毒螺旋体感染的筛检,TRUST检测适于病情和疗效的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梅毒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于我中心就诊的68例疑似梅毒螺旋体感染的患者,均行ELISA、TRUST检测,以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检测结果为“金标准”,分析TPPA、ELISA法、TRUST法在梅毒中的检测结果,分析ELISA法、TRUST法在梅毒中的诊断价值,并计算与“金标准”的一致性。结果 68例疑似患者经TPPA检测阳性28例,阴性40例;ELISA法检出梅毒阳性29例,阴性39例;TRUST法检测梅毒阳性28例,阴性40例。ELISA法在梅毒中的诊断价值高于TRUST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pa检验显示:ELISA法诊断具有良好的一致性(kappa值=0.909,P=0.000);TRUST法诊断一致性不佳(kappa值=0.393,P=0.001)。结论 ELISA与TRUST法检测均可鉴别诊断梅毒,但前者诊断准确度更高,诊断一致性较强,为临床进一步明确诊断提供有效参考,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梅毒是一种慢性传播性性病,主要由苍白密螺旋体引发产生,能够通过胎盘传给新生儿.梅毒感染后可能侵犯人体皮肤黏膜、心血管、神经系统甚至全身组织、器官,也可能很长时间内都没有明显的症状出现[1].由此可见,梅毒的筛查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国内实验室梅毒螺旋体抗体确证试验主要为TPPA,常见的筛查方法主要为酶联免疫法(ELISA),但是ELISA法检测过程中受干扰因素多,操作步骤繁琐,易出现假阳性结果,而化学发光法(CLIA)属于一种新型的筛查方法,应用尚不广泛.本次为了探究CLIA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对梅毒进行筛查的可行性,我中心特做了本次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梅毒的4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抗体被动明胶凝集试验(TPPA)、梅毒胶体金试验(SYP)同时检测1250例血清标本,用TPPA法确证。结果RPR、ELISA、SYP3种方法检测结果经x^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LISA法的灵敏度明显高于RPR法和SYP法。结论SYP法适用于大规模体检、急诊手术和无偿献血的初筛试验,RPR可应用于梅毒治疗疗效观察,ELISA法适用于复检试验及成分输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TRUST法和ELIS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效能进行比较。[方法]对8531例住院患者血清标本进行TRUST法和ELISA法梅毒抗体筛查试验,初筛阳性标本进行TPPA确认与分析。[结果]所有8531份标本中,TRUST法检测为阳性92份,阳性率为1.08%;ELISA法检测为阳性146份,阳性率为1.71%。两法阳性标本经TPPA确认,ELISA法的符合率为100%;TRUST法的阳性符合率为98.9%。ELISA阳性但TRUST阴性的55例标本经TPPA法确认全部为阳性。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在梅毒抗体筛查时ELISA法较TRUST法更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梅毒螺旋体的感染状况,探讨梅毒螺旋体抗体筛查的现实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者再使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做进一步检测。结果5998例住院患者ELISA法共检测出阳性86例,TPPA法检测出阳性78例,TRUST法检测出阳性22例。高龄(〉70岁)患者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其它年龄组。结论住院患者常规筛查梅毒螺旋体抗体可有效检测出隐性梅毒患者,不仅可以早诊断、早治疗,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也可以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