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详细阐述了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治疗的进展 ,包括干扰素、拉米夫定、疫苗、重组人白介素 12、单磷酸阿糖腺苷等治疗。  相似文献   

2.
陈万琼  阳惠湘 《医学临床研究》2012,29(4):650-651,654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择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纤维化程度分为轻度组(A组)和重度组(B组),另选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C组),分别测定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脂联素、透明质酸(HA)和Ⅲ型前胶原(PCⅢ)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B组BMI、ALT均显著大于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ALT显著高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脂联素均显著低于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PCⅢ则显著高于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脂联素显著低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PCⅢ则显著高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脂联素水平与ALT、HA、PCⅢ均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37、-0.52和-0.65,P<0.05).[结论]血清脂联素与慢性乙型肝炎的纤维化进展有关,具有一定的抗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HBcAg与HBVDNA水平及乙肝病毒标志物模式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提供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传染性及诊断的实验室依据。【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053例HBsAg阴性标本的六种血清标志物,同时对其中107例标本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HBVDNA。【结果】1053例HbsAg阴性中HBcAg阳性率为7.31%。在同时检测HBcAg和HBVDNA的107例各种感染模式中.HBcAg阳性率为10.28%,HBVDNA阳性率为8.65%,且阳性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含量均低于10^4Copies/mL。[结论]HBcAg可反映HBV病毒感染与复制,是乙型肝炎早期诊断的可靠指标。HBcAg检测作为HBV血清学方法的补充.对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复习近年有关文献 ,就拉米夫定治疗慢性肝炎的临床应用、疗效和安全性、疗程以及病毒变异耐药等某些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深入探讨HBV慢性感染孕妇妊娠压力状况及其特点。方法采用方便取样,使用妊娠压力量表对148例慢性HBV感染孕妇(病例组)以及153例正常孕妇(正常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组孕妇的总的妊娠压力、因子1及因子3的压力处于轻度水平,而因子2的压力处于中度水平;病例组总的妊娠压力及因子2得分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因子1、因子3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因子2的1个条目及因子1中的3个条目上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在其他条目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V感染孕妇在母子健康与安全及孩子出生后的状况方面存在较多担心,应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以有效降低其压力水平,确保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肾病综合征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阳性患者激素治疗过程中拉米夫定对HBV复制的防治效果。【方法】16例肾病综合征并HBV标志物阳性患者同时口服强的松及拉米夫定2个月,观察血清HBV DNA滴度、HBV感染标志物及ALT、AST变化。【结果】拉米夫定治疗1个月后血清HBV DNA滴度由(5.8±1.7)×105下降至(1.9±0.8)×105(P<0.05),治疗2个月后下降至(1.2±0.7)×105(P<0.01)。【结论】拉米夫定对HBV标志物阳性的肾病综合征患者激素治疗过程中的HBV复制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胸腺因子D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远期疗效 ,有无延迟效应。方法  74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成 2组进行治疗 ,治疗组 5 72例 ,接受小剂量或大剂量胸腺因子D治疗 3个月 ,小剂量为 10mg ,肌注 ,每日或隔日一次 ,大剂量为5 0mg ,静滴 ,每日或隔日一次。对照组 170例 ,接受综合治疗。治疗前两组临床生化特征具有可比性。治疗结束后随访0 .5~ 5年。以病毒复制标志HBeAg转阴为应答 ,分别于治疗结束和随访结束时判断疗效。 结果 治疗结束时治疗组应答率 2 7.73 % ,对照组 9.86% (P <0 .0 0 5 ) ;随访结束时治疗组应答率 43 .0 2 % ,对照组 13 .90 % (P <0 .0 0 5 )。结论 胸腺因子D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延迟效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并比较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胆固醇(CHOL),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ApoA-I)、载脂蛋白B(ApoB)等指标的检测结果,探讨ApoB/ApoA-I比值在慢性乙型肝炎(重型)中的评估价值。方法 统计2013年1~10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83例(包括慢性乙型肝炎轻型80例、中型46例和重型57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71例和正常对照59例,并对其CHOL,TG,HDL,LDL,ApoA-I和ApoB等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慢性乙型肝炎组和肝炎后肝硬化组的CHOL,TG,HDL,LDL,ApoA-I和ApoB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慢性乙型肝炎(重型)和肝炎后肝硬化组降幅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01)。除CHOL,LDL和ApoB外,慢性乙型肝炎轻型组及中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G,HDL,ApoA-I等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慢性乙型肝炎(重型)的ApoB/ApoA-I比值为2.10±1.44,明显高于对照组、肝炎后肝硬化组以及慢性乙型肝炎的轻型和中型组,且分别与这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ApoB/ApoA-I比值可以反映肝细胞的功能状态,可能作为判断慢性乙型肝炎(重型)的指标之一,为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华蟾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血清病毒标志物阳性 (HBVM )伴肝功异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92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48例 ,用华蟾素联合酚妥拉明 ,对照组 44例 ,只用华蟾素治疗 ,疗程均为 60天。结果 治疗组HBsAg阴转 2例 (4 .2 % ) ,HBeAg阴转 17例 (3 5 .4% ) ,HBV DNA阴转 2 1例 (4 3 .8% ) ,对照组HBsAg阴转 1例 (2 .3 % ) ,HBeAg阴转 15例 (3 4.1% ) ,HBV DNA阴转 19例 (4 3 .8% ) ,对肝功能的改善两组均有明显效果 ,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华蟾素抑制乙肝病毒复制 ,促进HBsAg、HBV DNA阴转 ,改善肝功能 ,联用酚妥拉明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肝胆病组临床试验数据库、CENTRAL、PubMed、EMbase、CBMdisc、CNKI等电子资料库。由2名评价者共同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对同质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6个研究,5156例慢性乙肝患者。3篇为完全随机设计,7篇为半随机设计,46篇未描述具体的随机方法。所有文献均未描述分配隐藏的方法,仅1篇文献实施盲法。按测量指标和干预措施进行亚组分析,在所有结局指标中,除治疗结束后12个月随访时干扰素HBeAg阴转率优于苦参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72,95%CI(0.58,0.90)],及苦参素与拉米呋定比较,治疗12周、24周时HBVDNA阴转率低于拉米呋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RR=0.48,95%CI(0.33,0.70);RR=0.40,95%CI(0.26,0.63)],其它指标均为阴性结果。结论现有临床证据表明,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肝纤维化、病毒学指标、病毒学应答、ALT复常率可能有效,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但由于本系统评价所纳入的文献研究用药时间不同,因此无法进行总体的效应合并分析,对整体效果还需要更为大量的文献支持。  相似文献   

11.
肝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系统评价肝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PubMed、EMbase、CBM、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等,检索时间从建库截至2009年12月按纳入排除标准选择文献,评价质量。在按测量指标和干预措施进行亚组分析后,对同质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个研究,合计1?75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除2篇为半随机设计,其余12篇均未描述具体随机方法,所有文献均未描述分配隐藏方法,未实施盲法。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在降低ALT方面,肝苏+常规治疗组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在HBsAg阴转率方面,肝苏+常规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在HBeAg阴转率方面,治疗3个月时肝苏+常规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在HBV-DNA阴转率方面,无论治疗3个月或6个月时,肝苏+常规治疗组均优于常规治疗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肝苏+拉米夫定/阿德福韦与单用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⑤在降低肝纤维化指标方面,肝苏+常规治疗组优于常规治疗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研究结果显示,肝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ALT、病毒学指标、病毒学应答、肝纤维化的改善可能有效,且无严重不良反应。但本系统评价所纳入的文献多为较低质量的小样本研究,且用药时间不同,因此无法进行总体的效应合并分析,上诉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研究支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分析B、C基因型慢性乙肝患者(CHB)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选择经基因型检测确定为B、C基因型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102例,检验其肝功能相关指标及血清病毒标志物,统计重型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和HBeAg阳性发生率;对其中55例未并发重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而同意进行肝穿刺的患者获取肝组织后确定肝病理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最后比较B、C基因型患者之间以上指标的统计学差异。结果:(1)C基因型乙肝患者的白蛋白、前白蛋白均低于B型患者,而谷丙转氨酶、HBV DNA载量及肝纤维指标HA(透明质酸)、CIV(IV型胶原蛋白)、PCⅢ(Ⅲ型前胶原)、LN(层粘连蛋白)水平均高于B型患者;(2)在病理组织检查较高的炎症分级和纤维分期中C型患者的发生率均高于B型患者;而且随肝组织病理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的上升,C基因型患者的发生率增加;(3)C型患者重型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等的发生率及HBeAg阳性率均高于B型患者。结论:B、C两种基因型乙肝患者临床特征明显不同,C型患者的肝细胞炎性损伤程度及肝组织纤维化程度高于B型患者,血清病毒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B型患者,重型肝炎、慢性晚期肝病的发生率高于B型患者。总之,C型患者病情重、预后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拉米夫定(LMD)联合干扰素(INF)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二者联合治疗的协同作用。方法将185例HBV-DNA和HBeAg阳性的CHB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采用LMD与INF联合治疗,B组单用LMD治疗,C组单用INF治疗。A、B两组LMD均为100mg/d,口服,12个月为1疗程,但A组于LMD治疗第7个月开始加用INF 3MU,3次/周,6个月为1疗程;C组单用INF 3MU,3次/周,6个月为1疗程。三组均在1疗程结束时进行疗效评价,治疗结束后随访12个月。结果疗程结束时,A、B两组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差异无统计显著性(P>0.05),A组HBeAg阴转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显著性(P<0.05);A、C两组比较,A组以上四项指标均显著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显著性(P<0.05)或高度统计显著性(P<0.01)。随访结束时,A组以上指标均显著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显著性(P<0.05)或高度统计显著性(P<0.01)。结论LMD联合INF治疗CHB疗效明显优于单用LMD或INF,是CHB患者安全而较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ADV联合LMV治疗LMV耐药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YMDD变异株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34例)和治疗组(B组、34例),对照组继续予拉米夫定100ms/a口服治疗、治疗组联合ADVIOmg/dVI服治疗,疗程6月。检测肝、肾功能、HBVDNA,HB—sAg,治疗过程中的病情变化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B组在第6月时,ALT、HBVDNA水平下降明显,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与B组比较,ALT复常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HBVDNA转阴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使用ADV联合LMV治疗过程中,监测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内,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ADV联合LMV治疗LMV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16.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生化、病毒学及病理特征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毒学、生化、病理等特点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43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进行血清HBV—DNA定量检测,并进行肝组织活检,病理炎症、纤维化分级。对其临床资料、ALT、HBV—DNA及肝脏病理组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2例HBV—DNA低于检测下限[(1.00E+03)copies/mL]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仍存在炎症活动及纤维化。121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V—DNA载量与ALT、炎症活动度、纤维化分级均呈正相关(rs=0.513,P〈0.01;rs=0.545,P〈0.01;rs=0.408,P〈0.01),年龄与纤维化分级亦呈正相关(rs=0.277,P〈0.01)。结论对ALT有波动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尽可能进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以便更好地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HBV DNA表达水平与HBeAg的关系及其与肝细胞损害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290份CHB患者血清中HBV DNA含量,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病毒标志物,肝功能检测用常规法,并对HBeAg阳性、阴性与HBV DNA含量及ALT水平进行分析。结果290例CHB患者中HBeAg阴性159例,占54.8%(159/290),HBeAg阳性131例,占45.2%(131/290)。HBV DNA〉10^5拷贝/ml的患者,HBeAg阴性组63例,占39.6%(63/159),HBeAg阳性组123例,占93、9%(123/131),HBeAg阴性组低于阳性组(x^2=91.97,P〈0.01)。159例HBeAg阴性CHB患者79例血清ALT〉80U/L,随着HBV DNA增高其所占例数也相应增高,ALT分布随HBV DNA含量不同而有显著性差异(x^2=22.95,P〈0.01),血清病毒载量与ALT水平戍正相关。131例HBeAg阳性CHB患者93例血清ALT〉80U/L,ALT分布随HBV DNA含量不同而无显著性差异(x^2=2.71,P〉0.05),血清病毒载量与ALT水平无关。结论HBeAg阳性与HBV DNA复制密切相关。19.5%HBeAg阴性CHB患者HBV DNA复制活跃,可能存在HBV的前c区变异。血清HBV DNA含量可作为判断HBeAg阴性CHB患者肝细胞损害程度的指标,血清HBV DNA水平愈高肝细胞损害往往愈重。血清HBV DNA含量不能反映HBeAg阳性CHB患者肝细胞损害的程度。临床上应重视HBeAg阴性而病毒复制活跃的CHB患者的随访和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安达芬联合拉米呋啶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11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联合组(A组)40例,给予安达芬及拉米呋啶治疗。安达芬组(B组)38例,单用安达芬治疗;拉米呋啶组(C组)38例,单用拉米呋啶治疗。治疗结束时,观察3组患者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HBVM)的变化。结果:3组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但A组明显高于B、C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HBeAg阴转率分别为57.5%、42.1%和39.55,HBV-DNA阴转率分别为67.5%、47.4%和44.7%,A组的疗效明显优于B、C2组(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安达芬联合拉米呋啶具有改善肝功能和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等功效,两者联合应用可作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一种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慢性HBV携带者的肝组织病理改变,为慢性HBV携带者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113例慢性HBV携带者进行肝组织学检查和血清学、病毒核酸检测。结果:57.52%的慢性HBV携带者肝组织炎症(G)在2级以上,HBeAg阴性携带者G≥2占70.59%,符合抗病毒治疗指征。肝组织炎症活动程度分级与HBV-DNA滴度无相关性(P>0.05),肝组织炎症分级与纤维化分期显著相关(χ2=51.589,P<0.001)。结论:对慢性HBV携带者应建议行肝脏穿刺检查,尤其是HBeAg阴性的慢性HBV携带者,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并进行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20.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当前慢性乙肝治疗的新方法、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