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利用超声评价冠心消斑胶囊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高频超声检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粥样斑块数量,动态观察药物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情况。结果:冠心消斑胶囊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颈部动脉IMT明显变薄(P0.05)。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分型也在6个月后发生了变化,治疗组斑块数量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粥样斑块数量稍有增加,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能准确评价冠心消斑胶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减低颈动脉IMT,稳定斑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滋肾养肝化痰消瘀法治疗动脉粥样硬化42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了提高滋肾养肝化痰消瘀法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方法:将74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络脉通组)42例,对照组(绞股兰多甙片组)32例。观察脉络能胶囊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结果:治疗组颈动脉斑块消失率,总阻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变薄,TC和TG明显降低,全血粘度低中高切变率明显降低。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滋肾养肝化痰消瘀法具有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通脉消斑I号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确诊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口服通脉消斑I号,对照组60例口服普拉固、拜阿斯匹林;服药前后记录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内皮素(ET)、丙二醛(MDA)、C反应蛋白(CRP)、血脂、CCAD、IMT、SV、DV、RI、PI及斑块体积和性质。结果治疗组SOD明显升高,而ET、MDA、CRP明显降低;治疗组患者CCAD增加、IMT变薄、SV增加、DV增加、RI减少、PI增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体积缩小、性质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通脉消斑I号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疗效明显,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消斑胶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面积变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6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O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消斑胶囊,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面积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面积较治疗前均显著减少,观察组减少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消斑胶囊可显著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缩小的趋势,表明消斑胶囊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自拟"消斑汤"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CAS)不稳定斑块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的影响。方法:8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自拟"消斑汤"治疗),各40例,通过临床疗效、血脂变化情况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显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72.50%(P0.05)。治疗后两组颈动脉IMT、斑块面积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脂指标(除对照组HDL外)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患者,自拟"消斑汤"有利于稳定颈动脉斑块,改善血脂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消瘀片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血流参数和形态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分别测定1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给药前和给消瘀片治疗24周时的颈动脉血流参数和内膜厚度,并与山楂精降脂片治疗的10例作比较。结果:服用消瘀片24周后,可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颈动脉血流参数和降低双侧颈总动脉的内膜厚度,治疗后部分测定值与山楂精降脂片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消瘀片可改善颈动脉和脑动脉的血流。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探讨通脉消斑膏对痰瘀互结型颈动脉斑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深圳市中医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60 例痰瘀互结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 患者给予口服辛伐他汀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外用通脉消斑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 12 周后 的疗效、血脂水平〔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斑块指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数量、斑块面积〕的变化。结果:治疗 12 周后观察 组患者的 IMT 低于对照组,斑块数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12 周后观察组患者的 Crouse 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12 周后观察组患者的 TC、TG、LDL–C 低于对照组, HDL–C 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83.33 %,高于对照组的 67.67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通脉消斑膏联合口服辛伐他汀片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能明显减轻患者症状, 调控血脂水平,有助于稳定粥样斑块,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降脂消斑片对鹌鹑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主动脉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采用单纯高脂饲料喂养方法复制鹌鹑AS模型。分别给予降脂消斑片高、中、低剂量及阳性对照组药物辛伐他汀片、脂降宁片治疗。观察对主动脉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降脂消斑片高、中剂量组可减轻主动脉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及血管内膜的脂质浸润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脂消斑片能减轻鹌鹑AS模型的主动脉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管内膜的脂质浸润程度。  相似文献   

9.
软脉消斑汤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3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估软脉消斑汤减缓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程的作用。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出45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按就诊序号2:1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15例),治疗组采用软脉消斑汤(附子、姜黄、蒲黄、泽泻、生地黄等)口服,对照组采用血府逐瘀汤口服,疗程均为24周。结果:两组病人颈动脉增厚与斑块均有消退,血液流变学状态及血脂代谢明显改善,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软脉消斑汤可减轻颈动脉粥样硬化,同时改善症状、血液流变学状态,调控血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消斑汤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拜阿司匹林、辛伐他汀,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消斑汤治疗。两组均观察治疗90 d。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颈总动脉IMT、斑块总积分、hs-CRP的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IMT、斑块总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减少(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hs-CRP下降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00%优于对照组的85.00%(P0.05)。结论消斑汤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较好效果,具有抗颈动脉粥样硬化和预防颈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谢梅林  陆群  朱路佳  顾振纶 《中药材》2000,23(8):474-476
消瘀片由丹参提取物和山楂撮物组成,为验证其组方的合理性,本文比较消瘀片及其组分粥样硬化兔血清LDL电泳迁移速率和血管壁组织中ET-1 mRNA及iNOS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肖瘀片对抑制血管壁中iNOS mRNA表达作用与其组分丹参提取物和山楂4提取物相似,但对减慢血清LDL电泳5迁移速率和抑制血管壁中ET-1 mRNA表达的作用明显增强,提示两者全用后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可产生明显的协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丹参酮对血瘀证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血瘀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治疗)和治疗组3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丹参酮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大小及血清hs-CRP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IMT、hs-CRP均显著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缩小的趋势。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可显著降低血瘀证患者IMT及血浆hs-CRP的水平,并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表明丹参酮具有抗炎、稳定斑块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消瘀片调脂有效部位群稳定动脉粥样斑块的作用。方法:建立可诱发动脉粥样斑块破裂的家兔模型,运用图像分析方法观察该复方制剂对粥样斑块破裂处血栓形成面积的影响,利用光镜和电镜观察破裂斑块的形态学特征。结果:消瘀片可明显抑制粥样斑块破裂处血栓的形成,且大剂量效果更明显。同时也可抑制斑块中泡沫细胞的形成和聚集,使纤维帽尤其是肩部区的结构保持得较为完整。结论:消瘀片具有一定的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调脂胶囊在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方面的疗效。方法:将颈动脉有软斑块患者分为调脂胶囊组和洛伐他汀组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斑块大小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有不同程度变薄,斑块有一定程度缩小,部分趋向稳定,但两组治疗后无明显差异。结论:调脂胶囊有一定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消瘀片降血脂作用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采用新西兰兔和Wistar大鼠高脂血症模型,观察了消瘀片的降血脂作用。结果表明,本品可使实验性高脂血症兔血清TC和LDL-C明显下降,而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TC、TG、LDL-C和apoB含量的降低作用更为显著,且同时可降低高脂膳食所致肝脂肪变性的程度及肝脏重量系数。  相似文献   

16.
消瘀片对粥样硬化兔血管壁组织ET-1mRNA和NOS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原位杂交和RT-PCR方法,观察消瘀片治疗16周动脉粥样硬化兔后对血管壁组织ET-1mRNA和NOS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粥样硬化组的ET-1 mRNA和iNOSmRNA表达较多,而cNOSmRNA表达较少。使用消瘀片后动脉 的ET-1mRNA表达明显减少,提示血浆和血管壁组织中的ET-1减少是由于ET-1mRNA转录水平降低所致。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对脑梗死患者的血脂和颈动脉粥样斑块治疗作用。方法:选择17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86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脑心通口服1.6g,3次/日,2组疗程均为12个月。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行血脂测定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形态、内径、内膜至中膜的厚度(IMT)、斑块等指标,测评其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在治疗12个月后血浆TC、TG、LDL-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后治疗组TC、LDL-C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在治疗12个月后颈动脉的低回声及混合回声粥样硬化斑块的积分较对照组的斑块积分显著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能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血脂,阻止颈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甚至逆转、缩小斑块,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王长垠  宋世雄  刘红霞  殷春萍 《河北中医》2011,33(10):1466-1467,1513
目的 观察补肾法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颈动脉粥样硬化宽块的影响,并探讨其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制.方法 将125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1例予阿托伐他汀和肠溶阿司匹林口服,治疗组64例予补肾汤水煎服.均治疗3个月,观察2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消斑汤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和机体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降脂稳斑、抗血小板等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消斑汤,2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总积分、OPN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明显高于对照组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5P0.05)。2组治疗后IMT、斑块总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2组OPN表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调的趋势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斑汤有明显抑制及预防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机体OPN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