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测定骨质增生散中补骨脂素与异补骨脂素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为甲醇一水(45:55),检测波长为206nm,流速为1.0mL/min。结果:补骨脂素在0.02442~0.36624μg(r=0.99998)之间,异补骨脂素在0.02808~0.4212μg(r=0.999995)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补骨脂素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3%,RSD:0.6%(n=6),异补骨脂素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5%,RSD-0.6%(n=6)。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可用于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姜舜尧 《中成药》2000,22(4):293-295
目的:研究运用HPLC测定中成药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的含量。方法:C18椎 为色谱柱,0.1mol/L磷酸盐缓冲液(PH调节至7.0)/甲醇为流动相,检测工为246nm。结果:该方法可在较短时间内使种中成药中的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得到较好分离,从而准确定量。  相似文献   

3.
RP-HPLC法测定滋补参茸丸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滋补参茸丸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D ikma C18(5μm,150mm×4.6m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27:73,v/v),检测波长246nm,流速:1.0m l.m in^-1。结果:补骨脂素在0.618×10^-3-12.36×10^-3mg.m l^-1(r=0.9998)、异补骨脂素0.598×10^-3 -11.96×10^-3mg.m l^-1(r=0.9999)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补骨脂素的平均回收率为103.52%(n=6),RSD为3.3%(n=6);异补骨脂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9.76%(n=6),RSD为3.9%(n=6)。结论:使用RP-HPLC法测定滋补参茸丸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含量的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滋补参茸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克白酊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HPLC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样品水浴蒸发后以二氯乙烷萃取,采用C18键合柱反相色谱方法,以氯霉素作内标物,测定克白酊中的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RSD〈2%,线性范围均为10-200μg/mL,补骨脂酊,r=0.9999,异补骨酯酊r=0.9999。回收率分别为96.7%和100.3%。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补肾健脑软胶囊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Diamonsil-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48:52),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46nm,柱温40℃。结果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线性范围分别为0.01008~0.252μg(r=0.9998)、0.00914~0.2285μg(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1%(RSD=1.74%)、99.93%(RSD=1.27%)。结论本法分离度好,快速、简便,可作为该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6.
李守拙  潘海峰 《中成药》2003,25(8):627-629
目的:测定癃闭舒胶囊(补骨脂,益母草,琥珀,山慈菇,金钱草和海金沙)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方法:薄层扫描法。结果:测定方法补骨脂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4%,RSD=3.06%。异补骨脂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6%,RSD=2.72%。结论:本法可以用于该药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薄层扫描法测定祛白片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了祛白片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补骨脂素回收率平均值为98.96%,变异系数为2.86%(n=5);异补骨脂素回收率平均值为98.38%,变异系数为2.79%(n=5)。本法简便、快速、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仙灵骨葆颗粒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Reprosil-pur 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以甲醇-水(40:60)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45nm。结果:补骨脂素在0.0111-0.1110μg间线性良好(r=1);异补骨脂素在0.0112-0.1124μg间线性良好(r=1)。补骨脂素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6%,RSD=2.04%;异补骨脂素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46%,RSD=2.21%。结论:本法方法结果准确,简便易行,重现性好,能够很好的控制该药品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益肾灵颗粒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C18柱(250mm×4.6mm);甲醇-0.025mol/L磷酸水溶液(55:4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45nm。柱温:35℃;结果:补骨脂素在0.01724—0.1724μg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0.017(n=6);异补骨脂素在0.0258—0.258μg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99%,RSD=0.0199(n=6)。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重现性好,是控制益肾灵颗粒内在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加味青娥丸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的含量。方法:色谱柱:Zorbax C18(4.6mm×1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30∶7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46nm。结果: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分别在0.0258-0.2580μg、0.0240-0.2400μg 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9,n=6),回收率分别为100.56%、100.74%,RSD 分别为0.75%和1.00%(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可作为加味青娥丸中补骨脂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1.
SFE-CGC法测定腰痛片中主要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斌  陈伟  杨根金 《中国药学杂志》2000,35(10):696-698
 目的 建立超临界流体萃取(SFE)技术和毛细管气相色谱(CGC)非在线联用技术,测定中成药腰痛片中的主要成分。方法 以SFE法进行样品前处理,CGC法采用含5%苯基硅氧烷交联毛细管柱,蒽作为内标进行定量。结果 对国内5个厂家生产的腰痛片中的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进行测定,含量分别为:补骨脂素0.11~0.51 mg·g-1,异补骨脂素0.21~0.58 mg·g-1。结论 SFE-CGC法是腰痛片质量控制的快速可靠、准确灵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新型仙灵骨葆胶囊中补骨脂有效成分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大鼠肠吸收特性,并与仙灵骨葆胶囊肠吸收结果进行对比.方法:采用大鼠离体非翻转肠囊法,以HPIJC对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进行检测,研究吸收部位和药物浓度对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肠吸收的影响.结果: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在十二指肠的吸收略好于空肠和回肠;低浓度和中浓度胶囊内容物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Ka无显著性差异,但高浓度内容物Ka显著减小(P<0.05).结论:胶囊内容物溶出速度可能影响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肠吸收;新工艺仙灵骨葆胶囊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肠吸收均明显好于原工艺,表明新工艺仙灵骨葆胶囊中补骨脂有效成分更易吸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pH对补骨脂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浸出率的影响。方法:用不同pH值水溶液对补骨脂进行提取,通过HPLC梯度洗脱测定补骨脂紊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结果:在实验pH值下,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均有变化。结论:pH影响补骨脂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浸出率。  相似文献   

14.
补骨脂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鼻粘膜吸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补骨脂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鼻粘膜吸收规律。方法:建立大鼠鼻腔重循环模型,用HPLC 法测定循环液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变化。结果:补骨脂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在鼻粘膜的吸收符合零级动力学特征,随着药液浓度的增加,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吸收存在饱和现象。结论:在开发补骨脂鼻腔给药制剂时,要控制恰当的浓度。  相似文献   

15.
气相色谱法测定补骨脂中的有效成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补骨脂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30 g/L SE30填充柱,氢火焰离子检测器,以氧化铝柱净化样品,为6,7-二甲氧基香豆素为内标物,内标二点法定量。结果:对国内11个地区的补骨脂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进行测定,含量分别为0.05%~1.17%及0.16%~1.20%。结论:气相色谱法是补骨脂药材质量控制的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盐补骨脂配方颗粒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及水分测定的NIR模型。 方法: 以HPLC和水分测定为基准数据,采用NIR技术建立10批盐补骨脂配方颗粒中指标成分(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及水分测定的定量模型。 结果: 补骨脂素与异补骨脂素含量测定模型的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0.025 0,相关系数(r)0.886 8,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V)0.025 5,r=0.891 0;水分测定模型的RMSECV=0.161,r=0.897 5,RMSEPV=0.150 0,r=0.921 8。 结论: 建立的NIR模型稳定、准确、可靠,可快速测定其覆盖范围内的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及水分含量。  相似文献   

17.
均匀设计和回归分析优化补骨脂微波炮制工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以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的总含量、出膏率为指标,优化补骨脂微波炮制工艺。方法:采用均匀试验设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含量,通过逐步非线性回归、等高线图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补骨脂最佳微波炮制工艺为:食盐溶液浓度20%、浸泡时间6 h、强微波、微波时间270 s。模型预测值的绝对误差分别小于6%和0.3%。结论:回归模型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高精度的预测,表明微波炮制补骨脂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18.
不同产地补骨脂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丁家欣  张秋海  张玲 《中药材》2004,27(11):817-818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产地补骨脂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色谱柱为Kromasil-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45: 55),检测波长:245 nm,流速:1.0 ml/min,柱温:35℃.结果:补骨脂素在0.0448~0.448μg(r=0.9999)范围内、异补骨脂素在0.0356~0.356μg(r=0.9997)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9%(RSD=1.97%)和101.09%(RSD=3.06%).  相似文献   

19.
卢彦芳  安静  蒋晔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9):1158-1161
目的:建立简便、快速的微波萃取法,用于提取补骨脂中有效成分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方法:以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对微波萃取的参数进行单因素试验,以选择最佳的萃取条件,并与传统提取方法比较.结果:以甲醇为溶剂,微波功率400 W,液固比400 mL·g-1的条件下萃取3 min,2种有效成分的提取量便可达到最高,而传统的索氏提取、回流及超声提取法则需要几十分钟甚至几小时.结论:微波萃取大大节省了提取时间、提高了提取效率,为补骨脂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的分离分析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