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摩及发展史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在三百万年前 ,古人类就应用按摩防治疾病。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第 4 5载 :“上古之时 ,医有俞跗”在其治病中明确按摩防治法。后至殷商时期甲骨文中有按摩医治和专职按摩医生的记载 ,既治腹疾 ,又治骨伤痛 ,还着重防治保健。《史记》有对专职按摩医生的评价 :“好为方 ,多技能 ,为所按(摩 )法新”。古之《灵枢》、《素问》和出土汉墓《五十二病方》、《引书》等书 ,都涉及体、手、足、成人、小儿按摩防治介绍。从按摩防治来看 ,《管子》 :“纫胸称疾”唐玄龄注 :“自摩其胸 ,若有所痛”。《汉书·苏武传》用脚“蹈其背”以治错迷而…  相似文献   

2.
推拿一名 ,首见于明代龚云林《小儿推拿秘旨》(又称《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 ,而在此以前的医书中未见“推拿”一词 ,为了更好地学习 ,挖掘祖国医学的推拿疗法 ,笔者查阅有关文献 ,兹将明代以前的推拿异名介绍如下 ,供同道参考。1 按摩自出《内经》,如《灵枢·九针》曰 :“形数惊恐 ,筋脉不通 ,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素问·血气形志篇》又说 :“形数惊恐 ,经络不通……治之以按摩”。《汉书艺文志》载 :“黄帝时 ,岐伯著按摩经十卷”。可见按摩是推拿的最早名称。2 按 在《素问·异法方宜论》说 :“中央者 ,其地平以湿 ,天地…  相似文献   

3.
“推拿”一词,首见于明代龚云林《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而在此以前的医书中未见“推拿”二字。为了更好地了解祖国医学的推拿疗法,笔者查阅有关文献,现将明代以前的推拿异名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1.按摩:出自《内经》。如《灵枢·九针》:“形数惊恐,筋脉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素问·血气形志篇》又说:“形数惊恐,经络不通……,治之以按摩。”《汉书艺文志》载:“黄帝时,岐  相似文献   

4.
推拿名考     
推拿疗法,由来已久。几度浮沉,而今又焕发了青春。全国乃至全球正日趋重视。值此盛世,本人不揣鄙陋,拟对推拿名称作一考证,若正歧误,则万幸也。一、推拿古代名称考推拿古称按摩、按跷、案杭、摩擎。其典出所在,简述如下: 按摩,最早见于《周礼疏》。其文曰:“扁鹊治赵太子暴疾尸厥之病,使子明饮汤,子仪脉神,子游按摩。”类似的记载,《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亦可找到。《黄帝内经》中有“治之以按摩醪药”;“按摩以  相似文献   

5.
1 手按摩与足按摩的作用机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阳实四肢”。《灵枢·动输篇》曰:“夫四肢末阴阳之会也,此气之大络也。”《素问·手足阴阳流注论》亦载:“凡人两手足各有三阴脉、三阳脉以合十二经也。”经络标本根结理论也认为,经脉之根始于四末,经脉之本在四肢。以上论述均强调说明了四肢的末端是阳气之根、阴气之本所在,而且与十二正经密切联系。由于位于手足部位的经穴(多为特定穴)在临床治疗中不仅具有近治作用,而且具有治疗循经远端的头面、躯干、脏腑病的远治作用,并可作为疾病的反应点用于协  相似文献   

6.
《素问·血气形志篇》曰:“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汉书·艺文志》中,记有《黄帝歧伯按摩》十卷。隋唐两代,太医暑内设有按摩博士职。明代推拿按摩技术已有较大的发展,用于治疗扭挫伤、腰腿痛、漏肩风、胃痛、消化不良、小儿泄泻等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7.
读了《中医杂志》1979年第12期《问题解答》栏时振声同志对“太阳蓄血证下血的具体部位在何处?”的问答后,又引起了我对“太阳蓄血证的蓄血部位在何处?”的思究,我认为,太阳的蓄血部位不在膀胱。《伤寒论》论述太阳病蓄血证治共有四条原文(109、128、129、130),历代注家对太阳蓄血部位颇多争议,多认为血蓄膀  相似文献   

8.
《修昆仑证验》是一部论述自我按摩消“积”的清代著作,由“揉积论”“证验”“晒说”“跋”“揉后心得”等组成。全书内容丰富,行文流畅,善用比喻,在病因、诊断、治法、治疗部位等方面都很有特点,渗透着对患者和医者的保护及治未病思想,是作者天休子几十年揉法和晒法的治病实践经验,也是珍贵的早期成人推拿文献。  相似文献   

9.
《明耳目功法》发表后(见《按摩与导引》1987年第二期),收到一些读者的来信,表示了对此功法的极大兴趣,但有些问题还弄不清楚。兹答复如下: 一、“眉后小穴”指何处? 答:“眉后小穴”当指丝竹空(又名“鱼尾”),在眉稍部位。此穴属于手少阳三焦经,并与足少阳胆经相接。常用功于此穴,有明耳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蒲松龄笔下的按摩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摩,亦称推拿,见于《灵枢·九针论》,远在先秦时代(约公元前七七○——二二一年)已有记载。《素问·血气形志篇》里曰:“经络不通,病生子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汉书·艺文太医署内设有按摩博士之职。明代推拿按摩技术已有较大的发展,用于治疗扭挫伤,腰腿痛、漏肩风、胃病、消化不良、小儿泄泻等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11.
拜读《按摩与导引》杂志1991年第5期《推拿名考》一文,大受启发,其对推拿名源之考证,笔者深为赞成,但若认为推拿古称仅“按摩、按跷、案扤与摩挲”等四种,则不敢苟同。考诸《内经》、《中国医学大辞典·推拿学》尚有“乔摩”、“挢引”、“矫摩”等名称。《内经》中共8处出现乔摩、按摩、按(足乔)等推拿古称,其中按摩4处、按(足乔)3处、乔摩1处。关于“乔摩”,《灵枢·病传》曰:“余受九针于夫子,而私览于诸方,或有导引行气、乔摩、灸、熨、刺、焫、饮药之一者,可独守耶,将尽行之乎?”。在所列  相似文献   

12.
俞跗《史记·扁仓列传》有:“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用“挢引、案杬”等外治疗法的记载。根据唐·司马贞《史记索隐》的注解:“挢者,谓如按摩之法,天挢引身,如熊顾、鸟伸也;杬,音玩,亦谓按摩而玩弄身体使调也。”这就包括着:体育疗法、自我按摩、和被动的推拿疗法等项的“导引”疗法。子游据汉代刘向所著《说苑》云,子游乃周代名医扁鹊的弟子。有一次随扁鹊治“赵太子暴疾而死”曾经采用了“矫摩”法,即是用以急救的推拿手法。  相似文献   

13.
骨伤科中药外治法一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治法是治疗骨伤科疾病具有简、便、廉、验的一种方法。早在《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已有记载。如用砭石、针灸、熨贴、按摩、引导等。清代名医吴师机著《外治医学》更为详尽,被后人誉为“外治之宗”。现就何天祥老师临床经验,笔者管窥所得,略陈大概。  相似文献   

14.
中医按摩和伤科,常常使用“按法”。对这一术语应该如何理解?经查阅《中医名词术语选释》(中医研究院等编,以下简称《选释》)一书“按法”条载:乃是“按摩和伤科理筋手法的一种。即用手指或手掌在穴位或体表某些部位施加一定压力,向下或内外压按的  相似文献   

15.
按摩是一种独特疗法。临床医生通过按、摩、推、拿、(?)、揉等各种手法,作用于病人体表的部位,以达到疏通经络,宣通气血,调和阴阳,祛邪扶正的作用。它不只可治腰肌劳损、偏瘫等慢性病,而且可用按摩进行急救和治疗急症。在我国古代早已应用。例如在周礼注疏中有这样的记载:“扁鹊治虢太子暴疾尸厥之病,使子明炊汤,子仪脉神,子术按摩”;又如在我国汉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一书中有类似按摩心脏急救“自缢死”的经验,它说:“徐徐抱解,不得截绳,上下安被卧之,一人以脚踏其两肩,手少挽其发常弦,弦勿纵之,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一个摩捋臂胫屈之,若已僵。但渐渐屈之,并按其  相似文献   

16.
《理论骈文》原名“外治医说”,系清代吴师机所撰,为我国第一部外治疗法的专著,被后人尊为“外治之宗”。其中虽以膏药方居多,但其原注中亦不乏有关按摩导引养生的精辟之论。笔者仅就书内有关气功及自我按摩部份内容,刍议如下。一、小周天法方法:闭目静坐,鼻吸清气,降至丹田,转过尾闾,随即提起,如忍大便状,  相似文献   

17.
笔者在《内经》“巨刺”和“缪刺”的启示下,采用腹部推拿的方法治疗腰腿痛,收效满意。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一、推拿部位:首先在背部找准痛点或压痛点,然后在腹部相对应处进行推拿。如痛点或压痛点在督脉上,则于任脉与痛点相对应处按摩。若痛点或压痛点在脊柱两侧,则在任脉两侧对准痛点按摩。若腿部病痛,则在腹部所属经脉上按摩。二、推拿方法:遵循《内经》“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根据病情选用以  相似文献   

18.
脚部按摩是按摩学里的一个分支.它具有简便、省力、有效的特点.早在《华陀秘籍》中就有脚部按摩的系统介绍,并称之为“足心道”.但因封建思想的影响,此疗法几近中断失传.近10余年来,脚部按摩疗法又流行起来,笔者运用这一古老疗法,试治落  相似文献   

19.
在《按摩与导引》2008第10期上所发拙作“一指禅推拿探源梳按”一文后,咨质榷聊及文电纷至,难以一一回复祥述,只好再借《按摩与导引》一角,作一解述,以概所复。  相似文献   

20.
对力的认识     
数月前,我拜读了2000年~2003年已出版的二十几期《按摩与导引》杂志,杂志中记载了许多值得借鉴的论点和方法,这让我得益非浅,可是也有一些说法值得商榷:那就是几位作者对力的认识。第一位是(3-2002)期,黄安著《杨青山按摩手法特点》中:“具体的说要以医生的握力为标准,握力最大为25kg,故5kg为轻,15kg为中,25kg为重。”第二位是(1-2003)期。李方强执笔《南昌按摩初探》中,“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