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表现,以提高诊断的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影像学资料。结果:6例肾上腺GN均单侧发病,其中5例位于右侧,1例位于左侧,边缘均清楚;CT平扫5例均匀低密度,1例病灶见小囊变区,1例伴有钙化;增强扫描后6例病灶均呈轻度强化,其中3例出现延迟性强化;肿瘤沿周围器官间隙呈嵌入性生长,邻近大血管被包绕穿行于肿物之中或受压移位,呈现特征性表现。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MS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本病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MRI诊断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节细胞神经瘤的MRI表现与术前诊断。结果 7例肿瘤中术前诊断良性肿瘤6例,其中神经源性肿瘤4例,节细胞神经瘤2例;恶性肿瘤1例。5例肿瘤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内均见曲线形、线形或斑片状低信号灶,1例呈中等高信号,1例呈等和少许高信号;5例肿瘤T1WI呈均匀低信号,2例呈不均匀稍低和等信号;动态增强扫描5例病灶动脉期未见强化,实质期不均匀轻度强化,延迟期进一步强化;2例动脉期呈不均匀轻度强化,实质期及延迟期呈渐进性不均匀轻至中度强化。结论 MRI能显示肾上腺节细胞瘤的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3.
丁振刚 《基层医学论坛》2012,(32):4299-4300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特征性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的CT表现,并结合相关文献,总结其CT影像学特征。结果 5例患者肿瘤大小不等,直径约2 cm~7 cm,边界清晰锐利,密度略低且均匀。1例较大者密度欠均匀,可见斑片状低密度区;1例病灶内可见斑点状钙化;所有病例增强后呈轻度强化,1例延迟期见病灶内少量索条状明显强化区。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有其CT影像学特点,结合临床资料有一定的提示性诊断作用,确诊依赖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MR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MR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8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5例位于右侧,3例位于左侧;病侧肾上腺湮灭,所有病灶边界清楚,其中6例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2例呈不规则形,并呈塑形生长,无周围组织和血管侵犯征像;MR主要表现为T1WI呈等强度或低信号影,T2WI呈明显不均匀高信号影,5例内见条状、片状或漩涡状低信号影,DWI呈高信号影,增强后动脉早期轻度强化,实质期、延迟期呈渐进性不均匀轻中度强化;镜下肿瘤由呈束状、漩涡状排列的神经纤维细胞和散在分布的胞浆丰富的节细胞组成,细胞间质含大量黏液基质。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MR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与病理特点有很好的相关性,有助于与肾上腺其他病变相鉴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CT对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9月至2016年6月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6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及临床资料,分析病灶的大小、密度、形态、强化程度等CT特点.结果 16例肿瘤均为单发病灶,长径大于2.0 cm,边界清晰,呈均匀低密度影,CT值20~38 Hu,肿瘤呈塑形生长,对邻近血管包绕、推移,但无侵润,3例伴有点状、针尖状、线形钙化(3/16),增强扫描15例动脉期无明显强化(15/16),14例静脉期渐进性轻度强化(14/16),强化幅度小于20 Hu.结论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螺旋CT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节细胞神经瘤的CT影像学征象,以提高诊断的正确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节细胞神经瘤行螺旋CT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的I临床资料. 结果 CT平扫为均匀低密度(5/5例),伴有钙化(1/5例),增强扫描后强化不明显(4/5例)或仅见少量条线形强化(1/5例),注射对比剂后呈延迟强化(1例);肿瘤大多边界清晰,沿周围器官间隙呈嵌入性生长,邻近大血管被包绕穿行于肿物之中或受压移位为其特征性表现之一.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有一定的CT影像特点,CT可正确定位和做出较准确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7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结果 7例肿瘤大小约7.5cm×8.5cm-5.0cm×6.0cm,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CT平扫肿块均以低密度为主,增强扫描:4例表现为轻度均匀强化,1例表现为中度不均匀强化。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再结合临床资料,有助于其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凌俊  王立兴  贾志东  何杰 《包头医学》2016,40(3):139-140
目的:CT对肾上腺节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例经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节细胞瘤进行回顾性CT分析。结果:CT上6例肾上腺节细胞瘤有2例表现为水滴状,2例为椭圆形,1例呈分叶状不规则形,1例呈圆形;病灶平扫时均表现为均匀的低密度影,增强后2例呈延迟强化,其中1例边缘明显强化,2例呈现实质期及延迟期强化,2例不强化。结论:在CT上肾上腺节细胞瘤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能够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影像表现,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手术证实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影像资料,分析其影像特点及其鉴别诊断。结果:4例病例中3例位于左侧,1例位于右侧。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影像主要具良性征象,与周围组织结构清晰,实质呈略低密度,可以有散在斑点钙化,增强病变实质强化不明显,内见线样、条片状轻度强化。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是少见的良性肿瘤,CT影像表现有一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及血液动力学特征。方法选择2014年3月-2 017年1月以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25例作为对象,设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组织检查最终确诊,手术前均经Light Speed VCT64层螺旋CT检查扫描仪检查,层厚0.625mm、螺距0.984mm,所有患者行CT平扫后随后30s、70s及3min动态增强扫描,分析肾上腺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选择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5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日本生产HSTECNM KN型血清自动分析仪测定两组肾上腺节神经瘤血液动力学水平,采用SPSS Pear son相关性分析软件对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检出率与血液动力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5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检查确诊,CT检查确诊24例,确诊率为96.00%(P>0.05);CT下12例表现为肾上腺区椭圆形,7例分叶状,6例不规则状,边界相对清楚,肿块直径大小为(2.4~9.3) cm。增强CT下10例呈轻度强化,其中延迟性强化4例,静脉期均匀或不均匀强化5例,1例不规则状肿瘤生长,向周围间隙延伸;观察组CVP、SV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O、C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MA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SPSS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T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检出率与CVP和SVR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CT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检出率与CO与CI水平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将CT用于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中能获得较高检出率,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且与血液动力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能为临床诊疗提供影像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2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影像学表现,研究其影像表现与病理的相关性。结果 11例发生在右侧肾上腺,1例发生在左侧肾上腺。10例行B超检查,均表现为肾上腺低回声肿块,其中4例肿块内部见强回声,伴后方衰减,病理显示为钙化;10例CT检查示肿瘤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少数呈不规则分叶状,轮廓光整,平扫呈均匀稍低密度,CT值28~46 Hu,6例伴散在细点状钙化,增强后肿瘤呈不均匀轻至中度强化;2例磁共振成像检查示肿瘤呈类圆形,T1WI呈均匀稍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稍高信号。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可在术前作出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与MRI在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收治的8例行螺旋CT与MRI检查后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CT平扫多表现均匀低密度,增强扫描1例无强化外,其余7例均表现渐进性不均匀轻度强化。MRI扫描TIWI呈不均匀低信号6例,均匀低信号2例,T2WI均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后动脉期无明显强化4例,轻中度不均匀强化2例,明显不均匀强化2例,动脉期、静脉期至延迟期病灶均呈渐进性强化。结论 CT及MRI有助于肿瘤内部成分的辨别,为临床诊断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更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CT与病理对照研究探讨CT诊断节细胞神经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8例均为巨大实性椭圆形肿块,肿块包膜均完整、边缘光滑清晰;8例肿块分别位于右后中下、左后中下和右后下纵隔,均沿脊柱生长,无椎间孔扩大,向下伸入膈脚后;8例肿块密度均欠均匀,3例肿块伴有一砂粒状钙化影,平扫时CT值为23~33Hu;动态增强扫描时动脉期8例肿块均呈无强化或强化不明显,静脉期8例肿块内均见有一条线形强化。结论节细胞神经瘤有一些特征性的CT表现,有助于提高节细胞神经瘤诊断的准确性;多层螺旋CT能清晰显示肿瘤与周围血管及邻近结构的关系,可为临床提供更多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肾上腺少见肿瘤的CT、MRI表现特点,提高其CT、MRI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上腺少见肿瘤患者的临床、CT和MRI资料,总结肾上腺少见肿瘤的CT、MRI表现特点。结果本组27例,肾上腺髓质脂肪瘤10例,内皮性囊肿5例,囊性淋巴管瘤、脂肪瘤、节细胞神经瘤、皮质腺癌各2例,畸胎瘤、神经纤维瘤、神经母细胞瘤、淋巴瘤各1例。肾上腺少见肿瘤的大小、形态、密度或信号、强化程度和方式等各不相同。结论肾上腺少见肿瘤的CT、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认识其特征性表现,有助于提高CT、MRI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明确肾上腺血管瘤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6月至2011年3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血管瘤的CT资料。结果 9例血管瘤均位于单侧肾上腺,其中左侧4例、右侧5例;肿瘤直径1.5~8.4 cm;6例呈圆形或类圆形,3例形态不规则;均具有完整包膜,肿瘤边界清晰;CT平扫混杂密度8例、囊性密度1例;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6例、无明显强化3例。3例行多期增强扫描,典型表现为动脉期病变边缘不规则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均表现为向心性填充。结论 肾上腺血管瘤为罕见良性肿瘤,腹部CT表现多样,术前误诊率高。多期增强CT扫描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术前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副神经节瘤的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副神经节瘤54例,其中47例为发生在肾上腺髓质的嗜铬细胞瘤。7例为发生在肾上腺外的副神经节瘤,2例位于颈动脉体部,3例位于腹主动脉旁,1例位于膀胱,1例位于心脏。48例行CT检查,24例行MRI检查。回顾性分析CT或MRI征象。结果: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瘤与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直径常为3~5.5cm,肿瘤CT表现为中等密度,密度不均,强化明显。MRI表现为T1WI呈类似肝组织的信号强度,T2W1高于肝组织的信号强度。增强扫描有明显强化。结论:副神经节瘤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可确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特征及其诊断、治疗、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5例经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结果5例患者男2例,女3例,平均发病年龄37.4岁(21~56岁)。左侧2例,右侧3例。术前5例患者肾上腺功能检查无异常,CT平扫肾上腺区域内可见呈等密度或低密度的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增强扫描肿块呈轻度强化。5例患者均行完整的手术切除。病理确诊均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平均肿瘤直径6.2 cm(4.0~10.0 cm),术后平均随访24个月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临床罕见,手术切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节细胞神经瘤的CT与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节细胞神经瘤的影像学表现,11例行MRI检查,11例行CT检查,其中两例同时行cT及MRI检查。结果肿块边界清楚,呈椭圆形或圆形。cT平扫呈均匀低密度,平均cT值约24HU,4例可见散在颗粒状和或细线状钙化,4例可见小斑片状脂肪密度影,动脉期不强化或不均匀轻度强化,延迟期均进一步强化。MRI扫描T1wI多呈均匀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DWI呈高信号。动脉期不强化或不均匀轻度或中度强化,2例明显强化,延迟期均进一步强化。结论节细胞神经瘤具有特征性cT、MRI表现,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肾上腺髓质肿瘤的CT表现,以提高肾上腺髓质肿瘤的术前诊断水平。方法 对1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肾上腺髓质肿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嗜铬细胞瘤7例、神经节细胞瘤3例、神经纤维瘤2例、神经鞘瘤1例。结果 7例嗜铬细胞瘤有其特征性的CT表现而确诊;3例神经节细胞瘤中,1例大部分囊变类似于假性囊肿,1例为等密度肿块,有轻度强化,1例呈实性肿块,伴有小囊变和钙化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2例神经纤维瘤,均可见囊性成分,实性部分有明显强化;1例神经鞘瘤呈实性占位,术前误诊为无功能腺瘤。结论 CT是目前最常用的肾上腺肿块的检查方法,不仅有助于对肾上腺髓质肿瘤的术前诊断,还能显示肿瘤对邻近脏器的侵犯及区域淋巴结转移等情况,从而为临床医生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的CT和MRI表现,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肾上腺外节细胞神经瘤的CT、MR资料,并与病理结果对照。50例病例中31例行CT平扫+增强扫描,35例行MR平扫+增强扫描,16例同时行 CT和MR扫描。 结果 50例均为单发,47例(94%)边界清楚,肿块最大径平均约9.1±3.8cm,32例(64%)呈伪足样生长方式,18例(36%)呈膨胀性生长方式,21例(42%)例包绕腹部大血管。8例(16%)可见少许囊变,13例(26%)可见钙化,6例(12%)含有脂肪。31例CT平扫均呈等或低密度。T2WI上大多数病例30例(86%)呈不均匀高或稍高信号。强化方式:50例病例中,39例(78%)无明显或轻度强化,11例(22%)呈中度或明显强化,强化病例均呈渐进性延迟强化。强化形态:10例(20%)呈片絮状、线条交织样强化,15例(30%)呈片絮状强化,12例(24%)呈线条交织样强化,3例(6%)呈漩涡状强化。 结论 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具有一定特征性影像表现,术前CT及MR对于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和评估邻近大血管的关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