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变窦房结综合征是一种严重心律失常,既往对窦房结功能的估价多采用测定窦房结传导时间(SACT)和窦房结恢复期(SNRT)的方法。1980年Kerr等测得兔离体窦房结有效不应期(SNERP),并指出测定SNERP可提高对窦房结功能不全检测的敏感性。1983年将该方法用于人。杭州市第二医院测定了犬窦房结缺血  相似文献   

2.
正常心率取决于自主神经系统精细而复杂的平衡。去除神经支配后的心率,称为心脏的固有心率(IHR),IHR反映了心脏的主导起搏点——窦房结(SAN)的自律性。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期IHR的提出并介入临床是用于研究心脏功能的,直至1978年Jordan才首次将之用于SAN功能检查,使IHR测定重新受到了重视。国内也已有这方面的报道,但其正常值范围国内外均沿用传统的Jose标准。鉴于我国尚缺乏自  相似文献   

3.
经食道心房调搏测定102例正常儿童的窦房结功能,首次应用植物神经阻滞剂(普奈洛尔0.1mg/kg,阿托品0.02mg/kg)进行对照测定。本组在用药后SCL,SNRT,CSNRT,SNRTI均较用药前减小,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SCL与SNRT呈高度正相关(用药前r=0.8573,用药后r=0.8718)。提出儿童SNRT正常范围估计方法及标准:常规测定为SNRT=1.15SCL 300ms,应用阻滞剂后为SNRT=1.56SCLms为了排除植物神经张力的影响,应用阻滞剂复测对确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正> 窦房结(SN)是正常心脏的起搏点。病窦综合症(Sick Sinus Syndrom,简称SSS或病窦)是SN 冲动形成和窦房传导失常并常常伴有房室之间传导异常的疾病,日益为心血管疾病研究者所关注。已经开展的SN 功能检查方法有:1.阿托品激发试验;2.异丙肾上腺素激发试验;3.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观察;4.按压颈动脉窦及Valsava 操作试验;5.运动心电图试验;6.固有心率测定;7.心房调搏(直接或经食道)测定窦房传导时间(SACT)和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8.直接记录窦房结电图(SNE)等。目  相似文献   

5.
6.
近十几年来,许多学者对窦房结的功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目前用以测定窦房结自律性和传导性的电生理方法有间接法与直接法两种,现分述如下: 一.间接法:放置右心房导管,常用力四极导管,其头部靠近窦房结处,远端一对电极作为起搏用,近端一对用于记录右房电图。另外,还可放置一根三极导管通过三尖瓣记录希氏束图。并同时记录常规心电图以观察P波形态来判断有无起搏点的偏移。所测定的项目有: 1.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用心  相似文献   

7.
目的 :测定柳州健康自愿者的窦房结恢复时间 (SNRT)、矫正窦房结恢复时间 (CSNRT)、总恢复时间 (TRT)、窦房传导时间 (SCAT) ,为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SSS)制定标准值。方法 :应用食道调搏术 S1 S2 分级递增法及 8次法或 区法测定 SNRT、CSNRT、TRT、SCAT。结果 :柳州地区正常人群 SNRT为 (1 0 69.36± 2 0 8.69) ms,CSNRT为(2 92 .41± 1 2 1 .37) ms,TRT为 (42 37.96± 871 .67) ms,SCAT为 (1 4 0 .94± 45.58) ms。结论 :柳州地区正常人群窦房结功能与其他地区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以下简称SSS)已成为内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基本病理生理改变是窦房结起搏功能低下,或起搏脉冲传出障碍。测定窦房结功能恢复时间(SNRT),是检查和评价窦房结功能的最好方法之一。我们测定了11例SSS患者及23例窦房结功能正常人的SNRT,并对这种心脏电生理检查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对27例病窦综合征患者和42例正常对照组,经食道心房调搏,测定窦房结功能。发现病窦患者,窦房结恢复时间>1450ms;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550ms;窦房结传异时间>191ms;固有心率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R<0.01)。用阿托品,心得安进行功能性植物阻滞前、后观察,发现阻滞后各次参数在正常对照组中有明显降低,而病窦组则无明显差异。实验证明,经食道心房调搏方法是无创性窦房结功能检查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心房调搏是心脏电生理研究和诊治各种心律失常及心脏疾患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心脏程序刺激更能提供精确的测量数据。经典的心内膜刺激法需穿刺或切开静脉将电极导管送到右心,此为有创性方法,且需在X光下定位,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而食道调搏法为无创性,不需X光设备,无危险,操作方便,经和心内法相比较,有良好的相关性,故已成为目前有价值的心脏电生理研究方法。本报告30例窦缓病人采用心房程序刺激测定窦房结功能,以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食管心房调搏法测定了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c)及窦房传导时间(SACT),并用阿托品、心得安双重阻滞植物神经后重新测定上述指标,发现窦房结受植物神经影响很大,尤其在窦房结功能障碍时,双重阻滞前后正常值 SNRT1450ms 与1280 ms;SNRTc520ms 与480ms;SACT180ms 与160ms。主张各项指标测定应常规在植物神经双重阻滞下进行,并结合固有心率(IHR)加以分析确定。另外,就一组非临床病窦的窦缓病例,采用此法检测后提出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的发病率近年来有增高的趋势。其基本病理生理改变是窦房结起搏功能低下或起搏脉冲传出障碍。目前用来诊断窦房结功能的方法主要有心脏电生理检查、药物激发试验和长时间心电监测,前者公认为最佳方法。我院心导管室经食道心房调搏,为42名  相似文献   

13.
钱宏芳 《浙江医学》1995,17(3):170-170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系指窦房结功能异常,伴或不伴有窦房结本身固有病变,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由药物、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或由可逆性病变如感染、急性心肌缺血等引起的急性窦房结功能障碍,其窦房结本身无固有病变,随着原发因素的消除,窦房结功能可迅速恢复正常,所以被称为急性窦房结功能障碍。现报告10例如下。  相似文献   

14.
1912年Cohn和Lewis首先报道阵发性心房颤动伴心脏暂时停搏和阿斯综合征发作的病例。1954年Short将快慢交替的心律失常归为一种特殊症群,但未引起足够重视,一般仍以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作为引起阿斯综合征的主因。1966年颜、陶等氏分析了5例快慢交替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图与临床表现,其中2例有阿斯综合征的频繁发作;认为本病的基本心律为高度窦性心动过缓,常件有窦性静止或窦房阻滞,是窦房结功能衰竭引起,故称之为窦房结功能衰竭。本症具有以下特征:(1)经常出现缓慢的交界区性或结下逸搏,并可伴有房室传导阻滞或伴发室上性(少数为室性)心动过速;(2)神经因素可触发心律的改变;(3)病因往往不明,病程长,心功能影响少,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而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少见,可引起晕厥、栓塞及阿斯综合征。  相似文献   

15.
近十年来国内外电生理检查方面发展很快,这对心律失常机理的认识和诊断,以及提高防治水平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各家的方法与结果颇不一致。我们仿效Narula及Strauss方法对正常成年人进行经食道心房起搏测定窦房结功能6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窦房结功能除窦房本身的起搏功能和结周围组织的传导功能外,还受结外因素,尤其是植物神经系统的影响。我们采用药物阻滞法,在没有植物神经系统影响下,测窦房结自身起搏频率即固有心率,计算植物神经张力,探索它们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经食管心房调搏测定窦房结功能(窦房结恢复时间及窦房传导时间)的方法,并对应用此方法检测21例病人(其中单纯窦缓者18例,病窦者3例)的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组之间在窦房结恢复时间、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和窦房结恢复时间指数上都有高度显著性差异(ρ<0.01),在窦房传导时间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作者认为此方法对于协助病窦诊断有益,并且是一个安全、可靠而有效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窦房结(sinoatrial node,SAN)是心脏传导系统重要组分,可以自发、有节律地产生电流,为哺乳类动物心脏正常节律起搏点。研究表明,不同种属动物心脏SAN虽然在功能上非常近似,但在解剖位置、形态结构、细胞数目等方面存在较多差异。  相似文献   

19.
采用对比的方法对106例健康人(分老、中、青3个年龄组)、74例老年可疑病窦及病窦者进行有关病窦诊断的各种检查(如运动试验、阿托品激发试验等),着重是窦房结功能的电生理检查(如阻滞前、后的窦房结恢复时间,阻滞前、后的窦房传导时间等)。所得的数据用电子计算机作单因素线性分析及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随着年龄增长窦房结功能有生理性的逐渐减退;2 迷走神经张力对窦房结功能的影响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弱;3 对病窦诊断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是阻滞后的窦房结恢复时间;4 阻滞后窦房结恢复时间延长对病窦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简称病窦),是临床较常见的严重病征。近十余年来,随着电生理学研究的迅速发展,对本征的认识日益加深,有关的研究报道日见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