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种不同方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两种治疗变应性鼻炎方法的疗效.方法将18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组88例,迎香穴位注射醋酸曲安奈德组92例,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经12月的随访观察,短期疗效两组无显著差别(P>0.05),长期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鼻内窥镱下射频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优于迎香穴位注射醋酸曲安奈德.  相似文献   

2.
徐锋 《中国药业》2013,22(3):86-87
目的评价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治疗霰粒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霰粒肿患者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以醋酸曲安奈德瘤体局部注射,对照组以强的松龙局部注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试验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并且试验组注射次数和治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而霰粒肿体积减小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治疗霰粒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宋丽华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529-530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应性鼻炎患者共100例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不良反应以及随访中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为78.8%,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TSS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孟鲁司特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择变应性鼻炎患者40例(治疗组)予以孟鲁司特片10 mg口服,1次/d,连用8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γ-干扰素(IFN-γ)和白介素-4(IL-4)水平的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观察.另选择同期体检的正常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培养上清中IFN-γ水平[(8.74±1.37) 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15.13 ±3.16) ng/mL],IL-4水平[(1.64±0.47)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0.72±0.21) ng/mL](t=2.93、3.52,均P<0.01).治疗8周后,患者培养上清中IFN-γ水平[(12.36±2.56) ng/mL]均较治疗前[(8.74±1.37) ng/mL]明显上升,IL-4水平[(1.21±0.28) ng/mL]均较治疗前[(1.64±0.47) ng/mL]明显下降(t=2.36、2.31,均P<0.05);且治疗组治疗8周后,临床总有效率92.5% (37/40),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变应性鼻炎患者存在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的失衡.孟鲁司特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作用机制与其能降低外周血IL-4水平,提高外周血IFN-γ水平,纠正Th1/Th2细胞因子的平衡紊乱,使免疫反应由Th2型向Th1型转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测下鼻甲注射地塞米松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IFN-γ、IL-4含量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来我院门诊治疗及住院治疗的患者96例为治疗组,另选同期入院体检的9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测于下鼻甲注射地塞米松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两组血清IFN-γ、IL-4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显效59例(61.45%),有效32例(33.33%),无效5例(5.21%),总有效率94.79%。患者出现的喷涕、鼻塞、鼻痒、流清水样鼻涕、伴或不伴嗅觉减退等临床症状及体征,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前治疗组的IL4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IFN-γ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IL-4、IFN-γ含量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注射地塞米松于下鼻甲治疗变应性鼻炎有效率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并通过调节IFN-γ、IL-6含量的变化有效阻止变态反应性炎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下鼻甲注射地塞米松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IFN-γ、IL-4含量的影响。方法观察组64例患者均来自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门诊及住院患者,另选同期入院体检的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下鼻甲注射地塞米松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两组血清IFN-γ、IL-4含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显效40例(62.50%),有效20例(31.25%),无效4例(6.25%),总有效率93.75%。患者出现的喷嚏、鼻痒、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伴或不伴嗅觉减退等临床症状及体征经治疗后,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前观察组的IL-4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IFN-γ的含量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IL-4、IFN-γ含量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下鼻甲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变应性鼻炎有效率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地塞米松通过调节IFN-γ、IL-6含量的变化进一步阻止变态反应性炎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李治美 《中国药业》2013,(12):47-48
目的探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医院诊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麻黄素滴鼻液)和观察组(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每组40例,治疗2周后,对两组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IL-4水平明显降低,IFN-γ水平明显升高,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变应性鼻炎患者,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局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和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82例斑秃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1例,治疗组采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1ml加2%利多卡因2ml,0.2ml/cm2局部注射,每4周1次,连续3次,对照组采用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1ml加2%利多卡因2ml,0.2ml/cm2局部注射,每周1次,连续3周,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同时口服维生素B6片(20mg,3次/d),谷维素片(20mg,3次/d),分别观察治疗后第4、8、12周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4周时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17.58%和30.77%,P<0.05;第8周时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46.15%和53.85%,P>0.05;第12周时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3.52%和70.33%,P<0.05。结论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斑秃疗效确切,早期醋酸曲安奈德组疗效高于复方倍他米松组,但后期复方倍他米松组疗效高于醋酸曲安奈德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联合两种不同方式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方法对瘢痕疙瘩行核心切除,切除后治疗组即时用醋酸曲安奈德混悬液(5ml:∶0 mg)按1:1的比例加2%利多卡因混匀行创缘和基底部注射,对照组于拆线后1周开始行局部曲安奈德注射治疗。然后两组患者每周局部注射1次,连续注射6周,观察疗效。结果对43例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观察。治疗组19例痊愈,1例显效,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17例痊愈,2例显效,总有效率为90.4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核心切除联合两种不同方式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变应性鼻炎患者11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布地奈德鼻喷剂予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和治疗前相比,两组疗效显著,血清IL-6、IL-8水平有明显降低,观察组IL-10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相比,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血清IL-6、IL-8水平明显降低,IL-10水平升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血清IL-6和血清IL-8水平,提高血清IL-10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下鼻甲黏膜下注射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5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给予曲安奈德注射液双侧下鼻甲黏膜下注射,20mg/次,1次/周,5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35例给予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双侧鼻腔喷雾,400mg/次,2次/d,5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安奈德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水平,发挥抗炎抗过敏作用,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注射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2例和观察组8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基础治疗加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照组加用氨茶碱静脉滴注,观察组加用多索茶碱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于治疗前后测定气道阻力、外周血IFN-γ和IL-4的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9.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39%(P〈0.05);两组患者咳嗽、喘息和肺内哮鸣音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气道阻力均明显减少,且观察组减少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细胞因子水平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大(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39%(P〈0.05)。结论多索茶碱注射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好,能显著改善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并可通过调节血清IFN-γ和IL-4水平调节免疫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水平对变态反应性鼻炎IgE合成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4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20例慢性非变应性鼻炎患者和20例健康人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经PHA诱导培养后上清液中IL-4、IFN-γ的水平及血清中的IgE水平,并对变 应性鼻炎患者的IgE分别与IL-4、IFN-γ作相关性研究。结果 PBMCs培养上清液中变应性鼻炎组的IL-4水平显著高于慢性鼻炎组和正常组(P均<0.01);而IFN-γ水平却显著低于后两组(P<0.01)。IgE水平与IL-4浓度呈正相关,而与IFN-γ浓度呈负相关,r分别为0.658和-0.554(P均<0.01)。结论 变应性鼻炎患者体内IgE升高与IL-4分泌过多,IFN-γ分泌受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混悬液下鼻甲封闭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例慢性单纯性鼻炎病人随机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口服给予鼻渊通窍颗粒15g,1日3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醋酸曲安奈德混悬液行双侧下鼻甲封闭注射治疗,连续治疗3周。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35.0%、95.0%,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醋酸曲安奈德混悬液行双侧下鼻甲封闭注射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疗效好,操作简便,无不良反应,适合基层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口服联合醋酸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口腔扁平苔藓(OLP)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7月—2011年7月郑州市口腔医院牙周黏膜科64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以沙利度胺片剂口服和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和2%利多卡因局部黏膜下注射,对照组采用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及2%利多卡因局部黏膜下注射,通过临床症状判定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8%,高于对照组90.6%,观察组满意率96.8%,高于对照组87.5%。结论采用口服用药和局部注射相结合的方法对于治疗OLP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复方敏维糖浆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4和干扰素-γ(IFN-γ)的影响.方法 189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观察组,60例非过敏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进行复方敏维糖浆治疗,平均治疗7d.治疗前后测定两组血清IL-4和IFN-γ,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痊愈123例,显效34例,有效2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5.2%;观察组治疗前血清IL-4较对照组明显升高(t=3.729,P<0.01)、IFN-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t=3.064,P<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4比治疗前明显降低(t=2.778,P<0.05)、IFN--y比对照组明显升高(t=2.467,P<0.05).观察组出现轻度嗜睡、困倦2例,停药后症状消失.结论 复方敏维糖浆可明显改善慢性荨麻疹患者的IL-4和IFN-γ平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对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血清干扰素-γ(IFN-γ)及白细胞介素(IL-4)的影响。方法将8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喷鼻治疗,观察组加用口服盐酸非索非那定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IFN-γ及IL-4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为(3.84±1.6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9%(P<0.05);观察组治疗后IFN-γ为(56.14±10.34)ng/m 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8.32±12.62)ng/m L(P<0.01),而IL-4为(68.61±10.26)ng/m 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40±11.83)ng/m L(P<0.01);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盐酸非索非那定片、丙酸氟替卡松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变应性鼻炎,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改善免疫失衡状态,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治疗前将6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和B组(孟鲁司特组),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组成的C组(健康体检组)比较IFN-γ/IL-4比值;治疗后,比较A、B两组患者IFN-γ/IL-4比值的变化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IFN-γ/IL-4比值A组为1.32±0.25,B组为1.29±0.24,两组基本一致(P〉0.05),但明显低于C组的1.96±0.30(均P〈0.01);治疗后,IFN-γ/IL-4比值A组为1.55±0.28,B组为1.89±0.33,B组比A组升高更明显(P〈0.05)。B组显效率76.7%,明显高于A组的23.3%(P〈0.01);B组总有效率100%,亦高于A组的83.3%(P〈0.05)。结论孟鲁司特对变应性鼻炎患者Th1/Th2细胞功能平衡紊乱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确切,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L-4、IL-13等炎性反应影响。方法搜集2015年7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5例变异性鼻炎患者,依据用药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用布地奈德,观察组加用孟鲁司特,观察两组患者血清炎症指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IL-4、IL-13等炎性反应指标较治疗前均下降,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L-4、IL-13等炎症指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 <0.05。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90.7%)显著高于对照组(73.8%),P <0.05。结论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可显著降低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L-4、IL-13等炎性反应,抗炎及治疗效果显著,更适用于变应性鼻炎患者治疗。  相似文献   

20.
刘继辉 《中国药业》2012,(21):93-94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136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8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治疗组给予曲安奈德喷雾剂治疗,两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2.3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12%,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安奈德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