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逐瘈汤为道家所创(房氏三人)。笔者使用此方治疗狂犬病,经30年来的观察,疗效甚好,特介绍如下: 逐瘈汤方药组成麻黄15克、二乌各6克、细辛4克、荆芥10克、防风15克、连翘12克、薄荷10克、白芷10克、蒙花12克、银花15克、僵蚕10克、全虫10克、蝉蜕10克、红娘10克、夏枯草18克、甘草6克、棕树根60克、白酒200毫升。水煎服,一日一剂,可连服三剂。服药后避风,使其出汗,出汗越多,疗效就越好。疗效说明: 56年4月,有一天中和镇逢场,赶场的人甚多,突然有一狂犬直奔而来,一连咬伤50多人。中和卫生部门将这50多人采取集中治疗,共分两个组:第一组20多人,用狂犬疫苗注射;  相似文献   

2.
一、病例介绍患者黄××,女,26岁,汉,学生。于1980年5月16日初诊。主诉:四肢不自主的舞蹈样活动,10年内曾发作四次。近十余日,因外感风寒,发烧,全身不适,乏  相似文献   

3.
冯某,男,6岁,1988年7月15日诊。患儿素体虚弱,半月前曾因感寒而吐泻十余次,尔后发生全身抽搐、震颤、不能自主,神志清楚,时作时止。某医院诊为“小儿搐搦症”,曾用钙剂,鱼肝油等不效而延余诊治。刻诊全身搐动,每次约30分钟,先自面部抽搐,继则全身,头歪向一侧,面紫唇暗,四肢欠温,二便失禁,舌质淡紫,苔白腻,脉细弱无力,胸腹体查无异常。本病乃由吐泻之后,津液内  相似文献   

4.
陈敏,男,9岁,学生。1982年2月初诊。其母代述:去年8月下旬,患儿的颈项、口眼歪向一侧,两肩及上肢不自主地抽掣,每次发作约数秒钟,偶尔可连续抽动2~5次。一旦思想紧张,如做作业、吃饭的时候,则抽掣频繁,甚者下肢强直,但睡眠时四肢偶有小的抽动,智力  相似文献   

5.
辨证论治是祖国医学独特医疗体系的具体体现,是祖国医学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今结合倒经、(?)疭两个病例,谈谈个人在临床上学习与运用辨证论治的体会,就正于同道。一、病例报告例一:韦×,女,16岁,学生,北京××医院住院会诊病例(病历号C74160),会诊日期1973年8月10日。问诊:因头痛、发热、昏迷  相似文献   

6.
张某,男,74岁,2005年10月22日就诊.前夜与子争吵后出现项背抽动,目痛口抽,时发时止,睡后抽醒,不能再睡.诊见项及背部肌肉抽搐,牵引头摇后仰,继则目痛口抽,不能言语,持续约半分钟即复如常.发作前头顶胀痛,发时不能自主,发后疲惫不堪.形瘦神疲,面赤,舌淡红苔黄,脉弦细.肝主筋,喜条达恶抑郁.今暴怒,肝阳鸱张,筋无所主,而出现头胀顶痛,诸筋抽瘈。治以平肝理筋,取太冲、涌泉、百会、风池、风府,针刺泻法.治疗后未效,改用双侧申脉穴,针刺泻法,告愈,未再复发.  相似文献   

7.
张某,女,30岁,1992年5月16日初诊.患者于6年前产后发生抽搐,后每周3~5次不定时发作,发作时全身抽搐,项强,麻木震颤,背屈不能卧床,伴有全身针刺样疼痛及烦躁、咽喉部梗阻感等症,有干呕、两目昏花等发作先兆,每次发作约持续20分钟左右,电视画面刺激可即刻引发症状.先后经多次检查均  相似文献   

8.
1980年长夏,一张姓少年早出远行,路遇风雨,归来时忽手臂抽搐,震震然不已.急来我科就诊,察舌红,苔薄白而浊.议是风寒湿邪壅滞经络,速针太冲,抽搐立止.  相似文献   

9.
<正> 瘛疭以作制疭又称抽搐,搐搦。瘛,筋脉拘急而缩。疭,筋脉缓疭而伸。手足伸缩交替抽动不已称为瘛疭。 瘛疭一证多见于外感热病、痫、破伤风等病症,见于外感热病者多为热盛伤阴,风火相煽。见于痫、破伤风者多责之于痰。亦有暑热伤气,而见多汗瘛疭,乃暑热劫伤津血。而本文所论乃因肝郁血虚而瘛疭。 肝藏血,主疏泄,以血为本“体阴而用阳”,“主身之筋膜”。肝血充盈才能“淫气于筋”,使筋脉得到濡养而维持正常活动。若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怨结难解,肝郁化火,暗耗肝阴,以致肝血不足,血不养筋,筋脉失濡,而见四肢抽搐等症。 在临床中常见肝郁致肝血虚而出现四肢抽搐,肢体麻  相似文献   

10.
王××,男,14岁。1984年10月15日诊。三月前,患者不慎从树上跌落后,出现四肢疼痛,其它未见明显异常,经用消炎痛、土霉素等治疗,疼痛减轻。近半月来,手足不自主地出现伸直、屈曲、扭转,每日1~2次,  相似文献   

11.
笔者临床用二陈汤加味治疗瘛疭证1例,获得了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患者李××,女,11岁。1976年4月8日初诊。1月前因感受寒湿而四肢疼痛,经用西药治疗,疼痛虽然消失,但又出现手足瘛疭,开始一日1~2次,以后逐渐加重,每日达4~5次之多,每次持续数分钟。历时1月有余,易数医而不效。瘛疭仅局限于手足,发作时神志清楚,口不吐沫,无癫痫发作史。平素头重肢沉,头痛失眠,少食欲呕。化验室检查:血钙、磷均正常。舌质淡红,舌苔白腻、脉见滑象。前医用药多养血熄风之品,余以脉证合参,认为此乃痰浊内蕴,阻遏气机,致清阳不布,津液不敷,故诸证  相似文献   

12.
短气、少气之证,语出《内经》。如《灵枢·癫狂》篇曰:"少气,身深深也,言吸吸也,骨酸体重,懈惰不能动……拉气者……,动以气索"。言短气、少气是两种不同的证候。李东垣谓两者皆气不足,治宜补益中气二戴复庵  相似文献   

13.
喘、促、哮为临床常见症状,可单独存在,亦可伴发于各种急慢性疾病中。三症极易混淆,故清·罗国纲在《罗氏会约医镜·论喘促哮三证》中说:“三证相似,而实不同.须清析方可调治。”笔者认为,喘以气息言,促以节律辨.哮以声响名,辨清三症的特点,有利于指导临床实践,故不揣浅陋,简析于后。喘以气息言喘即气喘、喘息,以呼吸急促,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出现在许多急、慢性疾病过程中。多由于风寒、痰饮、邪火、肝郁气逆等壅塞肺气,气失宣降;或精气不足,肺肾出纳失常所致。其发病与肺肾  相似文献   

14.
症、病、证是中医学辨证论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正确认识疾病,分析证候、判别病名是治疗效果好坏的关键。弄清三者的涵义、相互关系及其在临床中的作用。对全面系统掌握中医理论、促进临床思维能力、提高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辽宁中医杂志》2013,(8):1557-1560
文章首先系统阐释了肾精、气、阴、阳这一组概念的源流,理清了其与相应的哲学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对其内涵与外延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其次,对肾精、肾气、肾阴和肾阳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详细辨析。不足之处,敬请斧正。  相似文献   

16.
1植物来源 人参始载于《本经》,而西洋参始载于《本草从新》。人参来源于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  相似文献   

17.
<正>自金元医家朱丹溪首倡:“产前安胎,白术、黄芩为要药也。条芩,安胎之圣药也”(《丹溪心法》)以来,黄芩、白术为安胎圣药之说便广为流传,各种本草著作也多有载述,如《本草纲目》黄芩条:“得白术,安胎”。尤其在我们基层工作的众多中医药人员,临证处方,安胎必用之。把“圣药”理解为“必用之良药”。笔者认为,对此种认识实有澄本清源之必要,今辨析如下,不当之处,请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18.
自汗、盗汗辨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临床常见症状自汗和盗汗进行辨析。自汗、盗汗均属汗出异常,自汗并非皆属气虚、阳虚,亦可由风热、风湿、湿热、痰阻、营卫不和、暑热痰湿、瘀热等原因导致;盗汗并非皆属阴虚,还可由气虚、阳虚、阳热内盛、风劳、血虚、湿热、瘀热等因素引起。  相似文献   

19.
关于元气、原气、肾气三个概念,一般认为,三者名异而实同.如<中医基础理论>(六版教材)认为:"元气根于肾,乃肾精所化生的肾气,统称肾中精气,又名原气."其实,这种说法是不严密的,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20.
王亚红  李轩 《河南中医》2006,26(6):76-77
大蓟与小蓟均为临床常用的止血要药,二者的共同特点是:来源于菊科;味甘性凉归肝、脾经;能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用于治疗血热妄行之内外出血证及热毒疮痈.虽然二者相似之处颇多,又常配伍应用以增强疗效,但大蓟可止血不留瘀,虽寒凉而不伤胃,尤为治外痈佳品.而小蓟与大蓟功用相似,但偏于利尿通淋尤以治疗血淋为佳.因此,二者在临床应用时宜辨明异同,以确疗效.现将二者不同之处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