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止血芳酸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血小板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止血芳酸(PAMBA)对体外循环心肺转流(CPB)心脏手术中血小板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22例择期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分为两组,观察组于麻醉后切片前经中心静脉给予给予PAMBA 20mg/kg(其中的400mg预充体外循环机内),对照组不给药。在CPB前、CPB后30分钟、CPB结束、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20分钟四个时点检测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功能和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和GPⅡb/Ⅲ  相似文献   

2.
体外循环中止血芳酸对血小板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止血芳酸在体外循环中对血小板的保护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止血芳酸组和对照组血小板数量、出血量和输血量,及体外循环前后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栓烷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a(6-k-PGF1a)的浓度变化。结果,体外循环术后血小板计数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GMP-140、TXB2上升幅度小于对照组,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止血芳酸在体外循环术中可以起到保护血小板,减少术后出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抑肽酶和止血芳酸在心肺转流中抗纤溶和止血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比较抑肽酶和止血芳酸在心肺转流(CPB)中抗纤溶作用及对术后止血量的影响。方法 41例首次择期心脏瓣膜替换术成年患者,随机双盲分为抑肽酶组(A组)20例和试验组(P组)21例。于诱导后、给试验药后5min、CPB 30 min、鱼精蛋白中和10 min和手术后2h,采血测定血浆纤溶酶(Plm)活性,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和卜-二聚体(D-Dimers)浓度,并观察术后48h胸腔及心包引流量。结果 给试验药后5min所有检测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lm在CPB 30min达最高值(P<0.01),中和后10min有所降低,但仍高于基础值(P<0.01),术后2h A组降至基础值水平,P组仍高于基础值(P<0.05),两组相比中和后10 min P组Plm活性明显高于A组(P<0.01),其余各时点均无显著差异。FDP和D-Dimers于CPB 30 min显著增高(P<0.01),中和后10min达到最高值,术后2h A组FDP、D-Dimers和P组的FDP均降至基础值水平,P组D-Dimers仍明显高于基础值(P<0.01)。两组相比CPB 30 min A组D-Dimers含量显著高于P组。两组术后48h内胸液引流量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预防性应用抑肽酶或止血芳酸(20mg/kg)可部分抑制CPB中的纤溶亢进;二者的抗纤溶和减少首次手术出血量的作用相近。  相似文献   

4.
止血芳酸对体外循环中血栓素A2、前列腺环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观察止血芳酸(PAMBA)对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中血栓素A2(TXA2)、前列腺环素(PGI2)对影响,探讨其对CPB中血小板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40例择期CPB心脏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观察组(A组)于CPB前、CPB预充液中以及鱼精蛋白中和后10min,经中心静脉分别给予PAMBA250mg;对照组(B组)分别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分别在切皮前、CPB开始后30min、CPB停机及手术结束时检测血小板计数,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TXB2和6-keto-PGF1α的浓度。结果 CPB前两组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差异。转流后两组各时点和基础值相比显著下降(P<0.01),但A组和B组相比血小板计数降低程度明显减轻(P<0.05);B组TXB2明显升高,6-keto-PGF1α与转流前比较有所升高,TXB2/6-keto-PGF1α比值明显升高;观察组TXB2的增加及TXB2/6-keto-PGF1α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6-keto-PGF1α的增加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PB前和CPB中给予PAMBA有利于维持TXA2和PGI2在体内的平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血小板的功能,显著减少了CPB和术后非外科性出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氨甲苯酸(AMBA)在心肺转流(CPB)中对血小板的保护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AMBA组和对照组血小板数量出血量和输血量以及CPB前后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栓烷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a)的浓度变化。结果:CPB术后,AMBA组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AMBA组GMP-140和TXB2上升幅度小,而对照组上升幅度大(P<0.05)。结论:氨甲苯酸在CPB术中可以起到保护血小板,减少术后出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止血环酸对体外循环中血小板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止血环酸对体外循环中血小板的保护作用马松峰乔峻张立生作者单位:830053新疆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外科体外循环术后渗血原因复杂,其中血小板功能损伤及数量减少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血小板的保护一直受到临床研究的关注〔1〕。本研究旨在探讨止血环酸抑制纤溶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CPB对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14例择期在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病人,术前所有病人的出,凝血时间均在正常范围。分别在CPB前后收集全血标本,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采用全血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技术和单克隆抗体技术检测GPⅡb,Ⅲa表达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体外循环期间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定量研究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 (CPB)对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影响。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对 40例先天性心脏病房、室间隔缺损患者在 CPB下行心内修补术时的血小板膜糖蛋白 CD41 a、CD42 b、CD6 2 p和CD6 3的含量免疫荧光定量测定 ,同时与本组患者和健康供血者试管内血小板膜糖蛋白进行比较。结果 在 CPB中血小板总数明显下降 ,从术前值的 (310± 91)× 10 3/ m l降至术后值的 (181± 44 )× 10 3/ml,CD41 a无明显变化 ,CD42 b明显降低 (P<0 .0 5 ) ,CD6 2 p和 CD6 3明显增加 (P<0 .0 5 )。本组和健康供血者的试管内血小板膜糖蛋白 CD41 a、CD42 b、CD6 2 p和 CD6 3均呈平行变化。结论  CPB期间既有粘附凝集功能下降 ,也有粘附凝集功能增强的血小板膜糖蛋白 ,而凝血机制缺陷的原因可能与血小板总数下降、低温及肝素的后续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应用抑肽酶和止血芳酸对体外循环后血小板及出血量的影响。方法:328例体外循环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观察术前、术后的血小板数,术中、术后用血量及术后引流量。结果:体外循环后血小板减少,但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引流量、用血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抑肽酶和止血芳酸对减少体外循环后渗血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0.
体外循环中纤溶系统的改变及止血芳酸对其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体外循环中纤溶系统的改变及止血芳酸对其的影响陈良万,薛松体外循环可导致纤溶亢进,从而引起术后非外科性出血和灌注肺等并发症。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其抑制物(PAI)是近年来发现的纤溶系统最关键性物质。本实验通过观察体外循环中t-pA、PAI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sonoclot分析仪(SCT)观察止血环酸在心脏手术中的血液保护效果。方法36例心脏手术患者分成工组(抑肽酶,n=12)、Ⅱ组(止血环酸,n=12)和Ⅲ组(非用药组,n=12)。Ⅰ、Ⅱ组在心肺转流(CPB)下完成心脏手术,Ⅲ组则为非CPB下的冠脉搭桥手术。应用SCT观察切皮前和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的凝血和血小板(Plt)功能的变化。结果 sonACT在T_1时点Ⅲ组为(123.21±18.58)s,明显高于Ⅰ组的(110.36±24.72)s和Ⅱ组的(106.09±13.91)s(P均<0.05);纤维蛋白凝集率(clot rate)、Plt功能在T_1与T_2时点三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lt在T_2时点Ⅲ组则明显高于Ⅰ、Ⅱ组。Ⅰ、Ⅱ组在T_2时点的Plt较T_1下降非常显著(P<0.01),Ⅲ组则无明显改变。结论 止血环酸对CPB下心脏手术患者凝血与Plt功能的影响与抑肽酶相似,非CPB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对血液系统的影响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髓鞘碱性蛋白(MBP)评价CPB心脏手术患者脑损伤的准确性.方法 拟行CPB辅助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32例,性别不限,年龄59~76岁,体重52~72 kg,身高150~175 cm,ASA分级Ⅱ~Ⅳ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分)≤9分.分别于CPB前(T0)、CPB 30 mim(T1)、结束即刻(T2)、结束后1 h(T3)、6 h(T4)、24 h(T5)时取颈内静脉血样,测定血浆MBP浓度,记录手术时间、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第2天行NIHSS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3组,A组:无明显神经功能损伤,NIHSS评分0~9分;B组:轻度神经功能损伤,NIHSS评分10~19分;C组:中、重度神经功能损伤,NIHSS评分20~45分.结果 与正常上限值(2.3μg/L)比较,A组Tl~T3、T5时血浆MBP浓度降低(P<0.01),T4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T3~T5时、C组T2~T5时血浆MBP浓度升高(P<0.01).与T4时比较,T0~T3时B组和C组血浆MBP浓度降低,T5时B组降低,C组升高(P<0.01);与A组比较,B组T3~T5时、C组Tl~T5时血浆MBP浓度升高(P<0.01);与B组比较,C组Tl~T5时血浆MBP浓度升高(P<0.01);T5时血浆MBP浓度与CPB时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2,P<0.05),Tl、T2和T5时血浆MBP浓度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0、0.79、0.87,P<0.05).结论 血液MBP可及早、准确地判断CPB心脏手术患者的脑损伤及其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针刺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患者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患者32例,年龄18~60岁,体重指数19~28 kg/m2,ASA分级Ⅱ或Ⅲ级,心功能NYHA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为2组(n=16):对照组和针刺组.针刺穴位取双侧内关穴、列缺穴和云门穴,参数为:AM2/100 Hz疏密波,刺激强度2~4 mA,刺激波宽0.2~2.0ms,刺激时间从麻醉诱导前30 min持续至术毕.于术前和术毕时,收集尿液,采用ELISA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浓度.于术前24 h和术后24 h时,抽取中心静脉血样,测定丙氨酸转氨酶、门冬氨酸转氨酶的活性和总胆红素、尿素氮、肌酐的浓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针刺组术毕尿微量白蛋白浓度降低(P<0.05).两组患者肝、肾功能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可降低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对患者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氨甲环酸对心肺转流病人纤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比较氨甲环酸 (血速宁 )与抑肽酶对心肺转流 (CPB)术中纤溶系统、血小板及术后出血量的作用 ;探讨两种给药方法的效果。方法  80例行心脏直视术患者随机分为抑肽酶 (A)组、氨甲环酸 1(TA 1)组和氨甲环酸 2 (TA 2 )组。A组将抑肽酶 30 0万KIU于CPB前一次加入预冲液中 ;TA 1组诱导后即静注负荷量氨甲环酸 2 0mg/kg ,然后以 2mg·kg-1·h-1持续静注达 10小时 ;TA 2组诱导后先静注负荷量氨甲环酸 2 0mg/kg ,停CPB时追加 2 0mg/kg ,术毕再补充 10mg/kg。分别于诱导后、CPB 30分钟、停CPB鱼精蛋白中和后 10分钟及CPB后 2小时测定血小板计数、血栓素B2 (TXB2 )、血小板α膜蛋白 14 0 (GMP 14 0 )、纤溶酶活性 (Plm)、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FDP)。并记录术后 12小时、2 4小时胸液引流量和出血量。结果 氨甲环酸组与抑肽酶组相比 ,在血小板计数、纤溶酶活性、FDP浓度及术后引流量及输血量均无显著差别 (P >0 0 5 )。氨甲环酸组CPB开始后TXB2浓度高于抑肽酶组 (P <0 0 1) ,且CPB后GMP 14 0浓度恢复较抑肽酶组缓慢 (P <0 0 5 )。两种不同给药方式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方面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小剂量持续给药和负荷 追加 补充给药法应用氨甲环酸在抑制纤溶、减少心脏手术后出血量方面与抑肽酶常规  相似文献   

15.
浅低温体外循环围术期异丙酚的脑保护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不同剂量异丙酚的脑保护效应。方法择期心内直视手术病人30例,随机分成三组,低剂量异丙酚组(3 mg·kg-·h-1),高剂量异丙酚组(6mg·kg-·h-1)及咪唑安定组(0.2 mg-kg-1·h-1,对照组)。于CPB开始前(A点),NPT降温稳定期(B点),复温至鼻咽温(NPT)36℃(C点),CPB结束后30 min(D点),CPB结束后4-6 h(E点),CPB结束后24 h(F点)同步采集桡动脉和颈内静脉血检测脑氧合、脑代谢状况和血浆丙二醛(MDA)浓度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低剂量异丙酚组有30%的病人在复温期出现脑氧合失衡,但能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和降低乳酸生成率(CLP)、脑乳酸氧指数(LOI);咪唑安定组可以较好改善脑氧合状况。对自由基、CLP和LOI无抑制作用;而高剂量异丙酚组可以改善脑氧合状况,抑制自由基的生成,降低CLP和LOI,但血压下降明显。结论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高剂量异丙酚(6 mg·kg-1·h-1)可以改善脑氧合,抑制自由基生成,降低CLP及LOI,具有较好的脑保护效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小剂量尼卡地平对心脏外科手术期间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16例心脏瓣膜置换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C,n=8)和尼卡地平组(N,n=8);N组在麻醉诱导后泵入小剂量尼卡地平0.5μg·kg-1·min-1,至转机始给予总剂量0.05mg·kg-1。在转机前、主动脉开放后5min、30min、术毕、术后6h、18h,同时采集动脉血(a)及冠状窦血(cs),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a)、脂质过氧化物(LPO)的浓度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心肌同功酶(CK-MB)的活性,并计算心肌TNF-a、LPO的净生成量(TNF-anr,LPOnr),心肌氧自由基净消耗的SOD量(SODnr)。同时记录除颤次数,脱机指标及转后多巴胺用量。结果 从主动脉开放至术毕,C组病人LPOa和LPOcs浓度较CPB前明显升高(P<0.05),SODnr也显著增加(P<0.05);与C组相比,N组LPOnr及SODnr降低(P<0.05)。两组病人在开放主动脉后,TNF-αa均明显增加,且持续至术毕(P<0.05)。N组 TNF-anr仅在开放主动脉后5min有明显增加,而C组病人持续到术毕(P<0.05)。两组CK-MB活性在观察时程内较CPB前均显著上升(P<0.05),而N组可明显减轻CK-MB释放。两组主动脉开放后的除颤次数,脱机指标无明显差异,但N组停机后的多巴胺用量也显著减少(P<0.05)。结论 小剂量尼卡地平0.05mg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肺转流(CPB)体外循环期间心腔血血小板膜糖蛋白Ib的变化及与凝血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对40例先天性心脏病房或室间隔缺损患者在CPB下行心内修补术时的心腔血血小板膜糖蛋白Ib免疫荧光定量测定,同时与本组体外循环全血比较。结果:全血血小板膜糖 蛋白Ib在选定的三个时点分别下降10%、28%和25%,而心腔血则都下降50%以上。结论:CPB期间心腔血血小板表面膜糖蛋白Ib明显减少,已无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下心脏矫治术中吸入地氟醚-NO对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肺的保护作用。方法 40例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随机分为4组(n=10):对照组(CON组)、地氟醚组(DES组)、NO组(NO组)及地氟醚+NO组(DES+NO组)。DES组在肺动脉导管置入后吸入地氟醚1~1.3MAC直至转流前(约40min),NO组在相同时段吸入10~20ppmNO,DES+NO组在相同时段吸入地氟醚与10~20ppmNO。在开胸后5min(T0)、转流前5min(T1)、转流开始后5min(T2)以及手术结束时(T1)各时点分别记录患儿的平均动脉压(MAP)、肺动脉压(PAP)、气道峰压(Ppeak)和呼吸系统总顺应性(Crs),在T0、T3时点分别抽取动脉血测定高铁血红蛋白(MetHb)、血浆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sICAM-1)和丙二醛(MDA)浓度以及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结果 与T0相比,T1-3时NO组和DES+NO组PAP降低;L时CON组Ppeak升高,Crs及PaO2降低(P〈0.01),DES组PaO2降低但Ppeak、Cr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NO组和DES+NO组Ppeak、Crs和Pa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CON组相比,L时N0组和DES+NO组Ppeak降低,Crs及PaO2增高(P〈0.05)。与L相比,L时CON组sICAM-1、XOD和MDA水平均升高;T1时DES组、NO组和DES+NO组上述指标均低于CON组。结论 在体外循环下心脏矫治术中,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转流前吸入地氟醚与NO,不仅可降低肺动脉压,还可通过抑制全身炎性反应及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肺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