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3):122-124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不同的麻醉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术前准备,对照组静吸复合麻醉,观察组全凭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插管前、插管后10 min、插管后1 h、手术结束HR、SBP、DBP,并发症情况、致残及死亡情况。结果观察组插管前、插管后10 min、插管后1 h、手术结束后HR、SBP、DB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衰竭发生率、并发症总发生率、致残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患者使用全凭静脉麻醉效果更好,不会对患者形成明显的影响,且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及致残率均较低,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赵清林  陈莉娟  沈娟  张劲涛 《四川医学》2005,26(11):1300-130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持续泵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对BIS和HRV及各频段的影响。方法把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ASAⅢ~Ⅳ级随机分为两组,RP组(实验组n=20)和FI组(对照组n=20)诱导用药方法相同。麻醉维持分别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RP组)和间断追加Fentanil 2μg.kg-1.h-1复合吸入异氟醚(FI组)。观察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后5min、切皮后5min、减压后5min、手术毕5min的MAP、SpO2、HR、HRV及各频段和BIS的变化,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麻醉诱导插管前、插管后5min、切皮后5min、减压后5min的MAP、LF、HF、LF/HF、HRV、BIS均明显降低(P<0.01;P<0.05),组间比较MAR、HR、LF/HF、HRV、BIS有明显差异(P<0.05);减压后5min、手术毕5min心率明显增快(P<0.01),插管前HR减慢(P<0.05),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术中持续泵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的麻醉效能可靠,且易于调控,更有利于脑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丙泊酚在全麻时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以提高麻醉技术。方法分析52例采用快速静脉诱导气管内插管,丙泊酚微量泵静注复合全麻的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例麻醉管理中无呕吐、误吸,麻醉效果好,无麻醉死亡;术中、平均动脉压、心率等血流动力学参数虽与术前有显著差异,但绝大部分值均在正常范围。结论丙泊酚微量泵静注复合全麻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急诊手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0例ASA Ⅰ-Ⅱ级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麻醉组(Ⅰ组,n=50)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组(Ⅱ组,n=50)。Ⅰ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术中静注丙泊酚维持麻醉。Ⅱ组患者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术中吸入异氟烷、静注异丙酚维持麻醉。两组患者均进行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等生命体征监测。记录麻醉前、气腹前、气腹中、停气腹后HR、MAP、SpO2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Ⅰ组患者术中HR、MAP、SpO2平稳,术毕即可回病房。而Ⅱ组患者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气腹后、拔管后MAP明显升高,且高于Ⅰ组(P〈0.05),患者术后20-60 min才能回病房。结论:腰-硬联合麻醉较好控制机体的应激反应,适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案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间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麻醉诱导方案相同,观察组使用异丙酚及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案,比较两组术中生命体征指标变化及麻醉情况。结果观察组生命体征指标变化更平稳,在相同麻醉时间下,术后苏醒时间及气管拔管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可在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中发挥积极作用,更有效地控制惠者生命体征波动,缩短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和气管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组合的麻醉药物的对肾移植手术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受试者均为肾移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共80例,每组40例。Ⅰ组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Ⅱ组采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分别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后、术中术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末梢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患者清醒时间(T)等参数,并严密观察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麻醉后较麻醉前,两组患者的MAP、HR、SPO2均降低,Ⅰ组SPO2明显低于Ⅱ组(P<0.05),MAP和HR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中和手术后,两组受试者的MAP、HR和SPO2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两组患者的清醒时间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一般体动、严重体动、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组低氧血症发生率高于Ⅱ组。结论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肾移植手术的麻醉镇痛效果均比较显著,安全性高,但舒芬太尼在术中生命体征更加平稳,术后恢复较快,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黄文 《微创医学》2002,21(4):430-432
目的比较观察临床手术中分别采用喉罩(第三代)+静吸复合全麻、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二种麻醉方法对患者麻醉诱导期用药量、HR、MAP、SpO2、ETCO2、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40例病人随机分为二组,每组20例.Ⅰ组为喉罩+静吸复合全麻,Ⅱ组为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观察记录麻醉诱导期用药情况,插管前后HR、MAP的变化,术前、术中SpO2、ETCO2的变化,术中、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的例数.结果Ⅰ组麻醉诱导期用药剂量明显少于Ⅱ组(P<0.05);Ⅰ组置入喉罩前后HR、MAP无明显变化,而Ⅱ组插管后HR、MAP显著高于插管前(P<0.01);Ⅰ、Ⅱ组术前、术中呼吸功能无显著差异(P>0.05);发生并发症的例数,Ⅱ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P<0.01).结论临床手术中使用第三代喉罩+静吸复合全麻的方法具有安全性好、用药少、血流动力学平稳、并发症少的优点,操作简便,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第三代喉罩全麻的诱导插管对应激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文 《医学文选》2002,21(4):430-432
目的 比较观察临床手术中分别采用喉罩 (第三代 ) +静吸复合全麻、气管插管 +静吸复合全麻二种麻醉方法对患者麻醉诱导期用药量、HR、MAP、Sp O2 、ETCO2 、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40例病人随机分为二组 ,每组 2 0例。 组为喉罩 +静吸复合全麻 , 组为气管插管 +静吸复合全麻 ,观察记录麻醉诱导期用药情况 ,插管前后 HR、MAP的变化 ,术前、术中 Sp O2 、ETCO2 的变化 ,术中、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的例数。结果  组麻醉诱导期用药剂量明显少于 组 ( P<0 .0 5 ) ; 组置入喉罩前后 HR、MAP无明显变化 ,而 组插管后 HR、MAP显著高于插管前 ( P<0 .0 1 ) ; 、 组术前、术中呼吸功能无显著差异 ( P>0 .0 5 ) ;发生并发症的例数 , 组显著高于 组 ( P<0 .0 5 ,P<0 .0 1 )。结论 临床手术中使用第三代喉罩 +静吸复合全麻的方法具有安全性好、用药少、血流动力学平稳、并发症少的优点 ,操作简便 ,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全麻在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3年1月间丙泊酚复合全麻下手术治疗的2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7例患者诱导期平稳,无严重低血压、呛咳、躁动等发生,术中血压稍有下降,未发生血压剧烈波动等严重并发症,无麻醉死亡病例。3例术后死于脑部并发症或多器官功能衰竭,存活24例随访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GOS)评估:恢复良好11例,轻残6例,中残3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2例。结论:丙泊酚复合全麻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安全、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韩雪飞 《当代医学》2013,(15):143-144
目的观察和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诊手术中采用丙泊酚全身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市沙溪隆都医院收治的48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快速静脉诱导气管内插管,微量泵静注丙泊酚复合全麻。结果 48例患者在麻醉管理中未出现误吸、呕吐等不良反应,麻醉效果良好,未出现麻醉死亡病例;患者在术中心率、平均动脉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基本在正常范围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进行急诊手术时采用丙泊酚微量泵静注复合全麻是一种非常安全且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第三代喉罩全麻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比较腹腔镜手术中分别采用喉罩 (第三代 )加静脉吸入复合全麻、气管插管加静脉吸入复合全麻、硬膜外麻加静脉复合麻醉三种麻醉方法对患者HR、MAP、血气分析、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45例病人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 15例。Ⅰ组为喉罩加静脉吸入复合全麻 ,Ⅱ组为气管插管加静脉吸入复合全麻 ,Ⅲ组为硬膜外麻醉加静脉复合麻醉 ,监测记录插管前后HR、MAP的变化 ,二氧化碳气腹前后的血气分析的变化 ,术中、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的例数。结果 Ⅰ组置入喉罩前后HR、MAP无明显变化 ,而Ⅱ组插管后HR、MAP显著高于插管前 (P <0 .0 1) ;气腹后Ⅲ组血气分析显著高于Ⅰ、Ⅱ组 (P <0 .0 5、P <0 .0 1) ;Ⅱ、Ⅲ组并发症的发生显著高于Ⅰ组 (P <0 .0 1)。结论 腹腔镜手术中使用第三代喉罩加静脉吸入复合全麻的方法具有安全性好、血流动力学平稳、并发症少的优点 ,操作简便 ,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不同麻醉方法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承志  于伟佳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5):177-177,206
目的比较硬膜外麻醉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行腹腔镜妇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组(治疗组)和硬膜外麻醉组(对照组),两组病人均进行HR、MAP、SPO2等生命体征监测。结果对照组在用药后5min MAP、HR变化不明显。对照组在用药后MAP较注药前时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在静脉注药和术后对动脉SPO2影响不大;治疗组则在注药后5min及术后10min时SPO2有所下降(P〈0.05)。两组术后都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保证了患者安全,是腹腔镜下行妇科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妇科腹腔镜手术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方法进行74例2016年4月-2017年2月收取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分组.对照组采用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瑞芬太尼组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就两组患者麻醉药发挥作用时间、麻醉后清醒时间、完全恢复自主意识时间、镇痛药持续使用时间和麻醉优良率、麻醉前、诱导后、插管后平均MAP、HR进行比较.结果:瑞芬太尼组麻醉优良率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瑞芬太尼组麻醉前平均MAP、HR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诱导后、插管后平均MAP、HR波动幅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瑞芬太尼组患者麻醉药发挥作用时间、麻醉后清醒时间、完全恢复自主意识时间、镇痛药持续使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的效果确切,起效快、清醒和恢复快,可减少镇痛药的应用,维持术中MAP平稳,保障患者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麻醉要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07年12月至2011年6月期间接受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急诊手术的11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11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有7例死亡,19例致残。并发症共15例,其中术后继发性出血致脑疝7例,中枢性呼吸衰竭4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2例,腹泻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93%。结论:针对不同患者术前正确评估病情,积极做好术前准备,采取麻醉诱导和维持期平稳、掌握精准的麻醉剂量和综合治疗能极大的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手术的成功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诊手术中麻醉处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3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全身麻醉下快速诱导气管插管,以微量泵静脉注入异丙酚3~8 mg/(kg·h)、芬太尼2~6 μg/(kg·h)维持麻醉,维库溴铵间断静脉注射,控制呼吸,维持循环呼吸功能稳定. 结果 32例诱导期均较平稳,无严重低血压、呛咳、躁动等现象,气管插管呼吸机控制呼吸后患者麻醉期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为97%~100%,手术期无死亡患者;患者均带气管导管入ICU,术后9例行气管切开,4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及脑部并发症.结论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药物,加强麻醉监测和控制颅内高压,减轻脑水肿,是降低手术麻醉风险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复合股神经阻滞在腘动脉损伤急诊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9年1月—2020年12月间于该院行急诊手术治疗且病历资料完整的腘动脉损伤患者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麻醉方案不同分为神经阻滞组及全麻组,分别在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复合股神经阻滞下手术以及单纯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对比二组术前(T0),麻醉后30、60、90 min(T1、T2、T3)及术毕(T4)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情况;并对比术后疼痛情况(VAS)、睡眠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神经阻滞组麻醉期间MAP、HR及SPO2无明显波动,各时间点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组患者麻醉期间MAP存在一定程度波动,各时间点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阻滞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全麻组,睡眠效率高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阻滞组麻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腘动脉损伤急诊手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复合股神经阻滞方案进行手术,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后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全身麻醉用于小儿腭裂整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常规诱导后,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插管成功后持续泵入丙泊酚1~3mg/(kg·h)、瑞芬太尼0.2~0.5μg/(kg·min)维持麻醉,对照组气管插管成功后,应用氯胺酮2~3mg/(kg·h)静脉持续泵入维持麻醉,根据患儿生命体征和手术步骤进行麻醉深度调节,手术结束后停用所有麻醉药物.记录并统计两组患儿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以及两组患儿术后恢复时间比较.结果:诱导前两组患儿MAP无差别,对照组患儿插管时、插管后5min MAP高于观察组,对照组插管时、拔管时MAP值高于诱导前,观察维血压变化较平稳,诱导前两组患儿HR无差别,对照组患儿插管后5min的HR快于观察组,对照组插管时、拔管时均快于诱导前,观察组心率变化较平稳,观察组患儿在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以及停药至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是小儿腭裂修复术的有效麻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管型(PLMA)喉罩通气复合麻醉在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PLMA组(喉罩组)和气管插管麻醉组(插管组)。常规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ECG,并于麻醉前、术终做动脉血气分析,对2组插管前后MAP、HR、BP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喉罩组术终MAP、HR、BP、SpO2、pH、PaCO2与麻醉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组术终MAP、HR、BP与麻醉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咽痛明显高于PLMA组。结论与气管插管麻醉相比,PLMA通气下麻醉操作简单、血流动力学稳定,能有效避免气管插管应激反应和不良反应,有效隔离呼吸道消化道,气道管理无特殊性,有可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常规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19.
唐进辉 《广西医学》2009,31(10):1502-150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和救治措施。方法对79倒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麻醉方式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大部分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维持相对平稳,麻醉效果满意,术中死亡1例(1.3%)。术后经治疗治愈好转43例(54.4%),轻、中残8例(10.1%),重残5例(6.3%),植物生存3例(3.8%),死于术后并发症19例(24.1%)。结论开通“绿色通道”,争分夺秒做好术前准备;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及药物;术中妥善脑保护。维持有效的脑灌注压;加强术后监护和防治并发症,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成功率和改善其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寇延芳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7):104-105
目的:总结腹腔镜妇科手术麻醉处理的,临床经验。方法:200例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连续硬膜外麻醉纽和气管插管加静脉复合麻醉组,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气腹后5分钟、改变体位5分钟时,两组HR均较麻醉前明显增快,MAP变化不明显;连续硬膜外麻醉后脉搏SPO2有所下降,气管插管加静脉复合麻醉组则无此现象,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腹腔镜妇科手术气管插管加静脉复合麻醉优于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