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补充铁剂治疗对缺铁性贫血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92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硫酸亚铁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铁代谢指标[血清铁(SI)、转铁蛋白(TR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水平,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水平,血液学指标[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水平,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面色苍白、头晕眼花、易倦、胸闷气促、耳鸣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面色苍白、头晕眼花、易倦、胸闷气促、耳鸣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I、TSAT较本组治疗前升高,TRF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SI(25.59±1.61)μmol/L、TSAT(30.78±2.47)%高于对照组的(16.62±0....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分析益生菌对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计算机随机检索2011年3月~2013年3月期间在本院体检发现的60例贫血患儿,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保守饮食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益生菌辅助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CD4/CD8比值和IL-2(ng/L)状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CD4/CD8比值及IL-2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营养良好比(90.00%)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60.00%),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对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改善显著,患儿易接受,值得临床的广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周淑芳 《黑龙江医药》2005,18(3):234-234
2003—2004年,我们在儿童系统管理中,对辖区内散居儿童的缺血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婴幼儿缺铁性贫血与感染的关系。方法观察我院门诊50例缺铁性贫血患儿年感染的次数与正常婴幼儿比较。结果缺铁性盆血患儿组与对照组比较,在耳感染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反复感染率高,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儿童缺铁性贫血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治疗对策。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1月来本院就诊的学龄前儿童贫血患者120例,观察缺铁性贫血发生情况与危险因素。结果 120例贫血儿童中有86例为缺铁性贫血,发生率为71.7%。曾患有贫血、孕期健康教育状况、儿童胃肠疾病状况、儿童饮食情况与家庭收入情况为主要的危险因素(P<0.05)。所有儿童经过硫酸亚铁冲剂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缺铁性贫血是我国儿童的常见疾病,是儿童贫血的主要类型,要根据危险因素积极加强预防,同时合理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缺铁性贫血的相关性。方法将75例确诊Hp阳性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给予硫酸亚铁+维生素C(VC)治疗,B组给予硫酸亚铁+维生素C+抗Hp治疗,C组单用抗Hp治疗。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3个月时血红蛋白含量变化及幽门螺杆菌根治效果。结果治疗后A、B组及组间血红蛋白不同时间点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血红蛋白量较治疗前均有提高,且治疗后相同时间点B组血红蛋白量提高较A组明显(P<0.05),C组血红蛋白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Hp感染是缺铁性贫血的病因之一,对Hp阳性的缺铁性贫血患者,在铁剂治疗贫血的同时,联合根治Hp较单独根治Hp纠正贫血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8.
李蕙  周敏  曹雪梅  徐鸣  李丹  史宏 《中国药业》2011,20(9):55-57
目的分析医院婴儿缺铁性贫血的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儿童医院2002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214例缺铁性贫血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14例患儿中,6月龄以下占12.62%,6月龄以上占87.38%;农村患儿占61.21%,城市患儿占38.79%;轻度贫血占56.54%,中度贫血占38.79%,重度贫血占4.67%;母乳喂养但未按时添加辅食者占29.44%;足月儿占89.25%,早产儿、双胞胎占10.75%;实验室检查表现为血清铁下降者49.06%,铁蛋白下降者56.07%,转铁蛋白受体水平升高者33.33%;184例(85.98%)患儿以伴发疾病入院。结论婴儿缺铁性贫血高发于出生后6~12个月,农村儿童较城市儿童多见,母乳喂养但未按时添加辅食是贫血的主要原因;缺铁性贫血易被忽视,多以伴发疾病就诊;针对高危人群、危险因素预防和早期诊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总结缺铁性贫血(IDA)的主要病因。方法回顾分析168例缺铁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8例IDA患者中致病因素包括:慢性胃炎9例(5.36%),消化性溃疡21例(12.50%),胃切除术后8例(4.76%),胃癌13例(7.74%),营养不良23例(13.69%),痔疮出血5例(2.98%),肝硬化脾亢6例(3.57%),胃息肉1例(0.60%),胃扭转1例(0.60%),胃间质瘤1例(0.60%),消化道出血3例(1.79%),乳腺癌1例(0.60%),月经过多11例(6.55%),子宫肌瘤22例(13.10%),结缔组织病长期服药患者18例(10.71%),先天性心脏病1例(0.60%),甲亢1例(0.60%),间断性鼻牙龈出血2例(1.19%),原因不明16例(9.52%),血液系统疾病5例(2.98%)。结论消化道疾病共68例,占40.48%,是IDA的主要致病因素,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及胃肠道肿瘤为主,女性月经过多共33例,占19.64%,是女性患者常见原因,痔疮、间断性鼻牙龈出血、结缔组织患者长期服药等均是IDA的常见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0.
郑翠苹  蔡小平  刘珍 《江西医药》2008,43(12):1345-1346
目的探讨缺铁性贫血(IDA)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将62例IDA伴HP( )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25例,应用口服铁剂 抗HP治疗;B组23例单纯口服铁剂;C组14例单纯抗HP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水平。结果A组有效率100%,B组有效率73.9%,C组有效率28.6%。结论IDA伴HP( )患者只有在补充铁剂同时抗HP治疗才能彻底治愈IDA。  相似文献   

11.
16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和可能的发病病因。方法分析临床16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资料。结果消化性溃疡导致缺铁性贫血占46.25%;月经过多导致缺铁性贫血占32.5%;恶性肿瘤导致缺铁性贫血占6.25%;饮浓茶导致缺铁性贫血占6.25%;产后出血导致缺铁性贫血占5%;痔疮出血导致缺铁性贫占1.25%;不明原因导致缺铁性贫血占2.5%。结论消化性溃疡是导致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其次为月经过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病因。方法:本文主要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血液科收治的138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分析了其产生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结果:我院138例缺铁性贫血其中约49.3%是因为消化性溃疡引起,约22.5%是由于月经过多引起;约10.9%是因为长期饮浓茶引起;约8.7%是产后出血引起,有5.1%是由于恶性肿瘤和痔疮出血引起;剩余3.5%是其他原因引起。结论:造成缺铁性贫血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因素是消化性溃疡,其次是月经过多、饮茶、产后出血以及恶性肿瘤和痔疮,采用小剂量的硫酸亚铁进行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儿营养缺铁性贫血的临床发病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治疗的小儿营养缺铁性贫血患者160例的临床资料,对临床发病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出生7个月~1岁的儿童在缺血性贫血中所占比例最高,约69.4%,农村儿童患病多于城市儿童,纯母乳喂养未添加辅食易患缺血性贫血。结论出生7个月~1岁为小儿营养缺铁性贫血高发期,纯母乳喂养未添加辅食为高危因素,应加强缺铁性贫血的健康知识教育,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降低该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抗感染药学》2018,(1):144-145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老年患者缺铁性贫血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Hp阳性的老年缺铁性贫血患者90例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A组、B组、C组,每组30例;A组患者给予硫酸亚铁与维生素C(VC)治疗,B组患者给予硫酸亚铁与VC和抗Hp感染药物(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胶体果胶铋)治疗,C组患者则仅给予抗Hp药物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月、3月后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情况以及Hp的清除率的差异。结果:A组和B组患者治疗1月、3月后血红蛋白水平测得值均高于C组(P<0.05),但在相同时间段B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测得值明显高于A组(P<0.05);B组患者治疗后Hp的清除率高于C组和A组(P<0.05),而A组患者治疗后对Hp的清除无作用。结论:Hp是导致老年患者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Hp阳性的老年缺铁性贫血患者除了采用硫酸亚铁等铁剂治疗外还应辅以抗Hp药物治疗,以便获得更好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的相关因素,提出预防措施,从而有效降低贫血发病率。方法检测该院门诊保健的120例婴幼儿(≤3岁)外周血常规,并对孕晚期贫血、喂养史、辅食添加、出生体重、是否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及腹泻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20例婴幼儿中共有26例(21.7%)确诊为贫血。在<1岁、1~2岁及2~3岁患儿中贫血发病率逐渐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晚期贫血、喂养方式、辅食添加、出生体重、反复呼吸道感染及腹泻与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显著相关(P <0.05)。结论孕晚期贫血、喂养方式、辅食添加、出生体重、是否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及腹泻是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危险因素。应提倡母乳喂养,加强围生期保健,减少低体重儿的出生,加强儿童系统保健和健康教育,有助于减少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17.
197例缺铁性贫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铁性贫血 (IDA)是最常见的贫血 ,现将我院 1993~2 0 0 0年收治的 197例IDA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门诊和住院IDA病人 197例 ,男 77例 ,女12 0例 ,男女之比 0 6 4∶1;年龄 5个月至 75岁 ;病程从 1个月至 2 0年不等。1 2 诊断标准 符合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中IDA诊断标准的第 1条和 2~ 7条中任何两条者而诊断IDA。1 3 贫血程度 轻度贫血 (Hb≥ 90 g/L) 13例 (6 6 0 % ) ,中度贫血 (Hb 6 0~ 80g/L) 87例 (4 4 16 % ) ,重度贫血 (Hb 30~5 9g/L) 88例 (4 4 6 7% ) ,极…  相似文献   

18.
19.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缺铁性贫血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洁  郭军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3):3503-3504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在缺铁性贫血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7年1月我院儿科门诊就诊并确诊为IDA的患儿40例为观察组,取同期于我院儿保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40例为对照组,所有对象均行HP感染检查。病例组的HP感染阳性患儿进一步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行抗HP加铁剂治疗,乙组行单纯铁剂治疗。结果:(1)病例组儿童中确诊为HP感染的有21例,阳性率为52.5%;对照组确诊为HP感染的有12例,阳性率为15%,二者经χ2检验,P<0.05。(2)两组各指标治疗前后差值经t检验,P<0.05,且甲组各指标的差值大于乙组,表明甲组的疗效优于乙组。结论:HP感染是IDA的病因之一,临床上对于确诊的IDA患儿应进一步行HP感染检查,以利于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绍兴市马山镇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影响因素。方法对964名婴幼儿进行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和相关因素调查。结果婴儿组缺铁性贫血患病率高于幼儿组。流动人口、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肥胖、饮食结构不合理、有腹泻史、反复呼吸道感染、营养不良是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发生的可疑危险因素。结论应重点加强对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流动婴幼儿等的早期干预,加强喂养营养指导,减少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