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证候概念的形成与证候概念的定义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证候概念的形成与定义方法,为中医证候的研究奠定基础,用传统文献学的研究方法考证了证候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历程,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了证候的主客体关系,以逻辑学有关概念的定义与方法分析讨论了证候的概念.研究发现,目前中医对证候的定义存在多种方法:从信息学角度者有之;从生理病理学角度者有之;从复杂系统角度者有之.这充分体现了从不同视角研究中医证候的现状.说明从不同的学科对"证候"性质或属性的抽象,可为中医学增加新的概念,而概念的移植或可促进学科的发展;然无论从何视角研究证候,证候的定义均应采用逻辑学中语义学定义、属加种差定义法,特别是证候的属加种差定义法.  相似文献   

2.
浅谈集对分析在证候规范化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由于中国古代文化对中医学的渗透,中医学中广泛存在着不确定性,其精髓也往往很难把握,随着科学的发展,中医证候的规范化研究成为中医界乃至整个科学界关注的问题.集对分析是一种用联系数a bi cj统一处理模糊、随机、中介和信息不完全所致不确定性的系统理论和方法,是把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作为一个既确定又不确定的同异反系统进行辨证分析和数学处理.从量的角度去探讨中医证候,将集对分析应用于中医证候的研究中,是从系统层次的角度,领会中医学不确定性的本质,有可能会很大程度地推动证候规范化和中医客观化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3.
关于证候概念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证候概念模糊和歧义的主要原因,认为证候是中医学对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认识成果,它不仅仅具有自然科学的特性,同时还与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等存在着密切联系,因此应当从多学科角度出发,对证候概念进行科学界定。基本思路为:从发生学角度对证候概念进行研究,运用概念学知识对证候概念进行研究,采用系统科学理论对证候概念进行研究,通过信息学方法对证候概念进行研究,利用系统生物医学技术对证候概念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太平圣惠方》(简称《圣惠方》)的肝脏相关证候进行规范化处理,包括根据条文中方证对应的关系提取证候、统一证候名称、证候频数分析,从证候名称角度分析了《圣惠方》肝脏相关证候特点。"风"为肝脏的主要证候特点,对肝脏主要证候病理机制的认识主要体现在"风",肝脏实证病机仅有"风""气逆",肝脏寒证仅有"肝风冷"和"肝虚冷";肝脏证候无气、血、阴、阳之分,肝脏仅有"气"证,而无"血"证,虚证无阴、阳之分;肝脏证候均为单纯的实证或虚证。此外,文章还探讨了《圣惠方》肝脏相关证候特点成因主要为宋代肝脏相关证候学说处于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5.
确定证候要素,并从临床需求出发对其进行应证组合是解决证候规范化问题的基本思路之一。证候要素的提取是这一思路的基础。为此。本文从已有的证候规范研究成果出发,以具有权威性的4部现行证候标准为基础,讨论了证候要素提取的方法,提出临床代表性是确定证候要素基本判别条件的观点,并对文献中1653条记录进行分析,初步给出了证候要素的范围。初步证明利用证候要素对证候进行规范化的可行性,给出了证候要素提取的一种思路,为证候要素进一步地确定与完善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慢性胃炎中医证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从证候分布规律、症状体征、证候的规范化研究、证候与HP、胃镜象及理化指标、基因表达的研究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CG中医证候的研究概况,概括了存在的问题及以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谢毅强  牛乾 《医学综述》2008,14(4):533-535
代谢组学通过仪器分析技术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整体的生物学功能状况,中医的"证"是辨证论治的起点和核心,两者的本质是相同的。通过中医对人体所处证候的分类研究,用代谢组学的方法对生理病理信息进行处理,认识人体的状态特征,从更深的层次沟通中西医两种医学体系,是中医学证候现代研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慢性乙型肝炎病机复杂、证候多变,该文通过从中医证候分布研究、中医证候特征研究、证候演变规律研究、证候要素研究等方面对近年来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学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存在问题进行了总结与思考。今后应考虑人群、地域、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扩大样本量进行慢性乙型肝炎的证候分布调查研究与证候演变规律的前瞻性研究,在大规模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与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建立基于证候要素的慢性乙型肝炎的证候诊断标准,为临床研究与辨证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构成中医基本疾病证候类型的成分主要有病因、病程、症状,从内外两个层次运用心理学理论对中医证型表征结构进行分析后可得出,中医证候内部表征是通过概念和理论两方面作用得以形成的,而中医证型表征的外部结构则主要包括病因、病程、症状和体征三大部分。  相似文献   

10.
证候模型研究的思路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19  
证候模型作为中医理论和中药研究不可或缺的技术平台一直受到关注.证候模型应该是与生物学和药理学的整体动物模型如生化模型、病理模型、转基因模型和细胞模型等不尽相同的一类生物表征模型,如舌象、唇象、爪象、耳轮、尾尖、眼球、毛皮以及动物行为等表现.这种模型应该符合中医四诊信息所表达的证候表现特征,而不是用想象的某些生物指标来替代.证候模型研究设计应该遵循因-脉-证-治的思路.所谓"因"指造模因素,如寒凝血瘀之寒;所谓"脉"泛指舌脉等临床表现,在这里指模型的体表特征;所谓"证"则是对体表特征所反映的病理机制的概括;所谓"治"指方剂干预效果的反证."脉"应是证候模型评价的较直接、较直观、较重要的指标体系.只有在模型的生物表征符合人体证候的临床表现基础上,才能确认这种模型的证候性质.而"治"的重点是方,以方测证是证候模型验证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证候模型在当今中医药理论研究中仍处于探索阶段,尚不能替代人体证候,在证候模型上得出的结论还不能直接解释人体证候有关的问题,证候研究的原则仍应以人体为主.  相似文献   

11.
管弦组曲《五行》根据中国传统五行学说分为“水木火土金”五个乐章,音响色彩的对比和展开成为控制全曲曲式结构的主要思维方法和手段,同时音乐音响素材的相生相克形成了结构的深层动力。陈其钢始终坚持自己的个性,用最精致的手段,创造最精美的形式,表达最直接的内心感觉。在陈其钢的作品里,我们看到了老庄哲学中的艺术本体论和西方唯蔓主义的自律论的自然结合。从这点来说,陈其钢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  相似文献   

12.
中医学整体思维是中国哲学思维在医学领域的具体应用与体现。“天人合一”整体思维是古代哲学思想的基本命题。而“天人合一”整体思维与《周易》、儒家、道家哲学思维有着深厚的渊源,因此,本文以《周易》、儒家、道家哲学思维为立足点,阐述《金匮要略》“天人合一”整体思维的哲学渊源,能丰富《金匮要略》理论的内涵,有利于把握《金匮要略》理论形成的轨迹和络脉。  相似文献   

13.
中医“象”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象"指事物在自然本体状态下的呈现,对"象"规律的揭示和研究,可称之为象科学。"象"具有动态性、自然性、物我合一性和整体性四个特点。"象"是中医观察和研究的主要对象。中医"象"的思维方式注重体验、直觉和悟性,这种思维方式是立体的、混沌的、意象的和体验的。其特色主要体现在生命的精神层面、功能层面、整体层面和动态层面。  相似文献   

14.
孙可兴 《中医学报》2021,36(1):74-78
《黄帝内经》基于"天人合一"的人体生命科学理论,融合天人、形神、气、阴阳、五行等理论与思维方法,系统阐释了人的存在与发展、健康与疾病、预防与养生等理论,始终坚持整体辨证、致和守中、和谐共生的基本理念,建构出科学、哲学、文化三维同构的理论体系.为实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了理论基础,为...  相似文献   

15.
组合性是认知科学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逻辑学、语言学、哲学、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神经生理学等众多学科的一个交汇性论题。组合性是一个足够严格、内容充实的概念。组合性并不意味着它可以作为区别一个好的理论和坏的理论的标准,而是意味着它展示了相应理论的某些方面的品格。事实表明没有进行组合性处理的理论,其所展示的语义模型在本体论上是贫乏的,在句法和语义的对应上是不严格的,因而至少可以说组合性原则体现了一理论的句法和语义关系的精湛性品质。组合性不是能够达到什么的一种形式限制的理论,而是一种如何实施的方法论。它对语义问题的解决是富有启发性的。它可有助于发现非组合性处理的弱点,并进而将其转变为组合性处理,使理论品质有所改观。  相似文献   

16.
让哲学思想渗透在医学事业的各个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和哲学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哲学从各个方面影响着医学事业的发展。哲学的进步推动着医学的发展,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哲学的指导。医学工作者要注重自身哲学思维的培养,让哲学思想渗透在医学事业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外科基本理论中审证求因,审因论治的学术价值。方法:从中西医学比较视角入手说明了两者在哲学基础和认识论方面的巨大差异,分析自18世纪西风东渐以来近代科技主义认识论在思维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人们不认识中医学的根本原因。并以笔者所在的学科———中医外科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为例,以内经原文为对象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结果与结论:坚持中医学核心思想的原创性和独立性是继承、发展其学术的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流行病学是公共卫生的主干学科,也是一门广泛应用于其他学科的应用科学。全科医学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在疾病预防与健康管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分析流行病学思维方法在全科医生培养中的应用意义,为我国全科医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启示。 方法 以“流行病学”“全科医学”“全科医生”“家庭医生”“全科团队”和“全科医学教育”为关键词,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及Pubmed数据库中1990年以来近30年的文献进行分析,结合我国全科医学教育现状,总结和分析流行病学思维方法在全科医生培养中的主要结合点。 结果 目前全科医生培养过程中融入流行病学思维方法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不足,应将预防为主的大健康理念贯穿于全科医生教育和工作中,并增加突发公共卫生疫情防控协调处置技能训练,突出流行病学三级预防理念、流行病学调查在全科医生培养中的融合效果。 结论 应将流行病学的思维方法融入到全科医学教育与实践全过程之中,培养具有大健康观念、能维护和促进居民健康的全科医生。   相似文献   

19.
"乐"与"道"、"乐"与"仁"的关系表达了先秦儒道两家乐论的两种不同路径和态势,并奠定了中国古代艺术哲学的理论品格.早期道家以"道"为本体,"乐"是近乎"道"的"大音"、"天乐".老子以"虚静"的方式把握"大音";庄子"天乐"的把握,在于"心斋"的建立和"至人"这一理想人格的构建.早期儒家的"仁"具有本体论的意义.孔子的"仁"是各种道德品性的精神基础,被升华为一种世界观,一种精神境界;以"养心""尽心"来完善主体道德人格的建构,孟子在"仁政"的基础上提出"仁声",并将"仁声"扩展到"与民同乐",实现政治伦理和艺术感化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20.
分析《内经》经文“诸病肘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结合临床验案,强调主症与病机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利于提高临床辨证论治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