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05年8月~2006年8月上报的58例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8例ADR中最易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为抗感染药物(54例),占总例数的93.1%;以药师上报数量最多,占总例数的86.2%;给药方式以静脉滴注为主,占总例数的98.2%;ADR表现以皮肤损伤为主,其次为消化系统损伤和心血管系统及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损伤。结论:加强对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及ADR监测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某院2011年度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方法:对大同市第四人民医院药剂科上报的10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1例药品不良反应注射给药占96.04%,一般的不良反应占95.05%,60岁以上的患者占17.80%,累及的器官/系统损害以皮肤及其附件为主占43.56%。药品主要以抗感染药物为主占所发生不良反应例数的31.68%,占药品品种数的32.56%。结论:医护人员应加强合理用药意识,注重临床用药监测,不断总结经验,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尽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探讨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8年1~6月收集的62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类并分析。结果:62例ADR中,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占总例数的50%(31例);ADR累及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最为常见,占总例数的53.2%(33例);较严重的ADR2例,死亡1例;女性ADR略高于男性;60岁患者ADR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静脉给药是引起ADR的主要途径,占总例数的87.1%(54例)。结论:医院相关专业人员应重视加强对用药ADR的监测和报告工作,保证临床合理用药,减少和避免ADR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分析规律和特点,以期提高ADR监测水平,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3年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的205例ADR报告,从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累及器官或系统、临床表现及上报人群的职业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统计与分析。结果我院ADR报告中60岁以上患者较多,共88例(占42.93%),女性患者(154例,占75.12%)明显多于男性(51例,占24.88%);静脉给药引发ADR最多,共188例(占91.71%);引发ADR的药品共涉及12类、65个品种,其中,抗感染药物包括13个品种,居首位(20.00%),抗感染药物同时居ADR上报例数首位,共计80例(39.02%);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包含10类,主要是皮肤及附件损害,共57例(27.81%)。ADR上报人群的职业主要是医师,占86.83%。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ADR监测工作,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使用药品,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17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冠 《河北医学》2010,16(3):376-378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和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监测报告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1日至2009年10月31日收集到的173例ADR报告,分别从ADR的分布及来源、药品种类、给药途径、涉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房退药是ADR重要来源,其中医师上报占63%,药师上报占12%,护士上报占25%;抗菌药物引发ADR的比例最高,达63.83%;静脉给药方式是引发ADR的重要给药途径,占76.3%;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其次为消化系统。结论:医院要加强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及管理,同时重视强化ADR监测工作的开展,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合理。  相似文献   

6.
何美英 《中国医药导报》2010,7(5):128-128,130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原因,促进ADR监测报告工作的开展。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12月的ADR报告105份,并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105例ADR共涉及药品70种,其中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59.05%;静脉滴注给药的ADR占80.00%,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结论:临床应加强ADR的监测报告工作,以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15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0年6月各科室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ADR)158例。结果:158例药品不良反应中,男75例,女83例。中老年人发生率最高,占52.53%。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最多。主要不良反应症状为消化系统损害及皮肤损害。在不良反应轻重程度上,轻度者占76.8%,中度占22.4%,重度占0.8%。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转归较好,其中75.8%者治愈。24.2%的患者经采取有效措施后好转,无死亡病例。结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分析、总结、信息传播,为临床有效、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杨芳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4):132-133
目的:了解常德市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对常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集到的1621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品种类别、ADR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与评价。结果:1621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7类共95个品种,其中以抗感染药引起的ADR发生率最高,为883例(54.5%);中药注射剂345例(21.3%);静脉滴注987例(60.9%);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33.1%。结论:必须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加强药师与临床的沟通交流,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刘兴丽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1):1959-1960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随着临床用药品种的不断增加,ADR的发生也越来越多。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ADR的发生,掌握我院ADR的特点,提高ADR监测工作质量,现对2009年我院收集的ADR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0.
孙鸿铃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2):982-983
目的探讨我院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推进ADR监测报告工作的开展。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收集的4年115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5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以抗微生物类居多64例(占55.7%),静脉注射给药引发ADR93例占80.87%;ADR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71.3%)。结论应加强抗生素合理应用管理,注意静脉给药和中药注射剂使用时的ADR观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ADR的发生率,加强临床ADR监测与报告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宁夏地区1052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宁夏地区2003-2008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引起ADR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10524例ADR报告进行统计描述。结果 10524例ADR中,女性略多于男性;以静脉滴注给药引发ADR居首位,占总例数的65.68%;ADR涉及药物种类以抗微生物药物最多,占总例数的47.90%;累及系统?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所占比例最大,占总例数35.55%;两种以上合并用药占总例数39.36%。结论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改善给药途径,减少合并用药种类,以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水平,保证公众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13年上报的6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4例ADR报告中60岁以上人群所占比例最大,引发ADR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给药为主,涉及的药品中,最易引起ADR的药物为抗菌药物,构成比为54.69%,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所占比例最高,构成比为41.86%。结论应重视ADR监测工作,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药品不良反应1393例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8-01~2011-06收集到的1393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93例ADR报告中,共计1666例次药品引起ADR,涉及品种211种,其中约5%涉及2种以上药物联用。其中抗微生物类药的ADR发生率最高(860例次,占51.62%),其次为营养支持及能量代谢药(150例,占9%);发生ADR主要的给药途径为静脉注射(1211例,占86.93%;药物剂型中以注射剂为主(1518例次,占91.12%);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760例,占54.56%),其次为全身性和消化系统。ADR转归中,1389例ADR治愈或好转,2例出现后遗症,死亡2例。结论ADR的发生与诸多因素有关,临床需加强ADR的监测和报告,以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医院发生的190例药物不良反应(ADR)进行分析总结,了解医院发生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9~2010年本科收到的190例ADR反应报表,分别从患者性别和年龄、给药途径、ADR出现的时间、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0例ADR中男女比例为1.31∶1。其中大于70岁年龄组发生ADR居首位,共65例,占34.21%。通过静脉滴注给药方式产生的ADR为155例,占81%。结论:应重视ADR的监测和报告工作,以减少ADR的发生,确保临床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某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为该院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收集该院2017年1至12月上报的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59例ADR报告中,60岁以上患者人群发生率最高,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最多,发生ADR的药物主要集中在抗感染药物和中成药制剂,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伤和消化系统不良反应为主。结论 医疗机构要重视ADR报告和监测工作,定期分析ADR特点,以促进合理用药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6.
谭业蕙 《广州医药》2011,42(6):58-61
目的 掌握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特点、规律和临床表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10年181例不良反应报表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静脉滴注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占65.75%;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例数最高,占46.97%,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是头孢他定,占6.08%,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临床表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Excel2003软件对山东省立医院2010年上报的271份抗菌药物ADR报告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1例ADR共涉及抗菌药物10类41种药品。在不同种类抗菌药中,喹诺酮类引起ADR的例数最多,为62例(22.88%),其次是头孢菌素类44例(16.23%)和硝咪唑类41例(15.13%)。在不同品种抗菌药物中,左氧氟沙星引起ADR的例数最多,为43例(15.87%),其次是奥硝唑和阿奇霉素,分别为40例(14.76%)和30例(11.07%)。结论医院应加强ADR监测工作,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俞冰  刘志承  童光东 《中国医药导报》2012,9(8):120-121,124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9~2010年收集并上报的抗菌药致ADR报告23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237例ADR报告共涉及27种抗菌药,其中,喹诺酮类引起的ADR最多(占33.76%),其次为头孢菌素类(占29.96%);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引起ADR最常见(占86.92%);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占50.21%),消化系统损害次之(占13.92%);新的严重ADR报告共6例(2.53%),其余231例ADR中,好转69例(29.11%),治愈162例(68.35%),无死亡病例。结论临床应加强抗菌药ADR的监测工作,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 R)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9年7月—2010年6月收集的1 365例AD R报告从年龄分布、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累及器官或系统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365例AD R报告中,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以抗微生物药物居多(占45.64%);以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居多(占25.64%);静脉给药是引起AD R的主要给药方式(占89.45%);AD R的主要临床表现以皮肤损害为主(占37.14%)。结论合理用药,加强监测,可以减少AD R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