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13年上报的6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4例ADR报告中60岁以上人群所占比例最大,引发ADR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给药为主,涉及的药品中,最易引起ADR的药物为抗菌药物,构成比为54.69%,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所占比例最高,构成比为41.86%。结论应重视ADR监测工作,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何美英 《中国医药导报》2010,7(5):128-128,130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原因,促进ADR监测报告工作的开展。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12月的ADR报告105份,并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105例ADR共涉及药品70种,其中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59.05%;静脉滴注给药的ADR占80.00%,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结论:临床应加强ADR的监测报告工作,以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17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冠 《河北医学》2010,16(3):376-378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和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监测报告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1日至2009年10月31日收集到的173例ADR报告,分别从ADR的分布及来源、药品种类、给药途径、涉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房退药是ADR重要来源,其中医师上报占63%,药师上报占12%,护士上报占25%;抗菌药物引发ADR的比例最高,达63.83%;静脉给药方式是引发ADR的重要给药途径,占76.3%;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其次为消化系统。结论:医院要加强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及管理,同时重视强化ADR监测工作的开展,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合理。  相似文献   

4.
孙大勤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9):2283-2284
目的:通过对我院发生的71例药品不良反应的分析,为提高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质量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本院近年收集的71例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为对象,对患者的一般情况、给药途径、药物的类别以及ADR临床表现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在71例ADR报告中年龄最大72岁,最小10个月。从药物类别来看,抗生素类药比例最大,占60.56%(43/71);从给药途径看,静脉注射占71.82%(51/71)。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和药学人员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工作,提高临床药学监护水平,提高用药的安全性,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我院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体会及53例ADR报告的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杨建玲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1):135-136
目的介绍一年来我院开展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的实践,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提出规范管理ADR监测工作,才能够为临床提供安全、合理的用药数据。方法对我院2007年全年收集、上报的53份药品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指出合理有效的对策。结果从药物种类、抗感染药物类别、给药途径及患者年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中药注射剂、微生物制剂是引起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种类;抗菌药物、心血管药物是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类别;静脉给药途径是引起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途径;老年人、男性是引起不良反应的多发群体。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和监测工作,降低ADR的发生率,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①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探讨临床合理用药。②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集到的130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⑧结果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药物中以抗茵药物最多,占总数的63.0%;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以皮肤及其附件最为多见,占总数的45.7%。静脉注射给药造成的ADR最多,占总数的76.2%。④结论应加强ADR监测工作,认真贯彻、执行ADR的报告制度,减少ADR的不报、漏报现象,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2005 年1 月至2010 年12 月203 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结果 抗感染药物和中药制剂引起的ADR 较多,分别占46.31%和29.56% ;引起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的ADR 占总报告例次的42.36%;静脉注射是引起ADR 的主要途径,占84.73%.结论 临床应注重合理用药,加强ADR 的监测和报告工作,以减少和避免ADR 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我院2008年15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分析我院2008年度汇总的150例药品不良反应(ADR),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8年的150例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引发ADR的药品种类、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静脉给药较其他给药途径更易发生ADR,占84.0%;抗感染药物引发ADR的比例最高,占32.4%;氟喹诺酮类是引发ADR的主要抗感染药,占38.0%.ADR的临床表现以瘙痒、皮疹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占36.7%.结论:加强ADR监测工作,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靳蓉  赵柏丽 《基层医学论坛》2016,(36):5170-5171
目的 了解妇幼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临床上报的175例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归纳统计和综合分析.结果 175例ADR报告中,共涉及79种药物,其中以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最为多见(占41.41%);其次为妇产科用药(占14.65%).静脉滴注给药引起的ADR为107例,占61.14%;ADR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和其附件损害(67例,占总数的36.61%);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64例,占34.97%).结论 ADR的发生与诸多因素有关,医务人员应强化合理用药意识,加强不良反应的监测与报告,以便保障妇女儿童的药物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1366例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药物不良反应(ADR)在本院的发生和分布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方法对本院2004年~2008年收集的1 366例药物不良反应按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物类别、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类型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1 366例ADR报告中,抗微生物药物发生ADR的例数最多,占48.24%,中药制剂第二,占25.99%;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占38.51%,消化系统反应次之,占31.33%;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占61.35%。结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高认识,加强抗微生物药物的合理使用和中药制剂的使用监测,提高ADR监测报告质量,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我院2011年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应用Excel软件,对2011年收集到的326例ADR报告,分别按照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类型、药品种类、严重程度分级、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326例ADR涉及97种药品,其中抗感染药物居首位(110例,33.74%);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256例,78.53%);男女比例为1.08 1,男女比例接近。且60岁以上年龄段发生率最高(107例,32.82%);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118例,36.20%)。结论应高度重视和加强ADR的监测,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特点,并分析原因,为我院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7年~2009年上报的ADR报告分别就患者性别、年龄、不良反应类型、药品种类、严重程度分级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413例ADR中,男性患者有198例(47.94%),女性患者有215例(52.06%),女性略高于男性;发生ADR的患者中年龄最小为7个月,最大为81岁,60岁以上的患者有147例(占35.59%);413例ADR共涉及药品14类115种,其中以抗微生物药最多占62.96%,中药制剂占16 22%:ADR主要发生于静脉滴注343例(83.05%)和口服给药49例(11.87%)为主;413例ADR中,以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病例最多,其次为胃肠系统损害、神经系统等;新的ADR有36例(8.72%),严重的ADR有7例(1.69%)。结论:ADR的发生与患者体质、药品种类、临床应用途径等多种因素相关,应积极开展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降低ADR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我院药品不良反应18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特点,促进我院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6~2011年上报的180例ADR报告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180例ADR中,女性ADR的发生率高于男性,男女发生ADR比例为1:2.05;多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23.89%;引发ADR给药方式以静脉给药为主,占82.22%。ADR涉及的药物品种中,居首位的是抗茵药物88例,占48.88%,其中头孢菌素类药物发生例数为30例,占抗菌药物发生例数的34.09%。ADR涉及的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为主,占57.78%。结论加强合理用药教育,提高医务人员上报ADR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原因,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9—2012年88例ADR病例,按照ADR发生的关联性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8例ADR中,男性20例,女性68例;31~50岁患者发生率较高,有48例(54.55%);以神经系统受累最为多见;利培酮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见,有39例,占44.32%。结论:临床应重视精神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须定期监测、及时上报,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以期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本院10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与一般规律。方法:收集本院2007年1月-2007年6月上报的103例ADR报告,从患者年龄、性别、药品种类、给药途径、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3例ADR报告中,抗感染药物引发ADR的比例最高(57.14%);20~29岁患者ADR的发生率最高(33.98%);静脉给药方式引发ADR发生率最高(73.79%);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69.81%)。结论:合理使用抗感染药,以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加强ADR监测意识,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地用药.  相似文献   

16.
我院113例药品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鸿  许娟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6):47-48,5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6~2008年收集到的113例ADR报道进行分类统计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3例ADR报道中涉及的药品共有48种(包含不同规格和剂型),其中抗感染药物位居首位,其次为循环系统类药物(中成药制剂);给药途径以静脉用药为主(107例,94.69%);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应加强和重视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临床表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Excel2003软件对山东省立医院2010年上报的271份抗菌药物ADR报告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1例ADR共涉及抗菌药物10类41种药品。在不同种类抗菌药中,喹诺酮类引起ADR的例数最多,为62例(22.88%),其次是头孢菌素类44例(16.23%)和硝咪唑类41例(15.13%)。在不同品种抗菌药物中,左氧氟沙星引起ADR的例数最多,为43例(15.87%),其次是奥硝唑和阿奇霉素,分别为40例(14.76%)和30例(11.07%)。结论医院应加强ADR监测工作,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分析中山市某三甲医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分布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相关信息.方法 以中山市某三甲医院2013-2015年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528例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为考察对象,按照给药途径、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年龄、性别、药物种类、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器官、不良反应发生时间进行分类、整理、归纳和总结.结果 累及系统-器官涉及皮肤及其附件、血液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其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神经系统、胃肠道反应容易发现,消化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肝胆系统的反应具有隐匿性.结论 临床在使用抗菌药物时,既要关注其抗菌效应,也要高度警惕其不良反应的危害性.避免无指征用药,合理选用抗菌药物,科学地开展ADR 监测工作,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分析某院ADR/ADE发生的规律和特点,探讨医院药品风险管理的重点。方法对某院188例ADR/ADE报告从发生ADR/ADE的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引起ADR/ADE的药品种类、ADR/ADE的类型及主要的临床表现及给药途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88例ADR/ADE报告中,21~30岁患者50例,占26.60%;涉及的药品为50种,抗菌药物引起的ADR/ADE最为多见,占76.60%,其次是中药制剂,占9.04%;静脉用药引起的ADR/ADE184例,占97.87%;主要的ADR/ADE类型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44.44%。结论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和监测是医院进行药品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必要参考,降低用药风险。  相似文献   

20.
对610例药物不良反应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之明 《中国医药导报》2012,9(6):116-117,120
目的了解本院药物不良反应(ADR)所体现出的特征,以推动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全面回顾本院2001年10月1日~2011年10月1日610份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对产生ADR的药物种类、给药方式及药物不良反应所引发的器官损伤予以描述性分析。结果 610例药物不良反应中,中年与老年患者占68.85%,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占59.51%,在静脉滴注给药的过程中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占69.84%,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皮疹、头昏和胃肠道反应等。结论要依据ADR出现的特征与规律,合理掌握用药方式,并强化监护环节,运用有效措施加以监测与管理,从而全面降低ADR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