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原发性小肠肿瘤(附38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临床表现、病理分型及诊断、治疗。方法:对38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病理类型,症状,诊断方法及手术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原发性小肠肿瘤发生率低,以恶性肿瘤为主。手术治疗效果较差。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症状不典型,早期诊断困难,应采用综合检查方法,并首选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秦千子  黄顺荣  麦威 《广西医学》2001,23(2):258-260
目的:探讨小儿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21例小儿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作AFP,B超及CT检查为诊断方法,10例行手术治疗。结果:剖腹探查2例及放弃治疗11例在1年内死亡,手术切除肿瘤8例存活3-10年,其中2例原发性肝癌复发再次手术仍存活。结论:AFP和B超联合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肝脏恶性肿瘤,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小儿肝脏恶性肿瘤的唯一根治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结合2例原发性尿道癌病例及文献复习,探讨现阶段原发性尿道癌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手段。方法:报告2例原发性尿道癌病例,以原发性尿道癌作为关键词或篇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1997-2006年的资料,进行荟萃分析。结果:2例病例均表现为尿道肿物、排尿不畅、膀胱刺激症状等;均病理确认后,例1行手术+化疗及放疗;例2行手术+放疗。荟萃分析结果表明,尿道原发癌的致病因素不明,可能与慢性炎症、尿道梗阻等有关;临床表现主要是排尿困难,尿道肿物,血尿,膀胱刺激症状等;尿道镜检及活组织检查是主要的诊断方法;治疗方法以单纯手术及手术+放疗为主;病理以腺癌、鳞癌为主,其他恶性肿瘤少见;预后与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方法有关。结论:原发性尿道癌的病因不明,活检是唯一诊断标准,早期发现困难,就诊多为晚期,治疗方法不尽统一规范。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局限性下尿路淀粉样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复习文献并结合我院诊治病例,探讨原发性局限性下尿路淀粉样变的炭病与分类,诊断和治疗。方法: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术及术后DMSO膀胱内灌注治疗原发性局限性膀胱淀粉样变,病变段尿道切除加尿路重建治疗原发性局限性尿道淀粉样变。结果:所有病例经高锰酸钾氧化后刚果红复染反应而确诊,治疗后随访6年未见复发。结论:原发性局限性下尿路淀粉样变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病理学检查和刚果红复染反应;DMSO膀胱内灌注可作为保留膀胱的原发性局限性膀胱淀粉样变的治疗方法,而病变段尿道切除加尿路重建对治疗局限性尿道淀粉样变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原发性输尿管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对原发性输尿管恶性肿瘤2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各种检查手段。结果随访20例(90.9%),随访时间6个月到7年,死亡8例。结论静脉尿路造影、膀胱镜和逆行肾孟输尿管造影是原发性输尿管恶性肿瘤的基本检查手段;大剂量静脉滴注尿路造影效果更好。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部分切除仍是其主要术式。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膀胱类癌的诊治分析(附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膀胱类癌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5例原发性膀胱类癌的病理资料。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肉眼血尿,但无类癌综合征表现。膀胱镜检均发现息肉样新生物,尿液脱落细胞检查癌细胞阳性1例。结果:5例患者中1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回肠代膀胱辅以化疗;2例膀胱部分切除术:2例经尿道电切除术。3例分别于5年、3年和6个月死于肿瘤转移;2例分别随访8年、1年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原发性膀胱类癌无明显特异性症状,确诊需靠组织病理学检查。手术切除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膀胱类癌的预后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侵犯前颅窝底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94-1996年收治的2例少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均为男性,其中头颈部三重癌1例,原发性额窦癌1例,病变广泛侵犯前颅底,采取颅面联合进路广泛切除原发性肿瘤。结论:颅面联合进路是治疗侵犯前颅底骨质头颈恶性肿瘤的最佳方法。多因素的综合作用,机体存在多肿瘤易感中心及先证癌发病后接受的放化疗措施和抽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是头颈多原发癌的重要病因和诱因。合理的综合治疗和严格的首诊,随诊检查可提高诊断率及生存期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及诊治手段.方法: 对我院10年来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11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病部位:乳头区7例,降段3例,其他部位1例.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9 例),黄疸(3例)和消化道出血(7例).病理学类型以腺癌多见(10例),胃肠道间质瘤(1例).8例行肿瘤根治性切除术,3例行姑息性手术.结论: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临床以上腹痛、黄疸、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但缺乏特征性.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好发于十二指肠乳头区及降段.CT和B超及内镜检查是诊断检查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但预后甚差.  相似文献   

9.
作者对45例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好发于十二指肠降部,以恶性多见,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之比为5.43:1,十二指肠溃疡癌变并非不可能。内窥镜检查仍是早期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而且应尽可能观察到十二指肠降部  相似文献   

10.
张思义  钱群 《实用医技》2008,15(3):363-365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治及治疗。方法:回顾1995年至2007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142例,分析其年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理类型及外科治疗等治疗等临床资料。结果:首发症状及体征多数为腹块及腹痛。良性肿瘤49例。占39.5%,恶性肿瘤75例,占60.5%。B超及CT的诊断率分别为87.6%,94.8%。本组良性肿瘤切除率93.9%,恶性肿瘤51.6%。术后良性肿瘤复发3例,行根治术:恶性肿瘤复发39例,34例行根治术。5例行部分切除术。结论:本病早期缺乏典型症状,B超、CT等影像学检查是本病诊断的重要手段。完整切除肿瘤是治疗的关键和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对侵犯脏器者采用累及脏器一并切除,不能切除和切除后再发的主张探查活组织检查和再次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治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省人民医院1985年1月至2003年1月收治110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小肠肿瘤术前确诊38例,余均术后病理确诊;小肠良性肿瘤术后预后好,恶性肿瘤本组5年生存率为38%。结论 纤维内窥镜、十二脂肠低张造影,小肠分段造影和选择性动脉造影可做为小肠肿瘤诊断的手段,手术是小肠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肠道多原发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通过病案管理系统检索我院近22a手术治疗的恶性肿瘤1460例,其中19例经病理确诊为多原发恶性肿瘤,发生率为1.3%。男女之比为1:1.8。结果:同时性恶性肿瘤4例,异时性恶性肿瘤15例;同时性恶性肿瘤经手术治疗预后与单发恶性肿瘤相似,而异时性恶性肿瘤预后好于单发恶性肿瘤。这些对癌症普查及手术治疗都有指导作用。结论:上述研究对阐明多原发恶性肿瘤的发生机制、提高患5a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新辅助化疗的帮助下,恶性骨肿瘤切除后, 采用人工特制假体进行保肢治疗的疗效以及软组织修复和功能重建的重要性。方法:恶性骨肿瘤患者78例, 其中男42例, 女36例; 年龄19~61(29.12±9.47)岁。位于肱骨近端者14例, 股骨近端11例,股骨远端27例,股骨中段3例,胫骨近段23例。成骨肉瘤29例, 软骨肉瘤18例,潜在恶性内生软骨瘤伴有病理性骨折7例,恶性骨巨细胞瘤20例, 恶性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4例。采用人工特制假体修复肿瘤切除后的骨缺损,同时行软组织修复和功能重建。其中14例定制加长柄的人工肱骨头,50例定制带股骨(或胫骨)铰链式膝关节,3例行全股骨置换,7例行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4例行加长柄全髋置换。 结果:本组78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且均存活,随访时间4~37(26.80±8.06)个月。按Enneking肢体肌肉骨骼肿瘤外科治疗重建术后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估。本组术后功能评估为优的有48例(61.5%), 良17例(21.8%), 中10例(12.8%), 差3例(4.9%), 优良率达83.3%。 结论:采用人工特制假体对四肢恶性骨肿瘤行有效的组织修复和功能重建, 不但可以保留肢体, 且保留的肢体具有良好的功能,也解除了患者因为肢体的缺失带来的心理障碍,是四肢恶性骨肿瘤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儿童胸腔巨大肿瘤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胸外科2009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76例经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胸腔巨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行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 本组良性肿瘤35例,以神经节细胞瘤多见(12例),其次为脉管瘤(9例),畸胎瘤(8例);恶性肿瘤41例,以神经母细胞瘤多见(13例),其次为神经节母细胞瘤(7例)和淋巴瘤(7例)。参与随访的70例胸腔巨大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75%;39例胸腔巨大恶性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50%。Kaplan-Meier法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性别、肿瘤胸腔内原发部位等与神经源性肿瘤预后无相关性(P>0.05),而患者年龄、肿瘤临床分期、肿瘤病理类型、术后是否化疗则与神经源性肿瘤预后有相关性(P<0.05)。结论 手术切除是胸腔巨大良性肿瘤预后相关因素;胸腔巨大恶性肿瘤复发率、转移率高,预后差,术后结合化疗/放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儿童胸腔巨大肿瘤以神经源性肿瘤多见,患者性别、肿瘤胸腔内原发部位等与神经源性肿瘤预后无相关性,而患者年龄、肿瘤临床分期、肿瘤病理类型、是否辅助化疗是神经源性肿瘤预后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5.
18F-FDG PET/CT寻找多发性骨转移瘤原发灶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8F-FDGPET/CT寻找多发性骨转移瘤原发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多发性骨转移瘤患者行18F-FDGPET/CT寻找原发病灶的情况,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在77例患者中,18F-FDGPET/CT发现原发灶的共有44例,其中40例(51.9%)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为原发灶,另有4例为假阳性。未找到原发灶的37例多发性骨转移瘤中,1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胃印戒细胞癌,其余36例随访时仍未找到原发灶。18F-FDGPET/CT寻找多发性骨转移瘤原发灶的灵敏度为97.6%,特异度为88.9%,符合率为93.5%。结论 18F-FDGPET/CT寻找多发性骨转移瘤原发灶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对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寻找多发性骨转移瘤原发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7例多发性骨转移瘤患者行18F-FDG PET/CT寻找原发病灶的情况,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在77例患者中,18F-FDG PET/CT发现原发灶的共有44例,其中40例(51.9%)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为原发灶,另有4例为假阳性.未找到原发灶的37例多发性骨转移瘤中,1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胃印戒细胞癌,其余36例随访时仍未找到原发灶.18F-FDG PET/CT寻找多发性骨转移瘤原发灶的灵敏度为97.6%,特异度为88.9%,符合率为93.5%.结论 18F-FDG PET/CT寻找多发性骨转移瘤原发灶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对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直肠癌Dixon术后局部复发原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直肠癌Dixon术后局部复发的原因。方法:对1995年至1999年本科所行直肠癌Dixon手术72例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局部复发9例,复发时间为3-26个月,平均16.2个月,2年内复发者7例。复发部位为吻合口6例,盆腔2例及会阴部1例。Dukes分期:A期1例,B期3例,C期5例。病理组织学类型:乳头状腺癌1例,管状腺癌5例,粘液性腺癌3例,肿瘤远切缘长度<3cm者7例,>3cm者2例。结论:术后局部复发与肿瘤Dukes分期、病理学类型、远切缘长度、淋巴结清扫及术中无瘤操作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5例卵巢卵泡膜细胞瘤。通过本组病例的临床表现、术中所见、病理检查及术后随访等临床资料分析,指出该肿瘤恶变时与其他卵巢恶性肿瘤有相似的恶性行为,易发生淋巴及血运转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2009年8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普外科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4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从肿瘤的发病部位、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五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原发性小肠肿瘤中常见的临床表现有腹痛(8例)、腹部包块(4例)、消化道出血(11例)、肠梗阻(5例)、黄疸(3例)、无症状(2例);另外,血常规提示消瘦贫血(18例);术前确诊仅8例;术中证实肿瘤位于十二指肠5例,空肠7例,回肠11例,空回肠多发1例;其中,恶性15例,良性肿瘤9例。[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多数患者术前确诊困难,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