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在精神病医院,精神科护理是一项特殊的护理工作。它既有综合医院护理工作所具备的专业性,又有其独有的特殊性,表现在精神科服务的对象是一个特殊群体-精神病患者。这样的患者不会像其他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往往在治疗上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和危险性。尤其现在,人们对医疗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法律意识越来越强,医疗事故处理的相关配套文件越来越完善,精神科护理工作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2.
精神科护理记录单是记录病人从住院到出院全过程治疗时重要医疗护理文件,为提高护士书写护理记录单的水平,随机抽查本院1996年1~12月精神科住院病历的护理记录单300份,就其书写质量分析如下。一、检查内容300份护理记录单均为精神科护理记录,一份完整的记录内容包括:新人院各项记录连续3天,特级护理的病人班班记录,一级护理的每周记录1次,病情有波动的随时记录,慢性病恢复期病情稳定者每月记录1次,患者请假回家也要给予记录,出院、转科病人及时记录。二、评定标准记录及时、真实、全面,坚持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内容真实…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部分地区精神科护理诊断现状,为规范精神科护理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信函方法调查北京、天津、四川、湖南、河北、黑龙江等地区精神病院在整体护理实施过程中有关护理诊断的应用情况。结果 存在四方面问题:护理诊断名称无描述性定义,操作不易规范化;缺少能准确反映病人健康问题的确切的护理诊断;无统一的护理诊断名称,不便于学术交流;将一些精神症状作为护理诊断。结论 应尽快规范精神科护理诊断,以完善精神科的系统化整体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理人员对本专业的工作态度,探讨相关因素,便于加强护理工作的管理。方法以自制问卷对湖南省12个市、13家医院从事精神科护理的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52.7%的护理人员继续选择做精神科护士;职业评价居前的项目为:不被重视(62.3%)、受人歧视的职业(37.1%);职业顾虑居前的项目为:病人出现意外(88.5%);专业知识的需求依次为:心理护理、整体护理、科研论文、内外科知识。结论大部分精神科护理人员热爱本职工作,但对职业评价不高,工作中最大的顾虑是怕病人出现意外,对现有收入不满意。  相似文献   

5.
精神科护士的服务对象是患有各种精神疾病的患者。由于精神病患者思维异常,行为紊乱,不能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因此,给护理工作带来了难度。不少病人不仅不承认有病,不愿接受治疗,而且可能伤害自身或危及家庭及社会。作为精神科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与进行。下面就精神科护士应具备的素质,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综合医院精神科与专科医院内的精神科室相比,护理队伍不稳定一直是影响病房安全、困扰科室发展一大难题。探讨和研究综合医院精神科护士的培养途径和方法,对保持护理队伍的稳定,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患者的早日康复以及护士自身性格的完善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精神科护士的服务对象是患有各种精神疾病的病人。其临床特点是:病人整体心理紊乱,重者脱离现实,不能适应社会生活,对本身疾病缺乏自知力,常拒绝住院,难以护理;有的表现为攻击行为,有的孤独、退缩,生活不能自理。因此,精神科护理工作具有紧张性、艰巨性和繁杂性的特点,这就对精神科护士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精神科护士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护理工作,护理人员能够达到较好的心理与精神状态,不仅对自己起到积极作用,而且也可以提高护理质量与促进患者的康复。精神科护理人员所面对的病人都表现为行为异常及病态思维,精神病人受幻觉、妄想支配常发生自杀、自伤、伤人、毁物、出走等严重意外事件,导致护士心理负担重。长期从事这种高紧张及高压力的工作,可能会影响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本文通过分析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情况和影响因素,探讨了相应对策。对减轻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心理问题,提高工作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何秀兰 《中国新医药》2003,2(10):113-113
住院精神病人的康复健康教育是精神科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疗效缩短治疗周期和降低疾病复发率有重要作用。笔者通过在精神科工作期间为病人做出的健康指导及效果,总结出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通过护理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护理工作是心灵美与精湛技艺的高度结合,护理职业是一种艺术性的职业,护理工作本身就具有美的价值。特别精神科护理工作更要求护士不仅需要掌握医学知识和护理知识,还应具备一定程度的美学修养。只有精心创造美的语言、美的仪表、美的行为、美的环境,才能使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和康复,也将有利于护理质理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张艳 《中国实用医药》2011,6(14):267-268
精神科护理风险是指在精神科护理过程中不安全因素导致患者或工作人员不同程度伤害的可能性。除具有一般风险的特性外,还具有风险水平高、风险不确定性、风险复杂性,并存在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风险后果严重等特性。本文从护理方面因素和患者方面因素分析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提出了健全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加强教育,提高护理安全认识;重视专业理论和技术操作培训;加强精神科患者组织管理;加强环境安全管理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卓会  张建秋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4):3491-3492
精神科护士护理的病人大多自知力缺失,他们受病态思维的支配,随时都可能发生伤人、毁物、自杀、自伤、外逃以及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等意外事件.护士尤其是三班护士,直接接触病人的时间长,责任重,长期在高风险和压力下工作,使得机体经常处于应激状态,因此加强精神科护士职业风险意识及防范对护理工作正常开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笔者就工作中的一点体会对精神科护士的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3.
王红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297-298
护理道德表现在所有的护理工作中共同涉及的医际关系及工作实践中.良好的护理道德不仅是医护人员的职业要求.而且已成为现代化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对象是患有各种精神疾病的病人.其中病情严重者表现思维紊乱,行为怪异,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大多数病人否认有病,还会发生自伤、伤人、逃跑、自杀等意外.给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护理道德在精神科护理过程中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护理工作总体需求的趋向是人本服务的多元化和艺术性。护理工作类别的专科化,专科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将占有主导地位。对专科护士需高标准、严要求。那么精神病专科护士如何才能满足现代患者的护理需求呢?作为一名精神科护士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精神科护理,精神科护理在精神医学、生物学、心理学、行为学,特别是各类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状态与行为变化的特点,探索更趋科学化的护理方式,人性化的护理技巧;其次要了解精神科护理活动的范畴,满足现代精神病患者的护理需求,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尊重、理解患者,维护患者的合法权利与尊严;第三要主动与患者接触,了解患者的病情,运用沟通技巧洞察患者的心理,总之,作为精神病专科护士,不但要具备一般护士所具备的仪表、气质、文化修养和较强的实践技能,还应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高度的责任感,对职业的内涵有较深刻的认知。在工作中给人以典雅、和善、沉稳、平静的感觉,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意义上满足现代精神病患者的护理需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分层级管理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精神科工作的护理工作者作为临床分析的对象,依照科室护理特征,综合分析护理工作者在各方面指标,且设置多种机制展开问卷调查。结果实施分层级管理的前后,明显提升了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程度,对比予以管理的前后,存在P<0.05的差异,在统计学中具有研究意义。结论对于精神科的护理工作中应用分层级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工作管理总质量,大大提升了科室管理的工作效率,确保患者的安全,故在临床上具有推广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理论指导精神科病房管理的作用.方法 运用整体护理理论指导临床护理实践.结果 整体护理的运用规范了病房管理,提高了护理管理水平.结论 实施整体护理使精神科病房管理更系统化、科学化,是在精神科病房管理中值得推广的护理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精神科常见护理差错的原因,为精神科护理工作规范开展,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提供参考。方法病历资料回顾分析。结果护理制度执行不严,专业技术水平低,安全责任意识不强,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大,沟通不到位等是精神科护理工作常见差错的主要原因。结论为避免精神科护理工作差错的出现,应认真落实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专科护理知识培训,依法施护,强化责任。科学合理排班,加强人文关怀,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8.
精神科护理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学中的伦理教育非常重要,从事精神科护理的护士必须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而其职业道德来源于良好的伦理教育。笔者通过对《精神科护理学》的教学进行改革,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多种方式融入伦理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提高精神科门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根据卫生部关于"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内容要求,制定具体措施,为病人提供满意的服务。结果:开展"创优质护理服务"后精神科门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开展前明显提高。结论:开展门诊优质护理,提高患者满意度,有效减少护患纠纷,为医院生存和发展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20.
精神疾病是以精神活动紊乱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精神疾病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也千差万别,错综复杂。而在每天24h的护理工作中,夜班占了近三分之二的时间,,且仅有3名护士值班,其职责要完成全病区病人的夜间及晨间治疗护理观察及对为重病人的抢救,具有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独立性强等特点。所以如何提高夜班护士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并能作出相应的判断和处理,直接关系到护理质量的好坏,现将精神科夜班值班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