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目的:观察直肠外翻切除,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28例低位直肠癌采用外翻切除,经肛门外行结肠、直肠(肛管)吻合,并于肠腔内放一支撑管.术后观察并发症、排便功能、局部复发及生存情况.结果:术后无1例吻合口瘘发生,吻合口狭窄3例(10.7%),术后1个月均能预知和控制排便,术后半年每日排便1~3次26例,有2例偶有粪便外溢.术后3、5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5.26%、29.3%,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43%、52.22%.结论:直肠外翻切除,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治疗低位直肠癌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的最佳治疗术式。方法:经腹和肛门齿状线切除直肠下段癌,行乙状结肠与肛管齿状线吻合22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漏和吻合口狭窄。术后随访11个月至5年,平均随访时间3年1个月。术后10~12周对排气和干大便控制良好,无大便失禁者。3例Dukes C1期于术后14、18个月和23个月死于远处转移,无局部复发病例。结论:根据直肠肿瘤临床分期和肿瘤生物学行为选择手术适应证。经腹、肛门齿线联合切除根治下段直肠癌,行乙状结肠与肛管齿状线吻合术是一种良好的保肛术式。  相似文献   

3.
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和研究超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的最佳治疗术式。方法 经腹和肛门齿状线切除直肠下段癌 ,行乙状结肠与肛管齿状线吻合 2 2例。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无发生吻合口漏和吻合口狭窄 ,术后 10 - 12周对排气和排便控制良好 ,无一例发生大便失禁。随访 11个月 - 8年 ,平均随访时间 3年 3个月。一、三、五年生存率分别为 13.6 % (3 2 2 )、5 9.1% (13 2 2 )、2 7.3% (6 2 2 )。 3例DukesC1期于术后 14、18个月和 2 3个月死于远处转移 ,无一例局部复发。结论 根据直肠肿瘤临床分期和肿瘤生物学行为选择手术适应证 ;经腹、肛门齿线联合切除根治下段直肠癌 ,行乙状结肠与肛管齿状线吻合是一种良好的保肛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腹结肠肛管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1月至2005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收治的36例距肛缘4~6cm的低位直肠癌采用双吻合技术行直肠及部分外科肛管全层切除(部分内括约肌切除),经腹结肠肛管吻合术的资料。结果吻合口距肛缘平均2.5cm。中位随访时间23个月,术后远处转移4例,无局部复发者。3年总存活率100%,无瘤存活率84.6%。术后1年,随访28例病人,根据Williams分级标准,肛门控便功能Ⅰ级(完全自制)23例,Ⅱ级(排气失禁)2例,Ⅲ级(偶尔漏稀便)3例。结论经腹结肠肛管吻合术是治疗距肛缘4~6cm低位直肠癌的较理想保肛术式;切除部分内括约肌对肛门的远期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间质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低位直肠间质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两组。接受Dixon及Miles手术的为扩大手术组,接受内镜下切除、经肛切除,经骶切除及经会阴切除者,为局部切除组。其中扩大切除组14例,局部切除组18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及术后复发转移情况。结果扩大切除组的手术时间是(152. 4±46. 2)分钟,出血量是(76. 1±36. 6) ml,肛门排气时间(3. 8±0. 6)天,住院时间(10. 2±1. 6)天;局部切除组分别是(54. 1±17. 9)分钟,(41. 1±20. 3) ml,(2. 9±0. 8)天和(6. 3±1. 3)天,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间手术并发症,术后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低位直肠间质瘤采用局部切除联合伊马替尼治疗未增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的风险,但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显著降低,局部切除联合伊马替尼能明显减少创伤及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腹腔镜经肛门括约肌间直肠切除结肠肛管吻合术对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从2005年6月到2007年12月期间对13例患者施行该手术.其中男8例,女5例,平均年龄53岁(41~69岁).肿瘤距离肛缘均小于5 cm.结果 13例手术全部成功,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漏发生.随访时间为1~30个月,平均随访17个月,1例盆腔复发,1例肝转移;无戳孔种植转移,术后6个月肛门括约肌功能达优良者9例.结论 经腹腔镜经肛门括约肌间直肠切除结肠肛管吻合术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一种微创、安全、疗效可靠、肛门括约肌功能满意的较理想保肛手术.  相似文献   

7.
低位直肠癌括约肌间切除超低位吻合的疗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超低位直肠癌行括约肌间切除手术(ISR)后的舡肠动力学变化、肛门功能及肿瘤根治效果。方法总结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8月间施行ISR手术的30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肿瘤距肛缘2.5~4.0(平均3.4)cm。与术前比较.术后肛管静息压、肛门最大收缩压和直肠最大耐受容积明显降低(P〈0.01).有27例(90.0%)患者术后肛门直肠抑制反射消失,且随着时间推移无明显恢复。按Williams的排便自制标准.术后3、6、12个月分别有86.7%、93.3%和96.7%的患者达到功能良好效果。全组患者随访1年至3年8个月.无死亡病例;未出现盆腔或吻合口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吻合口瘘。10例术后出现肛周粪渍性湿疹,2例结肠黏膜脱出,1例肛管狭窄。结论ISR超低位吻合保肛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可以达到良好的根治性.并能较好地保留肛门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1990年1至1998年10月间经腹低位直肠癌切除、结肠肛管吻合术33例,探讨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低位直肠癌经腹切除术,采用结肠肛管吻合术的方式及疗效,并对Parks进行改进研究.结果 33例采用经腹直肠癌切除、结肠肛管吻合术,其中根治切除32例,占96.97%,无手术死亡病例,吻合口瘘2例,占6.06%,无吻合口狭窄,随访6~84个月,盆腔复发2例,无吻合口复发病例,手术近期肛门控制稀便功能欠佳,3~6个月随访肛门功能良好.结论 低位直肠癌在保证根治的前提下,只要肛管直肠括约肌环完整,可采用该术式,手术安全,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理想的保肛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结肠肛管套式拖出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临床安全性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3~ 2 0 0 2年以来 33例低位直肠癌应用结肠肛管套式拖出吻合术。手术方法 :肿瘤切除后使直肠远端外翻 ,近端结肠经外翻的直肠拖出 ,于肛门外行结肠一期吻合 ,并立即送回盆腔。结果 随访 5~ 10年 ,随访率 10 0 %。肛门功能正常及良好者 2 8例 ,较差者 5例 ,本组 1例放疗后完全失去大便控制能力 ,改为Miles手术。本组吻合口瘘 1例 ,局部复发率 15 % ,5年生存率 6 0 % ,10年生存率 39%。结论 应用保留肛门括约肌的结肠肛管套式拖出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可获得较高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愿意或不能耐受Miles手术的75岁以上低位直肠癌经肛门内局部扩大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25例,术前病理诊断明确.术中用氟尿嘧啶(5-Fu) 500 mg、丝裂霉素(MMC)6 mg、顺铂(DDP)40 mg+生理盐水10 ml注射于肿瘤基底部,30 min后距肿块边缘约1 cm完整切除包括肿瘤在内的直肠全层及部分肠外组织,间断缝合直肠全层及黏膜层.结果 底切缘阳性1例,切缘阴性24例.无手术并发症.随访16~62个月,术后3个月排便功能控制良好;1年内局部复发2例,2年内远处转移9例,5年内远处转移6例;1、3、5年存活率为100 %(25例)、76 %(19例)和44%(11例).结论 对肿块下缘距齿状线≥4cm,病灶≤3.0 cm,无明确转移的不愿或不能耐受Miles手术的高龄低位直肠癌采用经肛门内局部扩大切除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术式,且能达到保肛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对低位直肠癌实施保肛手术的可行性。方法选择51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用支撑捆扎法进行低位结肠-直肠/肛管吻合保肛手术(sphincterpreservingoperation,SPO),并与542例进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bdomino-perinealresection,APR)的低位直肠癌患者比较5年生存率与局部复发率,同时分析保肛术后的排便功能。结果APR和SPO组总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5.2%和69.7%;局部复发率分别为6.7%和4.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SPO组中:低位吻合术5年生存率与局部复发率分别为86.2%与1.4%;超低位吻合术分别为85.3%与2.5%;Park手术分别为68.7%与4.8%;Bacon手术分别为65.7%与6.3%;低位和超低位保肛术后排便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1.5%和94.3%。结论对低位直肠癌病例进行SPO手术,从根治性和功能性上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经骶直肠肿瘤局部切除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Liu BS  Yan J  Zuo M  Liu C 《中华外科杂志》2003,41(5):382-384
目的 探讨腹膜反折以下直肠癌局部性切除的效果及适应证。方法 对距肛缘5~7cm隆起型和表面型、直径在1~3cm之间,基底部可推动的早期直肠癌134例,经骶行局部切除术。结果 47例粘膜内癌(M-Ca)无一例复发。87例粘膜下癌(SM-Ca)3例切缘阳性,8例有脉管浸润,5例属低分化腺癌,虽均又追加了腹会阴联合根治术,仍有1例局部复发和2例肝脏转移;另71例中2例局部复发,8例有肝脏及其他部位转移。全组5年生存率为94%。结论 直肠癌经骶局部切除术,手术范围小,又避免造设人工肛门,是理想的手术方法,但只适宜于早期癌,而且术后若发现切缘阳性或有脉管浸润或癌分化程度低,必须追加根治术。  相似文献   

13.
结直肠癌复发再手术60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探讨结直肠癌术后复发的原因、诊断和术后复发的治疗效果。方法笔者回顾性分析10年间收治的60例结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后2年内复发40例(66.7%)。60例中吻合口处复发15例,腹腔、盆腔内复发20例,会阴部复发10例,肝脏转移8例,腹壁切口复发7例。全组患者均再次行手术治疗,其中根治性切除38例,姑息性切除22例。再手术后的1,3,5年生存率根治性切除分别为93.6%,48.8%,36.3%;姑息性切除为54.5%,0,0。结论重视术中无瘤技术、切除足够的肠管、彻底清除淋巴结及其所在的肠系膜、消灭微小转移灶是预防结直肠癌术后复发的主要措施。对复发患者应根据复发部位、病期早晚选择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至1999年行根治术的692例结直肠癌病例,术后出现复发162例.结果:复发转移率23.4%(162/692),复发转移在术后2年内出现者占74.1%(120/162),3年内出现者占92.0%(149/162).结肠癌、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率分别为16.3%(46/282)、28.3%(116/410).结肠癌69.6%(32/46)为单纯远处转移,最常见的远处转移位置是肝脏.直肠癌41.4%(48/116)为单纯局部复发,10.3%(12/116)为兼有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结直肠癌术后2~3年应加强随访.结肠癌术后最常见的复发是远处转移,直肠癌则为局部复发.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局部复发患者行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疗效,我们对21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局部复发的患者采用3D-CRT。观察结果显示,经过3D-CRT,肿瘤完全缓解7例(33.3%),部分缓解9例(42.9%),无变化5例(23.8%),总有效率为76.2%(16/21)。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1.4%(15/21)、38.1%(8/21)和14.3%(3/21)。结果表明,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行3D-CRT可大大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04年5月—2007年6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123例,按照患者意愿分为腹腔镜组37例和开腹组86例,分别采用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统计2组患者术后远处转移、局部复发及存活情况。结果:在复发率及转移率的对比方面,腹腔镜组共3例患者复发,复发率8.1%;5例转移,转移率13.5%。开腹组共3例患者复发,复发率3.5%;9例转移,转移率10.5%;2组患者复发率及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1、3及5年存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及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均可达到较好的远期预后,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创口小、恢复快等优点,对于高发于中老年人的直肠癌尤为适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直肠下段癌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直肠下段癌手术治疗的方式和效果。方法对1977~1992年我院收治的754例直肠下段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54例中,切除574例,切除率7612%。其中根治性切除464例,根切率6153%。围手术期并发症共计9种,144例次,总并发症为2508%,本组围手术期无死亡。根治性切除组中,经腹会阴切除335例,占7219%,局部复发率1373%;保肛手术129例,占2780%,局部复发率1318%。1985年前保肛率1325%,1986年后为3282%。1985年前根治切除组5年生存率5434%,1986年后为6073%(P<0.01)。结论在低位直肠癌的治疗中,如果病例选择适当,保肛手术与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相比较,并不影响远期疗效,但其生存质量明显优于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直肠全系膜切除联合双器械吻合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应用效果及其实用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60例用全直肠系膜切除加双吻合器行保肛根治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均保肛成功,无手术死亡病例(其中32例行预防性造瘘术)。术后共发生并发症8例(13.3%),吻合口漏2例(3.3%),均为未行预防性造瘘术患者。所有并发症经保守治疗后均治愈。术后一年内局部复发3例(5%)。结论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双器械吻合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不仅提高了保肛率且降低了局部复发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直肠神经内分泌癌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直肠神经内分泌癌(NEC)的临床病例资料与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肿瘤医院2003-2007年经外科手术治疗16例直肠NE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经手术治疗的222例直肠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6例直肠NEC患者占同期直肠恶性肿瘤392例的4.1%,其中非典型类癌10例,小细胞NEC3例,大细胞NEC3例。仅12.5%的患者术前血清癌胚抗原(CEA)升高;25.0%的患者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43.8%行低位前切除术(LAR),12.5%行联合脏器切除术,18.8%的患者肿瘤经肛门局部切除(LR);有脉管癌栓者占37.5%,有淋巴结转移者占68.8%,43.9%的患者术中发现远处转移或肿瘤播散。222例直肠腺癌患者中,行根治性APR19.4%,行根治性LAR68.5%,行姑息性LAR5.4%,行结肠造口术2.7%,行剖腹探查术4.1%;有脉管癌栓者占20.7%,有淋巴结转移者占56.3%。直肠NEC患者术后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2.5%、25.0%和0.6%,明显低于直肠腺癌患者的83.1%、61.7%和46.1%(P〈0.01)。结论直肠NEC临床少见,较易发生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脏器转移,生存率低于直肠腺癌;其外科手术原则与直肠腺癌相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的手术方法和手术适应证。方法对低位直肠癌经腹经肛门直结肠外翻拉出保留肛门吻合术15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未发生吻合口漏和吻合口狭窄,局部复发1例,20周左右恢复正常排便排气功能,无大便失禁病例。随访8个月~5年,5例发生远处转移,死亡4例,其中1例肝转移3年仍生存。结论根据直肠癌的临床分期和肿瘤的生物学特性选择保肛手术适应证,经腹、肛门齿线上直肠癌根治性切除,行肛门直结肠外翻拉出吻合是低位直肠癌较好的保肛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