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在儿童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柯萨奇病毒B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最主要的病原,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在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CVB感染宿主细胞后能对胞内多种信号传导通路进行调控,这些信号传导通路反过来又能影响CVB与CAR的结合,影响病毒在细胞内的增殖,改变被感染细胞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在儿童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柯萨奇病毒B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最主要的病原,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在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CVB感染宿主细胞后能对胞内多种信号传导通路进行调控,这些信号传导通路反过来又能影响CVB与CAR的结合,影响病毒在细胞内的增殖,改变被感染细胞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汉黄芩苷对柯萨奇B3病毒(CVB3)诱导的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用CVB3感染BALB/c小鼠构建病毒性心肌炎动物模型。取40只BALB/c小鼠将其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VB3感染的病毒性心肌炎组、CVB3感染后给予汉黄芩苷处理的治疗组以及CVB3感染后同时给予汉黄芩苷和AKT激动剂处理的激动剂组,每组10只。于药物治疗7 d后处死各组小鼠。用HE染色检测前3组小鼠心肌组织内炎症细胞浸润情况。用ELISA检测前3组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6含量。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前3组小鼠心脏组织中炎症因子蛋白表达水平以及AKT/NF-κB通路的活化情况。最后,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全部4组小鼠心肺组织中AKT/NF-κB通路的活化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脏组织内存在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而汉黄芩苷治疗显著降低CVB3病毒诱导的心脏组织炎症细胞浸润(P<0.05)。CVB3病毒感染后小鼠血清中IL-1β和IL-6含量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而给予汉黄芩苷治疗后小鼠血清中IL-1β和IL-6含量较病毒性心肌炎组显著降低(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与病毒性心肌炎组相比,汉黄芩苷治疗显著降低心肌组织内炎症因子(IL-1β和IL-6)蛋白表达水平以及AKT和NF-κB蛋白的磷酸化水平(P<0.05);而给予AKT激动剂处理后,汉黄芩苷对NF-κB蛋白磷酸化水平的抑制作用显著减弱(P<0.05),且汉黄芩苷对炎症因子的下调作用也显著受到抑制(P<0.05)。结论:汉黄芩苷可通过调控AKT/NF-κB通路减轻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硫化氢对柯萨奇病毒B3(Coxsachievirus B3, CVB3)感染的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的保护作用以及胱硫醚γ-裂解酶( CSE)/硫化氢( H2 S)通路在其体内的表达情况。方法将110只5周龄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病毒性心肌炎组、硫氢化钠(外源性H2 S供体)组和DL-炔丙基甘氨酸( PAG,CSE不可逆抑制剂)组。以腹腔注射CVB3建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模型,接种当天记为第0天,24 h后每组每日经腹腔分别注射相应干预药物。分别于接种后第4天和第10天从各组随机抽取10只处死,留取血清和心肌标本。观察心肌炎症病理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2 S及IL-6、TNF-α等炎症因子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心肌组织CVB3、CSE的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及蛋白质印迹法定性、定量检测CSE蛋白水平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病毒性心肌炎组血清和组织H2 S浓度、CSE mRNA、CSE蛋白水平表达均明显下调,给予NaHS干预可明显上调H2 S水平,减轻心肌损伤、减轻炎症细胞浸润以及间质水肿,对病毒CVB3 mRNA的表达有抑制作用,而给予PAG干预,可明显抑制H2 S和CSE表达,加重心肌损伤、炎症细胞浸润及间质水肿,促进CVB3 mRNA的复制。结论在病毒性心肌炎中,CSE/H2 S通路表达明显受到抑制,给予PAG干预可明显抑制该通路的表达,加重心肌损伤,促进病毒复制,外源性供给硫化氢可对感染心肌起到保护作用,且可抑制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LCZ696)对柯萨奇病毒B3(CVB3)诱导的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中病毒复制及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 并探究其具体机制。方法 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4组(n=10):Sham组、Sham+LCZ696组、VMC组和VMC+LCZ696组。向BALB/c小鼠腹腔注射106 TCID50/ml浓度CVB3 0.1 ml建立VMC模型, Sham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病毒注射当天被定义为第0天。每天60 mg/kg沙库巴曲/缬沙坦进行灌胃治疗, 连续7 d。统计小鼠生存率;小动物超声检测小鼠心功能;ELISA法检测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小鼠心脏促炎因子(IL-6、TNF-α), 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leaved-caspase-3、Bax、Bcl-2), CVB3病毒表面蛋白(VP-1)及相关通路蛋白(p-PI3K/PI3K、p-AKT/AKT)水平;PCR检测小鼠心脏中CVB3 mRNA水平;HE染色检测小鼠心脏炎性细胞浸润水平;TUNEL检测小鼠心脏组织中细胞凋亡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  相似文献   

6.
在两种品系小鼠中建立、优化和规范B组3型柯萨奇病毒(CVB3)诱导的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模型。首先以100TCID50-10 000TCID50之间剂量的CVB3Nancy株病毒经腹腔感染易感BALB/c雄性小鼠,通过体重减轻率、死亡率和心脏病理及心肌CK-MB水平,评估建立最佳病毒性心肌炎的最佳剂量;而后摸索了在C57BL/6小鼠建立病毒性心肌炎的CVB3剂量。通过精细比较发现雄性BALB/c小鼠致心肌炎的最佳CVB3病毒滴度数量级在1000TCID50;进一步确定1500TCID50是在雄性BALB/c小鼠中诱导病毒性心肌炎的最佳剂量;C57BL/6小鼠不是易感小鼠,但在1500TCID50CVB3感染下也可诱导轻微可见的病毒性心肌炎,便于在多数基因敲除鼠内的病毒性心肌炎研究。本研究为规范病毒性心肌炎模型的建立、为后续病毒性心肌炎机制的深入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模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研究鸢尾素irisin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免疫调节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并经柯萨奇B3病毒(CVB3)感染诱导心肌细胞凋亡,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心肌细胞经10、50、100μg/L的irisin作用后细胞凋亡情况。构建CVB3接种感染Balb/c小鼠的体内病毒性心肌炎模型,并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10、50、100μg/kg irisin蛋白治疗处理的irisin作用组,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中相关免疫细胞(NK、CD4~+T、CD8~+T、CD4~+/CD8~+)和淋巴细胞中Treg和Th17细胞比例变化;ELISA方法检测各组小鼠心肌组织中炎性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上升,而各低、中、高浓度irisin作用组心肌细胞凋亡率逐渐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NK、CD4~+T细胞比例、CD4~+/CD8~+比值均显著下降(均P0.05),CD8~+T、Treg、Th17细胞比例和相关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则均显著上升(均P0.05);经过不同浓度irisin治疗作用后,各组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的NK、CD4~+T细胞比例、CD4~+/CD8~+比值逐渐上升,且CD8~+T、Treg、Th17细胞比例和相关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均逐渐下降(均P0.05)。结论鸢尾素irisin能够抑制CVB3病毒诱导的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细胞凋亡,并可通过调控Treg/Th17细胞比例来改善病毒性心肌炎机体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NF-κB蛋白对柯萨奇病毒B3(CVB3)诱导的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细胞焦亡的调控作用.方法:将编号后的45只雄性BALB/c小鼠根据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normal组)、病毒性心肌炎组(CVB3组)和NF-κB蛋白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PDTC)处理组(CVB3+PDTC组),每组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RIP3/CaMKⅡ信号通路对柯萨奇病毒B3(CVB3)诱导的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脏功能及生存曲线的影响,并探讨CaMKⅡ特异性抑制剂KN-93对心肌损伤的作用。方法:将60只雄性BALB/c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VB3组、CVB3+KN-93组和CVB3+KN-93+Ti(活性氧簇特异性抑制剂)组,以上小鼠腹腔及尾静脉注射药物连续7 d。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法检测小鼠心肌细胞坏死标志物,心脏超声技术检测小鼠心脏结构和功能,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观察KN-93对小鼠心肌的保护作用。结果:CVB3+KN-93组小鼠心肌细胞坏死较CVB3组显著减轻,心脏功能和生存曲线改善(P<0.01);CVB3+KN-93组小鼠心肌组织H2O2含量较CVB3组显著下降(P<0.01);加入Ti后,CVB3+KN-93+Ti组H2O2含量较CVB3+KN-93组轻度下降(P<0.05),但无论是心脏功能还是生存曲线均无显著差异。结论:RIP3/CaMKⅡ信号通路在CVB3诱导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细胞损伤中起到主导作用;KN-93能阻断这种作用并可能产生新的治疗方式,其效果可能是通过对CaMKⅡ的直接抑制和对活性氧簇的间接抑制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抗Fas的抗体在实验性病毒性心肌炎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和型抗Fas的抗体对小鼠柯萨奇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60只BAIB/c小鼠随机分为4组:1组空白对照组,2组病毒对照组、3组IgG对照组、4组抗Fas抗体治疗组。于接种后第10天每组随机处死小鼠8只,心肌组织切片HE染色了解心肌损伤情况,电镜技术及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asimse-3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心肌组织中easpase-3的mRNA表达。实时定量PCR(RQ-PCR)定量心肌柯萨奇病毒B3(CVB3)mRNA拷贝数。结果(1)病毒对照组可见caspase-3表达和心肌细胞凋亡,且均与心肌病变积分成正相关(r=0.81,P〈0.01;r=0.73,P〈0.05)。(2)抗Fas抗体治疗组小鼠心肌组织病变积分、心肌细胞凋亡率、caspase-3蛋白和mRNA表达及心肌内CVB3 mRNA拷贝数均明显低于病毒对照组(P〈0.05)和IgG对照组(P〈0.05)。结论Fas/FasL途径介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参与了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过程,凋亡是导致病毒性心肌炎心肌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抗Fas抗体可降低caspase-3活化和mRNA表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降低心肌细胞内病毒复制,使心肌损伤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