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肺结核病人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检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了目的:了解住院肺结核患者中HIV感染及艾滋病(AIDS)发病状况,方法:对2151例住院肺结核患者常规采用HIV抗体ELISA法检测进行了初筛,阳性者抽血复验,并由广东省防疫站HIV检测中心确定。结果2151例中HIV(+)7例,阳性率3.25‰,男性5例,女性2例,通过静脉吸毒血源性感染3例,多性伴4例,结论:对肺结核患者的HIV感染高危对象进行HIV抗体检测,有助于HIV/AIDS的早期发现和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合并肺结核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合并肺结核感染的临床表现,探讨诊断方法。方法 对117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合并肺结核感染34例的临床表现、胸部X线及其他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结果 117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合并肺核感染34例,感染率29.1%。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是主要原因。中等度发热、咳嗽、盗汗、消瘦,部分病例伴咯血、呼吸困难等与结核中毒症状相似。胸部X线检查以继发性肺结核为主61.8%。多重感染中主要为念珠菌感染。住院期间病死率17.6%,死因为呼吸功能衰竭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抗结核治疗对改善病情有帮助。因表现复杂,临床误诊较高。结论 肺结核合并机会性感染尤念珠菌感染,流行病学资料有静脉吸毒行为,应作HIV抗体检查有利诊断。  相似文献   

3.
4.
5.
6.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结核菌素试验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防痨杂志》2002,24(6):320-323
  相似文献   

7.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简称艾滋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通过性、血液及母婴传播而导致的一种传染病。目前已知HIV有两个型,既HIV—1和HIV-2,我国人群感染的以HIV—1为主。HIV基因组由两个相同的单股正链RNA通过非共价键构成,基因组全长9.8kb。两端有长的重复序列(LTR)。完整的HIV基因有3个开放读码区gag、pol、和env。  相似文献   

8.
25年前,第一例AIDS在美国被报道。自从那时起,全球已有2 000万病人死于AIDS,另有4 000万人感染上H IV[1]。对于这么一种世界性的、高致死性的,令人恐惧的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H IV的各项研究始终是研究热点,本文谨就目前研究现状,对此作一综述。1 H IV的免疫性有人报道重组的以牛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二联简化治疗方案不断涌现,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的同时,也给规范简化治疗带来了挑战。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临床治疗学组制定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病毒治疗二联简化疗法专家共识》。此共识是基于国际上最新的相关临床研究数据、指南以及我国的临床应用实践来进行编写,就不同情况下的二联方案的选择和适用条件做出总结,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参考与指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住院肺结核患者中HIV感染及艾滋病(AIDS)发病状况。方法 对2151例住院肺结核患者常规采用HIV抗体ELISA法检测进行初筛,阳性者抽血复验,并由广东省防疫站HIV检测中心确定。结果 2151例中HIV(+)7例,阳性率3.25‰,男性5例,女性2例。通过静脉吸毒血源性感染3例,多性伴4例。结论 对肺结核患者的HIV感染高危对象进行HIV抗体检测,有助于HIV/AIDS的早期发现和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合并肺结核感染的临床表现 ,探讨诊断方法。方法 对117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合并肺结核感染 34例的临床表现、胸部X线及其他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结果 117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合并肺核感染 34例 ,感染率 2 9.1%。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是主要原因。中等度发热、咳嗽、盗汗、消瘦 ,部分病例伴咯血、呼吸困难等与结核中毒症状相似。胸部X线检查以继发性肺结核为主 6 1.8%。多重感染中主要为念珠菌感染。住院期间病死率 17.6 %,死因为呼吸功能衰竭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抗结核治疗对改善病情有帮助。因表现复杂 ,临床误诊较高。结论 肺结核合并机会性感染尤念珠菌感染 ,流行病学资料有静脉吸毒行为 ,应作HIV抗体检查有利诊断。  相似文献   

12.
<正> 一、日本HIV—Ⅰ感染和艾滋病监测情况 根据日本国艾滋病监测委员会报告,截至1990年4月30日日本已发现艾滋病患者193例。 监测结果表明,艾滋病患者中26例为日本人,12例为外国男性同性恋者,10例为异性接触感染HIV—Ⅰ的女性患者。 193例患者中的122例(63%)均有注射浓缩的血液制品第Ⅷ和Ⅸ因子,这些制品主要是1979年以来从国外进口的,含有HIV—Ⅰ,这些未经加热处理的Ⅷ因子截至1985年8月之前都在使用。1986年1月之前使用的Ⅸ因子亦未经加热处理。上述两种时间之后使用的两类血液制品均经过加热处理,加热处理可灭活其中的HIV—Ⅰ。 由于上述使用Ⅷ和Ⅸ因子的原因,致使日本从  相似文献   

13.
14.
380例感染HIV儿童,6例发生中风,其中2例未列入研究,因1例为中风并发血小板减少症引起大面积脑出血,另1例因镰刀性细胞疾病致使脑血管的损害。 例1 女,8岁,围产期感染HIV,但直至5岁时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在那时,她的CD_4~ 细胞数开始迅速下降到0.05×10~9/L以下。反复患细菌性肺炎,支气管扩张,用抗细菌治疗,静脉输入丙种球蛋白等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哨点监测住院结核患者中HIV感染和发病状况。方法对住院结核病连续病例常规采用HIV血清抗体ELISA法初筛,阳性者抽血复验,并送省疾病控制中心HIV检测中心进行免疫印迹试验(WB)确认。结果本哨点3年间共对3345例住院结核患者进行了HIV筛查,其中男性2 257例(67.5%),女性1 088例(32.5%);平均年龄(41.1±13.0)岁;职业以农民为主,占64.5%,其次是行政管理、技术人员,占24.6%,商业服务者占10.1%,学生占0.8%。入院时肺结核患者3274例,其中涂阳肺结核患者598例(18.3%),涂阴肺结核患者2676例(81.7%)。初治结核患者1 057例(32.3%),复治2 217例(67.7%)。共检出HIV血清阳性者2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49和40岁;2人均为性传播感染,HIV感染率为0.06%。结论住院结核病患者中HIV感染率接近全国平均0.05%的感染水平。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分析低水平病毒载量长期不进展(LTNP)HIV-1感染者HIV-1的遗传特征.方法 采用有限稀释套式PCR、终点PCR和序列确证分析等技术对5例低病毒载量LTNP HIV-1感染者不同随访时间点HIV-1前病毒enw基因c2-v3-c3区域和gag基因p17区域进行扩增和序列分析.分别计算不同时间点内以及不同时间点与用于分析的最早时间点之间上述两个基因区域的基因多样性和基因离散率,依据基因离散率计算基因的进化率,统计学分析用GraphPad Prism 5软件.结果 5例患者在21个随访时间点共获得115条c2-v3-c3序列和173条p17序列.进化树分析表明,不同患者的序列分开,同一患者的序列特异地聚集,序列质量可靠.5例患者env基因c2-v3-c3区域不同时间点基因多样性为0~6.38%,平均为2.1%,病例1、3和5基因多样性随感染时间的增加逐渐升高(r=0.7257、0.4954、0.3288),病例2和4基因多样性随感染时间的增加逐渐下降(r=-0.3759、-0.5028);基因离散率为0.1%~6.5%,平均为2.9%,除病例1外,基因离散率均随感染时间间隔的增加逐渐升高,进化率分别为每年每位点-0.13%、0.81%、0.09%、0.14%和0.16%,平均为0.21%.gag基因p17区域基因多样性为0~2.5%,平均为1.2%,基因离散率为0.2%~2.7%,平均为1.4%,除病例3基因多样性和基因离散率随感染时间或时间间隔的增加下降外,其余病例均随感染时间或时间间隔的增加而逐渐升高,进化率分别为每年每位点0.087%、0.064%、-0.014%、0.081%和0.087%,平均为0.061%.结论 低水平病毒载量LTNP HIV-1感染者HIV-1有复制能力,病毒基因维持较低水平的进化;HIV-1 env基因变化的程度大于gag基因.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约22万人死于肝癌。80%以上的肝癌发生在肝硬化基础上,主要原因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慢性感染。艾滋病是世界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全球共计有6900万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已有约2000万人死于AIDS。中国自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以来,至2004年底已有约84万感染者和病人,且呈指数般速度上升。如果措施不力,截止2010年,实际感染人数将达到一千万。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occurrenc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1 co/super-infection among high-risk populations in Myanmar.Methods Forty-six HIV-1 positive plasma in Myanmar were collected. Possible cases with HIV-1 co/super infection were identified by discordant sequence results obtained with different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sequencing primers or by ambiguous readings in direct sequencing. HIV-1 quasispecies in plasma were then characterized by clonal sequence analysis of independent PCR-clones generated by TA cloning method. Thereafter, their phylogeny and recombinant structure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 Co/super infection was identified in 3 (6.5 %) cases among the 46 screened HIV-1 positive patients.All of these three patients were heterosexuals and were co/super infected with CRF01_AE/subtype B′recombinants. Conclusions HIV-1 co/super infections are relatively common and provide a prerequisite for rapid generation of new recombinant forms in Myanmar.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