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舰 《浙江中医杂志》1997,32(6):275-275
肠痈最早见于(素问·厥论),认为肠痈是“少阳厥逆”的一种变证。张仲景在(金匾要略)中对肠痛的证治作了精辟和具体的描述。肠痛一般分为急、慢性两种:急性肠痈以发热恶寒,自汗出,少腹肿痞,拘急拒按等为主症;慢性肠痈则发热不甚,或不发热,腹部皮肤紧张隆起如肿状,按之柔软,肌肤干燥粗糙,腹痛局限,脉虚数。笔者在临床上用大黄牡丹皮汤治疗急性肠痈,意茁附子败酱散治疗慢性肠痈,获效满意,现介绍如下。l大黄牡丹皮汤治急性肠痈(金匾要略)说:“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  相似文献   

2.
壮水制火消肠痈冶金部第三地质勘查局311队医院(043001)刘威,张天星关键词肠痈,壮水制火阑尾炎有急性、亚急性及慢性之分,从其发病部位及临床症状分析与中医所称之上肠痈相似。病机主要是气滞、血瘀、湿阻、热囊,治疗一般以通里攻下、祛瘀、清热、化湿、解...  相似文献   

3.
大黄牡丹汤加减治疗肠痈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肠痈的疗效。方法收集2002年至2004年本院以中医药为主治疗40例肠痈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临床分析,加以总结和讨论,且做典型病例报告。结果所治疗40例肠痈患者38例获痊愈,2例中转手术。结论肠痈为临床常见疾病,运用中医药治疗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內痈有肠痈、肺痈、肝痈等,肠痈、肺痈詳于《金匱》,肝痈《內經》早有記載。痈发于內脏,本是大症,病机一般规律,大多属阳、属热、属实。故其治疗原則以清热解毒,化瘀排脓为主,但亦有虛实夹杂者,临床須抓住辨証要点,分清寒热虛实,知常达变。今就治疗內痈几例簡介如下: 一、肠痈:《金匱》指出肠痈症状有“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調,时时发热,自汗  相似文献   

5.
马玉莹 《河南中医》1994,14(1):41-42
针刺治疗肠痈经验撷要马玉莹武汉市职工医学院(430016)主题词肠痈/针灸疗法关于肠痈的针灸治疗,《针灸大成》中取太白、陷谷、大肠俞。《千金方》中灸时尖锐骨各百壮。针灸治疗肠痈古代虽有记载,但只是介绍了针刺俞穴,而未论及针刺手法,然而针刺手法又是决定...  相似文献   

6.
肠痈是外科急症之一,早在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篇中就有记载。辨有脓无脓,有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脓未成,大黄牡丹皮汤主之,这是治疗肠痈的一般常法。但妊娠肠痈,亦称孕(疒邑),另作别论,因为大黄、附子、丹皮,桃仁等药,究属攻破之药、非妊娠所宜。《内经》虽有“有故无殒”之明训,而实际临床运用,总有所顾虑。笔者运用家传生麦安胎饮合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一例妊娠急  相似文献   

7.
重用大黄治疗肠痈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玉玲 《河北中医》1994,16(4):10-11
重用大黄治疗肠痈40例邱玉玲(石家庄市第七运输公司医务室050091)肠痈,西医称阑尾炎,是外科急腹症中较常见的病种。笔者以重用大黄与清热解毒活血药组成配方,治疗肠痈40例,取得较满意疗效,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4O例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最大5...  相似文献   

8.
自1989年以来,我们采用自拟肠痈汤,保留灌肠治疗急性阑尾炎(肠痈)43例,取得明显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肠痈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外科疾病在一。多发于青年和中年,男性多于女性。早在公元200年,汉朝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就总结了汉以前治疗肠痈的经验,制定了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他提出的用大黄牡丹皮汤等方剂治疗肠痈,至今仍是临床上常用的有效方剂。至隋朝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对肠痈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在肠痈候中载:“肠痈者,由寒温不适,喜怒无度,使邪气与营卫相干,在于肠内,遇热加之,血气蕴积,结聚成痈,热积不散,化而为脓。其病之状,小腹肿而强,抑之即痛,  相似文献   

10.
现代所谓的阑尾炎的症状与中医的肠痈很类似,在临床上用中医治疗肠痈的方法来治疗阑尾炎,有肯定的疗效,因此我认为阑尾炎是包括在肠痈范围;但是也反对肠痈即阑尾炎的狭义说法。本病初起,常出现腹痛,呕吐,厌食,大便秘或下利不畅,脉紧,舌厚腻等等;初起时痛觉弥漫全腹,很容易误诊为胃痛或  相似文献   

11.
大黄牡丹汤为《金匮要略》治疗“肠痈”的专方,具有泻热逐瘀,散结消痈之功。该方的临床应用涉及多个方面,且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将肠痈之外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潘元圣 《四川中医》2002,20(2):46-46
肠痈,包括急,慢性阑尾炎,是急腹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现在临床多以手术治疗,笔者以复方解毒排脓汤治疗肠痈300例,有效率达98.7%,此法用于农村,尤受患者欢迎,一则免手之苦,再则解经济之困。  相似文献   

13.
肠痈四仁汤治疗急性阑尾炎500例杨国勋肠痈四仁汤治疗急性阑尾炎是笔者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制定的验方,自6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至今已逾500例,效果满意,现总结于下。1临床资料本组500例中,均符合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诊断标准。男315例,女185例;...  相似文献   

14.
肠痈消肿汤治疗慢性阑尾炎60例报告石家庄市第四医院周学愚(050011)慢性阑尾炎及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是比较常见的外科病。我们自拟肠痈消肿汤治疗非手术适应症的慢性阑尾炎60例,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0例患者,均经外科明确...  相似文献   

15.
肠痈是指发生于肠道的痈肿,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李应存教授认为肠痈是由肝实气滞,气血运行不畅,瘀而化热所致,治疗上首重泻肝通腑、畅气机,次而清毒攻邪、消瘀滞,临床常将敦煌大泻肝汤、反花疮方及疗风虚瘦弱方合用治疗该病。此外,李应存教授认为老年肠痈患者体质虚弱,治疗应中病即止,兼顾调补气血。该文总结李应存教授运用敦煌泻肝清毒调气血法治疗老年肠痈经验,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6.
仙方活命饮治疗急性内痈的体会许增喜兴安盟医院(137400)1994年8月4日收稿内痈之名,始见《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所谓内痈,是指发于体内之痈,如:肺痈、肠痈、肝痈等等。相当于现代医学所称胸腔、腹腔、盆腔的比脓性感染疾病。如:肺脓肿、急性兰尾炎、肝...  相似文献   

17.
蒙医治疗痈疽有悠久的历史 ,但由于客观原因如今远远落后于现代医学的外科学 ,有许多手术方法几乎被遗弃殆尽 ,无人操作。为弘扬民族医药文化 ,本文就蒙医对痈疽的治疗举隅如下。痈疽的分类蒙医认为痈疽系体内与体表发生以肿胀、化脓、溃破为特征的一种病症的总称。从发病部位看 ,蒙医一般将痈疽分外痈和内痈两大类。外痈又分为三种即肉痈、骨痈、脉痈。内痈分九种即心痈、肺痈、肝痈、脾痈、肾痈、胃痈、肠痈、肛门痈、膀胱痈。此外还有在受伤部位发生的创伤痈等。此外其病因总结出按疾病分类的三种类型 ,即赫依型痈、巴达干型痈、血型痈、…  相似文献   

18.
肠痈按疼痛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大肠痈和小肠痈,痛处接近右下腹天枢穴者称大肠痈,在关元穴附近者称小肠痈。临床以大肠痈为常见。类似急性阑尾炎、阑尾脓肿、腹部脓疡、腹膜炎、盆腔脓肿等疾病。笔者在临床中,辨证治疗肠痈疗效较好,举例如下。1气滞血瘀型孙某,男,30岁,2003年9月7  相似文献   

19.
慢性肠痈多由急性肠痈失治或误治迁延而成,常呈现正虚邪实之临床特点。治疗时除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活血止痛外,尤宜扶助患者正气,顾护津液。为此,笔者选用苦寒清热与甘寒养阴之品,组成“消痈导火汤”(虎杖、生地、玄参、泽泻、车前子、冬瓜仁),治疗慢性肠痈患者多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择病例两则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20.
<正> 疮痈1.疮痈、肠痈、浸淫病为什么合在一篇讨论?本篇论述了疮痈、肠痈、金疮、浸淫病四种疾病的辨证、治疗和预后。疮痈是外部痈肿,为外痈;肠痈是肠内生痈,属脏腑疮疡,为内痈;金疮是因金刃所伤而化脓;浸淫疮是皮肤病。由于这些病都属于外科范围的疾患,所以合为一篇进行讨论。2.痈肿初起时的脉证是什么?脉浮主表,脉数主热。浮数之脉,一般多系外感表热之象,必见发热恶寒症状,但应当以发热为重,今反洒淅恶寒,是恶寒突出,脉证不尽符合。此时,若见到身体某处有固定痛点,局部红肿热痛,则为痈肿的脉证,应当考虑痈肿的发生。《灵枢·痈疽篇》说:“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因外邪内侵,卫气不得畅行,故发热恶寒,营血有所阻滞,故局部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