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采用斯氏针撬拨复位、小切口钢板全螺纹松质骨钉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0例SandersⅡ~Ⅳ型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患者采用斯氏针撬拨复位、小切口钢板全螺纹松质骨螺钉固定.测量手术前后跟骨X线片的B(o)hler角、Gissane角及宽度,按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评价术后患足功能.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时间3~16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功能评价:优32例,良4例,可4例.跟骨宽度、B(o)hler角、Gissane角和AOFAS评分比较:术后3d、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与术后3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斯氏针撬拨复位、小切口钢板全螺纹松质骨螺钉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可有效恢复跟骨的B(o)hler角、Gissane角及宽度,具有微创、易于取出、并发症少的优点,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跗骨窦入路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跗骨窦入路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36例跟骨骨折患者.记录术前和术后6个月B?hler角及Gissane角.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8~20个月.无切口感染、皮肤坏死及骨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B?hler角、Gis...  相似文献   

3.
克氏针内固定并人工骨填塞治疗跟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克氏针内固定结合人工骨(ACPC)填塞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方法和效果,为临床适应证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85例(95侧)跟骨关节内骨折,男62例,女23例;年龄19~52岁,平均35.5岁。采取经跟距关节外侧弧形切口(Kocher切口),直视下撬拨复位,恢复跟距关节面平整及跟骨外形,行克氏针内固定,跟骨体内空隙以人工骨(ACPC)充分填塞。术后踝关节90°位石膏托固定。结果:85例平均随访1.5年(6个月~2年),按Kerr足部评分系统评估术后功能,术后平均评分(89.68±10.22)分。其中优70侧,良16侧,可9侧,优良率90.5%(86/95)。结论:跟骨关节内骨折可尽量采用有限内固定治疗,克氏针内固定结合人工骨(ACPC)填塞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费用低、并发症少等优点,严格掌握适应证,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切口有限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外侧小切口显露复位距下关节面,4孔弧形重建钛板固定;加经皮撬拨复位跟骨体部骨折,并空心螺钉或克氏针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27例31足。根据SanderCT分型:Ⅱ型17足、Ⅲ型10足、Ⅳ型4足。结果按Maryland足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优11足、良15足、差3足,优良率89.6%。结论对SanderⅡ型、Ⅲ型和部分Ⅳ型骨折采用小切口有限固定微创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可获良好的复位和可靠的固定,并可避免切口感染坏死、创口不愈合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克氏针加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赵景华  田世松 《中国骨伤》2006,19(4):240-240
跟骨骨折系足部常见损伤,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各异.自2000年1月-2004年5月,我院收治23例跟骨骨折,其中关节内骨折18例,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取外踝植骨治疗,经6~20个月(平均10个月)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戴锋  俞鹏飞  姜宏 《中国骨伤》2017,30(12):1080-1083
目的 :探讨跗骨窦小切口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采用跗骨窦小切口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患者22例,均为单足,其中男18例,女4例;年龄20~65(41.73±12.46)岁。观察并比较手术前后B?hler角、Gissane角及跟骨宽度的变化,术后12个月采用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价,记录相关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18~36(27.05±4.92)个月;患者骨折均正常愈合,愈合时间(10.73±1.24)周。B?hler角由术前的(11.36±5.92)°恢复到术后的(33.36±3.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Gissane角术前(99.23±8.61)°与术后(114.64±6.9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跟骨宽度由术前(46.59±1.40)mm恢复至术后3个月的(42.15±0.7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12个月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为95.05±6.86,优16例,良5例,差1例。患者术后无切口感染、皮缘坏死及骨髓炎发生。结论:跗骨窦小切口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疗效满意,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跟距后关节面暴露充分、易于取出、切口并发症少等优点。同时,跗骨窦小切口术中需仔细操作辨认,保护腓肠神经、肌腱。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跟部外侧“/\”形小切口钢板螺栓加压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1年11月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130例(140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资料,男117例(127足),女13例(13足);年龄17~73岁,平均42.3岁.按Sanders分型:Ⅱ型49足,Ⅲ型75足,Ⅳ型16足.手术采用跟部外侧“/\”形小切口,即跟腱前缘直切口和跗骨窦斜切口,使用跟骨解剖钢板螺栓加压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前、后摄跟骨轴位、侧位X线片和跟骨CT扫描,测量跟骨B(o)hler角、Gissane角、内翻角、距下关节面骨折移位距离、跟骨高度、中点宽度、长度.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及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疗效.结果 13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31个月,平均20个月;术后平均出血量(194.24±104.17) ml,无一例发生切口皮缘坏死及伤口感染.骨折愈合时间45~86 d,平均(54.51±20.38)d.手术前、后B(o)hler角分别为6.27°±11.81°、27.21°±8.28°,Gissane角分别为108.36°±21.77°、117.47°±12.93°,跟骨中点宽度为(47.35±5.85) mm、(35.96±4.14) mm,高度为(39.79±5.85) mm、(47.64±3.83) mm,长度为(78.30±5.81) mm、(79.41±5.30) mm.Maryland足部评分为42~100分,优71足,良59足,可7足,差3足,优良率92.86%(130/140).AOFAS踝-后足评分为45~100分,优76足,良58足,可5足,差1足,优良率95.71%.术后12足踝关节内外翻活动较健侧受限5°~8°,其中3足于术后1年发生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结论 外侧“/\”形小切口钢板螺栓加压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可显著减少伤口并发症,恢复跟骨解剖形态和距下关节面平整,促进骨折早期愈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小切口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00年6月-2005年10月,对120例累及距下炎节的跟骨骨折行小切口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结果]120例患者随访6个月~36个月(平均20个月),按ReigrtonNebraska百分制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优88例.良20例,可8例,差4例。优良率为90%。[结论]小切口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病人创伤小.安全、恢复快,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2004年3月-2008年12月,我科采用跟骨切开复位植骨小空心钉内固定治疗73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疗效满意。1材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本组73例,男65例,女8例,年龄18—67岁。单侧68例,双例5例,均属跟骨关节内骨折,CT示:跟距关节面均有不平。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57例,Ⅲ型10例,Ⅳ型6例;  相似文献   

10.
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采用保守治疗常发生骨折畸形愈合引起后足疼痛.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切开复位有对位不良、足跗关节粘连、皮缘坏死及感染等合并症。本院从2004年6月至2007年3月,应用小切口复位跟骨钛钢板及植骨固定治疗有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SandersⅡ型以上)9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2008年10月~2010年6月,我科对31例关节内跟骨部分塌陷移位性骨折患者采用缩小外侧切口配合可吸收钉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满意。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31例(34足),男26例,女5例,年龄19~69(32.6±4.7)  相似文献   

12.
小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评价小切口切开复位、中空钉内固定治疗有移位的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46例53足有移位的跟骨骨折(Sanders分型为Ⅱ~Ⅳ型)采用距下关节外侧小切口入路、复位距下关节面、中空钉内固定,Ⅲ型和Ⅳ型骨折均采用同种异体骨移植-患者术后均石膏托外固定4~6周.结果 46例均获随访,时间5~29(14.7±3.2)个月.按AOFAS标准评价功能:优37足,良13足,可3足,优良率94.3%.未发生切口皮缘坏死.结论 有移位的跟骨Ⅱ、Ⅲ型骨折采用小切口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但Ⅳ型骨折疗效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距下关节小切口撬拨复位植骨结合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跟骨外侧距下关节小切口撬拨复位后植入同种异体骨+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35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测量术前术后Bhler角和Gissane角的变化,根据角度变化数值观察关节面恢复情况。结果 35例均获随访,时间10~32(14±3.5)个月,患者骨折均愈合。未出现切口感染、皮瓣坏死、腓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按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手术效果:优23例,良9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达91.4%。结论距下关节小切口复位、植骨、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软组织损伤少、关节面复位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跟骨钢板联合克氏针轴向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评价开放复位跟骨钢板联合克氏针轴向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3例(26侧)跟骨骨折病例行开放复位加跟骨钢板联合克氏针轴向固定治疗。结果经12~41个月随访,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优14侧、良7侧、中4侧、差1侧,优良率占80.77%。结论跟骨钢板联合克氏针轴向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2008年3月~2014年6月,我们采用经跗骨窦切口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13例跟骨骨折患者,近期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3例,男11例,女2例,年龄28~62岁。骨折Sanders分型:Ⅱ型10例,Ⅲ型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7~12 d。1.2治疗方法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下手术。自外踝尖下向第4跖骨基底切开,显露跟骨外侧壁及后跟距关节面  相似文献   

16.
重建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跟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方法跟骨关节内骨折21例(23足),采用跟骨外侧可延伸的L形切口入路,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获4-25个月随访。根据M 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优13足,良8足,中2足。结论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能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残率。  相似文献   

17.
跟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切口坏死是临床最常见的并发症[1]。2008年6月~2012年6月,我科分别采用改良切口及传统切口行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笔者对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得出改良切口较传统切口能明显减少切口坏死率的结论,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可塑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对76例(82足)复杂跟骨关节内骨折行切开复位可塑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其中39足予自体髂骨植骨。结果76例均获随访,时间12-35(22.3±3.7)个月。B hler角术前9.3°±3.2°,术后恢复到26.7°±6.8°;Gissane角术前101.6°±13.3°,术后恢复到120.1°±14.2°。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优39足,良31足,可8足,差4足。结论切开复位可塑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的跟骨关节内骨折,固定牢固,能早期功能锻炼,可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跟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疗效。方法对98例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患者(102足)采用切开复位跟骨解剖钢板内固定,粉碎严重伴骨缺损及跟距关节面塌陷者,取自体髂骨植骨,恢复后关节面复位,跟骨外侧放置解剖钢板固定。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8~29个月,骨折均愈合。有2例拔出橡皮片引流后皮下渗液,经换药3周后愈合;1例伤口皮缘浅层坏死,换药4周后愈合。Bhler角和Gissane角术前分别为-5°~25°和151°~182°,术后分别为25°~41°和97°~138°。根据Mary-land et al评分系统评定:优56足,良34足,可12足,优良率为88.24%。结论采用切开复位跟骨解剖钢板内固定必要时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Y型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Y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64例累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作切开复位Y形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患足功能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优25例,良32例,优良率为89.06%。结论切开复位Y型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