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往复式截瘫步行器重建完全性截瘫病人的步行功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应用自行研制的往复式截瘫步行器(RGO)帮助截瘫患者重建站立和行走功能,促进截瘫患者全面康复。方法 为19例T4~L1脊髓完全性损伤患者安装往复式截瘫步行器,并对其进行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平衡、站立等综合康复训练。结果 19例患者中,16例应用往复式截瘫步行器可作功能性家庭内步行,3例可作治疗性步行。通过电话或信件随访,5例患者对截瘫步行器逐步熟悉和适应,达到功能性社区内步行,11例患者可作功能性家庭内步行,2例患者应用步行器作治疗性步行,1例患者放弃应用步行器。结论 T4-L1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可以应用往复式截瘫步行器以重建站立及步行功能、防治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损伤平面高低决定患者能否应用截瘫步行器步行,治疗师对病人进行的综合康复训练是影响使用效果的重要因素。对T6以上的截瘫患者应慎重,安装前应考虑患者的年龄、体型、上肢力量、脊柱稳定性、躯干的控制能力及腰背肌、腹肌肌力等条件,心理因素也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2.
脊髓损伤所致截瘫是人体最严重的残疾之一。近年来,脊髓损伤的诊断、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完全性脊髓损伤仍难以恢复。随着现代生物力学、生物工程学的发展,使截瘫患者在应用矫形器特别是步行矫形器(walkingorthosis)方面有了明显进步。目前截瘫患者应用的步行矫形器主要有往复式截瘫步行器(reciprocating gait orthosis,RGO)、改进往复式截瘫步行器(advanced reciprocating gait orthosis.ARGO)和新型互动截瘫行走器(Walkabout)。  相似文献   

3.
采用ASIA 2000标准对脊髓损伤患者步行能力的预后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ASIA 2000标准部分项目对脊髓损伤患者步行能力预后评估的作用。方法:对2003年9月至2004年9月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收治的42例脊髓损伤患者采用ASIA 2000标准部分项目进行连续性临床观察。比较患者伤后1个月时的神经功能与伤后1年步行能力,判定该标准部分项目对脊髓损伤步行能力预后评估的作用。结果:残损分级相同的情况下,截瘫患者步行能力恢复好于四肢瘫患者;神经平面基本一致的情况下,伤后1个月时残损分级越高的患者,伤后1年时的步行能力越好;神经平面基本一致的情况下,伤后1个月时下肢运动评分越高的患者,伤后1年时的步行能力越好。结论:神经平面是影响步行能力预后的因素之一,残损分级相同的截瘫患者步行能力恢复好于四肢瘫患者。不论是截瘫患者还是四肢瘫患者,残损分级与步行能力预后有相关关系。下肢运动评分与神经平面相结合可以对脊髓损伤患者步行能力进行预后估计。  相似文献   

4.
步行功能的改善或恢复是脊髓损伤康复的主要目的之一。步行功能评定是脊髓损伤患者功能能力评定的重要内容。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许多评定方法如:功能独立性评定(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FIM)、巴氏指数(barthel index,BI)、改良巴氏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 dex,MBI)、脊髓损伤独立性评定(spinal cord independencemeasure,SCIM)均涉及到步行功能评定。  相似文献   

5.
步行矫形器在脊髓损伤康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脊髓损伤是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平面以下脊髓功能(运动、感觉及反射功能)的障碍,即截瘫。脊髓损伤的基本处理原则是抢救患者生命,预防及减少脊髓功能丧失,预防及治疗并发症,应用各种方法(医学的、工程的、教育的)最大限度地利用所有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皮脊髓直流电刺激(transcutaneous spinal stimulation, TSS)联合运动训练(locomotor training, LT)对亚急性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患者步行功能及痉挛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66例亚急性期SC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T组33例和LT+TSS组33例,LT组给予LT干预,LT+TSS组在LT组基础上给予TSS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下肢运动功能评分(lower motor extremity score, LMES)、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pasticity scale, MAS)水平、步行功能和肌电生理检测结果。结果 干预后,两组左侧LMES评分、右侧LMES评分、LMES总分、6分钟步行距离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0.05),且干预后LT+TSS组患者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LT组(P<0.05)。干预后,两组10m步行时间、MAS、F波平均潜伏期、H反射最大波幅/M波最...  相似文献   

7.
步行矫形器在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康复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步行矫形器配合综合康复治疗在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康复中的效果。方法:13例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男10例,女3例,其中C7 1例、T4 1例、T6 1例、T10~L1 10例;年龄21~41岁,平均33.2岁;在装配步行矫形器前进行强化康复治疗,包括肌肉力量、心肺功能、转移、日常活动能力(ADL)、膀胱功能等,矫形器装配后配合步态步行训练;分别于矫形器装配前和出院前应用限时的步行功能检查(包括6min步行评测和10m步行时间评测)、步态分析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作为指标进行评定。结果:13例患者矫形器装配及训练后10m步行时间平均55.2s,6min步行距离为74.9m,平均步长37.9cm;12例应用往复式截瘫步行器(RGO)可作功能性步行,1例四肢瘫患者借助ARGO可作治疗性步行;训练后ADL能力明显改善,MBI评分平均提高31.5分。结论:步行矫形器配合系统的康复治疗对改善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步行能力及ADL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8.
<正>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是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平面以下脊髓功能(运动、感觉及反射功能)的障碍,胸腰段的脊髓损伤即截瘫[1]。由于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困难,临床上只有L1  相似文献   

9.
脊髓损伤后微循环化学调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已经认识到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后主要是在原发损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系列进行性病理改变导致了不可逆的继发性结构改变[1]。目前认为SCI后的微循环和神经生化机制是脊髓继发性损伤的两大机制,同时并存,且相互影响。微循环障碍是SCI后脊髓继发性损伤的主要机制,是脊髓组织发生不可逆转的进行性变性、坏死的主要原因[2]。由于脊髓的组织学特点决定了脊髓微循环对损伤的敏感性和反应性比其它组织或器官强烈,因而SCI后微循环障碍发生早、进展快且后果严重。其发生、发展是微循环…  相似文献   

10.
对过伸性颈脊髓损伤的再认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Jia LS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6):363-365
因颈椎过度伸展性暴力造成的过伸性颈椎脊髓损伤,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轻度或隐匿的颈椎骨关节与椎间盘及韧带损伤,常规X线平片多无明显征象,如忽视了损伤的机制,易因疏漏而影响诊治。自1954年Schneider等首次报告颈椎过伸性颈椎脊髓损伤,人们开始逐步认识这种损伤机制。这种类型的损伤既不同于伸展型损伤,也有异于伸展压缩型损伤,但临床上并不少见。据报道,该损伤占颈椎各种类型损伤的35%~60%,通常合并不同程度的不完全脊髓损伤,如脊髓中央损伤为主的中央综合征、前脊髓综合征等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等,而且多见于颈椎退变的中老年人。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认识这种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