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加石膏托板外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48例闭合性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所选患儿均为闭合性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Ⅱ型20例、Ⅲ型28例。4例合并桡神经损伤,1例合并正中神经损伤。采用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加石膏托外固定治疗。随访观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本组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标准,骨折愈合时间3~5周,平均3.9周。术前合并正中神经和桡神经损伤症状者均在伤后3个月内消失。未发生针孔感染、Volkmanns缺血挛缩及尺神经损伤。末次随访时按照Flynn肘关节功能标准评定,优33例、良12例、中3例。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加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创伤小、固定牢固、骨折愈合快、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是治疗该类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手法整复联合夹板固定、外敷中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05年1月-2010年4月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130例,本组患儿采用手法整复联合小夹板固定、外敷何氏骨科特色中药治疗.结果 骨折均愈合,没有压疮、缺血性肌挛缩等并发症发生.疗效评定:优114例,良9例,可7例.优良率为94.6%.结论 手法整复联合夹板固定、外敷何氏骨科特色中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能够有效的恢复患肢功能,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志强  李沛 《光明中医》2011,26(9):1882-188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5年以来采用手法复位及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118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8例中112例得到回访,107例屈伸功能良好,优良率达90.7%。结论:手法复位及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疗效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对比切开复位单纯外侧交叉克氏针内固定与内外侧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GarltlandⅢ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79例GarltlandⅢ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及对照组39例,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单纯外侧交叉克氏针内固定,对照组采用内外侧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术后Flynn评分,肘内翻、尺神经损伤及针道感染等并发症。结果随访3~6个月,平均3.4个月,两组患儿在肘关节功能评分上没有显著性差异,而在尺神经损伤方便,对照组明显多于观察组,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切开复位单纯外侧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GarltlandⅢ型临床效果满意,能减少医源性尺神经损伤的风险,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肱骨髁上骨折患儿31例,本组患儿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固定治疗。结果本组患儿经过手法整复和小夹板固定后,骨折均愈合,没有压疮、缺血性肌挛缩等并发症发生。本组患儿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为12个月。根据以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25例,良4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3.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能够有效的恢复患肢功能,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优势。方法93例不同程度儿童骨折,应用中医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及中西医结合手术治疗及后期中药薰洗、热敷,功能锻炼,促进康复。结果93例患儿经过复查及回访,疗效满意,优良率为97.8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行之有效方法,最大限度恢复功能,减少了并发症、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内侧小切口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自2004年3月到2007年5月对36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采取内侧小切口切开复位交又克氏针同定。结果:平均随访11个月,所有骨折患几均在6周后愈合良好,术后8周肘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无肘关节内翻及神经损伤等后遗症发生。结论:此法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肯定,可减少后遗症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严重移位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用四川省名中医王英设计研制的上肢多功能牵引固定支架(专利号:ZL200420060160.7)配合小夹板固定中西医结合治疗严重移位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61例,并进行临床统计。结果:61例患儿中解剖或近似解剖复位44例,功能对位17例;临床愈合时间平均46天;患肘屈伸功能恢复正常范围时间平均83天;神经损伤均在3个月内完全恢复。得到随访56例,56例中携带角明显减少或消失10例,与健侧基本相同41例,肘内翻5例。结论:采用王英设计的上肢多功能牵引固定支架配合小夹板固定中西医结合治疗严重移位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操作简单,疗效可靠,易于接受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蒙医传统整骨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入住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蒙医传统整骨科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96例,采用蒙医传统整骨术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喷酒按摩、结合蒙药治疗。结果:骨折临床愈合时间3~4周,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均愈合,没有压疮、缺血性肌挛缩等并发症发生。疗效评定:优85例,良6例,可5例,优良率为94.8%.结论:采用蒙医传统整骨术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喷酒按摩,结合蒙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能够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恢复患肢功能,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探讨手法复位结合中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8月收治的86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组与B组,A组46例患儿给予手法复位结合中医药治疗,B组40例患儿给予单纯手法复位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儿的疗效优良率为91.3%,并发症发生率为6.5%,B组患儿的疗效优良率为70.0%,并发症发生率为22.5%,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结合中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患儿并发症发生几率较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肱骨髁间骨折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2000年至2006年我院收治的54例肱骨髁问骨折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4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术后尺神经损伤加重病例,优良率74.1%,且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2.5个月,骨折愈合时23-6个月,平均313个月,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同手术内固定方式、骨折复位质量以及术后功能锻炼的时间是影响该病术后疗效的主要因素.结论:经尺骨鹰嘴截骨Y型解剖钢板内固定结合中药治疗肱骨髁间C型骨折,解剖复位、固定可靠,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应用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舒适护理有利于提高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联合手法复位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复位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可加快骨折愈合,恢复肘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并发症骨髓炎临床治疗研究。方法:收集本院小儿骨科15例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并发骨髓炎患者,采取中医清热解毒、补气托里排毒;西医彻底清除坏死病灶、持续VSD负压冲洗,细菌培养抗菌对症治疗,结合外固定等治疗。结果:效果显著,彻底治愈,无复发,肱骨小头骨质缺损恢复,未影响肘关节功能活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继发骨化性肌炎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方法 ,以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与关节功能。方法以我院骨科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I1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继发骨化性肌炎患儿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时象,所有患儿均经手法整复石膏固定,同时配合中医对症治疗,观察本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1)治疗后.本组11例患儿中,关节功能优2例,良6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为72.73%,明显高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11例手术患儿中有10例肘关节功能恢复基本正常,未再发生骨化性肌炎,1例骨化性肌炎复发,经局部制动后症状逐渐缓解。结论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开展有针对性的中医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患儿的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总结手法复位治疗小儿肱骨外髁骨折Ⅳ型的临床疗效及体会,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48例肱骨外髁骨折Ⅳ型且采用手法复位治疗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疗效并总结治疗体会.结果:48例患者中,46例痊愈,1例有所好转,1例未愈(该患者后接受手术治疗),总优良率达97.9%.结论:手法复位定位准确,固定牢靠,利于患者恢复,是目前临床治疗小儿肱骨外髁骨折Ⅳ型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儿童肱骨踝上骨折应用肘外侧切口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68例,应用肘外侧切口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患者均在1~3个月内骨折痊愈,肘关节活动95%恢复到了正常的水平,2例患者的肘关节伸屈不佳,2例患者的手术前合并尺神经损伤,在手术后的三个月内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应用肘外侧切口进行治疗疗效好,恢复快,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应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该次实验选择该院2016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8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固定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实验组运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运用常规手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情况,以此来具体明晰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结果实验组54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治疗效果、患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改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126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5年治疗观察,评价手法整复,超关节小夹板外固定对该病的治疗效果,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诊治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对126例采取手法整复、超关节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记录术前、术中、术后情况,术后5年进行随访,观察5年后疗效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26例行此治疗患儿中经5年随访后显示有效率达93%,患儿患肘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大部分可以通过手法整复、超关节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恢复患儿正常生活。  相似文献   

20.
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20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应用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并进行随访,以肘关节运动丧失的度数和携物角的度数为Flynn标准评定疗效。结果随访时间6~36个月,20例患者中优14例,良4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达90%。结论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固定效果可靠,创伤小,恢复效果好,内侧进针时有尺神经损伤的可能,操作中受X线辐射时间较长;切开复位对位理想,但切开复位加重了肘部肌肉及周围软组织的损伤,术后肘部功能恢复所需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