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2.
3.
国产苯溴马隆治疗青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国产苯溴马隆治疗青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13例青年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5例,给予低嘌呤饮食治疗;治疗组5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国产苯溴马隆50mg,qd。4周后测定血尿酸含量和相关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48%)高于对照组(4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血尿酸、尿素氮、肌酐、微量白蛋白尿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2组治疗前后在血常规和肝功能方面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中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国产苯溴马隆对青年高尿酸血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应用苯溴马隆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A、B两组,每组各40例。A组给予苯溴马隆治疗,B组给予别嘌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血尿酸(SUA)、血肌酐(Scr)及血尿素氮(BUN)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A、B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2.50%和75.00%,A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较B组高(P<0.05);A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较B组低(P<0.05);两组治疗后血SUA、Scr及BUN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A组治疗后血SUA、Scr及BUN水平均较B组低(P<0.05);A、B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00%和32.50%,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溴马隆治疗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效果更优,可有效改善肾功能指标水平,用药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赵玉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32):77-77
尿酸为嘌呤化合物的终末代谢产物,嘌呤代谢紊乱常导致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为痛风发病的前期表现.苯溴马隆又称苯溴香豆酮,为强力尿酸排泄剂,我们应用苯溴马隆治疗高尿酸血症84例,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评价国产苯溴马隆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96例,在控制血糖、血压后,分成2组;试验组64例,在进行低嘌呤饮食的基础上,给予国产苯溴马隆50 mg·d~(-1),qd;对照组32例,仅给予低嘌呤饮食。疗程4周。测定第2,4周血尿酸含量和24 h尿尿酸排泄量。结果:治疗后第2,4周试验组血尿酸值均明显下降(P<0.05),24 h尿尿酸排泄量均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国产苯溴马隆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降尿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国产苯溴马隆治疗高尿酸血症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国产苯溴马隆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共治疗 5 0例患者 ,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 2 0例 ,开放组 10例 ,试验及开放组口服国产苯溴马隆 5 0mg ,qd ,对照组口服进口苯溴马隆 (痛风利仙 ) 5 0mg ,qd ,疗程均为 14d。结果 :试验及开放组总有效率为 96 .7%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95 % ,2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不良反应轻微 ,试验及开放组发生率 3.3% ,对照组发生率 5 %。结论 :国产苯溴马隆治疗高尿酸血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健脾补肾化湿通络法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健脾补肾化湿通络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尿酸(UA)水平.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相似文献
11.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21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及纤维蛋白原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合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和高纤维蛋白原显著高于稳定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和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是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多模式CT检查评价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缺血半暗带、侧支循环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来江汉大学附属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男68例、女52例,年龄(62.96±4.23)岁。对患者进行多模式CT检查,处理数据得到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脑血流量(rC... 相似文献
13.
磷酸二酯酶4D基因三个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磷酸二酯酶4D(PDE4D)基因与缺血性卒中(IS)的关系。方法选取121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和130例正常对照,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SPCR)技术筛查PDE4D基因的单碱基多态性(SNP)45和SNP41,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检测微卫星标记AC008818-1。对资料编码后输入SAS6.12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缺血性卒中患者组中发现一例SNP45和SNP41的双杂合状态,病例组和对照组SNP45、SNP41、AC008818-1多态性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组人群中PDE4D基因SNP45、SNP41和AC008818-1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无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患者血清尿酸水平(BUA)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8例为观察组,80名体检非卒中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BUA,研究BUA与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尿酸浓度(375.93±42.67)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260.43±24.78)mol/L,P〈0.01;轻、中及重度病情患者血尿酸水平逐渐增高,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酸异常患者病情未愈及死亡38例,比例为59.3%,明显高于血尿酸正常者(P〈0.05)。结论血清尿酸水平与脑卒中患者病情及预后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前,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微栓子监测技术在缺血性卒中发病机制的研究中已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大量临床观察表明,这项技术在探讨缺血性卒中的临床分型、预测缺血事件的发生、评价治疗效果及判断预后等方面均可提供客观依据。此文就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尼莫地平组和联合用药组,各48例,两组在给予常规治疗上,尼莫地平组给予口服尼莫地平治疗;联合用药组给予尼莫地平+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 与尼莫地平组比较,联合用药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P<0.05),提高日常生活能力(P<0.05)和临床疗效(P<0.05).结论 尼莫地平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脑梗塞,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儿童体内分离大肠埃希菌,并分析其耐药状况。方法本实验中从未满18周岁儿童体内分离出123例大肠埃希菌,并测定其对头孢克肟、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庆大霉素、亚胺培南和复方新诺明等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环丙沙星是最活跃的抗菌剂(易感率77.8%),其次为庆大霉素(66.4%)。耐药率较高的是头孢克肟(58.5%)和复方新诺明(56.9%)。结论抗菌药物敏感性的调查至关重要,将有助于发现对抗菌药物耐药的大肠埃希菌,利于限制耐药的大肠埃希菌传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