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观察祛痛通络汤联合泛昔洛韦片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方法: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泛昔洛韦片治疗,观察组加用祛痛通络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表(PSQI)评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痛通络汤联合泛昔洛韦片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较好,可减轻疼痛程度,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新癀片外敷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A组)、中药加新癀片外敷组(B组)、中药加阿昔洛韦乳膏外敷组(C组),每组各24例。3组均口服中药颗粒剂7天,B组外敷新癀片每天3次,连续7天,C组外敷阿昔洛韦软膏,每天6次,连续7天。记录3组治疗前、治疗后3、7天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疼痛消失、皮疹停发、水疱开始干涸、水疱完全干涸时间。结果治疗3、7天后B、C组与A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消失时间B组与A、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疹停发时间B组与A、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水疱干涸时间B组与A、C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疱完全结痂时间B组与A、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癀片外敷是治疗带状疱疹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张晓玉 《新中医》2015,47(8):189-190
目的:观察石膏止痛软膏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80例用本院制剂复方石膏止痛软膏外用贴敷;对照组80例给予扶他林乳膏涂敷;在此基础上2组均配合电针治疗,并使用泛昔洛韦、甲钴胺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口服,2组均治疗2疗程(10天为1疗程),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5.0%,高于对照组85.0%;治疗2疗程后,观察组VAS评分与Q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石膏止痛软膏外用贴敷联合电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效果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石膏止痛软膏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用本院制剂石膏止痛软膏外用贴敷,在此基础上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30例泛昔洛韦+甲钴胺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口服,两组疗程均为2周,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在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及睡眠质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石膏止痛软膏外用贴敷联合电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效果肯定,可对其进行深一步的研究,并在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火针赞刺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口服泛昔洛韦片加火针赞刺法治疗,对照组予口服泛昔洛韦片,均以7 d为疗程,比较2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修订综合疗效和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修订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疼痛缓解速度明显比对照组快(P0.01),后遗神经痛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时采用火针赞刺法能够加快皮疹消退、迅速缓解疼痛,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神经痛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药线点灸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泛昔洛韦片口服治疗,治疗组予外用药线点灸联合泛昔洛韦片口服治疗,均治疗7 d,并在治疗后1周、2月进行随访;观察止疱、止痛以及结痂时间,总有效率及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止疱、止痛以及结痂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线点灸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较好,并能明显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四物汤化裁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50例,治疗组运用四物汤化裁治疗;对照组运用维生素B1、维生素B12、芬必得口服治疗。2组治疗时间均为1周,3周后判定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治疗后不同阶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平均积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1周和治疗后3周VAS平均积分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四物汤化裁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点刺拔罐配合氦氖激光联合泛昔洛韦治疗早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6例早期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3例给予氦氖激光联合泛昔洛韦治疗,观察组73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点刺拔罐治疗。统计2组治疗1周后临床疗效、治愈时间及后遗神经痛发生率,评估2组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IL-6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且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VAS评分、CD8~+、IL-4、IL-6及STAT-3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CD3~+、CD4~+、CD4~+/CD8~+及TNF-α水平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点刺拔罐配合氦氖激光联合泛昔洛韦治疗早期带状疱疹可有效缓解疼痛症状,增强机体免疫力,调节炎性细胞因子和STAT-3水平,加快病情康复进程,并有助于避免后遗神经疼痛发生。  相似文献   

9.
王宏蕾  张楠  孙国强  赵静  马建辉 《中医药导报》2019,25(20):106-108,111
目的:探讨白蛇合剂离子导入联合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5例急性期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激光组和联合组各45例,西药组给予口服加巴喷丁胶囊,激光组给予半导体激光照射疼痛部位,联合组在激光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白蛇合剂循发病部位所属经络离子导入。比较3组患者的VAS评分、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患者疼痛减轻程度和疼痛停止时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3周后,联合组患者VAS评分、IL-1β和TFN-α水平低于西药组和激光组(P0.05);联合组患者的疼痛停止时间早于西药组和激光组(P0.05);联合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于西药组和激光组(P0.05);联合组和激光组无不良反应情况,肝、肾功能均正常;西药组发生嗜睡4例,轻度头晕1例,未发生周围性水肿,肝、肾功能均正常。结论:白蛇合剂离子导入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神经痛能快速、有效减轻疼痛症状,缩短疼痛时间,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刘真  陈虹林  黎力 《河南中医》2016,(6):1087-1088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联合新癀片治疗灼口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灼口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谷维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E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穴位注射甲钴胺注射液联合新癀片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口腔疼痛VA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53.8%,治疗组有效率为88.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甲钴胺注射液联合新癀片能有效改善灼口综合征患者自身口腔疼痛或不适程度,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塞来昔布胶囊、盘龙七片及二者联合用药治疗早期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早期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塞来昔布组给予口服塞来昔布胶囊,盘龙七片组给予口服盘龙七片,联合用药组给予口服塞来昔布胶囊+盘龙七片,3组均治疗8周。记录并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WOMAC疼痛评分、关节僵硬积分、日常活动困难度积分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周和8周后,3组的VAS评分、WOMAC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联合用药组的VAS评分和WOMAC评分中关节僵硬评分、活动困难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塞来昔布组和盘龙七片组(P均0.05),塞来昔布组的VAS评分和WOMAC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盘龙七片组(P均0.05);治疗8周后,塞来昔布组的WOMAC总分明显低于盘龙七片组(P0.05)。治疗4周和8周后,联合用药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塞来昔布组和盘龙七片组(P均0.05)。治疗8周后,3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口服盘龙七片可有效缓解早期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疼痛和僵硬,改善关节功能,盘龙七片联合塞来昔布胶囊相对于单一用药效果更明显,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封俊光 《新中医》2019,51(12):187-189
简版:目的:观察疏肝活血汤联合泛昔洛韦片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带状疱疹患者1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泛昔洛韦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疏肝活血汤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比较2组疼痛情况、睡眠质量、皮肤水疱结痂和脱落时间、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92.59%;2组疗效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自拟疏肝活血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符合条件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4例.观察组采用穴位埋线联合自拟疏肝活血汤口服,对照1组口服中药疏肝活血汤,对照2组口服加巴喷丁胶囊.从临床总有效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评价三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两组对照组(均P<0.05),疼痛VAS评分下降及生活质量评分提升等指标观察组均优于两组对照组(均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自拟疏肝活血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气滞血瘀证)具有显著疗效,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围刺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门诊8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加巴喷丁治疗,治疗组在加巴喷丁口服的基础上联合围刺治疗,疗程均为6周。对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6周后的疼痛VAS评分、持续睡眠时间、SF-36评分进行比较,对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持续睡眠时间、SF-36评分等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3、6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 05),但治疗组改善情况更加明显(P 0. 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以眩晕、嗜睡、共济失调为主,均未行特殊处理后自愈。结论: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采用围刺联合加巴喷丁的方法进行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症状、睡眠及生活质量均得到显著改善。该联合方法具有显著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白蛇合剂循经络离子导入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口服加巴喷丁胶囊止痛,治疗组给予白蛇合剂(白花蛇舌草、大青叶、白茅根、赤芍,马齿苋、青黛、元胡、甘草)循发病部位所属经络离子导入止痛。以患者的VAS评分和白介素-1β(IL-1β)水平作为评定患者疼痛程度指标,比较治疗后患者疼痛减轻程度和疼痛停止时间,以及治疗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1周治疗组患者的VAS评分和IL-1β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3周治疗组患者VAS评分和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疼痛停止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蛇合剂循经络离子导入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神经痛能有效减轻疼痛症状,缩短疼痛时间,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泛昔洛韦片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及药理作用分析。方法:将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皮肤科治疗的100例带状疱疹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采用泛昔洛韦片治疗,治疗15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疱、结痂、疼痛缓解时间、止痛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泛昔洛韦片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显著,抗病毒力强、症状改善快、后遗神经痛少,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片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上肢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疼痛科、皮肤科收治的上肢带状疱疹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抗病毒、营养神经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片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4及8周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较治疗前均逐渐下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4周后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除睡眠药物外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个月后2组痛觉过敏均缓解。结论:血府逐瘀片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上肢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汤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曲马多片,治疗组15服曲马多片和益气活血化痰汤,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93.3%,对照组为60.0%(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有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痰汤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新中医》2016,(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预防性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A组40例给予阿昔洛韦治疗,B组40例给予复方当归注射液联合阿昔洛韦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止疱时间、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疼痛症状消失时间、减轻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止疱时间、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疼痛症状消失时间及减轻时间等均低于A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1周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治疗后第2周、3周、4周的VAS评分均低于A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当归注射液联合阿昔洛韦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可有效预防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显著减轻疼痛症状、缩短疼痛缓解及消失时间,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白脉软膏联合卡马西平片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均予以卡马西平片,首日剂量400 mg,分2次口服;若效果不佳,1周后每日用药次数增加1次,每次200 mg,至疼痛停止,或者达到每日最大剂量800 mg.试验组加用白脉软膏,均匀涂擦患侧皮肤,每次1 g,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4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分,治疗前和治疗4周结束时进行生存质量评分,观察两组患者对卡马西平片的耐受性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68.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2、4周V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2、4周时试验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4周生存质量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试验组治疗4周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卡马西平片用量为(452±154) mg/d,对照组为(561±139) mg/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白脉软膏联合卡马西平片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可明显减轻疼痛,提高生存质量,疗效优于单用卡马西平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