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了解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完善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风险评估体系和风险应对策略,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实行风险管理、强化工作质量,推动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实现可持续发展。〔方法〕利用风险管理的方法,从保健中心的整体战略目标出发,在保健中心运行的各个环节和层次进行各种风险的识别和评估。〔结果〕确定了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人力资源风险、技术风险、设备风险、管理风险等潜在风险因素,用层次分析法来进行风险评估。提出了建立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风险管理组织体系、风险管理制度、实行品牌战略的思想,从根本上规避风险;同保险机构合作、为出境人员办理保险等风险应对策略。〔结论〕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实行风险管理科学、可行,有利于其强化工作质量,推动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有效提高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管理质量,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方法〕结合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的具体情况,并通过对福清检验检疫局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分析,为保健中心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工作提出建议。〔结果〕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应从自身特点出发,合理选择内审模式、内审人员及内审关键控制点,实现内审同保健中心日常管理工作一体化。〔结论〕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在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应不断总结经验,全面提高保健中心的工作质量和水平,加快保健中心的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导致国际间人员流动频繁及流量增加的情况下,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如何加强发展,做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方法〕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因素条件,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条件,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应主要做好旅行者健康管理,加强预防接种工作,以及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结论〕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应该从旅行者健康信息管理、信息平台构建、预防接种、旅行者信息反馈、做好口岸急救应急准备等5个方面来加强发展,为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技术保障,发挥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进一步提高国际旅行卫生保健医师的旅行预防接种咨询水平,保证旅行者的旅途健康、安全。〔方法〕结合实践经验,通过对4个典型个案的分析,为国际旅行预防接种咨询工作提出参考建议。〔结果〕旅行卫生保健医师应学习掌握全球传染病疫区分布情况,熟悉各种疫苗的接种禁忌症及除疫苗外的其它预防措施,并能够根据旅行者个人实际情况进行健康评估及推荐预防措施。〔结论〕旅行卫生保健医师不仅要熟悉各国对入境者预防接种要求,同时还必须具有扎实的预防医学理论知识,根据旅行者的实际情况推荐合理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入世后新形势、新任务下我国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的工作对策。〔方法〕笔者结合工作实践,从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的角度对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如何加强自身体系建设进行探讨。〔结果〕各级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应明确各自职责,切实落实“垂直体制,双重管理”模式,大力推行保健中心品牌建设,完善保健中心分级管理办法并加强与出入境管理部门的横向联系,加快保健中心信息化建设步伐。〔结论〕我国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作为检验检疫工作技术保障机构及具有医疗行业特色的医疗保健机构应以“服务经济,促进发展”为中心,大力推进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进程,努力开拓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事业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莆田口岸出入境人员乙肝病毒感染血清学检测结果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了解莆田口岸出入境人员乙肝病毒(HBV)携带情况,为开展口岸传染病监测及旅行卫生保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8092名出入境人员在进行传染病监测体检时采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标志物,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092名出入境人员中,共检测出HBsAg阳性者1254例,阳性率15.5%,其中“小三阳”738例,“大三阳”390例,其他组合126例。〔结论〕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应加强对出入境人员乙型肝炎的监测与防治,并向国际旅行者提供相应的旅行卫生保健措施与知识,保护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朝圣人员这一特殊的群体在预防接种和国际旅行卫生保健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指导。〔方法〕对近10年来新疆地区出国朝圣人员的随机卫生检疫和回国后的染疫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经过近10年来的探讨和实践,显示出新疆卫生检疫部门对出国朝圣人员进行预防接种和国际旅行卫生保健知识的讲授成效显著,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哈吉的高度评价,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结论〕随着朝圣地传染病疫情的变化,应有针对性的对朝圣者进行预防接种和讲授国际旅行卫生保健知识,保护朝圣人员的身体健康,防止传染病传入我国。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实验室的管理和技术水平。〔方法〕对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实验室,依据国际标准进行注册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进行了探讨。〔结果〕严峻的国内外疫情态势;检验检疫执法的严肃性;《健康证书》国际认可的权威性;新技术新方法的出现都要求加快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实验室注册的步伐。〔结论〕注册工作势在必行,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领导机关和有关的业务部门都应给予高度重视,以使这项工作尽快纳入全面质量管理的轨道。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口岸工作部"在口岸卫生检疫核心能力建设过程中的现状,为进一步加强口岸核心能力建设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通过系统分析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口岸工作部"在口岸核心能力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地位及其存在的问题。〔结果〕在新形势下,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成立"口岸工作部"这一工作模式对口岸卫生检疫核心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但同时口岸卫生检疫专业人员合法执业及卫生检疫专业人才的储备是"口岸工作部"今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亟待关注。〔结论〕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成立"口岸工作部"这一工作模式对口岸卫生检疫核心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但其进一步发展有赖于卫生检疫专业人员的合法执业和专业人才的储备。  相似文献   

10.
日照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日照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感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的传染病监测工作,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09年经日照口岸出入境的16994名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2009年共监测体检人员16994名,检出各种传染病281例,总检出率为1.65%,位居前4位的传染病为乙型肝炎(HBsAg)阳性235例,检出率为1.38%;抗HCV阳性22例,检出率为0.13%;开放性肺结核16例,检出率为0.09%;梅毒8例,检出率为0.05%;阳性人群在性别、年龄、职业分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BsAg阳性是日照口岸出入境人员中流行的主要传染病。针对此类人群制定传染病监测和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咨询策略,提高出入境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以有效地防止传染病在国际间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刘志明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10):1988-1990
目的对珠海口岸出入境人员实施传染病监测,评估出入境人员的健康状况,为口岸传染病的预防和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珠海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2007-2009年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珠海口岸2007-2009年出入境人员总体检人数为38 962人,主要为交通员工和劳务人员,占口岸出入境人员总数的91.4%。珠海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检出人数为4 189人,以HBsAg阳性检出率最高为9.95%。出入境人员传染病检出率居前三位的为交通员工12.72%、商务人员10.72%、劳务人员8.72%,各类人员的传染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4.68,P0.01)。不同年份的传染病检出率以2009年的最高达11.2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5,P0.05)。结论珠海口岸出入境人员以交通员工和劳务人员为主体人群,是传染病监测的重点对象。必须严格履行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职责,加强对重点监测人群的传染病的监测工作,开展健康教育,普及疾病预防知识,提高人们的自我防护意识,并及时采取必要的预防控制措施,有效地控制传染病流行,保护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2.
旅行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研究旅行者在旅行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健康问题,为旅行者提供旅行前的医学建议、旅行中的预防和自我治疗措施以及旅行后的临床诊治。为国际旅行者提供高质量的卫生保健服务是保健中心的主要业务之一,通过对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应用旅行医学实践现状分析,提出了加快保健中心旅行医学科学专业化发展的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13.
论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导致国际间人员流动频繁及流量增加的情况下,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如何加强自身发展,发挥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方法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因素条件,查阅大量相关杂志文献和教学资料,结合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现在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条件,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应主要做好对旅行者健康管理,加强预防接种工作,以及加强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结论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应该从旅行者健康信息管理、信息平台构建、预防接种、旅行者信息反馈、做好口岸急救应急准备等五方面来加强自身发展,为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技术保障,发挥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的主要工作是为出入境人员提供国际旅行卫生保健服务,严把国门,防止疾病的传入传出。其区别于社会上体检机构,也区别于行政执法部门,其质量特性体现在把关和服务两个方面。为此,结合ISO9000标准,对把关工作的授权执法性、依法规范性,服务工作的无形性、同一性、差异性、不可储存性等质量特性进行研究分析。指出保健中心质量特性三个基本层次的内涵,实现途径;提出国家质检总局和保健中心两个层面的建议。旨在找准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工作质量改进的突破口,不断地提高保健中心把关、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5.
出入境人员的日益增加,给口岸卫生检疫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应该注重旅行者健康信息管理、信息平台构建、预防接种、旅行者信息反馈,以及做好口岸急救应急准备等五方面的发展,为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江西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的感染现状,为有效开展传染病的监测与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1年江西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江西口岸4年间共进行传染病监测体检38 226人次,检出各种传染病5 095例,总检出率为13.33%。检出率最高的是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4 815例,为12.60%;其次是梅毒抗体阳性181例,为0.47%;肺结核92例,为0.24%;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性7例,为0.02%。不同职业人群传染病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272,P<0.01),其中以劳务人员检出率最高,其次为涉外婚姻人员。结论乙肝和梅毒是江西口岸出入境人员感染的主要传染病,劳务人员和涉外婚姻人员是江西口岸传染病重点监测对象。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普及疾病预防知识,提高出入境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和行为干预措施,减少传染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7.
作者依据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的任务,有针对性地分析了《国际卫生条例(2005年)》与《国际卫生条例(1969)》变化和突出特点,提出几点应对内容,主要包括口岸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监测和应对,流行病的预警和应对,加强传染病监测能力建设,传染病监测信息化管理以及加强与地方卫生部门、疾病控制中心的技术合作,及时通报疫情信息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义乌市外籍在华人群传染病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策略,促进外籍人群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9年10—12月,选取15岁及以上到义乌市国际旅行保健中心体检的常住外籍人群为调查对象。开展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信息、健康状况和传染病知晓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义乌市常住外籍人群传染病知晓的因素。结果 义乌市外籍人群传染病知晓率为47.95%。年龄30~<45岁(OR=1.379,95%CI:1.099~1.731),教育水平为大学(OR=2.599,95%CI:1.144~5.903)或研究生(OR=3.022,95%CI:1.237~7.387),到过义乌市医疗机构就诊(OR=1.504,95%CI:1.229~1.841),接受过健康知识宣传手册、短片或海报(OR=1.745,95%CI:1.374~2.218)的外籍人群传染病知晓率更高。外籍人群在义乌获取传染病知识的主要途径为网络,其次为家人、朋友和医护人员。结论 义乌市外籍人群传染病知晓程度总体不高,应重点加强低年龄、文化程度低、未曾到义乌医疗机构就诊以及未曾接受过健康知识宣教的外籍人群的传染病知识培训与教育,提高外籍人群传染病知晓水平,促进人群健康。  相似文献   

19.
云南口岸2007年出境劳务人员传染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云南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出境劳务人员传染病的感染情况,为口岸传染病预防和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云南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2007年出境劳务人员传染病检测资斜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在1525名出境劳务人员中检出乙肝、丙肝、梅毒及相关指标异常131例,总检出率8.59%,其中HBsAg检出率6.69%,HCV检出率0.98%,梅毒检出率为0.92%。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人群分布以工人感染较高,30-49岁年龄组占半数以上。结论通过了解传染病的感染现状,必须加强出境劳务人员传染病的监测工作,合理规范劳务输出和制定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