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特点、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及显微手术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方法:回顾我院32例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总结。结果:经显微手术能有效治疗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对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需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结论:只要掌握儿童IAC的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方法,显微外科可以改善症状,控制癫痫,是治疗儿童IAC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颅内蛛网膜囊肿手术治疗病例,手术方法均采用带蒂颞浅血管肌筋膜瓣进行填充治疗。结果本组63例术后随访1~2年,头颅CT证实囊肿消失或缩小者52例,影像学有效率82.5%;临床症状消失或改善者54例,临床有效率85.7%。结论对颅内蛛网膜囊肿应积极手术治疗,采用带蒂的颞肌筋膜瓣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是一种较为简单的手术方法,且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手术治疗的指征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颅内蛛网膜囊肿治疗病例,其中囊肿切除并脑池开放术14例,囊肿分流术17例,11例未手术者临床随访观察。结果患者手术过程均较顺利,大部分手术治疗者获得良好疗效,癫痫能得到控制或减少发作次数。开颅手术组中,93%的患者囊肿体积明显缩小或消失,囊肿消失率为36%;分流手术组中,88%的患者囊肿体积明显缩小或消失,囊肿消失率为23%。结论对颅内蛛网膜囊肿应积极手术治疗。囊肿切除并脑池开放术和囊肿分流术均在颅内蛛网膜囊肿患者症状改善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囊肿分流术是首选的外科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手术治疗的指征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颅内蛛网膜囊肿治疗病例,其中囊肿切除并脑池开放术14例,囊肿分流术17例,11例未手术者临床随访观察。结果:患者手术过程均较顺利,大部分手术治疗者获得良好疗效,癫痫能得到控制或减少发作次数。开颅手术组中,93%的患者囊肿体积明显缩小或消失,囊肿消失率为36%;分流手术组中,88%的患者囊肿体积明显缩小或消失,囊肿消失率为23%。结论:对颅内蛛网膜囊肿应积极手术治疗。囊肿切除并脑池开放术和囊肿分流术均在颅内蛛网膜囊肿患者症状改善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囊肿分流术是首选的外科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囊肿切除并脑池开放术治疗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效果和手术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6例应用囊肿切除并脑池开放术治疗患儿的资料.结果:经囊肿切除并脑池开放术治疗的26例中,25例均有明显改善,1例症状无明显缓解.结论:囊肿切除并脑池开放术是治疗儿童蛛网膜囊肿的一种有效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治疗方式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手术治疗的颅内蛛网膜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显微镜下囊壁部分切除+囊肿-脑池造瘘术16例,囊肿-腹腔分流术11例,脑室镜下囊壁部分切除+囊肿-脑室或脑池造瘘术8例。结果随访6个月~2年,30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33例患者蛛网膜囊肿体积显著减小。结论蛛网膜囊肿患者一旦产生临床症状,均应积极手术治疗,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囊肿位置、大小等因素,进行个体化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颅内蛛网膜囊肿是指脑脊液样的清亮无色液体被包裹在蛛网膜所构成的袋状结构内而形成的囊肿.该病是儿童一种常见的颅内病变,主要是先天性因素,而外伤因素很少[1].我院自1995年至2006年手术治疗后颅窝蛛网膜囊肿21例,现就其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汪海关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4):3429-3431,3458
开颅囊肿切除术、囊肿切除+脑池交通术等方法治疗颅内多发性囊肿患儿,其手术刨伤大,且易复发,临床症状不易消失等缺点。笔者采取囊肿串联.腹腔分流术治疗儿童颅内多发性蛛网膜囊肿8例,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任智英  李献福 《天津医药》1989,17(11):660-662
本文报告颅内蛛网膜囊肿10例,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4~35岁,10岁以下者6例。囊肿位于中颅凹(颞极与外侧裂)4例,枕叶,三脑室、额叶凸面各1例,小脑及蚓部后侧3例。除1例保守治疗追踪观察外,其余9例均开颅行囊肿全切术治愈。本文就颅内蛛网膜囊肿的病因、病理、诊断、治疗等问题进行讨论,认为采用显微手术将囊肿全切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的首选疗法。  相似文献   

10.
邓超  田劲  王剑波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4):3691-3692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手术技巧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采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颅内蛛网膜囊肿的病例,术后随访3~12个月.结果:15例头痛明显缓解,2例头痛缓解不明显,1例偏瘫恢复,4例癫痫患者中3例发作次数减少,1例癫痫无明显缓解.头围增大的2例患儿头围均有不同程度缩小.结论:神经内镜手术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有效方法,预后好.  相似文献   

11.
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方法探讨上海浦南医院(200125)刘海林李方夏颅内蛛网膜囊肿属于良性囊肿,约占颅内占位病变的1%〔1〕,对其治疗,大多数学者均采用开颅囊肿切除的方法。本文对我院六年来收治的34例颅内蛛网膜囊肿病例的手术方式、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探...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通过对46例颅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症状、辅助检查及手术治疗分析,提出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早期诊断方法与手术治疗效果。结果:46例均经CT及MRI证实,并行手术治疗,无手术死亡和并发症。术后随访12个月,复查CT,2例囊腔同术前,余44例囊腔均见明显缩小,颅高压症状消失。术前有癲痫症状的5例,术后也得到控制。结论:CT、MRI是最可靠的诊断依据,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张开治  ;方哲  ;高键  ;赵兴利 《中国医药》2014,(10):1468-1470
目的 比较开颅手术与分流手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2000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72例行手术治疗的颅内蛛网膜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开颅组(脑蛛网膜囊肿切除术20例)和分流组(脑囊肿-腹腔分流术52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术后囊肿复发情况.结果 与开颅组比较,分流组手术时间短[(2.20 ±0.05) min比(2.90±0.29) min]、术中出血量少[(104 ±4)ml比(158±14)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住院时间、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囊肿复发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8.40±0.18)d比(8.50 ±0.27) d,88.5% (46/52)比90.0% (18/20),15.4% (8/52)比20.0% (4/20),11.5% (6/52)比10.0% (2/20)](均P>0.05).结论 开颅手术与分流手术对于颅内蛛网膜的治疗各有其优缺点.颅内蛛网膜囊肿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囊肿的部位、疾病的特殊性、术者手术操作的熟练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4.
李光杰 《河北医药》2005,27(3):222-223
颅内蛛网膜囊肿是指脑脊液样无色清亮液体被包裹在蛛网膜所构成的囊状结构内而形成的占位性病变。蛛网膜囊肿临床少见,约占颅内占位性病变的1%,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75%发生于儿童。随着现代影像学的发展,本病发现明显增多,对其处理原则目前看法不一。我院自1992年2月至2002年2月共手术治疗79例,现对本病的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配合神经内窥镜在手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半导体激光配合神经内镜手术,选择适当的输出功率,凝固止血时采用功率5~12W,气化切割时采用功率15~30W,进行凝固、止血、气化、切割等手术操作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结果随访35例,随访时间6~12个月,均行头部CT或MR I动态观察,34例术前症状明显得到改善,1例无效。术后并发硬膜下血肿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行保守治疗治愈,无复发,无颅内感染等其他并发症,总有效率达97.1%。结论半导体激光配合内窥镜技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安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蛛网膜囊肿43例外科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指征和手术方法.方法 手术治疗43例蛛网膜囊肿,其中35例切除大部分囊壁并疏通囊腔与周围脑池、蛛网膜下腔;5例行囊肿-腹腔分流术;2例在脑室镜下行囊肿-侧脑室造瘘术;1例行单纯囊肿.脑池分流术.结果 术后随访1/2~3年,囊肿消失7例,明显缩小21例,稍有缩小10例,无明显变化5例.结论 正确把握手术指征和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可使蛛网膜囊肿的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在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诊断过程中,以钆喷酸葡胺为造影剂的MRI脑池造影术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3年10月到2016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患有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患儿,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8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收集.在患者入院治疗后均对患儿进行了腰椎穿刺术或者侧脑室穿刺术,穿刺过程中使得被稀释的钆喷酸匍胺注入患儿蛛网腔下腔,在对患者进行造影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MRI扫描,扫描时间分别为患者注药后1h和24h,对患儿的囊肿状况进行综合性评定.结果 80例患者造影后出现头痛患者有4例,是总研究例数的5%.通过对患儿造影结果的分析,发现80例患儿中表现为囊肿早期正常显影的有65例,延迟显影的患儿有8例,不显影的患儿有7例,对于延迟显影和不显影的患儿采用手术的治疗方式,其余正常显影的患儿则以保守治疗为主.通过治疗措施的采取,手术患儿囊肿呈现明显缩小趋势,保守治疗患者囊肿也未出现增大的趋势.结论 在对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进行诊断的过程中,以钆喷酸葡胺为造影剂的MRI脑池造影术效果明显,相关医疗机构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与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治疗颅内幕上蛛网膜囊肿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颅内幕上蛛网膜囊肿采用脑室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采用囊肿-脑池造瘘术或脑室-囊肿-脑池造瘘术。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所有患者症状好转,囊腔影像有不同程度缩小,1例患者2个月后出现慢性硬膜下血肿,经钻孔引流后痊愈。结论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颅内幕上蛛网膜囊肿,手术微创,安全,并发症少,恢复快,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19.
郭伟  王莉莉  向进  陈东  吕文  赵永阳 《中国医药》2009,4(3):212-213
目的探讨神经内窥镜辅助下半导体激光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8例颅内蛛网膜囊肿患者均采用神经内窥镜辅助下利用半导体激光,选择适当的输出功率进行凝固、止血、汽化、切割等手术治疗。结果随访48例,随访时间6个月至2年。45例症状消失或明显得到改善,无复发;3例术后症状未改善:并发硬脑膜下血肿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无感染等其他并发症;总有效45例(93.75%)。结论神经内窥镜配合半导体激光技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是临床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颅内蛛网膜囊肿(Intracranial arachnoid cyst,IAC)为蛛网膜包裹脑脊液形成的非肿瘤性囊性病变,约占颅内占位性病变的0.4~1%[1].关于IAC的治疗方法目前还存在争议,国内对此方面的报道不多.我科从1988年1月至1998年12月期间收治的23例颅内蛛网膜囊肿,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