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核磁共振成象(MRI)对比剂的研制和开发可以追朔到MRI用于临床的早期[1]。多年来,人们把精力集中在顺磁质领域,研制出了许多不同用途的顺磁性MRI对比剂,不同程度地提高了MRI的诊断能力,其中最成功的要算Gd-DTPA(Gadolinium diethylene 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但该对比剂具有价格昂贵、组织内存留时间短,要求设备性能好能快速扫描以及分布无组织特异性等缺点[2]。近年来,人们利用药剂学上的新成就——白蛋白骨架铁磁微囊技术,在超顺磁质领域开发并逐步完善了另一类具有更高组织特异性、安全、方便的MRI对比剂——超顺磁氧铁微球剂(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MRI检查肝局灶性病变很敏感,应用超顺磁氧化铁(SPIO)对比剂可进一步提高检查肝病灶及其组织特性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作者报道1例肝腺瘤的SPIO增强MRI表现,为说明SPIO增强MRI区别肝腺瘤和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作用还报道一例FNH。例1为女性,33岁,有10年口服避孕药史,急性腹痛就诊。增强CT扫描见肝右叶一环状强化肿块,中央为低密度区。MRI T_1WI上见肿块中央为不  相似文献   

3.
口服胃肠道造影对比剂在MRI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应用口服胃肠道对比剂后,腹部MRI检查图像质量的改善。材料和方法:以葡萄糖酸亚铁糖浆溶液为对比剂,经体外试验确定适宜的浓度;并进行临床试验,将50例受检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口服葡萄糖酸亚铁糖浆溶液和水作为胃肠道对比剂,采用FSE序列,横断面T1WI,PWI,T2WI,所得图像与水作为对比剂时的图像对比研究。结果:以葡萄糖酸亚铁糖浆溶液作对比剂时,在T1WI,PWI,T2WI上,胃肠道均呈现高信号,胃肠道结构及腹部实质脏器显示清晰,优于以水作为胃肠道对比剂时的图像。结论:使用合适的胃肠道对比剂,可以使腹部脏器得到更好显示。  相似文献   

4.
作者对27例间变的临床变异型前列腺癌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包括12例开始活检或治疗失败后重复活检证实为小细胞性癌组织成份,年龄45~79岁。在化疗开始前,26例作了腹部和盆腔CT,1例作了腹部CT和盆腔MRI。CT扫描时除1例外均口服对比剂,21例又静脉给对比剂。17例获得软组织、肺、骨和肝脏窗位,4例仅获得软组织窗,6例获得软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口服枸橼酸铁铵前后MRCP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43例可疑胰胆管病变者行常规MRI及口服枸橼酸铁铵前后MRCP,并根据术后病理诊断,对照研究口服枸橼酸铁铵前后MRCP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口服对比剂后图像质量明显改善;常规MRI,综合口服对比剂后前后MRCP定位、定性诊断的准确率明显提高,分别达到100%及95.4%.结论: 口服枸橼酸铁铵后能有效抑制胃、十二指肠内液体高信号,明显改善胰胆管的显像效果,综合口服对比剂前后MRCP对胆胰系统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肠道克隆病的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克隆病是肠壁的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以往以钡灌肠为主要诊断手段。早期的MRI由于伪影较多而限制了其在腹部的应用。近年来随着高场强磁共振的出现及快速扫描序列的开发,特别是磁共振口服对比剂的应用,使得MRI在腹部疾病特别是对克隆病的诊断显示出独有的优势。目前的研究已证明,MRI无论是诊断克隆病本身范围,还是腔外侵犯,其敏感性、特异性皆明显高于常规钡灌肠。  相似文献   

7.
正摘要随着腹部MRI技术的进步,无需静脉注射或口服对比剂即可实现快速、自由呼吸成像。对于疑似阑尾炎,MRI作为首选成像方法尚未有相关研究。目的探讨MRI作为可  相似文献   

8.
克隆病是肠壁的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以往以钡灌肠为主要诊断手段.早期的MRI由于伪影较多而限制了其在腹部的应用.近年来随着高场强磁共振的出现及快速扫描序列的开发,特别是磁共振口服对比剂的应用,使得MRI在腹部疾病特别是对克隆病的诊断显示出独有的优势.目前的研究已证明,MRI无论是诊断克隆病本身范围,还是腔外侵犯,其敏感性、特异性皆明显高于常规钡灌肠.  相似文献   

9.
腹部MR检查日趋广泛,然而缺乏理想的口服对比剂,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MR技术在腹部的应用.综述了口服MR对比剂的作用原理、分类、服用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以促进其研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造影磁共振成像评价胃肿瘤初步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运动伪影和信号对比不足,胃肠道病变无法在普通MRI中清楚显示,一直被视为腹部MRI的盲区.近年来,MRI口服造影剂逐渐用于临床,使腹部MRI的解剖分辨率得以提高,但有关用MRI检查胃本身病变的报道极少,为此,我们将口服造影上腹部MRI查出的7例胃肿瘤作一报道,旨在探讨造影MRI检出胃肿瘤病变的可能性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1.
腹部MR检查日趋广泛,然而缺乏理想的口服对比荆,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MR技术在腹部的应用。综述了口服MR对比剂的作用原理、分类、服用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以促进其研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新型口服磁石MRI对比剂D98A的临床试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一种新近由磁石为原料研制成功的超顺磁性口服磁共振对比剂D98A在腹部MR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不同场强的MR机,对80例受检者进行了平扫和服用D98A量500~1000ml的MRI检查,扫描序列包括T1WI、T2WI和脂肪抑制,观察该对比剂的对比效果、分布情况及对腹腔脏器轮廓的勾画及副反应。结果D98A对比剂易于受检者接受、安全性好、性能稳定、胃肠道充盈良好,在各种扫描序列下胃肠道均呈低信号对比状态,腹部脏器的勾画较平扫明显提高,使用D98A前后胃肠道显示率由平均约10%,提高到约89%,。受检者均未出现副反应。结论D98A安全有效,有利于腹腔内实质脏器的勾画,可提高胃肠道和腹腔内病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口服肠道对比剂后,应用常规磁共振扫描,重点MRI件散成像(MRI-DWI)、True-FISP序列对胃肠道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对119例胃肠道疾病患者检查前口服不同对比剂的常规MRI、True-FISP序列及DWI(不同b值.b=600、b=1000)图像进行比较研究分析。结果:发现在DWI序列上.恶性病变在高b值(b=1000)时信号较高.较其它方法更能够明确病变的真实大小。结论:口服铁制剂对比剂后,应用DWI、True-FISP序列对胃肠道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及MRI两种检查方法在腹部囊性淋巴管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腹部囊性淋巴管瘤患者的CT及MRI表现进行分析,探讨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应用价值。结果病理检查结果:26例患者中2例位于大网膜囊,12例位于肠系膜,10例位于后腹膜,2例位于两侧肾上腺。CT和MRI检查结果:CT检查显示病灶壁均很薄,部分病灶可见分隔,呈现水样密度,注入对比增强剂后,壁及分隔轻度强化;病灶形态不规则,呈现分房样改变,可见血管、胃壁及肠腔被包绕其中,而且对其相邻结构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挤压推移。在MRI检查图像中,病灶呈现稍长T1长T2信号,壁较薄,其内可见多发条状信号分隔影,注入对比剂后壁及分隔可见轻度强化。结论 CT及MRI检查可清楚显示腹部囊性淋巴管瘤部位、范围、内部特征,对术前协助诊断及对手术均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口服枸橼酸铁铵在胆胰系MRI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口服枸橼酸铁铵在胆胰系MR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6例怀疑有胰胆管系统疾病的患者行口服枸橼酸铁铵前、后MRCP及常规胆胰系MRI,对服用对比剂前后MRCP图像质量、邻近脏器边缘分辨力及各序列上胃十二指肠腔与肝脏的对比噪声比进行自身对照研究,由资深放射科医生对两组图像进行评价,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服用对比剂后TrueFISP及HASTE序列均显示胃、十二指肠腔内信号显著降低,形成阴性对比;而FL2D序列胃、十二指肠腔内信号增强,形成阳性对比;胃十二指肠腔内液体造成的背景高信号被完全抑制,单层法与多层法MRCP图像质量及邻近的肝胆胰等结构边缘分辨力均明显提高。结论:口服枸橼酸铁铵能明显提高胆胰系MRI的成像质量,对诊断胆胰系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红氧化铁超顺磁性口服磁共振对比剂在胃部MR 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扫描前口服红氧化铁对比剂,对36例年龄21~60岁受检者行胃部MR检查,对图像进行影像学分析。结果36例受检者服用对比剂后,胃充盈达100%。在各序列扫描中,均呈阴性对比,胃部病变及毗邻关系显示清晰。行MRCP时,可有效抑制胃肠道高信号伪影。结论在胃部MR检查中,口服红氧化铁对比剂易于接受,安全性好,性能稳定,成像浓度范围宽,是一种优良的胃肠阴性对比剂。  相似文献   

17.
笔者总结了2000例成年人腹部CT检查前口服对比剂情况,探讨胃肠道对比剂充盈情况与时间的关系。材料和方法1998年-2002年所有腹部CT检查病例中随机抽取2000份成年人腹部CT检查病例,其中男、女各1000份,检查前每位患者缓慢、连续口服肠道对比剂20ml/kg体重(约1000—2000ml)。依其不同检查部位分别  相似文献   

18.
超小型超顺磁氧化铁粒子是一种新型磁共振对比剂,属于网状内皮系统对比剂,是由不同外层材料包裹形成的氧化铁纳米颗粒。其特殊的理化和生物学特性使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RSNA2015报道的分子影像学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靶向特异性分子探针及复合分子探针的研发和应用:如靶向特异性超顺磁氧化铁纳米探针,放射性核素示踪剂免疫,复合超声微泡对比剂及光学对比剂等,应用于肿瘤血管靶向显像,肿瘤诊断、治疗疗效评估及肿瘤淋巴结转移等.③新型的放射学分子成像方法:如磁性粒子成像,磁共振波谱成像及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成像等.③多模态或多参数分子显像:MRI、PET、SPECT、超声及光学分子成像技术中两种或多种技术的结合.④干细胞追踪及显像.  相似文献   

20.
<正>目的评价采用不同类型对比剂行腹部CT检查的诊断准确性。材料与方法 2008例病人口服不同类型的对比剂(阳性对比剂钡,n=576;中性对比剂水,n=716;无肠道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