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尿液检验常应用于临床。一般检查如尿糖、蛋白、尿沉渣镜检等,应送检中段新鲜晨尿。不能立即送检或需长时间留取的尿液标本(如2小时以上),首先应考虑其防腐处理,按送检目的不同而加入不同种类的防腐剂,以保证检验质量。为此,现介绍几种常用防腐剂,供基层医生在实际工作中选用。 (1)甲苯:加入数滴,使尿液表面形成一层薄膜以隔绝空气,起到防腐作用。适用于尿蛋白、尿糖、酮体、尿三胆检查以及尿潜血试验,是保存尿液化学  相似文献   

2.
尿常规检验广泛用于疾病的辅助诊断;对无症状人群进行先天性或遗传性疾病的筛查;对疾病进展的监测;治疗效果或并发证的监测;滥用药物检测等。尿常规检验的质量管理是发挥尿常规检验功能作用的基础和关键。1 尿液标本收集11 尿液标本必须新鲜 尿常规检验最好留取清晨第一次中段尿;门诊或急诊病人可随时留取,但在标本容器上必须注明留取时间。凡未注明留尿时间或尿量不够的标本应拒收。12 尿液标本的容器必须清洁 使用清洁一次性有盖的容器,改变目前敞开无盖的尿杯。容器上应贴有病人姓名、验联号(或条码)及注明标本留取时间的标签。13 …  相似文献   

3.
桂红民 《护理研究》2006,20(31):2885-2885
临床上新病人入院后一般均需要留取尿标本作尿常规检查。而婴儿不易留取到尿,若将尿瓶直接放在会阴部既不安全也易损伤皮肤,致使尿标本的收集存在一定的难度,导致临床检验不及时。针对此问题,总结出了一个简便易行又经济安全的方法,现介绍如下。若为男婴,将一次性薄膜手套的指套套在婴儿的阴茎上,用一条胶布将指套固定于阴茎根部皮肤,接到尿液后取下,再将尿液倒在标本瓶内送检。若为女婴,将一次性薄膜手套或食品保鲜袋的开口端敷于会阴部,并用胶布固定,接到尿液后取下,再将尿液倒在标本瓶内送检。此方法也适合尿培养标本的收集,只是薄膜手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尿液标本放置时间及剩余试纸条带(试带)保存方法对结果的影响。方法 30例初入院患者于次日每人留取两份尿液标本,一份为首次晨尿(早晨第一次尿,规定于05:00~06:00留取),一份为二次晨尿,于08:00留取,送检。另外自配质控尿液;分别用两种不同方法保存的剩余试带测试,并连续监测10d。结果首次晨尿和二次晨尿检测结果存在差异。剩余试带常温保存和放置冰箱保存对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时间的延长差异越大。结论尿液标本放置时间过长和剩余试带的保存方法不当都会使检验结果不符合真实值。  相似文献   

5.
李修英  杨湘英  吴清清  金苓莉   《护理与康复》2021,20(11):100-102
改良莫氏试验又称为尿浓缩稀释试验,是指通过测定正常24 h尿量、昼尿量与夜尿量之比,了解远端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功能的检查方法[1 ].试验中尿标本共留取 7 次:晨8 时排尿弃去,于10时、12时、14时、16时、18时、20时(日间尿)及次晨8时(夜间尿)各留取尿液1次,每次须排尽尿液.该试验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试验过程中常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通常采用自制的输液玻璃瓶或空饮料瓶作为盛放容器,瓶上无刻度,不方便计量;不同时间段的容器在拿取和存放时易混淆;多个容器随地放置,容易被过往人群碰倒致尿液流出,患者不得不择日重新留取尿标本;采集瓶较多,标本送检时携带不方便;该试验过程长达24 h ,天气炎热时,长时间搁置的尿标本极易出现变质影响检验质量,从而影响医生对患者实际病情的诊治[2 -4 ].  相似文献   

6.
第三章尿液标本第一节尿常规检验标本每位新入院病人都必须作尿常规检验,护士几乎每天都要收集送检这类标本。由于习以为常,因此操作的规范性往往易被忽略。一、用物与准备(一)护士与病人沟通:护士应提前在留尿的前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棉球吸附法留取尿标本对尿液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4—5月某医院住院肾病尿异常患者30例,每例留取晨尿30 mL,由研究者将留取的每份尿标本以自身为基准,分为等质量等尿量2份尿标本,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依据尿常规中尿液有形成分的6项基本指标进行检验,实验组加入棉球吸附再挤出尿液后进行检验。观察比较两组尿液常规中有形物质6项指标检查结果。结果两组尿液pH值、尿糖、镜检红细胞检验结果完全一致,尿蛋白、管型和镜检白细胞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棉球吸附法留取尿标本方法可行,棉球对尿液检查结果无干扰性影响。  相似文献   

8.
1 标本采集要正确1.1 尿常规一般要留取新鲜尿 ,以清晨第 1次尿为宜 ,较浓缩 ,条件恒定 ,便于对比。急诊患者可随时留取。1.2 使用清洁有盖容器 (禁用装过药片的瓶子 ) ,标本应避免经血、精液、白带等混入。2 及时检验2 .1 收集的尿标本 ,从排出到检测应在 2 h内完成 ,否则会影响尿化学成分及有形成分的改变。如红细胞溶解 ,细菌繁殖影响到红细胞、尿蛋白的检验。尿中的尿胆原成分可因光分解或氧化而减弱。2 .2 测定前 ,应充分混匀尿液 ,以使尿液试纸带正确地反映实验结果 ,否则因试纸带接触不到管底成分影响结果。3 试纸带的保存平…  相似文献   

9.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血糖测定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肝素锂抗凝血浆标本放置时间对血糖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将20份新鲜肝素锂抗凝全血标本立即离心分离血浆,按即时,1、2、3、4、5 h测定血糖,并与即时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标本放置1 h的测定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标本放置2 h以上的测定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用肝素锂抗凝全血血浆标本,室温放置1 h对血糖测定结果无明显影响,为了保证血糖测定结果的准确性,血糖标本应在抽血后1 h内完成血糖测定。  相似文献   

10.
氟化钠对三种干化学法测定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胜英  袁谦  徐克 《检验医学》2005,20(6):597-598
血中葡萄糖测定是临床实验室最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其测定的标本可选用全血、血浆或血清,由于血标本中红细胞仍在进行糖酵解,因此在长时间的转运或处理过程中葡萄糖浓度会大幅度降低,《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推荐使用草酸钾-氟化钠作为血糖测定的抗凝剂,但这仅仅是针对湿化学方法而言的,对干化学测定血糖究竟有否影响还是未知数,为此我们作了初步试验。  相似文献   

11.
尿液分析仪不能全部替代尿液化学检验,因而对尿沉渣的镜检仍应给予重视。尿液检验应先作离心沉淀的操作,而不能直接将尿液涂在玻片上镜检。现将直接吸入法与离心沉淀法的结果作一比较: 1 采样方法 实验标本取于有明显的尿道不适症状和尿液典型病理改变者。用一次性清洁干燥的采尿杯,留取病人晨尿的中段尿,及时进行镜检。 2 操作步骤  相似文献   

12.
尿分析仪的普及其简单、快等优点很快被人们接受,但在实际操作中可出现一些假阳性或阴性,其试纸带在检测过程中受尿中化学因素干扰,对此我们将一些注意事项介绍如下。1葡萄糖(GLU)尿糖分析试纸的后一步反映是氧化还原反应,尿中含有维生素C时能是使检测结果偏低甚至出现假阴性,特别是静脉滴注维生素C影响很大,这对帮助临床医生在分析服用维生素C的患者尿的结果很重要,高浓度的酮体也可引起假阴性。2亚硝酸盐(NIT)尿液中的亚硝酸盐检测结果阳性,预示尿中细菌数量在10万/ml以上,但尿中混有大便,尿液放置时间在4h以上未及时送检,留取标本样…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女性患常规尿液样本留取方法的正确指导,确保检验结果的正确性。方法 对尿液分析结果有异常的女性患,进行正确指导留取方法后,再重新留尿检验。结果 尿液分析阳性率明显下降。结论 女性患尿液标本极易污染,影响检查结果和对患的治疗,应慎重对待。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1 150例的尿液标本结果,探讨分析尿液标本采集对结果的影响。方法采集正常体检1 150例的尿液标本,用尿液分析仪检测,对于阳性标本,指导受检者正确留取尿样后再次检测。比较两次检测结果,探讨分析尿样采集与结果的关系。结果自行留取的尿标本假阳性明显高于指导后正确留取的尿标本,经统计学处理后,尿蛋白、潜血、尿酮体、尿白细胞两次采集的标本结果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糖两次标本的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液标本的正确采集对获取正确的临床结果具有重要意义。标本采集前要明确告知和指导患者或体检者,以减少假阳性,提高检验结果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纠正血液标本处理和放置时间对血糖浓度检查结果影响系列研究中的统计学问题。方法检测3种不同处理方式和不同放置时间后健康人群血液标本的血糖浓度,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处理方式组的放置不同时间血液标本的血糖值,采用Dunnett-t检验比较不同放置时间标本血糖值与对照组血糖值。结果血液标本处理方式和放置时间对血糖浓度具有显著影响;及时分离血清血糖值在8h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离心不分离血清和不离心,血糖测定随放置时间延长而降低;采用单纯配对t检验增加假阳性概率。结论检测血糖浓度的临床标本在不能及时送检情况下应及时分离血清保存;运用错误的统计学方法将导致结果可信度降低。  相似文献   

16.
24小时尿标本留取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减少影响24h尿标本检测结果的因素,探索一种简单科学的24h尿标本留取方法. 方法:将73例住院患者的24h尿标本分为4组,进行自身对照,测定其尿糖、尿蛋白、尿酸、内生肌酐清除率、尿电解质值. 结果:4组测定值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改进法完全可以替代传统法留取24h尿标本.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或作用缺陷而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其检测方法有尿糖测定,血糖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测定,葡萄糖耐量试验(GTT),血浆胰岛素和c肽测定等。其中葡萄糖耐量试验(GTT)用于血糖高于正常范围而又未达到诊断糖尿病标准。其临床适应证及测试要求对糖尿病及其他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红霞 《护理研究》2011,25(24):2187
小便检验是医学检验三大常规检验项目之一。在临床上,经常使用留取尿液的容器,是一种无盖短耳的塑料小杯子,病人常在接尿液时污染手臂和器具表面;留置后标本暴露在空气中,易影响检验结果;送检途中尿液容易外溢,这些缺陷给病人带来诸多不便。为了减少尿液的挥发,防止尿液的污染,有效提高尿液检测的质量,本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角度出发,作者设计了一种实用的分离型一次性采尿器。2008年4月—2009年4月,在我院临床经98例病人分别使用分离型一次性采尿器和目前常用的一次性尿杯做采集尿样试验,结果95.5%的病人反映采尿器较一次性尿杯方便实用,干  相似文献   

19.
尿液放置时间对尿11项测定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液放置时问对尿11项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用电脑化尿液分析仪及11项试纸测定放置不同时间的尿液。结果正常尿液测定结果较稳定,而异常尿液很不稳定。结论尿液标本一定要在留取后60min内检测完。  相似文献   

20.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以往留取24h尿液时,通常让病人购买普通塑料桶留取,留取24h尿液后,摇匀桶内尿液,并从桶中倒出10ml尿标本送检,剩余尿液只能用量杯多次测量,计算总量。这一过程操作繁琐,既增加了护士工作量、准确性差,且极不卫生,留取标本不规范。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设计了24h测尿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