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五行类比的逻辑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五行为主线的类比法是中医学孤主要逻辑方法之一。在五行类比的逻辑式中,其结构是:特殊--(五行)--特殊,五行中介,借此中介过渡,才完成了由此及彼的类比推理。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五行学说,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其五行概括法、五行归纳法,五行生克乘侮规律演绎法,都是教授人们认识事物、分析事物、归纳事物和联系事物的思想方法。五行学说有个“五行之中,各具五行”(《类经图翼·五行统论》)的独特论点,并以此演化出“五复有五,五五...  相似文献   

3.
就中医“五行”学说的英译进行评析。由于中国学与中国哲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尖评析五行学说时必须对其发生的源头作一叙述。并对五行的英语翻译从字面上,意义上进行剖析和评述。  相似文献   

4.
算命先生在给人掐指推算吉凶祸福时,口中念念有词的便是五行生克的一套,于是有人认为,中医说的“五行学说”也属于唯心论,毫无科学性可言。其实,五行学说本身是用来说明宇宙万物生成、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一种哲学思想、一种方法论,属于唯物的自然观和辩证法,绝不同于算命先生的一套说辞。五行的“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行”则是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认识到,这五种物质是人类所必需的基本元素,由于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还可以产生出新的事物。在这种朴素的认识基础上,一些具有唯…  相似文献   

5.
五行学说属于古代哲学思想,是古人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特性及"相生""相克"规律来认识、解释和探索世界规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秦汉时期,五行学说被应用于医学,与医学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医五行学说。《黄帝内经》中就详细记载了五行、五气、五脏、五味、五体、五志、五色、五声、五音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五行、八卦与四元素学说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行学说与易经八卦体系,有着明显的不同:八卦代表的天、地、水、火、山、泽、雷、风属于自然物质,而五行则把人类劳动创造的“金”也纳入了自然万物之中,使人类的活动与自然万物形成了有机的联系,促成了天人一体的整体观.因为没有人的参与,土不能生金,金不能克木,金也不能生水.可以说,五行是改良的八卦,它与元气一元论、阴阳二元论一起,给了中医学摆脱巫术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医学善于解决复杂问题的根本原因所在.五行学说与西方的四元素学说也有着明显的区别:五行学说创立了万物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关系论,是系统科学的胚基;四元素学说,属于构成论,是分析科学的萌芽.  相似文献   

7.
奇恒之腑无五行配属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奇恒之腑除胆外,都没有五行配属”这句话质疑,论述了骨,脉,髓和女子胞有五行配属的理由,运用推演络绎法和取象比类法,提出了其五行配属,并初步地探讨了脑的五行配属。  相似文献   

8.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内容,但关于五行的起源以及五行学说的本质,当今学术界存在很大分歧。通过对历代文献的分析,本文提出以下观点:古人对"五"的崇拜是五行形成的基础,五行的概念源自对生活中5种基本物质的概括,形成于商末周初;五行相胜源于古人对五材之间相互关系的观察,形成于西周,春秋时期五行相胜在政治、军事等方面已有运用,而且发现五行无常胜;五行相生源于四时的轮替,是五行学说与时令学说结合的产物,形成于战国时期。五行学说在战国时期逐渐发展成熟,五行生克结合形成了完整的五行学说。汉代五行学说达到鼎盛,五行乘侮的观念是对五行学说的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阴阳与五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阴阳与五行的产生来剖析阴阳与五行的关氛提出五行当有阳五行和阴五行之分,即寒暑燥湿风五气是天之五行,木火土金水五形是地之五行。只有阳五行(气).和阴五行(形)的相感相合才能有万物“生、长、化、收、藏”的生化过程。而阳五行(气)与阴五行(形)的根本是太阳火与太阴水。根据阴阳与五行的关系,整体现念应以阴与阳的对立统一为其法度,不应以阴五行(形)为其中心。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人体内的阴阳五行也应如此。  相似文献   

10.
一、概述五行学说和阴阳学说一样,也属于我国古代哲学的范畴。含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和相克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探求宇宙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一)五行学说的形成五行学说起源于殷周,成熟于春秋战国。"五行"二字,始出于《尚书·洪范》:"初一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木、火、土、金、水这五种物质,各有其特性,它是古人在生活实践中经常接触到的东西。五行的产生可能…  相似文献   

11.
<正>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大多为胆汁粘稠所致,故又称为胆汁粘稠症。现代医学多认为与感染有关,一般采用抗生素、维生素、葡萄糖、去氢胆酸等治疗,但疗效较差。笔者应用茵陈蒿汤化裁治疗四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例一】张丛丛,女,30天。因面目黄染26天于1981年8月5日就诊。门诊号:106  相似文献   

12.
《伤寒医约录》钩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医约录》是陈修园早期著作,该书既转载了龚廷贤、徐大椿等人的医著,也包含陈修园自撰的韵文和医论,该书体现了陈修园早期的学术思想,其文献价值大于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陈鹤琴“活教育”的三大思想理念为“做人 ,做中国人 ,做现代中国人”的目的论 ;“做中教 ,做中学 ,做中求进步”的方法论 ;“大自然 ,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课程论。重新深入研究陈先生的“活教育”思想 ,对当今教育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陈以平教授"微观辨证"学术思想在膜性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以平教授长期致力于肾脏病理与中医辨证关系的研究,在总结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微观辨证的学术思想,并倡导以益气活血化湿方案为主治疗膜性肾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中柴胡制剂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伤寒论》中柴胡制剂的特点及剂群范围,以小柴胡汤及柴胡桂枝汤两方为主线,结合陈宝田教授之临证治验心得并整理临床及现代研究文献,从适应病、合方应用、现代研究进展三方面对其进行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三因司天方》与《辅行诀》协同应用于临床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文献法对《三因司天方》与《辅行诀》进行研究,从诊断和治疗两方面作梳理分析和比较,依据中医经典理论体系,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合理推导得出结论。[结果]《三因司天方》以五运六气为理论核心,《辅行诀》以五脏补泻为理论核心。《三因司天方》的诊断以发病时间和临床表现为依据,重视症状。《辅行诀》的诊断以临床表现为依据;除症状外,更加注重发病以及就诊时间这个重要因素。《三因司天方》的组方思路基于五行生克之理,利用药物的五味,而不是单纯依据药物的功效来治疗。《辅行诀》方药更有特点,结构严谨,有明确的组方规则;从五行五脏论治的角度,细分药物。[结论]《三因司天方》与《辅行诀》都以《内经》为理论基础,并加以发挥和创新,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是互通的,同时又各有侧重和优势,可以互为补充。对《三因司天方》与《辅行诀》的互补性进行深入研究和阐发,并在临床实践中应用与验证,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观察研究了四君子汤在辰、戌时辰治疗“脾虚证”对大鼠血清胃泌素含量及其昼夜节律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正常大鼠血清胃泌素含量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P<0.01),峰相位在08:40,“脾虚证”大鼠血清胃泌素含量下降(P<0.01),节律性消失(P>0.05),节律中值及振幅显著降低;辰时治疗能显著提高“脾虚证”大鼠血清胃泌素水平(P<0.05),恢复其节律性(P<0.01),提高节律中值及振幅;戌时治疗能够提高“脾虚证”大鼠血清胃泌素总体水平(P<0.05),但对其节律性的恢复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组织学与胚胎学精品课程建设与改革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主干课程。课程建设是评价教学质量的核心标志,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为做好组织学与胚胎学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从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教学管理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论“五藏在细胞为何”是中医学的科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并论证“五藏在细胞为何”是一个中医学的科学问题。认为用五藏理论阐释细胞的生命活动机制 ,是中医学以自主的理论思维认识细胞的关键。指出从细胞五藏到人身五藏必有一发展规律。认为中医学认识生命是立足于演化和关系实在 ,提出五藏元概念 ;以肝藏为例初步讨论了从“肝藏于细胞之所在”到肝藏的生理解剖基础人体平滑肌系统的功能演化规律 ,指出肝元的物质基础是细胞内微丝运动体系  相似文献   

20.
程传浩 《中医学报》2022,37(1):59-63
通过对易水学派、黄元御等医家学术思想的分析,把握中医学中"五行-六气"理论的基本原理,探讨建立以"五行-六气"为核心的生理、病理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对应的方阵图解方式。"五行-六气"理论具有模型思维的典型特征,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可以依据"五行-六气"的空间分布和时间运动来分析人体的生理、病理,构建方阵图解模型,用以分析相应方剂的配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