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卫辉市1965~2004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了解卫辉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进一步控制麻疹的策略。方法对卫辉市1965~2004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65~1985年麻疹发病呈高发状态,共报告麻疹14 40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00.07/10万,每年10月至次年2月的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71.55%,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每隔2~3年出现1个发病高峰,整个流行呈阶梯形下降态势;1986~2004年发病呈低发状态,共报告麻疹180例,其发病率波动在0.41/10万~7.26/10万;流行模式为散发与暴发并存,以暴发为主,暴发病例占总报告病例数的74.44%;3~6月为麻疹高发季节,占病例总数的75.56%;≤7岁的麻疹病例由1990年以前的91.01%下降到1991年后的36.42%;对1986~2004年麻疹病例的免疫史分析表明,29.45%未接种麻疹疫苗(MV),22.78%免疫史不详。结论实施计划免疫对控制麻疹疫情效果显著,为控制麻疹疫情应继续加强MV的常规免疫,适时开展MV强化免疫;加强麻疹监测与报告,及时处理疫点,防止麻疹暴发。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1999年麻疹暴发疫情特征分析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浙江省 1999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 10起麻疹暴发疫情 ,发病 475例 ,无死亡。农村和学校为主要发生地 ;最高罹患率171 6 0‰ ,同时存在城区流动人口聚集地的麻疹暴发 ,但是发病强度偏低 ;发病时间主要分布在 1~ 6月和 10月 ;暴发病例中有明确麻疹疫苗 (MV)接种史的占 13 1% ,无MV接种史的占 2 8 2 % ,MV接种史不详的占 5 8 7% ;<14岁儿童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91 1%。对于学校和城区型暴发 ,应急免疫措施效果相对较好。建议在切实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的同时 ,对持续有麻疹暴发和计划免疫工作薄弱地区采取MV的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获嘉县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麻疹疫苗(MV)应急免疫控制麻疹暴发流行的效果,为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获嘉县2005年-2007年疫情网络直报和麻疹监测系统麻疹发病资料及2007年MV应急免疫接种率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三年共报告确诊麻疹病例150例,2005年-2007年各年麻疹发病率分别为4.53/10万、4.74/10万和27.93/10万。疫情呈散发和局部暴发并存,2007年3月-4月份出现麻疹暴发流行。暴发疫情病例占总病例的49.33%,主要发生在幼儿园和小学低年龄段。麻疹发病以散居儿童、小学生、托幼儿童发病为主,〈10岁病例占总病例的74.67%;另外,〈8月龄和〉20岁的病例分别占总病例的14%和16.67%。8月龄-14岁儿童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祥占63.64%。实施MV应急免疫报告接种率、快速评估调查接种率分别为96.38%、98.10%,应急免疫后麻疹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无MV免疫史致使易感人群的大量积累,是造成麻疹疫情回升和暴发流行的根本原因。保持高质量的常规免疫接种率,及时对适龄儿童进行MV复种,同时在3年-4年后开展MV后续免疫,以及敏感的麻疹监测系统是加速控制麻疹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005~2010年通州区麻疹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生原因,预防和控制麻疹暴发,将该区麻疹发病率控制在较低水平.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0年通州区共报告麻疹暴发疫情11起,累计病例45例;外来人口病例44例,本市人口病例1例;暴发病例中,有免疫史的占8.89%,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的为91.11%.结论 控制麻疹暴发的重点在于对外来人口的综合管理,高质量的MV常规免疫接种是减少麻疹发病,控制麻疹暴发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孝感市2005年麻疹发病情况,为今后的麻疹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孝感市2005年麻疹监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年全市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268例,确诊263例,麻疹发病率为5.26/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4~6月份,占全年发病数的71.48%(188/263)。发病主要以散在流行为主,暴发病例占全市总病例数的13.69%,主要发生在小学。发病年龄在3岁以下的占60.46%。在所有麻疹病例中有免疫史的占22.43%,无免疫史占38.02%,免疫史不详占39.55%。结论该市麻疹流行主要原因是部分地区和流动人口的MV常规免疫工作未落实。应在加强MV常规免疫的同时,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适时开展强化免疫,同时完善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制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绵阳市2005年麻疹暴发疫情的流行因素,总结控制工作中的经验。[方法]根据绵阳市麻疹监测系统资料,对2005年麻疹疫情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描述绵阳市麻疹流行近况;流行病学分析麻疹的流行因素,包括人群免疫状况、感染方式、传染源管理、麻疹疫苗(MV)保护效力,对免疫干预预防措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2005年共发生麻疹348例,发病率为6.73/10万,较2004年上升7.74倍;发生暴发疫情7起154例;72.41%的病例﹤15岁;86.21%的病例发生在3~6月份和9月份;72.13%的病例无麻疹疫苗(MV)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麻疹监测指标达到监测方案要求。[结论]流动儿童MV接种率低于常住儿童,是供方未及时对流动儿童提供第1针MV免疫服务的重要原因;不在学校接种MV,后期又无督促机制,严重影响MV第2针接种率。麻疹发病率上升的原因主要与存在免疫空白和免疫失败人群有关,控制麻疹暴发的重点在学校,高质量的麻疹疫苗常规免疫接种是减少麻疹发病和控制麻疹暴发的重要措施之一。感染麻疹的主要因素为医院暴露、与病例接触、未接种MV。传染源管理目前存在薄弱环节。按卫生部新免疫程序针对6岁以上儿童不开展MV接种,绵阳市可通过对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确保所有儿童完成全程接种。针对≥15岁成人麻疹的控制,尚需现场证据证明其有效和可行性。减少暴露机会、控制传染源等措施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柳州市麻疹发病状况。方法对2003—2005年麻疹监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柳州市2003—2005年共报告疑似麻疹病例851例,诊断麻疹760例,麻疹发病率分别为3.50/10万、7.08/10万、10.82/10万,麻疹发病逐年上升,三年共发生14起暴发,暴发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15.39%。发病年龄以≤15岁儿童为主,发病时间集中在1—5月。有麻疹疫苗(MV)免疫史者占14.47%,无免疫史者占33.82%,免疫史不详者占51.71%。2003—2005年1~3岁儿童MV免疫成功率分别为88.25%、88.07%、73.51%。结论由于漏种、免疫失败和免疫空白点存在等原因,导致麻疹发病逐年上升和局部点暴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北京市密云县麻疹流行特点和流行现状,为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密云县2005~2009年确诊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09年密云县累计发生麻疹病例12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24/10万。麻疹发病以散发和暴发并存,12月~次年5月为麻疹高发季节,占全年总病例数的88.98%;本地麻疹发病主要集中在1岁组和≥30岁年龄组,流动人口发病主要集中在15~30岁;共发生2起暴发疫情,均为外来人口较多的工厂。有麻疹疫苗免疫史的发病22例,占总病例数的20.56%;38例属于流动人口,89例为本地人口,流动人口与本地人口免疫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8月龄仍为麻疹防控的重点人群,城乡结合部和山区应切实做好外来务工人员麻疹疫苗接种工作,重点防控外来人口中的麻疹暴发疫情;对本地适龄成人进行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提高成人麻疹疫苗接种率,加强成人麻疹的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和分析德保县2014年麻疹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生原因,为制定消除麻疹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疫情报告和处置资料,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结果此次麻疹暴发疫情持续3个月,共报告确诊病例24例,发病率为7.99/10万,无死亡病例,8月龄至2.5岁婴幼儿占总病例数的50.00%。未免疫接种或接种史不详者占66.67%,发病前7~21天有到医院就诊或治疗史者占33.33%。结论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低、育龄期妇女麻疹抗体下降、医院内感染控制措施不力是这次麻疹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新丰县2000-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新丰县麻疹发病的规律,制订出更有效的防制措施,以控制麻疹的发生。方法对新丰县2000-2006年麻疹的发病报告和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新丰县2000-2006年共报告麻疹160例,年均发病率为9.66/10万;2000年和2003年有3个镇发生暴发疫情共4起,暴发病例138例。全县各辖区均有病例发生,98.13%的病例居住在农村;发病的高峰期为2-5月份,共发病148例,占总病例数的92.50%;5~14岁是病例高发年龄段,发病123例,占总发病数的76.88%;男女性别比为1.11∶1;病例以小学生为主,共93例,占总病例数的58.12%;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病例分别是108例和24例,各占总病例数的67.50%和15.00%。结论新丰县麻疹接种工作还存在薄弱的地区和环节,应加强麻疹常规免疫,对长期外出儿童和流动儿童加强管理,落实儿童入托、入园、入学查验计免证工作,加强疫情监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广元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与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广元市1998-2007年麻疹累计发病3 174例,年均发病率10.38/10万,2007年最高,为25.20/10万;常年均有发病,高峰在春末夏初.麻疹发病以14岁以下为多,共2 809例,占总病例数的88.50%,是麻疹发病的高危人群;10年共发生43起暴发疫情,3~6月是暴发集中期,学龄前和小中学生为主要人群;麻疹病例中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共2 317例,占总病例数的73.00%.结论 广元市目前正处于麻疹发病高峰,为有效遏制麻疹,控制暴发,须采取对适龄儿童开展MV强化免疫、加强常规免疫、加强麻疹监测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青铜峡市2004年麻疹暴发的原因.[方法]对每起麻疹暴发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青铜峡市2004年共发生5起麻疹暴发,疫情波及5个乡(镇),累计报告发病48例,占本年度发病总数的53.33%,无死亡病例.麻疹暴发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4~5月;发病年龄为4~16岁,均为在园、在校幼托儿童及学生.本市人口暴发2起,发病9例,占暴发总数18.75%,外来人口暴发2起,发病30例,占暴发总数62.50%,混合型暴发1起,发病9例,占暴发总数的18.75%.麻疹疫苗(MV)常规免疫工作开展差,疫情报告不及时,实验室监测不完善等延误了采取应急预防控制措施,是造成疫情蔓延的主要原因.[结论]麻疹暴发是影响青铜峡市麻疹疫情的主要因素,流动儿童麻疹暴发在麻疹暴发中具有重要意义,预防和控制麻疹暴发仍是目前加速控制麻疹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2004年阳江市局部地区麻疹暴发流行情况,为麻疹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阳江市2004年麻疹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检测麻疹IgM抗体。结果2004年1-12月阳江市共发生麻疹暴发疫情5起,合计91例病例,罹患率为4.10%(91/2 218),均为13岁以下儿童,其中6~13岁儿童发病85例,占总病例数的93.41%;病例发生时间分布在3-5月;在91例病例中,有麻疹疫苗免疫史者占13.19%,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分别占39.56%、47.25%。患者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84.38%(27/32)。5起疫情从首例病例到报告疫情时间为9~54 d。结论疫情报告不及时和麻疹疫苗接种率偏低是发生麻疹暴发的主要原因。今后在做好适龄儿童麻疹疫苗初始免疫的同时要切实加强复种免疫工作,努力消除免疫空白和减少易感人群的积累,预防控制麻疹暴发和流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田林县2014年麻疹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生原因,为今后当地麻疹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该县2014年各乡镇麻疹病例疫情报告和处置资料,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结果 2014年该县出现麻疹暴发流行持续6个月,流行高峰出现在1、2月,报告麻疹病例共105例,发病率为40.72/10万,无死亡病例.8月龄至3岁婴幼儿占总病例数的24.76%,未免疫接种或接种史不详者占92.30%,散居儿童占病例的46.67%.发病前7~21天有到医院就诊或治疗史者占52.38%.结论 常规免疫接种率低及存在免疫薄弱区或空白点是本次麻疹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掌握荣县麻疹发病与流行趋势,探讨控制对策. [方法]利用全国麻疹监测系统和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对2007年麻疹疫情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折. [结果]2007年全县共发生麻疹病例114例,其中有暴发疫情4起,34例,占全县麻疹病例数29.8%,暴发点集中在4所小学校.所有病例中有麻疹减毒活疫苗(MV)免疫史的30例,占26.32%;无免疫史的49例,占42.98%;免疫史不详的35例,占30.7%. [结论]高质量的MV初免,重点人群的强化免疫以及敏感的麻疹监测系统是控制麻疹暴发的主要措施,同时有待调整对<8个月婴儿与成牟组无免疫力人群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商丘市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对商丘市2005年麻疹疫情分析,以便指导今后的麻疹控制工作。方法对全市2005年麻疹监测专报系统报告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年商丘市共报告麻疹病例680例,发病率为8.29/10万,是15年来发病率最高的一年,病例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发病主要集中在3、4、5、12月份,全年共发生麻疹暴发10起,暴发病例117例,占发病总数的17.21%。结论2005年商丘市麻疹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与儿童基础免疫接种脱漏、免疫失败及传染病报告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麻疹流行特征,探讨控制策略和措施.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南充市高坪区2001-2005年麻疹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2001-2005年南充市高坪区共报告麻疹病例583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20.30/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4~10岁儿童,占总病例数的72.56%,6岁组发病数最高,发病专率为4.84‰,季节分布呈双峰,分别在4~7月和11~12月,各占总病例数的53.69%,27.44%.在报告病例中,有初针免疫史的占61.51%(2006年前四川省8个月~7岁麻疹接种3针),38.5%免疫史不详.结论 南充市高坪区麻疹存在初免接种率高发病率仍高的现象;为降低发病率,减少麻疹暴发或流行,应进一步提高初始免疫质量,完善加强免疫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008-2017年石嘴山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提出有效预防控制措施,控制石嘴山市麻疹的发生和流行。方法运用Excel对数据进行分析,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7年石嘴山市麻疹发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08-2017年石嘴山市共报告305例确诊麻疹例,发病例数最多的是平罗县,占60.0%;2~4月是发病高发季节,占82.6%;发病职业以农民、散居儿童为主,分别占28.9%和25.6%;发病年龄主要是20岁~39岁176人(占57.7%),<8月龄儿童41人(占13.4%),8月龄~2岁儿童37人(占12.1%),呈典型小年龄组模式和趋向大年龄组模式。结论 8月龄~2岁儿童、20~39岁成人构成石嘴山市麻疹发病年龄分布主要特征,有免疫史的病例占麻疹发病总病例的1/4,暴发疫情病例数占总病例24.0%,春节外出走亲访友引起麻疹疫情是石嘴山市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强医疗机构疑似麻疹病例主动搜索,落实预检分诊工作;各预防接种单位做好麻疹类疫苗常规接种及查漏补种工作,提高疫苗接种及时接种率及接种质量,是降低麻疹发病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大同市2004-2009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同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大同市2004-2009年麻疹监测资料。结果 6年共报告病例2 647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14.01/10万,经济发达、流动人口多的县区年平均报告发病率在20/10万左右。发病呈明显的季节性,5月份为高峰,4~6月为高发。≤14岁病例,占总病例的82.21%,暴发病例占8.58%。有麻疹疫苗(MV)免疫史的占16.25%,无免疫史的占26.39%,免疫史不详的占57.36%。血标本采集率23.83%,麻疹IgM抗体阳性率76.70%。结论 MV接种率低是造成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确保高水平2剂次MV接种率,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定期开展强化免疫是控制麻疹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分析和预测平顶山市麻疹发病与流行趋势,判定高危人群,评价加速控制麻疹工作进展.[方法]根据平顶山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料,对2000~2005年麻疹暴发疫情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平顶山市2000~2005年共报告麻疹暴发40起,333例.在本市人口暴发中,<1~6岁和7~15岁分别占33.33%和45.95%.暴发病例中有免疫史的占45.95%,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分别为16.51%和37.54%.[结论]控制暴发的重点在学校和外来人口.高质量的麻疹疫苗常规接种是减少麻疹发病,控制麻疹暴发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