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是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到2009年1月治疗106例老年急性肠梗阻病例的诊治经过。结果是肿瘤、黏连、嵌顿疝分列老年肠梗阻病因的前三位。本组80例手术病人,术后并发症11例,自动出院三例,死亡1例。结论是肿瘤和黏连是引起老年人急性肠梗阻最主要的原因。早期诊断、积极有效手术干预,可使大多数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得到治愈或缓解。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及原则,提高医学诊断水平及处理水平.方法 回顾并分析自2006年9月~2011年9月入院治疗的100例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手术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分析.结果 手术过程中,出现45例并发症,切口感染有9例,切口裂开5例,腹腔感染年2例,肺部感染2例,无出现死亡病例,剩余的37例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均好转出院,暂无病患出现吻合口瘘的现象.结论 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是急症中的一种,进行手术能有效的解除梗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其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应选择最佳的手术时期、采取适合患者的治疗方式进行手术;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及病变部位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通过有效的治疗措施,减少患者的并发症、使其身体恢复得更好更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过去10余年间124例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 肠道肿瘤65例,占52.42%;粘连性肠梗阻25例,占20.16%;腹外疝18例,占14.51%;其它原因的肠梗阻16例,占12.91%,治愈115例,死亡9例.结论 早期诊断,适时手术,合理手术治疗及术中处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黄尚进 《中国保健营养》2012,(10):1221-1222
目的探讨急性肠梗阻的死亡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229例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病例资料。结果 229例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病例中有10例(占3.03%)死亡,其中中毒性休克4例,中毒性休克伴多脏器衰竭2例,肾功能衰竭1例,呼吸衰竭1例,心功能衰竭1例,高血压脑病1例。结论采取有效治疗方法,积极防治感染性休克,早期诊断、掌握手术时机加强对术后并发症的治疗是降低急性肠梗阻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曹秀芹 《中国保健》2009,(15):659-660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患者的常见不良心理及护理效果。方法:对110例外科住院患者手术前后的不良心理进行调查分析;针对发现的不良心理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手术病人常见不良心理主要有恐惧、焦虑、担忧、矛盾心理等。本组病人中恐惧手术者占80%,紧张者占60%,担心焦虑者占50%,逃避手术者占50%。经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后,所有患者不良心理均有所改善,并能积极配合治疗。结论:做好心理护理是保证手术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过去10余年间124例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 肠道肿瘤65例,占52.42%;粘连性肠梗阻25例,占20.16%;腹外疝18例,占14.51%;其它原因的肠梗阻16例,占12.91%,治愈115例,死亡9例.结论 早期诊断,适时手术,合理手术治疗及术中处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娄可令 《健康天地》2009,3(12):95-96
目的:总结急性肠梗阻的治疗经验,探讨提高急性肠梗阻治疗效果的方法。方法:对本院107例急性肠梗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粘连性肠梗阻占43.0%,肿瘤占20.6%。症状缓解101例,死亡4例,病死率3.7%。结论:粘连和肿瘤是成人急性肠梗阻最常见病因。加强术前诊断,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是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进行手术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行手术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护理满意度(96%)均高于对照组(80%、70%),且并发症发生率(4%)低于对照组(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术中进行舒适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结肠癌致肠梗阻Ⅰ期切除吻合的可行性。方法对43例老年结肠癌致梗阻患者在梗阻前肠段进行清洁灌洗后,行Ⅰ期切除吻合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均成功手术,无死亡病例,42例临床治愈出院,1例高龄患者术后严重低蛋白血症,严重腹水,术后6例有不同程度的切口感染,无其他严重手术并发症出现。结论术前对有伴发疾病的老年大肠癌致肠梗阻患者认真进行评估和处理,正确选择手术时机,术中对梗阻前肠段进行严格清洁灌洗,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老年结肠癌致肠梗阻Ⅰ期切除吻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阑尾炎进行开腹手术患者施加个性化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并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依从性以及并发症发病率情况。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发现,对照组患者的总依从性为75.00%较观察组患者总依从性(97.50%)显著较低(P0.05,X~2=6.392);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现,观察组患者中仅有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占全部的5.00%),对照组患者中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例数多达11例(占全部的27.50%)。结论:对于老年急性阑尾炎进行开腹手术患者施加个性化整体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病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老年人结肠癌急性梗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53例老年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行急诊手术治疗。结果 53例中一期切除38例,二期切除12例,捷径手术3例。53例中有伴发病者48例,占90 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达64 3%。手术死亡率9 4%。结论 老年人癌性肠梗阻预后与急诊病人年龄大、全身情况差有关。  相似文献   

12.
周智  陈健 《中国农村卫生》2013,(3Z):341-342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及其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本院自2009年1月-2015年共收治老年急性肠梗阻100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选取100例患者中死亡20例(病死率20%),均为手术组患者,其中有1例死于手术中。死亡原因总结如下:癌肿广泛转移、恶病质9例,术后肠瘘2例,术后并发肺栓塞1例,因糖尿病并发重度感染1例,重度肺部感染引起呼吸功能表竭5例,中毒性休克2例。结论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主要病因为肿瘤和肠粘连,医生应该注重围手术期处理,早期正确诊断、合理手术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50例骨科老年患者手术风险因素,分析骨科老年患者手术之后出现并发症或死亡相关的风险因素。方法:以我院在2018年上半年收治的50例骨科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对手术之后出现并发症或者死亡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之后出现死亡的情况有2例,死亡率为4%,出现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并发症的有12例,占总数的24%。经过统计分析发现,老年患者肾功能不全、甚至异常、手术中的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是造成并发症的原因。结论:老年骨科患者合并症较多,进行手术治疗治疗时间超长,风险级别高,有比较大的手术风险,需要治疗医生对老年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合理安排手术进程,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4.
罗振 《健康天地》2010,4(2):20-20
目的:回顾性研究老年急性肠梗阻的特点。方法:选我院2007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3年间100例年龄大于60岁的急性肠梗阻患者,对其基本情况、手术方式,症状,肠梗部位与原因等进行统计,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0例老年肠梗阻患者中,手术患者60例(60.00%);小肠梗阻60例(60.00%),结肠梗阻40例(40.00%)(术中探查证实小肠粘连10例,小肠扭转5例,小肠肿瘤5例,粪石5例,内疝2例,肠套叠3例,结肠癌16例,直肠癌12例,乙状结肠扭转1例);主要症状的前三位为常腹痛、腹胀(90例次),恶心、呕吐(70例次),停止肛门排气、排便(85例次)。结论:老年患者急性肠梗阻有一定的特点。应针对其特点进行诊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与护理干预。方法该院从2011年1月—2012年1月这一年的时间里,共进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70岁)6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患者18例,分析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与护理干预。结果进行腹部手术的65例老年患者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27.7%,其中主要的并发症是感染、出血、肠梗阻、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经过对症治疗,均治愈。结论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出现常见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是老年患者生理病理的特点及各个器官的功能状态不良等,因此,在患者的围手术期间内,应该给予老年患者更多的关心与护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体会。方法:先择我院1997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55例急性肠梗阴病例采用解除梗阻与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51例,占92。3%,好转2例占3.65%,死亡1例占1.8%。结论:加强术前诊断,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是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为老年肠梗阻患者应用手术方案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肠梗阻患者50例,按双盲法将其分成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均应用手术方案治疗,实验组手术治疗的同时应用思他宁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老年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更佳,实验组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2.0%、8.0%,均优于对照组的76.0%、28.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是治疗老年肠梗阻的有效方法,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思他宁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2003年收治的285例合并急性肠梗阻的结直肠癌病例.结果 285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出现并发症65例;死亡2例,病死率0.7%,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对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患者,应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经手术证实的急性肠梗阻病例的CT表现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0例急性肠梗阻的病因中:肠粘连19例,肠肿瘤20例,疝6例,肠扭转7例,肠套叠3例,炎症4例.结石1例。螺旋CT对肠梗阻病因诊断符合率95%(57/60)。结论螺旋CT在评价急性肠梗阻病因方面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肖飞 《药物与人》2014,(8):150-151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围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70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对其围术期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70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1例患者出现腹部感染,2例患者出现酸中毒,1例患者出现水电解质紊乱,2例患者出现切口裂开。70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及临床对症处理后均完全治愈出院,未出现死亡现象。结论::加强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围术期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保证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