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1):4996-4997
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不稳定性肩胛骨体部骨折患者,将其根据奇偶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锁定加压重建肽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三维CT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差异显著(P<0.05)。三维CT可重建肩部立体解剖结构,可在术前正确评估患者损伤程度和骨折类型,为临床制定手术计划提供重要信息,用于锁定加压重建肽板治疗不稳定性肩胛骨体部骨折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背景:胫骨平台骨折会抑制膝关节正常功能,严重损伤患者下肢功能,而早期诊断措施对预后效果具有关键作用。以往研究虽已存在多层螺旋 CT 三维重建技术对胫骨平台骨折诊断的相关报道,但将其诊断效果与 X射线检查方式对比较为鲜见。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修复诊治中的应用效果,并与传统X射线诊治结果进行对比。
  方法:选择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3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对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以及X射线片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比。CT扫描应用GE64排螺旋CT机,扫描范围为胫骨近端,三维重建间距为1 mm,完成扫描后上传工作平台完成图像重建。
  结果与结论:通过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胫骨平台骨折的程度、有无塌陷、碎骨片存在及移位等均可清晰显示,按照HOHI分型:8例Ⅰ型,7例Ⅱ型,4例Ⅲ型,5例Ⅳ型,3例Ⅴ型,3例Ⅵ型,确诊率为100%;X射线诊断结果显示有25例确诊,有3例为疑似诊断,2例不能确诊,确诊率为83%,两种方式确诊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取得良好的修复效果,疗效优良率为93%。提示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修复诊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清晰的将胫骨平台骨折的解剖形态特点展现出来,为提高修复效果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隐匿性骨折采用64层螺旋CT多向调整多平面重建(MPR)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临床纳入100例疑似骨折的外伤患者,经数字化X线(DR)检查均表现为阴性;采用64层CT多向同性的容积扫描,依据骨结构和损伤的部位,调整MPR图像,显示目标骨的冠状面、矢状面及横断面;对于骨折不明确患者调整多角度的斜面MPR图像,关节邻近调整MPR图像垂直于关节面。分析多向调整的MPR图像显示骨折的临床价值。结果:64层螺旋CT多向调整多平面重建(MPR)检查后,共明确隐匿性骨折者42例;MPR图像(横断面)明确骨折者30例(71.4%),MPR图像(横断面结合矢状面、冠状面)明确骨折者34例(81.0%)。结论:临床中疑似骨折且平片检查呈阴性时采用64层螺旋CT多向调整多平面重建(MPR)检查,可有效的明确诊断结果,提高临床对细微骨折的检出率,为后期的有效治疗提供依据,现已成为临床多层CT诊断隐匿性骨折的主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建钢板治疗pilon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对35例pilon骨折的患者行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并对其进行随访,观察临床疗效。结果:35例患者经3~31个月随访,其疗效按Mazur评分为优25例,良6例,中4例,总优良率为89%。结论:对于pilon骨折,行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人工关节置换术、单纯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06年2月~2011年2月因股骨颈骨折在我院治疗的老年患者128例,随机分成试验组(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骨折内固定术治疗)各64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功能评价及并发症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治愈率为82.8%,无死亡病例,功能评价优良率为95.4%,并发症发生率为6.2%,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确切,且有利于患者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其多平面重组技术(MPR)与数字化摄影(DR)在脊柱骨折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共收集了脊椎骨折42例,所有病例均经DR检查和MSCT检查。MSCT扫描后,将所得扫描数据进行薄层重建和MPR重建。将同一部位的DR图像、MSCT图像及MPR重建图像进行比较,分析各种成像方法在显示骨折数量方面的优势及不足。结果 42例患者,共发生64处骨折。经DR平片确诊骨折25处(39.1%),经MSCT常规扫描确诊骨折63处(98.4%),MPR确诊骨折64处(100.0%)。结论 MSCT的轴位、MPR图像在脊柱骨折诊断中明显优于DR,两者结合应用是诊断复杂脊柱创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脉冲电磁场促进骨愈合作用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脉冲电磁场在治疗骨愈合方面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骨折患者128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除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外,加用骨创伤治疗仪。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骨折愈合较快,治疗时间较短,有效率及优良率均达100%。结论脉冲电磁场可加速骨的重建和修复。  相似文献   

8.
背景:膝关节创伤患者在行X射线检查后进一步选择64层螺旋CT检查时,根据伤情及重建需要选择何种后处理技术在临床上存在一定分歧。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在膝关节创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膝关节创伤患者的普通X射线片及64排螺旋CT影像学资料,采用多平面重组、容积显示和表面遮盖显示等后处理技术,结合原始骨窗及软组织窗图像,由2名以上有经验的放射科和骨科医生对图像进行双盲分析并与临床及图像重建结果对照。结果与结论:在79例膝关节创伤患者中,共计92处骨折。普通X射线片诊断68例82处骨折,1例假阳性,5例假阴性,检出率约为89%;经64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后确诊79例共92处骨折,检出率100%。证实,和X射线检查相比,64层螺旋CT及多种图像重建是膝关节创伤的重要辅助检查手段,能进一步明确有无膝关节周围隐匿性骨折、微骨折及脱位及软组织损伤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周口市新华医院收治70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将7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的T型钢板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患者进行3、6、12个月的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观察组手术耗时少,骨折愈合快,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普通T型钢板固定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将对肋软骨骨折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以确定临床应用螺旋CT扫描技术能够对肋软骨患者的诊断效果,具有重要临床推广意义.材料与方法:采用德国SIEMENS SOMATOM Emotion 16层螺旋CT机对肋软骨骨折患者进行扫描.将扫描所得原始图像经Syngo Acquisition WorkPlace工作站进行容积成像、最大密度投影、曲面重建、多平面重建以及薄层重建等图像处理后,由专业医师对处理后的图像进行分析.结果:42例患者经多层螺旋CT扫描后均确诊为肋软骨骨折,其中多发性肋软骨骨折患者为27例,单发性肋软骨骨折患者为15例.结论:利用螺旋CT对肋软骨骨折患者进行扫描,可以进行多种后三维图像重建,从而显示出患者病变部位的不同影像,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患者发生骨折的位置以及病变程度,已成为临床用于诊断肋软骨骨折疾病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泉州滨海医院收治的94例疑似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X线片与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扫查,以手术结果为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情况与诊断效能。结果:94例疑似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经手术证实为胫骨平台骨折的有85例。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共检出78例,检出率为91.76%(78/85);X线片共检查出64例,检出率为75.29%(64/85)。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胫骨平台骨折的检出率高于X线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X线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式特异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提高胫骨平台骨折诊断的灵敏度与准确度,对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数字化虚拟技术对老年髋骨骨折病人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135例老年髋骨骨折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68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数字化虚拟技术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后的治疗配合度、治疗效果、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配合率为94.03%,对照组为83.82%,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率为73.13%,对照组为51.4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SCL-90评分5个因子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健康教育中应用数字化虚拟技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对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60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传统解剖钢板治疗,而观察组主要采用锁定钢板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骨折均一期愈合,而观察组在骨折愈合时间及手术时间、石膏制动时间等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进行分析可以得知,对于胫骨下段骨折患者实施锁定钢板治疗的效果比使用传统解剖钢板治疗效果优,且骨折的愈合时间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与分析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分别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128例患者,将其按奇偶排序,64例奇数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64例偶数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基本情况以及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效果确切,能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背景:多层螺旋CT结合图像后处理技术对骨折诊断的价值已得到肯定,其中安装有图像后处理软件,可用于各种骨关节外伤的诊断.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关节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骨关节损伤患者全部进行X射线平片及多层螺旋CT扫描,并进行多平面重建及容积重建,分析平片、轴位、多平面重建及容积重建对骨折或脱位的显示情况.结果与结论:所有受试者中,X射线平片有明确骨折仅20例,容积重建图像可以立体显示骨折线的形态和走行,但容积重建图像对骨皮质轻微分离显示不佳、对关节腔内及椎管内游离骨折片显示困难.多平面重建可以准确显示骨折线以及骨折片的移位.3种方式对关节骨折诊断的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提示,64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可以直观、立体、清晰、多角度地显示关节骨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医用软件Mimics、Solidworks在胫骨近端骨折中三维重建、复位的效果,并设计内固定方案。方法 30例胫骨近端骨折患者(数字化组),进行高速CT薄层扫描,在Mimics中对骨折进行重建、复位,以Solidworks进行内固定钢板、螺钉的选择和设计,并在骨折复位三维模型上进行虚拟内固定。临床据此方案进行手术,观察治疗效果,与按传统经验的3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数字化组所有骨折均进行了三维重建、复位,以准确的内固定钢板及螺钉进行了虚拟内固定。临床手术顺利,按术前设计的数字化方案成功完成,疗效满意。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Mimics及Solidworks可在个人电脑上设计出胫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数字化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悬挂体位结合数字化技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应用悬挂体位结合数字化技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21例,观察其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并进行膝关节Rasmussen评分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结果手术时间115~260 min,平均178.3 min。出血量140~350 ml,平均229.0 ml。随访时间6~42个月,平均20.7个月。骨折均愈合,无畸形改变。术后末次随访,膝关节屈曲活动度100~140°,平均129.0°,伸直活动度-5°~10°,平均0.5°;膝关节Rasmussen评分:优8例,良12例,可1例,优良率95.2%;HSS评分:优16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5.2%。结论悬挂体位结合数字化技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满意,可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选取2010年11月2012年11月在我院接受跟骨骨折治疗的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保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总结临床经验。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95.3%,对照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83.7%,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跟骨骨折患者采取手术方法治疗效果较好,但选择治疗方法的仍然要综合考虑,针对患者的个体状况以及骨折类型等,选择最佳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3):657-658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解剖锁定型钢板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骨折愈合时间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8~25个月后,观察组36例患者治疗效果好,优良率高达90%,而对照组患者优良率为85%,治疗效果差的患者有8例,两组优良率无显著差异(P<0.05)。采用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手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降低,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回顾性分析64排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在寰枢椎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3例寰枢椎损伤患者,均行64排螺旋CT扫描及后处理重建(包括MPR,MIP,VR),平扫层厚5.0 mm,重建层厚0.5 mm.结果 23例患者中,寰椎骨折5例,枢椎骨折18例,其中合并寰枢关节脱位5例.64排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可以清晰显示骨折的部位及分型,寰齿间隙的改变.结论 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是诊断寰枢推损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