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七氟醚与氯胺酮麻醉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氯胺酮组(K组)和七氟醚组(S组),每组30例。患儿抱入室后分别给予氯胺酮麻醉和七氟醚吸入麻醉后进行骶管阻滞,记录其哭闹时间、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和疼痛反射消失时间,观察基础麻醉期间患儿的合作情况和有无并发症的发生。K组术中间断静脉氯胺酮与丙泊酚。S组吸入3%~5%七氟醚,术中患儿始终保持自主呼吸,常规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苏醒时间、清醒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①与术前相比,K组和S组术中RR减慢,HR及MAP升高(P〈0.05)。②K组患儿哭闹时间、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和疼痛反射消失时间、苏醒时间和清醒时间较S组明显延长(P〈0.05)。③S组患儿呛咳、恶心、呕吐、躁动、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K组(P〈0.05)。结论吸入七氟醚是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较为理想的基础麻醉方式,适合于快通道麻醉。  相似文献   

2.
郝景宇  林康  许建军 《海峡药学》2011,23(2):111-112
目的观察七氟醚复合INB麻醉与传统的氯胺酮麻醉在小儿斜疝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与优越性。方法选取小儿斜疝择期手术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试验组(A组)为吸入七氟烷复合INB麻醉,对照组(B组)为氯胺酮复合麻醉。比较两组小儿麻醉诱导时间(小儿入室给药至入睡)、术后苏醒时间(手术结束至小儿苏醒时间)、相关并发症(如呼吸抑制、呛咳、喉痉挛、支气管痉挛)等的发生率。结果 A组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分别为(0.75±0.05)min和(1.75±0.18)min,明显低于B组的(4.78±0.51)min和(65.17±4.78)min,差异有显著性(P〈0.01)。A组患儿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喉痉挛等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七氟烷复合INB麻醉与氯胺酮麻醉相比更安全有效、简单实用,节约了麻醉中的人力物力,适合在各级医院推广使用,尤其适于小儿斜疝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喉罩下七氟醚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手的患儿60例,年龄3~9岁,ASAⅠ~Ⅱ级,随机均分为喉罩下七氟醚麻醉组(S组)和氯胺酮麻醉组(K组)。S组给予七氟醚吸入诱导,置入喉罩成功后保留患儿自主呼吸,术中根据手术刺激大小调整七氟醚浓度为3%~4%;K组患儿诱导时静脉注射氯胺酮1mg/kg,术中间断静脉追加氯胺酮0.5~1.0mg/kg维持麻醉。记录麻醉前(T0)、切皮前(T1)、切皮后1min(T2)、30min(T3)、术毕时(T4)MAP与HR;记录两组患儿意识消失、苏醒、清醒时间;观察两组患儿麻醉期间及麻醉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术中镇静、镇痛效果良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K组比较,S组麻醉诱导后及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小,意识消失、苏醒、清醒时间短,麻醉期间及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结论喉罩下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中优于氯胺酮静脉麻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七氟醚吸入联合骶管阻滞在小儿斜疝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60例年龄2~8岁择期行斜疝修补术的患儿,随机均分为A、B两组,A组用七氟醚吸入联合骶管阻滞麻醉,B组用氯胺酮麻醉。观察两组诱导和苏醒时间,诱导时是否合作,有无喉痉挛、呕吐、术中知晓、术中体动和苏醒期躁动。结果与B组相比,A组诱导时依从性较好,诱导和苏醒时间较短,术中体动和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较低(P<0.05),呕吐和术中知晓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醚吸入联合骶管阻滞具有麻醉诱导、苏醒快,不良反应少的优点,能较好的应用于小儿斜疝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七氟醚吸入全麻加骶管阻滞在小儿腹股沟斜疝单孔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及其术后早期苏醒及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30).观察组面罩吸入七氟醚麻醉诱导后插入气管导管,采用骶管阻滞加七氟醚吸入全麻维持,对照组采用七氟醚吸入复合静脉全麻维持.观察两组患儿术中心率、血压及脉搏血氧饱和度、苏醒时间以及出室时哭闹评分及术后30 min疼痛评分.结果 两组切皮时均表现出良好的麻醉效果、术中生命体征较稳定;观察组术毕苏醒时间[(5.8±3.6)min]与对照组[(15.6±8.5)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出室时表现出更好的镇痛效果.结论 七氟醚吸入全麻加骶管阻滞在小儿腹股沟斜疝单孔腹腔镜手术有利于患儿的术中麻醉管理和术后快速苏醒,并且能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七氟醚吸入全麻与氯胺酮静脉全麻应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3月至2008年10月 ASAI 级的小儿腹股沟斜疝、隐睾、鞘膜积液、包茎、阑尾炎等短小手术患儿共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七氟醚组(S 组)、氯胺酮组(K 组),各30例,两组分别用七氟醚吸入麻醉或氯胺酮静脉全麻对患儿行短小手术。结果 K 组诱导后 HR 加快(P<0.05),术中、术毕 HR 均显著高于 S 组(P<0.05);诱导5min 时两组 RR 均加快(P<0.05);S 组麻醉诱导,苏醒时间均短于 K 组(P<0.01)。结论七氟醚诱导、恢复快,且过程平顺,对循环呼吸的影响小,是小儿短小手术麻醉较理想的吸入麻醉药。  相似文献   

7.
张爱国  乐呈进 《中国药师》2010,13(3):399-400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在新生儿全麻诱导中的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方法:60例需全麻的新生儿患者随机均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七氟醚联合氯胺酮组(SK组),S组单用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SK组采用七氟醚吸入,同时静脉给予氯胺酮0.5mg·kg^-1联合诱导。观察并记录患儿入室时(TO),气管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1min(T2),切皮时(T3),停药时(T4)及拔除气管即刻(T5)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CO2分压(PetCO2)。记录两组患儿从吸入诱导到插管时七氟醚的用量,一次气管插管成功率,喉痉挛、苏醒延迟、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结果:S组T1与T0的MAP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的MAP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七氟醚的用量、一次插管成功率、喉痉挛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七氟醚在新生儿全麻联合诱导可以有效提高气管插管的成功率,减少插管时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七氟醚的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七氟醚吸入在小儿麻醉诱导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全麻下行手术患儿12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组和氯胺酮组,观察记录给予麻醉后疼痛反射消失时间、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停药至清醒时间(睁眼或体动)。结果七氟醚组停药至清醒时间明显短于氯胺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醚组疼痛反射消失时间、睫毛反射消失时间与氯胺酮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在小儿麻醉诱导起效快,对患儿呼吸循环影响小,术后麻醉苏醒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张家骏  郭小龙 《河北医药》2011,33(18):2755-2756
目的总结七氟醚复合骶麻用于6岁以内小儿下腹部以下短时手术的经验。方法86例6岁以内的小儿行下腹部下肢会阴部手术,时间〈2h,以吸入七氟醚行麻醉诱导,成功后开放静脉,保留自主呼吸,七氟醚持续吸入维持麻醉,骶管阻滞完善后开始手术。若15min后钳捏切口患儿仍体动,即辅用氯胺酮、咪唑安定完成手术。手术时间超过2h或改变手术方式改为气管插管或喉罩全麻下完成手术。术毕停吸七氟醚并加大氧流量以洗出七氟醚,以患儿睁眼或哭闹,吸空气SpO2≥96%为出室标准。术中监测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ECG)、呼吸(RR),观察患儿诱导有无呛咳、喉痉挛以及苏醒期躁动、呕吐情况,记录患儿苏醒时间。结果72例在七氟醚复合骶麻完成手术,10例辅用氯胺酮咪唑安定,4例改气管插管或喉罩全麻。七氟醚复合骶麻患儿在停药9min内(3~9min)均苏醒,其中55例苏醒平稳,17例苏醒时发生躁动,其中11例持续3~5min逐渐安静,6例需静脉注射咪唑安定才安静下来;辅用氯胺酮患儿术毕均未苏醒,在生命体征稳定,吸入空气SpO2≥96%送回病房苏醒;气管插管全麻患儿待完全苏醒拔除气管导管后送回病房。结论七氟醚复合骶麻对于下腹部以下短小手术,具有全麻诱导快,苏醒迅速,操作简便,麻醉效果好,术后躁动比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但不能用于长时间的大手术,以策安全。  相似文献   

10.
尹述洲  余奇劲  黄维勤  周青山 《医药导报》2007,26(12):1461-1463
[摘要]目的观察高浓度七氟醚吸入作基础麻醉在婴幼儿先天性非发绀型心脏病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为临床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寻找理想的基础麻醉方式。方法择期行心脏病手术的先天性非发绀型心脏病患儿60例,年龄3个月~3岁,随机均分为两组:氯胺酮肌内注射基础麻醉组(K组)和高浓度七氟醚吸入基础麻醉组(S组),各30例。K组患儿抱入手术室后肌内注射氯胺酮6~8 mg·kg-1,作基础麻醉;S组患儿入手术室后以氧气5 L· min 1+七氟醚6%~8%吸入作基础麻醉。使用多功能监护仪常规监测无创血压和SpO2。记录患儿哭闹时间、睫毛反射消失时间、疼痛反射消失时间。观察基础麻醉期间患儿合作情况和有无呛咳、呕吐、呼吸抑制、喉痉挛、分泌物增多、肢体活动及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术后随访有无呕吐和躁动等并发症。结果S组与K组患儿比较,哭闹时间、睫毛反射时间、疼痛反射消失时间均显著缩短(P<0.01=。高浓度七氟醚吸入后SBP、DBP、HR均有轻微下降,肌内注射氯胺酮后SBP、HR均略有上升,但与入室时的基础值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K组基础麻醉期间发生的并发症明显多于S组(P<0.01=。术后随访发现K组呕吐发生率(26.7%)显著高于S组(16.7%)(P<0.05=。结论高浓度七氟醚快速吸入作基础麻醉是婴幼儿先天性非发绀型心脏病手术患者一种理想的基础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在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中的麻醉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在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符合美国麻醉学会制定的Ⅰ-Ⅱ级标准、年龄1—4岁、行气管异物取出术小儿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七氟醚组和氯胺酮组,每组30例。七氟醚组采用吸入七氟醚诱导麻醉,术中维持药物选用丙泊酚1.5mg/(kg·h)微泵持续注入。间断吸入七氟醚;氯胺酮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mg/kg和氯胺酮1.5mg/kg诱导麻醉,术中麻醉深度不足时分次静脉注射氯胺酮1.5mg/kg至麻醉满意。记录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术前1min(T2)、插入支气管镜时(T2)、拔支气管镜时(T3)、清醒时(T4)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和术中医生满意度,观察术中和术后患儿是否有支气管痉挛、呕吐、呼吸道梗阻、舌后坠等并发症。结果2组患儿T2时收缩压、心率较T0时明显升高。七氟醚组患儿T1时收缩压、心率较T0时明显降低;2组患儿血氧饱和度T1-T4各时段均较T0时明显升高;七氟醚组患儿苏醒时间显著快于氯胺酮组;七氟醚组患儿医生满意度较氯胺酮组高;术后氯胺酮组患儿舌后坠发生率明显高于七氟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T0~T4各时段舒张压、血氧饱和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在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中能提供良好的手术条件,术中麻醉平稳,术后患儿苏醒快且苏醒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七氟醚吸入麻醉复合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在门诊小儿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并与氯胺酮麻醉进行比较。方法选择行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包茎包皮环切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吸入复合神经阻滞组和氯胺酮组,每组30例.记录患儿睫毛反射消失时间、疼痛反射消失时间、清醒时间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七氟醚复合神经阻滞组比较氯胺酮组清醒时间明显缩短(P〈0.05)、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七氟醚复合神经阻滞在小儿门诊手术的应用中,能明显缩短清醒时间,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唇腭裂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60例小儿唇腭裂患儿,随机分为七氟醚吸入组和异氟醚吸入组,各30例,观察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七氟醚吸入组的拔管时间以及苏醒时间和恢复室停留时间均明显短于异氟醚吸入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是一种具有芬芳气味、诱导迅速、麻醉平稳、苏醒快、且在手术中不需肌松药物的吸入麻醉剂,是小儿唇腭裂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14.
赖可可  黄毅婷 《河北医药》2011,33(22):3424-3425
目的比较喉罩通气下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与氯胺酮及丙泊酚复合麻醉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的优劣。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S、P2组,S组:全凭七氟醚诱导、维持,喉罩通气;P组:氯胺酮诱导,全凭丙泊酚维持,面罩吸氧。记录麻醉诱导前(T1)、手术开始时(T2)及手术结束时(T3)各时点患儿SBP、DBP、MAP、HR、SPO2,观察手术结束至患儿清醒的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恶心、呕吐、躁动)的发生率。结果与P组比较,S组患儿T2时刻SBP、MAP、HR明显降低(P〈0.05),T1、鹳时刻SBP、DBP、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T2、13时刻SBP、DBP、MAP、HR均较各自组T1时刻无明显变化(P〉0.05);2组惠儿各时点Sp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清醒时间明显低于P组(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喉罩通气下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应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比氯胺酮及丙泊酚复合麻醉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一种安全有效、平稳快速、无痛舒适的小儿麻醉诱导模式。方法选择80例2~12岁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七氟醚吸入诱导组(S组)和静脉麻醉诱导组(M组)。监测记录诱导期两组患儿血流动力学改变,观察记录诱导时间、哭闹例数、静脉一针穿刺成功例数(率),观察有无呕吐、屏气、呛咳等麻醉相关并发症。结果 S组血流动力学变化较M组小(P〈0.05),与M组比较,S组诱导时间明显缩短、哭闹例数明显减少、静脉一针穿刺成功率更高(P〈0.05),两组患儿麻醉相关并发症均有发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醚吸入诱导方式用于小儿麻醉安全可行、平稳快速,亲子型诱导模式凸显舒适化医疗优势。  相似文献   

16.
王先锋  马亚  李雷  乔伟 《安徽医药》2013,17(11):1963-1964
目的比较七氟醚、地氟醚、氯胺酮用于小儿阑尾切除术麻醉效果。方法将72例需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患儿随机分为七氟醚组、地氟醚组、氯胺酮组,每组24例,记录三组患儿术中麻醉效果、诱导和苏醒时间、术中摇头和肢体活动、安全离手术室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术后呕吐等指标。结果三组麻醉效果近似(P〉0.1),麻醉诱导和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安全离开手术室的时间七氟醚组和地氟醚组明显短于氯胺酮组(P〈0.01,P〈0.05)。患儿术中出现摇头、肢体活动,七氟醚组、地氟醚组明显少于氯胺酮组(P〈0.01)。三组术后呕吐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小儿行阑尾切除术,面罩吸人七氟醚、地氟醚的麻醉效果总体质量优于氯胺酮静脉麻醉。  相似文献   

17.
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小儿口腔手术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理锋  唐猛  叶佩仪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7):2545-2546
目的:探讨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在小儿口腔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行口腔手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七氟醚吸入组与异氟醚吸入组,每组各30例.分别使用七氟醚或异氟醚吸入诱导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行唇裂、聘裂手术.记录诱导时问、拔管时间,观察有无恶心、呕吐,躁动,喉痉挛,支气管痉挛等并发症的发生.结果:七氟醚组诱导时间略长于异氟醚组静脉诱导时间;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异氟醚组(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平稳迅速,缩短苏醒拔管时间,适用于小儿口腔手术手术.  相似文献   

18.
尤克强  张小宝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0):1468-1469
目的:比较七氟醚吸入麻醉和异丙酚-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下腹部手术应用中的优缺点.方法:120例年龄2~6岁ASAⅠ~Ⅱ级在全麻下行腹股沟斜疝或隐睾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七氟醚吸入麻醉组(S组)和异丙酚-氯胺酮静脉麻醉组(P组),分别记录手术中患儿体动情况、心率变化、脉搏血氧饱和度、术毕苏醒时间以及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结果:P组手术中患儿发生体动明显高于S组(P<0.01),而P组心率变化超过20%的患儿高于S组(P<0.05).15例P组患儿出现Sp2<95%,明显高于S组(P<0.01).P组术毕清醒时间明显长于S组,而PONV的发生率P组明显低于S组(P<0.01).结论:与异丙酚组比较,七氟醚吸入麻醉患儿手术过程中的心率稳定及脉搏血氧饱和度正常,同时苏醒时间短.但是应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七氟醚联合小剂量氯胺酮麻醉在小儿眼科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50例年龄1~3岁择期行白内障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七氟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组(Ⅰ组)和氯胺酮组(Ⅱ组),观察两组诱导和苏醒时间,诱导时是否合作,喉痉挛、呕吐、术中体动和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结果与Ⅱ组相比,Ⅰ组能较好接受诱导,诱导、苏醒时间短,术中体动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P<0.05);两组呕吐和术中知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醚联合小剂量氯胺酮麻醉具有麻醉诱导、苏醒快,不良反应少,能较好地应用于小儿眼科手术。  相似文献   

20.
杨智 《中国医药指南》2014,(22):104-104
目的探讨七氟醚和氯胺酮在小儿扁桃体摘除麻醉诱导中的效果差异。方法所选的扁桃体病变患儿共60例,时间从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首先给予8%七氟醚吸入诱导,每23次呼吸增加异氟醚1.5%3次呼吸增加异氟醚1.5%2.0%;对照组:首先肌内注射氯胺酮5 mg/kg。分别记录两组患儿的手术、麻醉后苏醒及气管导管拔除时间;观察支气管痉挛和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及气管导管拔除时间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支气管痉挛发生率和SpO2不稳定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在小儿扁桃体摘除麻醉诱导平稳、起效快以及苏醒迅速,其麻醉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