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罗容  张贵君 《天津中医药》2014,31(2):121-124
中药药效组分理论是中药发展中产生的新理论,对于科学地解析中药、深刻地认识中药、合理地使用中药、持续地传承中药和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传承创新、建立与临床疗效对应质量标准的学术思想指导下,张贵君教授于2000~2005年创立了中药生物鉴定法和中药药效组分理论,并进行了10余年的再实践。综述了中药药效组分理论形成和实践成果,为传承发展中药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中药药效组分理论与中药组分学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张贵君  罗容  王奕洁 《中药材》2007,30(2):125-126
中药药效组分理论是中药的新理论。中药药效是以其药效组分为基础的,这个理论可以揭示中医药的本质特征,科学地阐释中药药效与物质、物质与品质、品质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并与中医药整体观的学术思想相吻合。在中药药效组分理论指导下产生了中药组分学,它是中药进化的新学科。  相似文献   

3.
中药质量标准与中药的科学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的价值是治疗疾病,用于衡量中药价值的标准称之为质量标准,评价中药质量的经典方法是使用中药的标准物质标化.中药一直缺少标准和标准物质,导致在实际工作难以控制中药的质量.所以说,影响中药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中药质量标准及其标准物质.中药的标准物质是其药效组分,它可以准确地标化出中药质量的特征,具体的表达方式是用药效组分的标示量或分解为有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指标.在过去中药科学发展目标中,对中药的定位上出现了偏差,致使中药质量标准出现了明显的不科学内容,直接阻滞了中药的发展.中药的标准物质是中药本身而非某种或某些化学成分,要用临床中药学的观点去研究和认识中药.指导中药发展的新理论是"中药药效组分理论".传承的中药必定是在中药药效组分理论指导下产生的"组分中药",组分中药也是传统中药的标准物质.  相似文献   

4.
中药药效组分理论与药效组分的研究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历经数千年的传承,其医用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但如何使用现代方法阐释中药药效的机理一直是困扰世界医学界的难题。"中药药效组分理论"的提出,对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一把钥匙,从而对该理论的研究进展和模式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中药质量优劣的最主要体现就是"疗效",因此中药的质量标准需要能够准确地表述其疗效特征。中药药效组分理论质量标准研究模式以"临床疗效"为核心,依据不同药效物质组合(药效组分)产生不同临床疗效的客观事实展开。采用传统中药葛根为模型药物,综述其质量评价的历史沿革,并在中医理论与中药药效组分理论的指导下,以临床功效为基础,探讨葛根的"标准物质"(药效组分),采用不同药效组分对应不同临床疗效的方法进行分析,建立中药葛根的药效组分质量标准总体研究模式,为中药质量标准的深入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中药组效关系辨识方法学与计算理论研究思路与策略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对中药化学组成和药效作用机制进行系统辨析,阐明中药复杂组效关系是中药学科领域的重大难题。开展中药复杂组效关系辨识方法学和计算理论研究,对于中医药基础理论创新发展及现代中药创制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学术价值。在获取中药化学分析数据和药效检测数据基础上,使用药物信息学方法,寻找发现关键药效组分,并通过多组分药效预测模型对药效组分配伍进行优化设计,进而构建药效作用的多因素调节网络模型探索中药的多种药效组分协同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胡彦君  王雅琪  王勇平  王学成  熊优  杨明 《中草药》2016,47(17):2965-2971
中药质量控制一直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难点和重点,而药效组分群的辨识则是支撑中药质量控制的前提和基石,是中药的创新与发展探索的重要方向。药效组分群的研究方法虽众多,但仍处于探索阶段尚需在理论上加以提高,加强其系统性。从中药药效组分群发展历程出发,系统总结和分析现行药效组分群的筛选思路、组分配伍、质控模式等内容,探讨从复杂成分群中寻找"药效组分群"的方法,并构建配伍关系的研究思路,以期又快又准地锁定中药药效关键组分,实现中药质量标准"关联药效,量而又准,可控可评"的愿景,为后续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药药效组分理论,结合我国中药标准中存在的知识性问题,论述中药标准物质即是中药的药效组分这一新的科学概念,并建立了中药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为中药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和标准物质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
中药物质基础“组分结构”理论的创新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药物质基础组分结构理论为中药研究提供了一种符合中医药整体性和系统性特征的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组分结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丰富发展。该文在归纳总结中药物质基础组分结构发展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组分结构提出的背景以及在中药质量控制、现代创新中药制剂中的作用和进展。组分结构研究推动了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变革,为中药现代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江苏中医药》2012,(5):51-51
第418次香山科学会议"组分中药研讨会"不久前在京召开,与会专家经3天研讨一致认为,组分中药研制是中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中药走向国际医药主流市场的重要途径,对中药产业发展、国际化及产学研结合具有重要意义。会议还就以下重要问题达成共识:组分中药是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特征是药效物质和作用机理相对清楚,具有"安  相似文献   

11.
中医对蛋白尿病因病机的认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孙慧  云鹰 《河南中医》2008,28(9):17-19
蛋白尿的产生不外乎本虚标实,邪实正虚,且两者相互影响。本虚责自肾脾肺,标实多见湿、浊、风、毒、瘀。肾虚封藏失司,固摄无权,精微下流;脾虚不能升清降浊,清气不升反而下泄,加之湿邪、外感风邪、毒邪、瘀血等,导致瘀阻肾络,精气不能畅流,壅而外溢,精微下泄而成蛋白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补肾生血汤治疗肾性贫血(RA)药效学机制及中医辨证施治规律。方法:将慢性肾衰竭(CRF)肾性贫血符合入选条件者随机分为中西药结合治疗组和单纯西药治疗组,用相应药物治疗8周,观察2组病人用药前后相关指标变化。结果:补肾健脾和胃降浊中药联合西药治疗肾性贫血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结论:补肾健脾和胃降浊之中药联合西药治疗更有利于肾性贫血的纠正。  相似文献   

13.
从“乙癸同源”探讨眼科疾病病机,阐述肝肾同治对眼科虚证治疗的重要意义。针对新世纪《中医眼科学》教材侧重滋养肝肾阴血,将补益肝肾法分为滋肝肾阴血与补肝肾阳气两个方面。强调培补肝肾阳气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补肾健脾生血法用于治疗贫血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贫血患者124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补肾健脾生血组方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结论:中医补肾健脾生血法用于治疗贫血,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贫血指标,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试论肝阳虚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阳虚证多由素体肝脏功能低下,或久病及肝,或治疗不当,攻伐无度,耗损肝阳;或素体肾阳不足,水不生木所致。多表现为肝阳不足,阴寒凝滞,疏泄失常,升发不及的证候?治疗时宜:温补肝阳,升发肝气,疏肝柔肝,散寒止痛。  相似文献   

16.
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和临床实践,将中华民族传统中医理论"阴阳五行"推广深化为"阴阳六行"。以中西文化交融和哲学理论的辩证指导为契机,从形态学入手,把病作为认识单元,在天、地、人统一的大系统中把握人体健康和疾病,进行了两方面的探讨:一是将五行"木、火、土、金、水"推广为六行"木、火、土、金、水、气",其对应的脏腑相应发生变化,"肝、心、脾、肺、肾"对应"肝、心、胰、脾、肾、肺",六腑也相应改变;二是将中医三焦学说与西医解剖的淋巴学说相对应,其中,上焦对应膈以上淋巴系统,中焦对应膈以下至盆腔以上淋巴系统,下焦对应盆腔以下淋巴系统,使中西医二者的相似相容点较为完美地接轨,在相互促进中深入完善和发展中医理论。  相似文献   

17.
李梴所著《医学入门》不仅汇集各家学说,而且阐明自己独特的见解。书中所述的“脏腑相通论”,就是根据作者自己的临床经验发挥而成。脏与腑的关系,通常是指脏腑相合,即《灵枢·本输》所云;肺合大肠,心合小肠,肝合胆,脾合胃,肾合膀胱。但脏腑之间的关系并非只有这种相合,还存在其它联系。本文所述:心与胆,肝与大肠,脾与小肠,肺与膀胱,肾与三焦的相通关系,是从病理与治疗角度,来说明脏与腑之间的联系,“心胆相通”,应用较多。“脏腑相通论”对于我们认识和掌握脏与腑之间的关系很有启发。阐发这种关系,能够丰富脏象学说,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8.
肝乐冲剂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肝郁脾虚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肝乐冲剂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肝郁脾虚型的疗效。方法:选取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型121例,治疗组(61例)给予肝乐冲剂口服治疗,对照组(60例)给予小柴胡片,分别观察症状、体征、肝功能等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症状和体征均有改善,肝功能指标治疗前后亦有不同程度改善,尤其是对食欲减退、乏力及ALT、AST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乐冲剂对慢性病毒性肝炎肝郁脾虚型有明显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影响肿瘤患者护患关系的因素有恶性肿瘤分布广、危害大,发病的年龄跨度大,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不确定,护理人员业务能力和自身素质,患者及家属的影响因素等,通过正确运用沟通技巧和方法、满足患者及家属需求、有针对性进行健康指导、提高护理质量等措施可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PO)是发生于女性绝经期的代谢性骨病,又称Ⅰ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以腰背疼痛无力、脊柱驼背变形、易于跌倒骨折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中医"骨痿""骨枯"范畴。从中医整体观出发分析本病的发生与肝脾肾失调相关,病理机制有:肾虚为本,先天亏虚;脾虚失用,后天乏源;肝郁血虚,枢机不利;血瘀为标,瘀虚互生。其病机为本虚标实证,本虚在于肝脾肾精气亏虚、骨失濡养;标实责之肝郁血瘀、骨络失和。治疗大法应当标本同治、扶正祛邪,燮理肝脾肾;经验方补肾活血健骨方从"补肾填髓、健脾益气、疏肝理气、活血祛瘀"立法,契合PMOP病机,获得一定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