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对肝脏实质性肿瘤进行重建观察是三维超声的一个难点.我们应用经静脉注射新型声学造影剂结合三维超声成象重建肝脏肿瘤的三维图象.方法制作兔VX2肝癌模型13只.静脉注射新型声学造影剂FX530后,以间断观察法观察并采集图象.三维重建方法:①Echo-Scan三维工作站与Sonos 5500彩超仪配合使用,彩色多普勒能量图观察,利用声学造影产生的"彩色花簇”现象对肿瘤以最大回声模式进行重建;②利用造影后肿瘤显示为相对弱回声以最小回声模式三维重建肿瘤的组织灰阶图象.结果造影前肿瘤为近等回声,不适于三维重建观察.造影后,方法①:显示VX2肝癌呈"球形的空洞”,从球体形肿瘤空洞内部观察显示,肿瘤边缘轮廓清晰完整,表面特征明显,显示肿瘤立体感强.方法②:观察时,造影后肿瘤呈负性显影(弱回声),肿瘤边界轮廓清晰可辩,三维重建后可观察肿瘤的立体形态,并测量肿瘤的体积.结论应用新型声学造影剂FX530和三维超声成象技术可良好地重建肝癌的三维图象,为超声观察肝脏肿瘤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血管内皮功能异常不仅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早期病理改变,也是AS的始动因素,因此,及早发现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对于早期防治AS,控制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超声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是近年来各种靶向声学造影剂的研究和开发,为超声诊断及治疗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本文主要综述靶向微泡造影剂评价血管内皮功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靶向微泡造影剂评价血管内皮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萍  高云华 《高血压杂志》2004,12(4):287-289
血管内皮功能异常不仅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早期病理改变,也是AS的始动因素,因此,及早发现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对于早期防治AS,控制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超声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是近年来各种靶向声学造影剂的研究和开发,为超声诊断及治疗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本文主要综述靶向微泡造影剂评价血管内皮功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超声微泡造影观测钬激光心肌激光再血管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经静脉注射造影剂心肌超声微泡造影探讨激光心肌再血管化的机制及对心肌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部分钳闭犬的冠状动脉前降支形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用钬激光在缺血区进行心肌激光再血管化,并在缺血前、缺血后及激光打孔后取左室短轴切面进行超声微泡造影。结果:缺血后心肌超声微泡声学密度较缺血前明显降低(P<0.001),心肌激光再血管化后,缺血区超声微泡声学密度较缺血时明显升高(P<0.001),接近正常心肌超声微泡声学密度(P>0.05),激光再血管化区心肌超声微泡较正常心肌提前显像。结论:心肌激光再血管化可即刻明显缓解心肌缺血,使缺血区血流灌注明显改善。经静脉注射造影剂进行心肌超声微泡造影可作为观测和评价心肌激光再血管化的可靠手段,钬激光心肌再血管化的中远期效果尚待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气泡型声学造影剂和二次谐波成象在肝癌诊断中的作用及局限性。方法:13例肝癌病人经外周静 脉注射造影剂(剂量0.5~ 10ml)后检查。二次谐波成象用 1.7/34MHz(ATL-HDI 5000)或1.8/3.6MHz(HP 5500)。结 果:肝动脉期肝脏多数无明显增强,少数病灶内出现斑点状回声增强,门静脉增强后肝组织才明显增强,但肿瘤组织 增强不明显。增强后有利于低回声病灶的显示而对高回声病灶或中高混杂回声病灶显示无益。增强后可显示更多 的瘤血管。结论:微气泡型声学造影剂及二次谐波成象反映的主要是肝组织总体供血量的变化,相对于正常肝组织 来说肝癌总是少血管的,谐波成象可以显示更多的血管。  相似文献   

6.
心肌声学造影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肌声学造影 (Myocardial ContrastEchocardiography,MCE)是通过注射声学造影剂的方法使之灌注到冠脉微血管结构中 ,从而使含血心肌的超声心动图显像增强 ,近年来 ,心肌声学造影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新一代声学造影剂的发现及超声显像技术的发展使经静脉注射声学造影剂导致心肌显像成为可能。心肌声学造影不仅能直接反映冠脉微循环状况、确定急性心肌梗塞的危险区、评价心肌存活性及冠脉血流储备 ,而且还可以用于标靶特定组织及局部药物或基因的转导。1 心肌声学造影剂196 8年 Gramiak和 Shah[1] 首次报道了经心腔注射生理盐水后经超声…  相似文献   

7.
目的:与分段采集下肢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比较,评价Bolus chase技术(造影剂智能跟踪血管摄影技术)在下肢血管造影中的价值.方法:对49例疑下肢动脉病变的患者行双下肢血管造影,加例采用Bolus chase技术进行下肢动脉造影检查,29例行分段采集下肢动脉DSA检查,并对影像资料的图像质量、造影剂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建立一个原发性或转移性兔肝癌模型并应用纳米微泡造影剂对肿瘤进行早期检测,探讨纳米材料在肝癌超声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通过肿瘤组织块接种法制备兔肝癌模型并利用门静脉插管注射微泡造影剂对比增强显影。结果模型建立后检测原位成瘤率为83.3%,采用5MHz的发射频率,肝内主要血管及瘤块1min内显影得到增强。结论靶向超声纳米对比剂具有特异性和敏感性,纳米级微泡造影剂用于超声造影增强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低功率超声空化治疗肝癌前后超声血管造影检查结果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采用低功率超声空化治疗肝癌42例.其中12例晚期肝脏肿瘤患者手术前后均接受超声血管造影和增强CT检查,用增强CT检查结果评定其疗效,分析治疗前后超声血管造影图像变化.结果 本组无CR患者,PR 5例,SD 5例,PD 2例.11例患者(PR 5例、SD 4例、PD 2例)治疗后病灶内出现低回声区,病灶增强程度及增强范围变小;1例原发性肝癌(SD者)治疗后超声造影发现肿瘤内出现低回声区.治疗前典型超声血管造影结果为造影剂注入后,肿块由周边向中央弥漫性明显增强,表现为内部弥漫性增强,呈“漫天星”状,血供丰富;治疗后表现为肿块呈弥漫性增强,但肿瘤血管造影强度低于治疗前,造影剂充盈缺损区范围扩大,内可见裂隙样暗区,近腹壁侧可见片状充盈缺损区.结论 超声血管造影是评价肝癌疗效的重要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0.
肿瘤生长和转移均依赖于肿瘤的血管生成,而血管内皮细胞迁移是肿瘤血管生成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现从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促血管生成因子、骨架蛋白解聚、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三个方面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