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尿液标本放置不同时间对尿沉渣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对尿液标本采集后即刻、放置1h、2h、4h、6h尿沉渣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并观察放置不同时间点尿中红细胞形态变化情况.[结果]室温、4℃温度下尿液标本放置4h、6h时红细胞计数、管型计数、大红细胞计数较即刻均显著下降,溶解红细胞均显著增多,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室温、4℃温度下尿液标本放置6h时白细胞计数较即刻显著下降(P<0.05);不同时间点上皮细胞计数、小红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尿液标本放置时间对尿常规检验中尿沉渣检查结果影响较大,建议尽量在标本采集后4h内完成检测;标本放置温度对红细胞、白细胞、管型计数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尿液标本不同放置条件对尿常规检验中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检验科尿液标本20份,将尿液标本分为2组,每组各10份,分别置于室温及4℃冰箱中保存待测。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取样即刻及标本放置1、2、3、4、5h时尿肌酐(Ucr)、总蛋白(TP)、尿钠(Na~+)、尿钾(K~+)、尿酸(UA),用尿有型成分全自动化检测仪检测尿液中上皮细胞、红细胞、白细胞、细菌的数量,同时应用显微镜观察不同条件下红细胞形态及细菌均值的变化。结果在常温下,标本静置时间≥3h时,尿液标本中Ucr、UA、TP水平明显升高,而Na+、K~+等指标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临下随着静置时间延长,大红细胞计数明显下降,而细菌均值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皮细胞、白细胞数不受静置时间影响。随着静置时间延长,大红细胞计数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下,标本静置时间≥3h时,尿液标本中小红细胞计数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液标本静置时间会影响检测结果,静置时间越长,尿液成分变化越明显,为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应在取样后3h内完成检测。  相似文献   

3.
尿液标本放置时间对成分检测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尿液标本放置时间对尿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留取尿液标本后,在室温(20℃)下放置不同时间,用尿液自动分析仪进行测定,比较各组的结果。结果:实验表明,标本在2h内各组变化不明显(P>0.05)。3h时,葡萄糖明显下降(P<0.01);9h时,pH值明显上升(P<0.05),蛋白质、酮体和白细胞明显下降(P<0.05);6h后,部分标本产生了亚硝酸盐。结论:室温(20℃)下,尿液标本应在2h内检测,如长时间放置(>2h)可使其成分发生改变,影响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0.3%尼泊金乙酯对尿液中尿酸(UA)及清蛋白(U-MA)检测结果是否有影响。方法收集新鲜尿标本,加入0.3%尼泊金乙酯前检测UA、U-MA;按照100mL尿液中加入0.5mL 0.3%尼泊金乙酯室温保存尿液0h、4h、8h、12h、24h,分别检测尿液中的UA、U-MA,将检测结果与加入0.3%尼泊金乙酯前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新鲜尿标本加入0.3%尼泊金乙酯前检测UA、U-MA结果与0.3%尼泊金乙酯保存尿标本0h、4h、8h、12h、24h后检测UA、U-MA的结果呈正相关,相关性良好(r>0.975),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3%尼泊金乙酯对尿液中UA、U-MA检测结果无影响,可作为部分尿液检验项目的防腐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脑脊液(CSF)标本室温放置不同时间对生化结果产生的影响,为进一步做好分析前质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80份CSF标本进行CSF生化检测,所有标本测定初始值后室温放置4、8、12、24 h再测定上述指标的浓度,与初始值进行配对比较.结果 乳酸脱氢酶(LDH)、腺苷脱氨酶(ADA)、脑脊液总蛋白(TP)、乳酸(LAC)这几项脑脊液生化指标室温下24 h保持不变(tLDH=1.792,tADA=1.832,tTP=-2.051,tLAC=0.568,P均大于0.05);谷丙转氨酶(AST)可以8 h保持不变,8 h后即开始下降(tAST=1.521,P<0.05);葡萄糖(GLU)和氯离子(Cl)在4 h后即开始下降(tGLU=2.125,tCl=1.995,P均小于0.05).结论 脑脊液标本在采集后应当及时检测,在标本未能检测时,短时间的室温放置不会对结果照成太大的影响,但长时间放置需要选择合适的保存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H值对尿β2-微球蛋白(β2-MG)检测的干扰及应对措施。方法收集32例肾病患者的尿样本,记录pH值,将同一份尿样本分作5份:未处理的新鲜尿、以磷酸盐缓冲液(PBS,pH值7.0)1∶1稀释的新鲜尿(上述2份样本立即冰冻保存)、以PBS 1∶1稀释室温再放置2 h的尿液、室温放置2 h再用PBS 1∶1稀释的尿液、室温放置2 h未作处理的尿液。全部尿样本冰冻保存1周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β2-MG的含量。结果室温放置2 h后用PBS稀释和未处理的pH值<6的尿样本β2-MG含量均显著低于新鲜尿,其余组与新鲜尿无差异。结论使用PBS能够准确校正尿的pH值,且不影响β2-MG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抗凝血全血以及离心后标本保存温度和时间对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用Sysmex CA7000型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分别检测抗凝血标本全血室温(26℃)放置及离心后在室温及冰箱(4℃)保存条件下0 h、2 h、4 h、6 h、8 h、12 h、24 h时PT、APTT的结果,并将所得到的数据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处理。结果全血室温放置时,正常值标本PT在4 h内,APTT在2 h内的测定结果与0 h测定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值(高值)标本PT在2 h内,APTT在2 h内的测定结果与0 h测定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离心后血浆在室温下,正常值标本PT在6 h内,APTT在4 h内的测定结果与0 h测定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值标本PT在4 h,APTT在4 h内的测定结果与0 h测定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离心后血浆在冰箱保存条件下,正常值及异常值标本PT,APTT在6 h内的测定结果与0 h测定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标本采集后,如果不能即刻测定,宜离心后置于冰箱保存,并保证在6 h内完成测定;不离心室温放置的标本,应在2 h内完成测定。  相似文献   

8.
姚家勇  刘培明 《临床医学》2003,23(12):59-60
目的 :探讨凝血检验标本室温下放置时间对凝血酶原时间 (PT )和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抗凝静脉血标本 14份 ,离心分离血浆 ,即刻上机检测 ,然后将标本放置室温 ,分别于 4h、6h、8h重复检测 ,并与即刻上机检测结果相比较。结果 :标本放置 4h ,PT缩短 ( P <0 0 0 1) ,APTT无差异 ( 0 10 >P >0 0 5 ) ;放置 6h ,PT无差异 ( 0 2 0 >P >0 10 ) ,APTT明显延长 (P <0 0 0 1) ;放置 8h ,PT延长 ( 0 0 0 5 >P >0 0 0 2 ) ,APTT明显延长 (P <0 0 0 1)。结论 :标本放置时间对PT、APTT检测结果影响很大 ,标本室温放置时间不宜超过 4h ,临床护士采集标本后应及时送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部分心血管疾病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进行常规生化检测的患者,每例患者抽取6管血液标本,将其中1管用移液器将血清吸出加入4支冻存管中,分别于即刻、2~8℃冷藏过夜及-20℃冷冻24、72h后检测,另外3管于室温分别放置1、3、6h后检测,剩余2管先在室温下放置6h,随后分别于-20℃冷冻24和72h后检测。检测项目包括缺血修饰白蛋白(IMA)、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线粒体同工酶(m-AST)、游离脂肪酸(FFA)。分析放置不同时间的血标本各项目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与即刻检测结果比较,室温放置1h后LDH、FFA呈升高趋势,m-AST、IMA呈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冷藏过夜及室温放置3和6h后LDH、FFA明显升高(P0.05),m-AST、IMA明显降低(P0.05),6h后LDH、FFA升高更为明显(P0.01)。即刻分离血清并-20℃冷冻24、72h后的LDH、FFA、m-AST和IMA检测结果与即刻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即刻检测结果比较,室温放置6h后再-20℃冷冻24、72h的LDH、FFA检测结果均明显升高(P0.01),m-AST、IMA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血液标本长时间放置会对LDH、FFA、m-AST、IMA的检测结果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鲍云非  王兰  左力 《检验医学》2009,24(12):866-868
目的分析尿液不同保存方法对24 h尿肌酐(UCr)检测值的影响,探讨留取24 h尿测定UCr的适宜保存条件。方法在同一时间收集尿液后,分别在不同保存时间、不同保存温度和加入不同防腐剂的条件下,检测初始和保存后的UCr浓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探讨时间、温度和防腐剂3种因素对UCr测定值的影响。结果在室温和4℃保存条件下,UCr均可稳定保持24 h,在24 h内测定值没有明显变化;加入甲醛会降低UCr测定值(P〈0.05),而二甲苯对UCr测定值没有影响。结论留取24 h尿测定肌酐,只需将24 h尿在室温下放置即可,无需额外添加防腐剂。  相似文献   

11.
刘培艳  吴莉莉  肖小敏 《新医学》2012,43(8):545-548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不同孕期体内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变化,探讨脂质过氧化与GDM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诊断为GDM、经饮食治疗后血糖控制良好且足月分娩的31例单胎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另选同期35名正常孕妇为正常对照组,分别采集妊娠中期、妊娠晚期和足月临产前的新鲜中段尿液,应用抗原标记酶联免疫法测定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2α)的水平,分析临床指标和妊娠结局与8-iso-PGF2α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正常对照组妊娠中、晚期及足月临产前的尿8-iso-PGF2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中期GDM组和正常对照组尿8-iso-PGF2α水平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妊娠晚期和足月临产前尿8-iso-PGF2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较妊娠中期显著升高,同时也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GDM组足月临产前血细胞比容和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并与足月临产前尿8-iso-PGF2α水平呈正相关(P<0.05),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并与足月临产前尿8-iso-PGF2α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妊娠过程中正常孕妇脂质过氧化作用保持稳定。GDM孕妇妊娠晚期脂质过氧化作用明显增强,饮食控制血糖水平正常者,异常增强的脂质过氧化作用仍未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2.
背景:研究表明一些药物可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成脂诱导分化。目的:观察尿酸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的影响。方法:全骨髓培养法体外分离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成脂诱导条件下,分别加入0(对照组),0.1,0.2,0.4,0.8mmol/L浓度尿酸,诱导14,21d时行油红O染色,倒置显微镜下计数成脂细胞数量。结果与结论:成脂诱导14d后,含不同浓度尿酸的诱导组成脂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且随着尿酸浓度的增加,抑制成脂细胞生成的效果更为明显(P〈0.05);成脂诱导21d后,尿酸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诱导分化的抑制作用较诱导14d时更加明显(P〈0.05),同样随着尿酸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更加明显(P〈0.05)。说明在体外尿酸能够抑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脂分化,并且存在一定的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13.
王敏  王琦  顾洁  袁维祥  熊立凡 《检验医学》2012,27(5):340-344
目的分析实验室肾功能检查项目在慢性肾病中的诊断特性。方法将73例慢性肾病患者以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GFR)分成3组[慢性肾病A组:33例,eGFR>60 mL/(min·1.73 m2);慢性肾病B组:32例,eGFR为30~60 mL/(min·1.73 m2);慢性肾病C组:8例,eGFR<30 mL/(min·1.73 m2)]。分别测定慢性肾病组、慢性肾病高危组(糖尿病或高血压40例)和正常对照组(32名)随机尿微量白蛋白(U-mALb)/肌酐(Cr)比值、随机尿蛋白(UP)/Cr比值、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 U-mALb)、24 h尿蛋白(24 h UP)以及血清尿素(Urea)、Cr、尿酸(UA)、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水平。比较各组检测结果,并以慢性肾病的检验项目为判断金标准[24 h UP的临界值>150 mg或eGFR<60 mL/(min·1.73 m2)],分别计算其他检验项目的诊断性能(诊断灵敏度、特异性、阴性预期值、阳性预期值、阴性似然比、阳性似然比和准确性)。结果慢性肾病A、B、C 3组之间U-mALb/Cr比值、UP/Cr比值、24 h U-mALb及血清Urea、UA、Cys C检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肾病A组与慢性肾病高危组比较,除了UA无明显差异外,其余项目检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肾病高危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仅UA、Cys C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mAlb/Cr比值、UP/Cr比值、24 h U-mAlb及血清Urea、UA、Cys C对慢性肾病的诊断性能中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17、0.22、0.14、0.67、0.66、0.51;阳性似然比分别为7.73、78、28.7、34、3.73、5.00;准确性分别为0.87、0.88、0.92、0.66、0.65、0.74。结论 24 h U-mALb在慢性肾病诊断中准确性最高,UP/Cr比值和U-mALb/Cr比值对慢性肾病诊断的准确性最接近24 h U-mALb,故适用于临床筛检慢性肾病。而eGFR主要应用于慢性肾病的分型。  相似文献   

14.
王丹丹  李贞  齐莉莉 《临床荟萃》2014,29(11):1271-1276
目的:动态观察链脲佐菌素(STZ)诱发1型糖尿病肾损伤大鼠空腹血清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4)、游离脂肪酸(FFA)的含量和血糖、血脂、血肌酐、尿素氮、尿白蛋白等指标的变化,探讨 FABP4及 FFA 与糖尿病肾损伤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健康的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雄性 Wistar 大鼠28只作为建模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n =8、糖尿病组(DM 组)n =20。收集3天,1,2,4,8周24小时尿,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24小时尿白蛋白。1,2,4,8周取空腹末梢静脉血(眼内眦静脉),统一测定 FABP4、FFA、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其他血生化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M 组血清 FABP4及 FFA 水平第1周即升高,2、4、8周血清 FABP4及 FFA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DM 组 FABP4、FFA 每个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Spearman 相关分析显示,空腹血清 FABP4水平与 FFA(r =0.512,P <0.01)、FBG(r =0.434,P <0.01)、TG(r =0.360,P <0.05)、24小时尿白蛋白(r =0.583,P <0.01)呈明显正相关,与血 ALB(r =-0.485,P <0.01)呈负相关,与 TC(r =0.13,P >0.05)无相关性,空腹血清 FFA 水平与 FBG (r =0.490,P <0.01)、TG (r =0.542,P <0.01)、TC(r =0.370,P <0.01)、24小时尿白蛋白(r =0.634,P <0.01)呈明显正相关,与血 ALB (r =-0.278,P <0.01)呈负相关。结论糖尿病肾损伤大鼠第1周即有空腹血清 FABP4、FFA 有意义增高,这种升高比空腹血糖的升高更敏感,代谢紊乱是糖尿病的早期事件,提示空腹血清 FABP4、FFA 测定可能作为糖尿病肾损伤早期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微型腹腔镜、普通腹腔镜和剖腹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90例需行妇科手术的患者分成微型腹腔镜组(微型组)30例、普通腹腔镜组(普通组)30例和剖腹手术组(剖腹组)30例,测定术前、术后24h及48h静脉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三组术后24h及48h血清IL-6、IL-8明显高于术前(P〈0.01),剖腹组显著高于微型组(P〈O.01),但普通组与微型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术后24h及48h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均有下降(P〈0.01),剖腹较微型组下降更明显(P〈0.01),但普通组与微型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微型腹腔镜比剖腹手术引起机体免疫功能变化更小,但尚不能得出微型腹腔镜比普通腹腔镜引起机体免疫功能变化更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刘志康  李列平 《华西医学》2009,(10):2583-2585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ACEI/ARB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将55例2型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CEI/ARB)和治疗组(ACEI/ARB+低分子肝素),疗程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4h尿蛋白,Scr、BUN、血浆白蛋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24h尿蛋白、Scr均显著下降(P〈0.01,P〈0.05),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2)治疗后两组血浆白蛋白均增加(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治疗后两组BUN均降低(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4)治疗后两组TC和TG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能有效减少DN患者的蛋白尿,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四妙汤加味方对湿热型高尿酸血症尿酸的影响。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四妙汤加味合别嘌呤醇治疗,对照组采用别嘌呤醇治疗,疗程为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尿酸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尿酸降低和尿尿酸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血尿酸降低和尿尿酸升高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四妙汤加味合别嘌呤醇对高尿酸血症病有良好的促进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重度未控制性失血性休克(UHS)早期延迟复苏、低压液体复苏和垂体后叶素复苏的效果。方法犬24只,采用股动脉穿刺放血使平均动脉压降至50 mm Hg,随机分为三组(n=8):延迟复苏组(A组)不采用任何复苏措施,低压液体复苏组(B组)静脉输注羟乙基淀粉(HES200/0.5)、垂体后叶素组(C组)每次静注垂体后叶素0.1~0.4 U/kg,使MAP≥50 mm Hg,1 h后全部停止放血行充分容量复苏。监测放血前即刻(T0)、达到目标血压时(T1)、实施三种复苏方法后1 h(T2)、复苏平稳后2 h(T3)各时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动脉血气参数,同时采血样本检测TNF-α和IL-10。观察实验犬出血量、存活率并取死亡或存活超过72 h立即处死后的心肌、肺、肾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1)血流动力学指标:在T2时点,A组的SBP、DBP、MAP、CVP、HR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且大多数动物(6/8)死亡。(2)炎症介质及动脉血气参数:T1和 T2时点,三组的碱缺失(BD)、血乳酸(BL)和 SvO2均与T0有明显差别(P〈0.01);在T3时点,三组的BD和BL仍处在T1和T2之间,但SvO2恢复正常。三组TNF-α和IL-10的变化规律与BD和BL一致,但在T2和T3时点,A组与B、C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3)出血量及成活率:在未控制性失血期,A组的失血量少于B和C组,但仅与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72 h的成活率为25%,明显低于B组的87.5%和C组的100%(P〈0.01)。(4)病理学检查:A组心、肺、肾病理损害程度都明显重于B、C两组,但C组的损害程度略轻于B组。结论在重度UHS条件下,垂体后叶素和低压液体复苏均为早期有效的复苏方式,两者复苏后的存活率均高且无统计学差异;但低压复苏组的失血和组织损伤程度比垂体后叶素组明显,复苏质量不如后者。延迟复苏不适宜用于重度UHS。  相似文献   

19.
刘玉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3):1019-1020,1023
目的观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与雷公藤多甙联合治疗对IgA肾病蛋白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纳入的IgA肾病继发蛋白尿患者86例,随机将所有观察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少盐、低脂、适量优质蛋白饮食,服用氯沙坦钾片1片/(d.次),研究组增加口服雷公藤多甙片(TWP)1mg/kg,3次/d,强的松0.6 mg/kg,清晨顿服,6月后调整药量为TWP 0.5 mg/kg,强的松0.3 mg/kg,3月后复查,调整药量为TWP 10 mg/d,强的松5 mg/d,根据病情可酌情减量至停药。对照组不服用强的松,给予TWP治疗,其疗程与研究组TWP治疗方案相同。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时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尿常规、24 h尿蛋白沉淀定量等指标。结果治疗后3个月时,研究组血肌酐、尿素氮、尿酸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1)。研究组24 h尿蛋白沉淀定量及尿红细胞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矫正χ2=9.06,P<0.05)。结论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与雷公藤多甙联合用药较雷公藤单药具有明显改善IgA肾病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事件等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食道癌根治术所致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60例限期行食道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参附注射液组(n=30)和对照组(n=30)。于麻醉诱导后参附注射液组按1 m L/kg静脉给予参附注射液,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于单肺通气开始时(T0)、单肺通气1 h(T1)、恢复双肺通气3 h时(T2)各监测时间点抽取动脉血5 m L,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血浆中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结果:两组患者T1、T2时点的血浆IL-6、IL-8和TNF-α的水平均较T0明显升高(P<0.05)。参附注射液组在T2时点的血浆IL-6、IL-8水平以及T1、T2时点的血浆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减轻了食道癌根治术单肺通气期间及其后血浆炎症因子IL-6、IL-8和TNF-α的水平,减轻了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