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通过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骨密度、肺功能、血气分析、血清钙离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探讨COPD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超声波干式骨密度仪测定32例COPD患者(COPD组)和3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骨密度,测量部位为左侧跟骨,骨密度指标包括超声波传递速度(SOS)、SOS T、骨折风险系数(OSI)、骨强度(TI).COPD组根据肺功能分为轻度3例、中度14例和重度15例;根据骨密度分为骨密度正常3例、骨密度减少24例和骨质疏松5例;根据既往有无全身性糖皮质激素应用史,分为既往有全身性糖皮质激素应用史10例和既往无全身性糖皮质激素应用史22例.比较COPD组与对照组的骨密度水平,分析COPD患者的骨密度与肺功能、血气分析、血清钙离子、hs-CRP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COPD组与对照组比较,骨密度减低(P<0.05).重度COPD患者较中度COPD患者骨密度减低(P<0.05),重度COPD患者较轻度COPD患者SOS减低(P<0.05),SOS、SOS T、T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COPD患者与轻度COPD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COPD患者较骨密度减少COPD患者及骨密度正常COPD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降低,hs-CRP及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明显升高;骨密度减少COPD患者较骨密度正常COPD患者的PaO2降低,CAT评分升高(P<0.05);骨密度正常、骨密度减少及骨质疏松COPD患者之间血清钙离子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既往有全身性糖皮质激素应用史COPD患者较既往无全身性糖皮质激素应用史COPD患者骨密度减低(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SOS、SOST、OSI、TI均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389、0.262、-0.295、0.265,P值均<0.05),与PaO2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391、0.100、-0.374、0.122,P值均<0.05),与CAT评分也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659、-0.463、0.175、-0.178,P值均<0.05),SOS与hs-CRP呈负相关(r=-0.390,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PaO2和FEV1%是COPD患者骨密度减低的危险因素.结论 COPD患者的骨密度较同龄健康体检者减低,PaO2减低、肺功能差是骨密度减低的危险因素,推测与COPD的慢性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和疾病进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肺功能、血气分析、圣乔治呼吸调查问卷(SGRQ)评分、全身营养状况等临床指标在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疾病进展中的作用.方法 观察因急性加重而住院的中重度COPD患者的肺功能、血气分析、SGRQ评分、全身营养状况等临床指标与前一次急性加重时的变化趋势.结果 中度COPD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和氧合指数随病情的进展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住院1、2、3、4次分别为(68.43±3.09)%、(61.27±3.38)%、(42.05±4.16)%、(33.64±3.34)%和435.55±10.23、404.35±11.56、358.38±13.21、321.29±11.78](P<0.05),PaCO2则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住院1、2、3、4次分别为(36.23±3.62)、(45.44±4.67)、(57.82±4.12)、(78.28±5.21)mm Hg(1 mm Hg=0.133 kPa)](P<0.05),重度COPD患者氧合指数呈明显下降趋势.SGRQ评分在中重度患者中均有明显下降趋势(P<0.05),血红蛋白、白蛋白、体重指数则无明显变化趋势.结论 急性加重对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影响甚大,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指标和SGRQ评分可以反映COPD的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长期家庭无创辅助通气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确诊稳定期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共78例,按患者意愿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包括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长期家庭氧疗(LTOT);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辅助通气治疗,每日6~8h,疗程12个月,观察两组血气分析指标[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及急性发作住院次数.结果 随访12个月,治疗组无一例因急性发作行气管插管,无一例死亡.对照组有5例因急性发作行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其中1例死亡.治疗后两组肺功能指标(FEV1、FEV1%)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但治疗组治疗后FEV1、FEV1%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pH值、PaCO2、PaO2)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PaO2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但对照组治疗后pH值、PaCO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6-MWT距离、SGRQ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6-MWT距离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SGRQ评分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治疗组平均每人急性发作次数(0.84±0.16)次,对照组(1.49±0.78)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5,P<0.05).结论 家庭无创辅助通气治疗可以改善稳定期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肺功能、血气分析,增加运动耐量,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发作次数及插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浆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及与血气分析相关性。方法 对30例COPD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血浆FDP及30例对照组的血浆FDP分别进行测定。结果 血浆FDP在COPD加重期患者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0 .0 0 1 ) ;治疗后血浆FDP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 ;血浆FDP与动脉血氧分压(PaO2 )呈负相关(r=- 0 .77,P <0 .0 1 )。血浆FDP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呈正相关(r=0 .6 5 ,P <0 .0 1 )。结论 COPD患者存在异常的凝血状态,血浆FDP增高与之有关,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与血浆FDP增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康复护理的临床措施及效果。方法:收集近期于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14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均开展肺的康复护理,分析护理前后患者的肺功能及血气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康复护理后,患者MMEF、FEV1、PEF、FEV1/FVC均较护理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O2、SaO2分别是(77.23±7.76)kPa、(93.54±4.72)%明显高于康复护理前的(64.56±6.69)kPa、(83.79±8.59)%;而PaCO2为(51.43±10.65)kPa,明显低于康复护理前的(59.54±12.06)kPa,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动脉血气及肺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及炎症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加重期患者20例作为试验组,稳定期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血气分析指标[pH、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炎症指标[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N)、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检测,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试验组pH、SaO2、PaO2均低于对照组,PaCO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WBC计数、N、CRP、ES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气分析指标及炎症指标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将其作为患者病情诊断的辅助检查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脉冲振荡肺功能(IOS)检测在临床COPD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测定142例COPD患者(COPD组)及160例健康成年人(对照组)的各项IOS指标及常规肺功能指标,比较两组IOS检测结果及其与常规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OPD组呼吸总阻抗(zrs)、5 Hz与20 Hz时黏性阻力及其差值(R5、R20、R5-R20)、中心阻力(Rc)和周边阻力(Rp)及共振频率(Fres)均明显增高[COPD组分别为(0.71±0.31)kPa/(L·s)、(0.55±0.22)kPa/(L·s)、(0.33±0.11)kPa/(L·S)、(0.22±0.14)kPa/(L·s)、(0.23±0.14)kPa/(L·s)、(0.62±0.25)kPa,(L·s)及(27.50±6.42)Hz,对照组分别为(0.31±0.08)kPa/(L·s)、(0.30±0.12)kPa/(L·S)、(0.22±0.07)kPa/(L·s)、(0.05±0.03)kPa/(L·s)、(0.14±0.08)kPa/(L·s)、(0.20±0.02)kPa/(L·s)及(10.95±2.68)Hz],而5 Hz时弹性阻力和惯性阻力(X5)则明显下降[COPD组为(-0.34±0.12)kPa/(L·S),对照组为(-0.08±0.01)kPa/(L·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OPD组患者的Zrs、Fres、R5、R20R5-R20、Rp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呈负相关,而与X5呈正相关,其中Fres与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的相关性最强(r=0.6410,P<0.01);Fres、R5、R5-R20、Rp与FEV1/用力肺活量(FVC)呈负相关.结论 IOS法测定呼吸阻抗可用于COPD的诊断,并有助于判断COPD患者的气道阻塞程度,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吸烟和戒烟的男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变化,促使不吸烟者不开始吸烟,吸烟者早期戒烟.方法 选择2007年10月至2008年12月102例男性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检、肺功能测定,分为54例吸烟者(吸烟组)和48例戒烟者(戒烟组),吸烟组根据吸烟指数再分为三个亚组(第1组,200年支≤吸烟指数<500年支,16例;第2组,500年支≤吸烟指数<800年支,17例;第3组,吸烟指数≥800年支,21例).进行组间肺功能的比较,分析吸烟和戒烟的COPD患者肺功能变化.结果 第2组肺功能指标较第1组下降(P<0.05),第3组肺功能指标较第2组和第1组下降(P<0.05),戒烟组肺功能指标较吸烟组升高(P<0.05).结论 随吸烟指数的增加,COPD患者肺功能的损害程度逐渐加重,戒烟可以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控制吸烟是预防和治疗COPD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吸烟和戒烟的男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变化,促使不吸烟者不开始吸烟,吸烟者早期戒烟.方法 选择2007年10月至2008年12月102例男性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检、肺功能测定,分为54例吸烟者(吸烟组)和48例戒烟者(戒烟组),吸烟组根据吸烟指数再分为三个亚组(第1组,200年支≤吸烟指数<500年支,16例;第2组,500年支≤吸烟指数<800年支,17例;第3组,吸烟指数≥800年支,21例).进行组间肺功能的比较,分析吸烟和戒烟的COPD患者肺功能变化.结果 第2组肺功能指标较第1组下降(P<0.05),第3组肺功能指标较第2组和第1组下降(P<0.05),戒烟组肺功能指标较吸烟组升高(P<0.05).结论 随吸烟指数的增加,COPD患者肺功能的损害程度逐渐加重,戒烟可以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控制吸烟是预防和治疗COPD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吸烟和戒烟的男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变化,促使不吸烟者不开始吸烟,吸烟者早期戒烟.方法 选择2007年10月至2008年12月102例男性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检、肺功能测定,分为54例吸烟者(吸烟组)和48例戒烟者(戒烟组),吸烟组根据吸烟指数再分为三个亚组(第1组,200年支≤吸烟指数<500年支,16例;第2组,500年支≤吸烟指数<800年支,17例;第3组,吸烟指数≥800年支,21例).进行组间肺功能的比较,分析吸烟和戒烟的COPD患者肺功能变化.结果 第2组肺功能指标较第1组下降(P<0.05),第3组肺功能指标较第2组和第1组下降(P<0.05),戒烟组肺功能指标较吸烟组升高(P<0.05).结论 随吸烟指数的增加,COPD患者肺功能的损害程度逐渐加重,戒烟可以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控制吸烟是预防和治疗COPD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噻托溴铵对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轻中度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噻托溴铵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周期为12周,两组患者均经过1周的清洗期,清洗期患者吸入0.9%氯化钠。第2~12周为治疗期,噻托溴铵组患者吸入噻托溴铵干粉胶囊(18μg/粒),上午给药,每日1次;对照组患者则继续吸入0.9%氯化钠。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6,12周测定患者的肺功能。结果经过连续12周的治疗后,噻托溴铵组肺功能指标深吸气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和用力肺活量均得到明显改善,较治疗前分别增加了(0.43±0.15),(0.17±0.11)和(0.41±0.14)L,而对照组上升幅度无明显改善,仅分别增加了(0.10±0.12),(0.01±0.05)和(0.05±0.12)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COPD急性发作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中度COPD患者每日1次吸入噻托溴铵(18μg)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浆内皮素(ET)-1含量与肺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 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为A组,选择34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为B组,患者治疗后病情缓解期为C组,分别在治疗前后测定血浆ET-1含量,并行动脉血气及肺功能检查.结果 B、C组患者血浆ET-1含量显著高于A组,与PaO2:呈负相关,且与PaCO2呈正相关,P值均<0.01.B组患者肺功能参数(VC、FEV1/FVC、MVV、V50、V25)明显低于A组和C组[分别为(55.3±24.5)%、(54.8±19.3)%、(54.2± 416.2)%、(54.8±9.9)%、(58.7±14.5)%与(114.8±24.1)%、(84.9±21.6)%、(86.4 ±17、2)%、(78.5±14.8)%、(90、3.±15.4)%和(110.1±19.4)%、(85.8 ±15.5)%、(85.9 ±16.7)%、(74.5±13.4)%、(89.4±18.6)%],P值均<0.01.结论 血浆ET-1、缺氧、CO2:潴留共同参与COPD病理生理的调节作用,从而影响肺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浆内皮素(ET)-1含量与肺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为A组,选择34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为B组,患者治疗后病情缓解期为c组,分别在治疗前后测定血浆ET-1含量,并行动脉血气及肺功能检查。结果B、c组患者血浆ET-1含量显著高于A组,与PaO2呈负相关,且与PaCO:呈正相关,P值均〈0.01。B组患者肺功能参数(VC、FEV1/WVC、MVV、V50、V25)明显低于A组和c组[分别为(55.3±24.5)%、(54.8±19.3)%、(54.2±16.2)%、(54.8±9.9)%、(58.7±14.5)%与(114.8±24.1)%、(84.9±21.6)%、(86.4±17.2)%、(78.5±14.8)%、(90.3±15.4)%和(110.1±19.4)%、(85.8±15.5)%、(85.9士16.7)%、(74.5±13.4)%、(89.4±18.6)%],P值均〈0.01。结论血浆ET.1、缺氧、C02潴留共同参与COPD病理生理的调节作用,从而影响肺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误吸导致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3例重度COPD误吸导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3例重度COPD误吸均发生在进食过程中,误吸会引起致死性的急性呼吸衰竭发作(pH值、PaO2较误吸前明显下降,PaCO2较误吸前明显上升);误吸后有24例患者痰培养阳性;混合细菌感染11例;12例需要使用双水平无创正压(BiPAP)呼吸机面罩辅助通气治疗,13例需要气管插管使用BP-840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死亡6例。结论重度COPD误吸导致的急性呼吸衰竭与进食不当有关,临床表现为致死性的呼吸衰竭发作,病死率高,应采用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断情况,为提高COPD防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以COPD、流行病学调查为主题词,在万方数据库和Medline中检索我国2000年1月-2011年12月公开发表于核心期刊或统计源期刊,样本量≥1000人,有严格质量控制,属于COPD流行病学调查的论著。对国内已发表的COPD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全面检索和系统分析。结果流行病学调查前患者知道自己患有COPD(其中包括大量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者只有32.90%(1095/3328),流行病学调查前曾经做过肺功能检查的仅有9.13%(237/2597)。已确诊的COPD患者中有咳嗽、咳痰和(或)活动气短症状的比率为65.40%(2306/3526),流行病学调查中确诊的COPD患者中I、Ⅱ级的比率高达74.52%(1802/2418)。结论目前我国COPD诊断严重不足,I、Ⅱ级患者没有得到及早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联合吸入噻托溴铵和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对减少COPD急性发作、改善患者肺功能和健康状况的效果.方法 86例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联合治疗组29例: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160 μg/4.5μg,每日2次,并且吸入噻托溴铵干粉胶囊18 μg,每日1次;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组29例(160 μg/4.5μg,每日2次);噻托溴铵组28例(18 μg,每日1次),疗程为3个月.结果 三组患者试验后肺功能、临床症状和健康状况均有显著改善,联合治疗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为(1.24±0.18)L,较试验前提高了11.7%,且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组使用缓解药次数及急性发作次数较其他两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组St.George呼吸疾病问卷(SGRQ)评分为(35.6±13.9)分,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吸入噻托溴铵和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COPD,可以控制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改善肺功能,疗效优于单药治疗,不良反应未增加.  相似文献   

1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相关危险因素和预后因素.方法 对2005年3月至2008年2月收治的110例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发生呼吸衰竭分为呼吸衰竭组(40例)和非呼吸衰竭组(70例).结果 呼吸衰竭组每年急性发作次数、尿酸、总蛋白、白蛋白、体重指数与非呼吸衰竭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5.54±1.16)次/年比(2.75±0.78)次,年、(283.75±72.49)mmol/L比(359.87±41.50)mmol/L、(58.77±1.54)g/L比(63.95±2.04)g/L、(36.15±1.08)g/L比(36.96±1.48)g/L、(20.33±0.99)kg/m2比(21.16±1.36)kg/m2](P<0.01);COPD分度、院内感染、酸碱平衡紊乱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呼吸衰竭死亡患者和好转患者动脉血氧分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血钠、血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OPD并发呼吸衰竭相关危险因素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