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开生 《现代医院》2014,(11):66-67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患者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2年7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84例新生儿窒息继发心肌损伤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使用磷酸肌酸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其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α-羟丁酸酶(HBDH)三项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基础上增加使用磷酸肌酸钠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新生儿心肌损伤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cTnI)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新生儿窒息合并心肌损害为观察组(36例)和单纯新生儿窒息作对照组(38例),观察新生儿出生后0~、24~和48~72 h的血浆cTnI浓度变化.结果 血浆cTnI浓度在三个时间段内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而以0~24 h时间段增高最明显(P<0.05),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生儿窒息合并心肌损害时血浆cTnI在出生后3d内均增高,以0~24 h内增高最显著,监测血浆cTnI对新生儿窒息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 Ⅰ,cTnI)及磷酸肌酸激酶心型同工酶(creatine kinase,CK-MB)在Apgar评分正常、有不同程度羊水胎粪污染(MSAF)新生儿血中的变化,及对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设正常足月新生儿16例为对照组,另两组为MSAFⅡ度组12例及NSAFⅢ度组20例.分别测定3组新生儿脐血(0h)、生后24~36 h及72~96 h血清cTnI及CK-MB的水平.[结果]①NSAFⅢ度组生后72~96 h cTnI浓度较NSAFⅡ度组和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②3组新生儿血清cTnI浓度经不同时点两两间的比较:NSAFⅢ度组0h、24~36 h分别与72~96 h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别(P<0.05);MSAFⅡ度组0hcTnI浓度分另4与24~36 h及72~96 h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经不同时点两两间的多重比较,cTnI浓度羞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MSAFⅢ度组0 h、24~36 h及72~96 h血清CK-MB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MSAFⅡ度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三组新生儿自身血清CK-MB浓度不同时点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别(P<0.05),CK-NB浓度生后24~36 h最高,72~96 h次之,0 h最低.⑤追踪NSAF新生儿cTnl浓度异常者,NSAFⅢ度组中cTnI浓度异常共15例,现已有8例完全恢复正常.未治疗即正常者1例,是生后1 d cTnI浓度升高,4 d恢复正常;余7例中cTnI浓度升高持续时间最长1例是生后10 d(转院者),恢复正常时间最短32 d,最长48 d,平均42 d.MSAFⅡ度组中cTnI浓度异常4例,2例是生后1 d cTnI浓度升高,干生后4 d自行恢复;余2例均治疗后门诊复查,cTnI浓度恢复正常时间1例是19 d.另一例是21 d.[结论]①对MSAFⅢ度新生儿,无论出生时Apgar评分是否正常均需早期干预;②通过对血清cTnI及CK-MB浓度的联合检测,可以早期发现围生期新生儿微小心肌损害;③生后早期动态检测血清cTnI浓度,可做为监测微小心肌损害治疗效果及追踪随访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磷酸肌酸在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心肌损害的临床效果,为重度窒息心肌损害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将68例新生儿窒息伴重度心肌损害的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治疗,疗程为7 d。比较两组新生儿治疗前后心肌酶谱的变化,并评价两组新生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用磷酸肌酸治疗后,治疗组的效果(79.41%)明显优于对照组(50.0%),并且治疗组的磷酸肌酸激酶(121.2±64.3)、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22.4±11.3)、乳酸脱氢酶(102.2±45.3)、羟丁酸脱氢酶(146.2±102.4)、谷草转氨酶(30.2±10.2)等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度的新生儿窒息伴心肌损害的治疗中,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降低心肌酶谱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维生素C联合果糖二磷酸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效果及对患儿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影响。方法从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患儿中选取符合条件的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维生素C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所有患儿均予以为期10 d的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心肌肌钙蛋白(cTnI)及CK-MB的变化情况、心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分析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采取维生素C联合果糖二磷酸治疗的效果及对患儿CK-MB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接受治疗后cTnI、CK-MB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降低明显(均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心功能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儿心功能改善比对照组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采取维生素C联合果糖二磷酸治疗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且患儿cTnI、CK-MB水平显著降低,心功能明显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中、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对心脏的损害及维生素C对ACMP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58例中、重度ACMP患者按机械抽样法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给予常规治疗)和观察组(29例,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大剂量维生素C),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电图、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后24、48、72 h时,cTnI和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48、72 h时,CK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在治疗后72 h心电图检查异常率为20.7%(6/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5.5%(1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生素C可以显著减轻中、重度ACMP患者心肌的损伤程度,对心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凌亚 《医疗装备》2014,27(11):122-123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对小儿窒息致心肌损害的治疗效果。方法:80例2.7~11.5岁缺氧性心肌损害患儿,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两组均采取相同的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加用磷酸肌酸钠0.5~2g/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行心肌酶、心电图、肌钙蛋白(cTnI)检查。结果:A组的临床疗效、心肌酶、心电图、肌钙蛋白(cTnI)的改善均高于B组(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窒息致心肌损害疗效明显,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窒息新生儿在不同情况下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值的变化,探讨该酶测定的临床意义及缺氧对心肌的影响。方法:测定窒息组(38例窒息新生儿)的CK-MB值在不同情况下的变化,并以42例患儿(无窒息的新生儿)为对照组做对照。结果:窒息组CK-MB值显著高于对照组;重度窒息组CK-MB值显著高于轻度窒息组;日龄越小的窒息新生儿,其CK-MB值越高,且随有效治疗而下降;窒息组早产儿血清CK-MB值非常显著高于无窒息组的早产儿,且显著高于窒息新生儿全组,较重度窒息组也高。结论: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程度与缺氧程度呈正相关,对早产儿更明显,其血清CK-MB值的变化,可以反映心肌损害出现的时限、程度以及治疗效果,是一项敏感而特异的早期指标,而且具有指导治疗、判断病情轻重和预后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致心脏损害的疗效和可能机制。方法 (1)将67例新生儿窒息致心脏损害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磷酸肌酸钠,观察两组治疗有效率和心肌酶谱变化。(2)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组(IS组)、磷酸肌酸纳组(CP组)、对照组(NS组),通过结扎SD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构建心肌缺血模型,HE染色观察心肌细胞病理变化,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心肌组织fas基因的表达。结果 (1)观察组总有效率77.78%(28/36)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45.16%(1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76,P=0.005 9),观察组心电图(ECG)正常例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35,P=0.023 5),观察组肌酸肌酶(CK)、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eTnI)、乳酸脱氢酶(LDH)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4、10.24、18.50、7.956,P0.05)。(2)CP组SD大鼠死亡率低于IS组(χ2=5.715,P=0.016 8)和NS组(χ~2=4.445,P=0.035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P组SD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低于IS组和NS组(F=44.96,P0.000 1),CP组fas mRNA表达低于IS组和NS组(F=14.28,P0.000 1),CP组fas蛋白表达低于IS组、NS组(F=154.8,P0.000 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磷酸肌酸钠能够减轻新生儿窒息后心肌的损伤,磷酸肌酸钠通过减少fas基因表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新生儿的心肌酶改变,并且对于心肌酶有改变的新生儿用黄芪注射液干预治疗.方法:对130例确诊为轮状病毒肠炎新生儿检测心肌酶及血肌钙蛋白,与非轮状病毒肠炎新生儿进行比较.同时对有心肌损害的新生儿随机分两组进行干预治疗,对黄芪和常规治疗两种方法进行疗效分析.结果:轮状病毒肠炎新生儿和对照组比较,CK、CK-MB差异有显著性(P<0.01).cTnI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黄芪组和对照组的AST、CK、CK-MB升高的百分率和酶活性水平改变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两组相比较,对照组AST、CK、CK-MB活性水平明显高于黄芪组(P<0.05),但两组LDH活性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轮状病毒可以导致新生儿的心肌损害,黄芪有助于轮状病毒肠炎新生儿心肌损害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I)和肌红蛋白(Myo)测定在诊治窒息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HIM)的价值。方法:测定西宁地区新生儿HIM轻、重度窒息组(104例)和对照组(38例)CK-MB、cTnI和Myo水平。结果:与正常新生儿比较,轻、重度窒息组CK-MB、cTnI和Myo值均显著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轻、重度度窒息组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窒息程度加重而升高,其中Myo灵敏度最高,cTnI特异性最强,CK-MB、cTnI和Myo 3项联合检测的诊断灵敏度为95.2%,特异度为92.5%。结论:联合测定CK-MB、cTnI和Myo 3项指标有助于HIM的早期诊断、程度估计、预后及转归的判断。  相似文献   

12.
窒息新生儿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I(cTnI)对窒息新生儿心肌损伤诊断和预后评价的价值。方法:选择47例窒息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Apgar评分标准0~3分18例为重度窒息新生儿(重度组),4~7分29例为轻度窒息新生儿(轻度组),同期正常新生儿23例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3组新生儿血清cTnI含量,同时酶动力法检测血清CK-MB活性。结果:窒息新生儿出生第1天血清cTnI值重度组(4.25±0.83μg/L)和轻度组(2.25±0.54μ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68±0.23μg/L)(P均<0.01);重度组血清cTnI显著高于轻度组(P<0.01)。窒息新生儿组经治疗后第7天,血清cTnI水平均有明显下降,轻度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0.69±0.18μg/L vs 0.68±0.23μg/L)(P>0.05),但重度组显著高于轻度组和对照组(1.54±0.72μg/L vs 0.69±0.18μg/L、0.68±0.23μg/L)(P均<0.01)。结论:血清cTnI检测是判断窒息新生儿心肌损伤的敏感指标,对窒息新生儿早期微小心肌损伤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和1,6-二磷酸果糖治疗小儿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因心肌损害进行药物治疗的12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磷酸肌酸钠组和二磷酸果糖组各40例。患儿入院后立即进行常规治疗,服用大量的维生素C、葡萄糖、辅酶Q10和ATP,病毒感染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如患儿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应该进行及时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磷酸肌酸钠组加用磷酸肌酸钠,50 mg/kg溶于25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二磷酸果糖组加用1,6-二磷酸果糖200 mg/kg溶于1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三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三组患儿治疗前后的CK、CK-MB、LDH、CTnI的变化及心电图的恢复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CK、CK-MB、LDH、CTnI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磷酸肌酸钠组[(339.86±52.90)、(0.85±0.09)、(183.22±43.32)、(13.32±6.08)U/L]和二磷酸果糖组[(350.61±48.80)、(1.12±0.05)、(192.71±39.67)、(15.41±5.13)U/L)]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磷酸肌酸钠组和二磷酸果糖组总有效率(95.0%、92.5%)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和1,6-二磷酸果糖对小儿心肌损害具有较好疗效,可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窒息新生儿不同时期血清心肌肌钙蛋白(cTnI),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0例窒息新生儿分为轻度窒息组40例,重度窒息组20例。正常对照组40例,将2组窒息新生儿和正常对照组新生儿进行血清cTnI检测。结果:①重度窒息组血清cTnI与轻度窒息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且心肌损害程度随窒息程度加重而加重;检测血清cTnI能早期诊断心肌受损的发生,从而可以早期治疗,以预防心肌炎及心衰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因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而住院的新生儿100例。将患儿随机分成2组,一组采用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一组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作为治疗组,两组均为50例。两组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常规方法和磷酸肌酸钠治疗方法,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疗效差异较为明显。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0%,对照组总有效率68.0%,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x2=4.39,P<0.05)。同时对于心电图、心肌酶谱等重要的反应心肌损害程度的体征参数,治疗组较对照组的恢复速度快,其恢复到正常水平的比例也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x2=4.14,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能有效治疗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16.
李荣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1):4383-4384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对手足口病患儿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某院门诊收入手足口病区治疗的200例手足口病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病毒、抗感染、解热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磷酸肌酸钠治疗,2组治疗共1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B)、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变化情况。[结果](1)cTnI:试验组在治疗后为(0.54±0.12)mg/L,对照组在治疗后为(0.98±0.16)mg/L;(2)CK-MB:试验组在治疗后为(27.6±12.3)U/L,对照组在治疗后为(34.9±7.6)U/L;(3)LDH-1:试验组在治疗后为(52.1±13.4)U/L,对照组在治疗后为(71.6±13.5)U/L。3项指标均经t检验,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磷酸肌酸钠对手足口病患儿的心肌保护作用疗效确切,能较好的降低血清心肌酶的浓度,避免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17.
窒息新生儿心肌酶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恩庆 《现代医院》2006,6(8):76-77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清心肌酶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9例窒息新生儿根据窒息程度分为轻度窒息组(45例)和重度窒息组(24例),分别于入院时测定血清心肌酶水平和住院3天内进行临床观察心肌损害指标,心电图检查,并与30例无窒息的新生儿(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入院时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患儿与对照组的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和谷丙转氨酶(GOT)的均值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重度窒息组与轻度窒息组患儿的CK、CK-MB、LDH、α-HBDH、GOT的均值间差别亦有显著性意义。部分心肌损害指标:心率<100次/分,心音低钝,心杂音,肝脏肿大组间百分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心电图检查50例异常43例,其中轻度窒息组12例,重度窒息组28例。结论心肌酶及其同功酶活性测定可作为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重度诊断指标,但同时进行临床观察心肌损害指标,心电图检查,对判断心肌损害及程度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患儿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化学免疫系统检测34例窒息新生儿的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troponinI,cTnI),并与10例对照组新生儿进行对照比较。【结果】窒息新生儿血清cTnI浓度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重度窒息组新生儿血清cTnI浓度与轻度窒息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结论】新生儿cTnI浓度与窒息程度成正比关系,对于预测新生儿窒息患儿心肌损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赵莉  王俊兰  白丽亚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0):1550-1553
目的:评估磷酸肌酸钠(PC)治疗黄疸早产儿心肌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2006年1月~2009年12月石家庄第一医院儿科收治的139例黄疸早产儿心肌酶变化和临床特点,有CK或CK-MB之一异常的8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PC组47例,PC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1g/d,连用7天。比较治疗前后CK、CK-MB变化的幅度。结果:黄疸早产儿心肌损伤PC治疗后,CK、CK-MB的变化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黄疸合并症者,变化非常显著(P<0.01)。但单纯黄疸者PC治疗后,CK的变化显著,CK-MB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48例心电图检查有异常,部分有一过性临床指标异常。全部心脏彩超无一异常。结论:磷酸肌酸钠治疗黄疸早产儿心肌损伤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联合利巴韦林对感染性心肌炎患儿临床疗效及血清调节性T细胞、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0月-2018年1月医院收治的感染性心肌炎患儿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磷酸肌酸钠联合治疗,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酶水平、肌钙蛋白水平以及免疫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CD_4~+T细胞(Treg/CD_4~+T)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心肌酶指标[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CK-MB、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羟丁酸脱氢酶(HBDH)]、肌钙蛋白(cTnI、cTnT)、Treg/CD_4~+T及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水平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感染性心肌炎患儿临床效果确切,对心肌损伤及免疫功能具有一定改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