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痹证是一种中医病证名,这类病证的主要表现是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部位产生疼痛、酸楚、麻木之感,并可伴随有关节的屈伸受限以及变形肿大等症状。在现代医学的体系中,诸如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有关节疼痛表现的疾病,均可归属于痹证之范畴。尽管《伤寒论》中未直接论述痹证的治疗方法,但已有与痹证相关的论述,且其所载的经典方剂,如桂枝汤、白虎汤、当归四逆汤等,在痹证的临床治疗中却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随着对《伤寒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现代研究也逐渐揭示了这些方剂治疗痹证的内在机制。本文对《伤寒论》中与痹证相关的论述及方药进行探讨,以期能够为临床运用中医药治疗痹证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辨证论治配合宣痹通络方薰洗治疗痹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在颈肩、上肢、足踝、膝关节、腰椎关节的痹证病例,辨证分型后按奇偶数分为两组,每组40例,均辨证施治,服用相应中药汤药治疗组配合应用宣痹通络方薰洗,观察两组疗效及镇痛和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及镇痛和改善关节功能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辨证论治配合宣痹通络方薰洗治疗痹证具有显著的缓解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药浴治疗风湿痹证疗效观察及机理初探青海省康复医院孙富崇,陈晓珍青海医学院孙斌中医痹证首先见于《素问·痹论篇》,它专门描述了痹证的病因、病机和症候等,是最早对痹证发病原因、分类的记载。它概括了现代医学所论述的各种关节疾患,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  相似文献   

4.
正痹证,是以肢体关节及肌肉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至关节僵硬、畸形或累及脏腑等特征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的总称。自《内经》开"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之先河,后世医家对痹证可谓一脉相承,不断补充,并逐渐形成痹证学科。对痹证理论的不断补充,虽然丰富了痹证的内容,但从某种角度来说,也造成了痹证的辨证方法繁乱复杂,有学科无体系。临床对于痹证,大抵按病因、病位、病性进行相应的治疗。此方法注重辨证论治,但缺乏整体观念。  相似文献   

5.
方英 《西部医学》2015,46(3):20-20
<正>痹证是指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调养失宜,腠理失密,卫外不固,导致风寒湿热诸邪由外乘虚而入,或内生引起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而产生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为主要表现的病证。于功浩副主任医师是山东省基层名中医,从医近40年,治疗痹证具有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良多,现将老师治疗痹证的经验整理总结如下。于老认为肌肉、筋骨、关节疼痛为痹证的基本特  相似文献   

6.
痹证是严重危害大众健康的疾病,临床极为常见。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运用补气养血,通络止痛法治疗此病获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近年来诊治痹证患者,凡是关节、肌肤、腰腿痛,关节屈伸不利等症状,无论是否确诊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其血沉、  相似文献   

7.
正痹证是由于人体阴阳气血亏虚,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的一种疾病[1]。《金匮要略》中有多篇章节论述了痹证,并提出了较为完善的理法方药,为临床运用治疗痹证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笔者通过梳理《金匮要略》中六则防己汤类方的证治规律以及后世医家叶天士、吴鞠通对其的发挥,探索其治疗痹证的功效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痹证是指由于体虚,肌表经络遭受风寒湿邪侵袭后,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筋骨、肌肉、关节等处的疼痛、酸楚、重着麻木、关节肿大、屈伸不利等症状的统称。仲景根据《内经》的理论,结合自己的实践,对痹证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及预防都做了详尽的描述,所载理法方药,如乌头桂枝汤治疗寒痹,麻杏苡甘汤治疗风湿  相似文献   

9.
中医学中的痹证,泛指影响骨骼、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肌肉、滑囊、肌腱、筋膜等的一类疾病。风、寒、湿邪是风湿痹证发生的外部因素,是标;正气不足是风湿痹证发生的内因,是本。对于痹证的治疗,中医临床主要采用辨证论治、专方治疗、单味中药提取物治疗以及综合治疗等,疗效显著。今后应立足于中医理论,建立病证结合的临床思维模式,制定统一的诊断、分型、分期标准,正确把握疾病的发展、转归与预后,以指导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10.
痹证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风寒湿热等外邪袭入,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的以肢体关节、肌肉、筋骨疼痛、酸楚、麻木、重着、肿胀、关节屈伸不利,甚至关节僵硬、畸形或累及脏腑等特征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的总称,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在中老年人中多发,严重影响着中老年人们的生活质量。中医药以其独特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在认识和诊治痹证方面有着充分的优势,在临床上正发挥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了解痹证的病因病机及证型有助于痹证的预防和治疗。近年研究痹证的病因病机主要包括感受外邪、肝肾亏虚、脾胃虚弱、肝气郁滞、血瘀、痰湿等方面;证型方面具有不统一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本草纲目》中治疗痹证方药剖析李雪琴(安徽中医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综合教研室合肥230038)关键词《本草纲目》;痹症;用药规律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  相似文献   

12.
吉星云  丁力 《广西医学》2020,(5):630-632
痹证是风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以侵犯小关节为主,疾病后期关节变形,相当于西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等骨关节疾病。痹症现代医学的治疗主要以内服西药为主,中医则多采用中药内服疗法,辅以针灸疗法等,而临床中联合应用壮医药方内服、药线点灸、药罐、熨浴疗法、综合疗法等治疗,也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本文就近年来壮医药治疗痹证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探讨各壮医药疗法的优势,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3.
痹证中医认为: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至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我院用针刺加灸法及拔罐加指针点穴辅以局部按摩两种方法治疗痹证完整病例42例,效果较好.现将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王付教授运用乌头汤加减治疗痹证心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鸟头汤出自《金匮要略》,具有散寒除湿,除痹止痛的功效。痹证是由风、寒、湿、热等引起的以肢体关节及肌肉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症的一类病证,王付教授运用乌头汤加减治疗各种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膝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痹证,均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类风湿性关节炎 (简称类风关 )是以关节滑膜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在中医学中属“痹证”范畴 ,辨证大体分为寒热两类 ,而类风关热痹证临床上较为多见 ,其表现以关节灼痛、局部肿胀、皮色变红、触之觉热为主。近几年来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热痹证的研究有较大进展 ,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1 理论探讨早在《内经》时代就有对热痹证的明确论述。如《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提出“厥阴有余病阴痹 ,不足病生热痹”[1] 。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痉湿病脉证治》中采用麻黄杏仁薏仁甘草汤治疗“风湿” ,即…  相似文献   

16.
目的阐述痹证综合治疗的体会。痹证是由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肢体经络、肌肉、关节。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引起肌肉、关节、筋骨等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或由于扭伤-劳损为病因,以疼痛、关节灼热肿大等为主症的一类病症。痹有痹阻不通之义,好发于冬春季和潮湿寒冷之地,现代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骨关节炎、肌纤维组织炎和神经痛等,常有此类症状。我院自2005年6月至2008年3月,我们收治痹证患者68例,运用辩证论治,通过随访和观察,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痹证中医认为: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至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我科人员自1994年至今,用针刺加灸法及拔罐加指针点穴辅以局部按摩两种方法治疗痹证完整病例42例,效果较好.现将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麻、胀痛、重着、关节屈伸不利甚至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素问·痹论篇》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阐明了痹证是由于身体虚弱、阳气不足,腠理不密、卫外不固,风寒湿邪侵犯人体,伏于筋骨,经脉闭阻,气血瘀滞,从而引起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等一类疾病,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痹证46例,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痹证,历代诸家、医书均有论述。盖西医的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痛风、结核性风湿症、红斑狼疮及皮肌炎累及关节者、炎症性肠病关节型等,均为中医“痹证”之范畴。  相似文献   

20.
风湿病属于中医的“痹证”范围。“痹证”是指气血为病邪阻闭而引起的疾病。凡人体肌表经络遭受风寒湿邪侵袋后,诱使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筋骨,肌肉、关节等处的疼痛,酸楚、重着、麻小及关节肿痛屈伸不利甚至变形为主证。本人近几年运用孙思邀的独活寄生汤加味治疗风湿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