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晓苗  李源  李锋  谢永宏 《医学争鸣》2007,28(15):1425-1427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和非诺贝特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外周胰岛素抵抗与β细胞功能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40例单纯性肥胖症伴高血压、高三酰甘油血症、高胰岛素血症而糖耐量正常的患者分成二甲双胍和非诺贝特治疗组及二甲双胍治疗组,治疗24 wk后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压、血脂、体质量指数(BMI)及胰岛素水平的变化.结果:二甲双胍和非诺贝特对伴胰岛素抵抗的高血压、高三酰甘油血症患者具有明显的降压、降脂作用,患者的BMI、 空腹胰岛素水平明显下降,餐后胰岛素改变明显(P<0.05);而二甲双胍治疗组虽然血压、三酰甘油和BMI也有明显下降(P<0.05),但空腹胰岛素和餐后胰岛素的改变不及二甲双胍和非诺贝特治疗组明显(P<0.05).结论:二甲双胍和非诺贝特可增加伴胰岛素抵抗的高血压、高三酰甘油血症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恢复β细胞功能;二甲双胍和非诺贝特联合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罗格列酮对高血压伴代谢综合征患者的降压作用及对血浆胰岛素水平、血糖、甘油三脂(TG)、体重指数(BMI)、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32例糖负荷后血浆胰岛素增高(其中4例同时存在空腹胰岛素增高)伴高血压(≥140/90mmHg)、肥胖(BMI〉25)、脂代谢异常(TG〉1.70mmol/L)患者加用罗格列酮4mg/d治疗12周,测定治疗前后血压、血糖、TG、BMI、hsC-RP、血浆胰岛素水平。结果治疗4周血压即有明显下降;治疗12周前后对比收缩压、舒张压、TG、BMI、口服糖耐量试验120min(OGTT 120 min)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OGTT 120 min胰岛素水平均显著下降。结论①高血压伴代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可能表现有糖后胰岛素水平异常增高;②罗格列酮能够有效改善高血压伴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压、调节血脂、降低hsC-RP含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和非诺贝特对2型糖尿病和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体脂成分、血压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根据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匹配,将门诊初诊的患者156例分三组,单纯高血糖患者组,用罗格列酮治疗;单纯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组,用非诺贝特治疗;高血糖加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组,联合应用非诺贝特和罗格列酮治疗;干预时间为三个月。干预前后测定各组空腹血糖、血脂、胰岛素、血压、脂肪含量水平。正常对照:查体中心健康查体者,根据年龄、性别、空腹血糖、血脂、血压、胰岛素、脂肪含量和体重指数进行筛选,取52人作正常对照。作各组间干预后比较和各组治疗前后比较。结果非诺贝特组干预后,体重、体重指数、脂肪含量、脂肪体积均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TG水平降低;罗格列酮组干预后,血糖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收缩压降低,TG、体重、BMI、脂肪含量百分比、脂肪体积没有明显差异;非诺贝特加罗格列酮组干预后,血糖、TG、胰岛素抵抗指数降低,收缩压、舒张压将低,体重、BMI、脂肪含量百分比、脂肪体积没有明显差异。结论非诺贝特和罗格列酮都可以增强患者胰岛素敏感性,非诺贝特可以降低脂肪含量,罗格列酮可以降低血压,联合应用其对胰岛素敏感性、血压和体脂的影响没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赵长江  刘建辉  唐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8(19):2874-2876,2879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胰岛素抵抗的非糖尿病患者的降压效果.方法 轻、中度高血压合并胰岛素抵抗的非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罗格列酮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雅施达4mg作为基础降压治疗,治疗组给予马来酸罗格列酮4mg治疗6个月.入组时及结束时均测量常规血压及动态血压.结果 经过6个月治疗后,罗格列酮组患者常规血压的收缩压及舒张压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而动态血压检测显示罗格列酮组白天舒张压较对照组降低.结论 罗格列酮对原发性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非糖尿病人群显示了良好的降血压效能,提示此类胰岛素增敏剂可能在某些人群原发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患者的治疗或辅助治疗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以24例非肥胖的非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对41例初诊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于单纯饮食、运动治疗和在此基础上给予罗格列酮,治疗前后测定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瘦素(LP)、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HbA1C),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和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肥胖的2型糖尿病组治疗前血清瘦素水平21.98±7.76ng/ml明显高于正常体重者(P<0.01)。肥胖的2型糖尿病组经饮食和运动治疗后血清瘦素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下降(P>0.05),而在此基础上口服罗格列酮治疗后,血清瘦素水平(13.57±6.02ng/ml)较治疗前(22.36±7.98ng/ml)明显下降(P<0.05)。罗格列酮治疗组治疗后BMI、WHR、FINS、FPG、TG、TC、HOMAIR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P<0.05)。肥胖的2型糖尿病组治疗前血清瘦素水平与体重、BMI、WHR、FINS呈正相关,与HOMA-IR呈负相关。经罗格列酮治疗组血清瘦素水平下降与FINS降低呈正相关,与HOMA-IR呈负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应用罗格列酮治疗后能降低胰岛素和瘦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同时,改善瘦素抵抗。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辅治2型糖尿病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2型糖尿病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苯那普利、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罗格列酮,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浆胰岛素、总胆固醇、三酰甘油...  相似文献   

7.
彭威  姚福梅  李村淑  王霞  杨龙  李国林 《吉林医学》2010,31(17):2610-2611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单纯肥胖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单纯肥胖高血压患者均口服降压药物(钙离子拮抗剂及利尿剂)控制血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罗格列酮4mg/d,分别测定两组服药前及服药后1个月的内皮素、C反应蛋白,空腹胰岛素水平。结果:治疗组高血压患者服药后1个月胰岛素水平、内皮素及C反应蛋白较服药前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肥胖高血压患者口服罗格列酮后内皮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胰岛素血症的肥胖患者的高胰岛素血症的干预,观察血压达标前后血浆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变化,进一步动态分析血浆胰岛素水平对降压治疗的影响.方法 100例原发性高血压伴肥胖患者分组进行常规降压治疗组(A组),和常规降压加吡格列酮治疗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血压达标前后血浆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变化.结果 (1)常规降压加吡格列酮组患者,血压下降值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常规降压加吡格列酮组患者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敏感指数、体重指数明显改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吡格列酮组在改善IR的同时,血压也有明显的下降,血压的降低与2hIns水平的降低正相关.结论 联用吡格列酮降压治疗后血压下降幅度及降压达标率均显著提高.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吡格列酮组和常规降压组血压的降低与2h胰岛素水平的降低正相关,说明改善了IR这一主要的升压途径后,高血压得到明显的缓解.  相似文献   

9.
梁珍花  戴艺  杜华 《广西医学》2004,26(7):966-967
目的 比较单纯性肥胖儿童与健康正常儿童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 ,分析血清胰岛素水平与BMI及体重关系。方法 选择单纯性肥胖儿童 35例 ,健康非肥胖儿童 30例作为对照组 ,分别测量体重、身高、计算BMI、测定血清胰岛素水平及血糖。结果 单纯性肥胖组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与BMI、体重有显著性相关 (r=0 6 31,P <0 0 1;r=0 5 5 1,P <0 0 1)。结论 单纯性肥胖儿童体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肥胖患者不同体脂分布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对100例原发性高血压肥胖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胰岛素抵抗指数进行调查,检测身高、体重、腰围、腹围、臀围,并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血清总胆固醇、血清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采集相应数据对体脂分布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 腹型肥胖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血脂明显高于非肥胖组(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肥胖患者中腹型肥胖组的体重指数、血脂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均高于非腹型肥胖组,说明原发性高血压腹型肥胖患者更易发生脂质代谢、糖代谢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及瘦素抵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8,他引:1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体内胰岛素抵抗和瘦素抵抗的情况,进一步研究胰岛素、瘦素、肥胖与PCOS的关系。方法:临床收集30例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3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单纯性肥胖组)和41例PCOS患者(PCOS组)的血清标本,分别测定其体质指数(BMI)、瘦素(Leptin)、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COS组BMI、血清瘦素、FINS、HOMA-IR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显著性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性下降(P〈0.05);与单纯性肥胖组相比,PCOS组仅FINS水平显著性升高,BMI显著性降低(P〈0.05)。②PCOS组瘦素水平与BMI、FINS、HOMA-IR及三酰甘油水平有关。③正常对照组与PCOS非肥胖组的FINS和HOMA-IR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PCOS肥胖组FINS和HOMA-IR均明显高于单纯性肥胖组(P〈0.05);正常对照组与PCOS非肥胖组、单纯性肥胖组与PCOS肥胖组瘦素水平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水平和瘦素水平明显升高,可能存在胰岛素抵抗和瘦素抵抗;PCOS患者瘦素抵抗与胰岛素抵抗之间可能有相互调节的作用;PCOS患者出现胰岛素抵抗不仅是肥胖的后果,还可能与PCOS有直接的关系;PCOS患者瘦素水平的升高可能是肥胖的伴随表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对肥胖的1级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肥胖的1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罗格列酮治疗组(RSG组)和安慰剂组(PLBO组)各30例,以血压正常的非肥胖者30例作为对照组(CTRL组),8周后观察3组患者血压的变化,并检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游离脂肪酸(FFA)、瘦素(LP)、甘油三酯(TG)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等指标,分析血压与各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结果:RSG治疗后,与同期PLBO组相比,RSG组SBP、DBP、FINS、LP、FFA、TG下降,ISI升高(P<0.01),FBG无明显改变(P>0.05)。而CTRL组与PLBO组各指标与实验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RSG可降低肥胖的1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其机制主要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以及高瘦素血症起降血压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胰岛素血症(HIns)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100名高胰岛素血症组患者的腰围、体重指数、空腹血糖、血脂及临床患病情况进行分析,并与同期对照组130名胰岛素正常的人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HIns组的腰围(WC)、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及肥胖合并高血压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高胰岛素血症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各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不是独立存在而是彼此相关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非肥胖的高血压病(EH)患者中的胰岛素抵抗现象及卡托普利(Captopril)与硝苯地平(Nifedipine)长期治疗后对胰岛素抵抗(IR)现象的影响。方法:68例非肥胖的EH患者降压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分别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治疗前后的糖耐量及胰岛素分泌水平,并与21例正常人(其年龄、体重指数相当)比较。结果:非肥胖的EH患者糖耐量下降,空腹及服糖后血胰岛素浓度、胰岛素释放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正常人。卡托普利及硝苯地平治疗后糖耐量及高胰岛素血症均有改善,但硝苯吡啶不能降低空腹胰岛素水平。结论:非肥胖的EH患者存在空腹及糖负荷后高胰岛素血症,提示存在IR,卡托普利及硝苯地平均可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及IR。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贝那普利联合罗格列酮治疗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患者的降压疗效和对IR的影响.方法 将86例高血压伴IR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前者给予贝那普利和罗格列酮治疗,后者单予贝那普利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敏感指数、血压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服药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餐后2 h血糖均下降,胰岛素敏感指数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or P<0.01).2组服药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下降,但治疗组收缩压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2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贝那普利联合罗格列酮治疗方案治疗高血压伴IR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IR状况,有利于提高降压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单纯性肥胖患者及肥胖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探讨瘦素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及瘦素在单纯性肥胖及肥胖伴2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选择单纯性肥胖患者60例,肥胖伴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正常对照30例。 测定所有入选对象的空腹血清瘦素、空腹血清胰岛素、空腹血糖、血脂水平,计算体重指数(BMI)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AI)。 结果:单纯肥胖组及肥胖伴2型糖尿病组患者BMI、血清瘦素、空腹血清胰岛素及血脂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AI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肥胖伴2型糖尿病组血清瘦素、空腹血清胰岛素、空腹血糖及血脂水平均显著高于单纯肥胖组(P<0.01),IAI显著低于单纯肥胖组(P<0.01)。肥胖伴2型糖尿病组空腹瘦素水平与BMI呈正相关(r=0.48,P<0.05),与空腹胰岛素水平呈正相关(r=0.55,P<0.05),与IAI呈负相关(r=-0.47,P<0.05)。 结论:瘦素的过量表达参与了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10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和糖尿病正常尿酸血症组,测定并比较两组的血肌酐(Cr)、血糖(FPG)、血压(BP)、血胆固醇(CHO)、三酰甘油(TG)、体重指数(BMI)、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组的Cr、BP、TG、BMI、FINS、HOMA指数高于对照组;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舒张压、TG、Cr是2型糖尿病高尿酸的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发生高血压、高脂血症、肾功能不全比例高,更具有胰岛素抵抗倾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苯那普利与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胰岛素抵抗 (IR)以及高尿酸血症 (HU)患者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 :6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胰岛素抵抗以及高尿酸血症患者分成苯那普利治疗组 (A组 )、缬沙坦治疗组 (B组 ) ,疗程 8周 ,观察治疗前后两组间血压、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血尿酸、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皆有显著下降 ,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上升 ,缬沙坦组血尿酸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 ,而苯那普利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苯那普利与缬沙坦对于合并有胰岛素抵抗以及高尿酸血症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皆有降压和改善IR作用 ,缬沙坦还具有降低血尿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原发性高血压伴代谢综合征患者血压、糖代谢、血浆胰岛素、脂肪代谢、体重指数的影响.方法:100例原发性高血压伴代谢综合征患者分组进行常规降压治疗组(A组),和常规降压加吡格列酮治疗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糖代谢胰岛素水平、脂代谢和体重指数的变化.结果:(1)常规降压加吡格列酮组患者,血压下降值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常规降压加吡格列酮组患者胰岛素水平、血脂水平、体重指数明显改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格列酮能较好地用于原发性高血压伴代谢综合征患者,起到协同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肥胖程度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状态及多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将新诊断的397例(男218例,女179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体重指数(BMI)分为低体重、正常体重以及超重3组,分别比较腰围、血压、血脂、血糖、血尿酸以及糖耐量试验中的胰岛功能状态。并用稳态模型评估法评价胰岛素抵抗及胰岛B细胞功能。结果:超重、肥胖的糖尿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腹型肥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低体重患者主要临床特征为胰岛素分泌水平低下,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增高。糖耐量试验及稳态模型评估显示超重组较其余两组存在明显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性下降(P〈0.05)。结论:BMI对胰岛功能有影响,超重患者B细胞分泌能力加强,负担加重,功能受损,胰岛素抵抗明显;正常及低体重患者B细胞功能减弱甚至衰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