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急性阑尾炎是普外科常见急腹症,其主要治疗方法为早期阑尾切除术[1].开腹阑尾切除术是经典传统术式,但该术式创伤较大,并发症发生较多,术后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相对较长,费用较高.近年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得到广泛应用[2].美国消化内镜外科医师协会指南指出,腹腔镜手术具有损伤小、术后康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影响腹腔镜脾脏手术成败的各种因素,并总结应对这些因素的经验。方法对2001年9月至2012年11月共开展的183例腹腔镜脾脏手术进行统计,分析影响腹腔镜脾脏手术成败的各种因素,并总结应对这些因素的经验。结果所有病例由普外科不同医疗组操作完成。183例腹腔镜脾脏手术中,149例手术成功(成功率81.4%),30例中转开腹(中转率16.4%),4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2.2%)。结论多种因素共同决定了腹腔镜脾脏手术是否能够成功开展。充分术前准备,加强对这些因素的认识,能够确保腹腔镜脾脏手术的成功。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并发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92年Kokerling首次成功地在腹腔镜下施行Miles手术后,至今已有十余年。进入2000年后,国内开展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医院迅速增加。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是目前开展得比较多的术式之一。随着手术例数的增多,各种各样的手术并发症也相继在文献上报道。由于腹腔镜微创手术本身的特殊性,如平面视觉、间接触感等,它是一种技术依赖型手术,其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也多与手术者的人为因素有关。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并发症按其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在普外科应用范围及适应证日益扩大,许多复杂的手术如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结直肠癌根治手术、肝切除,甚至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都已经开展,同时合并心血管疾病需要行腹腔镜手术的病人也越来越多。虽然相对于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因为其对生理打击较小因而其心血管风险也相对小,被列为对心脏低风险的非心脏手术[1]。但腹腔镜所需的CO2气腹和病人体位导致复杂的病理生理改变,对于这些病人具有许多不利的影响,因而对这一类病人的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处理,麻醉医生和外科医生也需要格外注意,包括掌握腹腔镜手术环境对病人的影响和相应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妇科与普外科联合腹腔镜手术的临床特点和应用前景。方法:选择因妇科疾病合并普外科疾病行联合手术的患者26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因单一妇科疾病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26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平均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观察组、对照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15±82)min、(90±70)min,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观察组分别为(18±9)h、(4.6±1.8)d,对照组分别为(17±8)h、(4.2±1.6)d,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妇科与普外科联合腹腔镜手术是安全有效的,且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单科手术的领域,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由于技术相对简单、安全,并具有很好地减重与改善代谢效果,成为目前最常见的减重手术术式。美国胃袖状切除占所有减重手术方式的61.4%,而国内该手术比例高达95%。该手术最常见的近期并发症包括胃漏、出血及术后呕吐。目前减重手术在全国范围内逐渐普遍开展,充分认识及很好地处理这些并发症,注重细节、规范操作,对于做好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避免手术并发症发生,保证手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技术在普外科急腹症中进行诊断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4例施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4例患者术中均明确诊断,其中行腹腔镜手术成功51例(94.4%),中转开腹3例(5.6%),术后有4例出现腹腔积液,经处理均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应用于普外科急腹症诊断及治疗中具有安全、可靠、微创的特点,,尤其在鉴别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原因及其防治.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6月-2005年12月间7574例接受普外科腹腔镜手术病例中83例中转开腹的原因.结果本组中转开腹率为1.10%(83/7574),主要原因为严重的腹腔粘连和大出血,分别为55.4%(46/83)和26.5%(22/83).另有恶性病变,病灶体积过大,器官损伤及暴露困难等.中转开腹率,有腹部手术史者20%(21/105),明显高于无腹部手术史者0.83%(62/7469),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胰腺、肝、脾手术、有腹部手术史、严重出血和是腹腔粘连是中转开腹重要原因,术前应严格掌握腹腔镜手术指征,腹腔镜手术困难有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时应果断中转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9.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一直被认为是普外科手术中最具挑战性的手术。由于该手术是在大血管附近广泛切除,并行复杂的消化道重建,且术后可能发生致命性胰漏等并发症,所以直到1994年Gagner等[1]才报道了第1例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LPD)。但由于腹腔镜器械的局限性及其带来的技术困难,使LPD饱受争议[2-3]。然而,正是由于这些缺点,使机器人手术系统  相似文献   

10.
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以及切口相关并发症少的优点,目前广泛应用于普外科、妇产科、泌尿科疾病,以及多种良性食管疾病(如贲门失弛缓症、食管裂孔疝、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近20年来,  相似文献   

11.
<正>经过近30年的快速发展,妇科腹腔镜技术从以诊断为主,逐渐发展成为手术治疗妇科疾病的重要手段。因其具有疗效好、患者创伤小、康复快等独特优势,不仅成为妇科良性疾病手术治疗的重要手段,而且在妇科恶性肿瘤、盆底障碍性疾病手术治疗中的优势亦逐渐显现,其疗效与经腹、经阴道手术相同,甚至优于这些传统术式。但随着妇科腹腔镜技术的普及、适应证的不断拓宽,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可能不是下降,而是上升,尤其一些较严重  相似文献   

12.
最近20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在普外科的应用,微创手术已成为外科发展方向.然而,腹腔镜技术自身的局限性亦限制了其应用范围.近年研发的达芬奇(da Vinci)辅助手术系统克服了腹腔镜手术的不足.其优势包括:仪器灵敏性改善,手震颤降低,三维可视化(3D)以及人机工程学和相机稳定性提高等.随着经验的增加,随着机器人技术及其在先进的腹腔镜操作中的应用,更多的机器人辅助手术得到开展.本文综述达芬奇辅助手术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其在普通外科手术应用.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外科在争议中发展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5  
虽然腹腔镜技术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但真正在外科临床得到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则发生在近20年左右。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其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一系列的争议。然而争议的存在又成为腹腔镜技术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使得腹腔镜外科在这短短数年中得到了更为迅猛的发展和更为广泛的认同。1腹腔镜手术操作中的争议与发展与传统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操作中无法避免地具有一些客观上的缺陷,比如腹腔镜手术中触觉感受有所欠缺,对于过度肥胖、手术野暴露不理想和手术操作有困难的腹腔镜手术患者,出现术中并发症或中转开腹的可能性增大;且触…  相似文献   

14.
随着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量的增加、腹腔镜手术难度的加大,其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也随之上升。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可发生于麻醉、套管置入/移除、术中及关腹等各个手术步骤。因此,熟练的手术技巧、丰富的手术经验以及仔细的术中操作对腹腔镜手术的顺利完成都必不可少。此外,加强对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认识、预防及处理对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的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微创泌尿外科手术的应用及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微创泌尿外科手术主要是指在电视腹腔镜监视下利用特殊的手术器械施行的泌尿外科手术 ,这些手术的过程与开放手术基本相似 ,但对患者的创伤明显要小 ,又称为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190 1年腹腔镜技术就应用于临床 ,1976年用于泌尿外科 ,当时是为了确定腹腔内隐睾的位置 ,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只有一些少数病例的报道。直到 80年代末 ,腹腔镜技术被较多地用于对前列腺癌患者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90年代以后腹腔镜已被用于各种泌尿外科手术 ,由于腹腔镜手术创伤小 ,又可达到开放手术的效果 ,这一技术的应用范围被逐渐扩大。一、腹腔镜肾上腺手术与…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外科杂志》2006,11(6):533-533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音像制作中心是在全国著名腹腔镜专家胡三元教授倡导下,于2001年11月成立,中心的宗旨在于推广和交流腹腔镜手术成果、总结临床经验,传递信息,以音像形式系统讲解腹腔镜外科原理及规范化手术,主要制作腹腔镜手术光盘,内容涉及普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及胸外科等腹腔镜手术,种类多、内容丰富、手术过程详细全面,紧跟国内外腹腔镜手术新进展,可来电来函按要求制作手术光盘。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机器人手术系统(RAS)的更新迭代,机器人以其先进的操作系统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于泌尿外科、普外科、妇科、胸外科、儿外科等科室。2001年,世界首例达芬奇机器人小儿胃底折叠术被报道[1],首次证明了RAS应用于儿童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国内首台RAS胃底折叠术和肾盂成形术由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分别于2007年和2008年报道,从此开启了国内机器人手术的历史。RAS结合了开腹手术直观的操作环境与传统腹腔镜手术低侵入性的优点。与传统腹腔镜的二维成像比较,它具有高清的3D成像技术,拥有7个自由度的机械臂,放大手术视野、震颤消除等优点,增加了操作的灵活性,提供更好的操作精准度及舒适性;  相似文献   

18.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附1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前景。方法报告2008年5~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完成12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12例手术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好,病人满意。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操作难度较大,但具有无瘢痕等优点,有技术条件的医院可以在慎重选择病例的基础上开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腹腔镜手术风险及其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间行腹腔镜手术的高龄患者70例临床资料,分析年龄、血压、营养状况、心脏病等因素对手术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白蛋白、心脏病对腹腔镜手术有影响(P<0.05),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肾功能异常、贫血对手术并发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低白蛋白水平和心脏病是腹腔镜手术的危险因素.高龄患者基础疾病多,手术风险大,应针对性地进行处理,确保腹腔镜手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0.
正腹腔镜下联合手术是指在一次腹腔镜手术中,同时处理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器官病灶的手术方法[1]。我院普外科自2005年9月~2012年12月共开展腹腔镜联合手术63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63例中男11例,女53例,15~62岁,平均41.2岁。疾病种类有普外科疾病:胆囊息肉,胆囊结石,急、慢性阑尾炎,肝囊肿等;妇科疾病: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