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分析胆总管下段嵌顿结石的取石方法。方法:对50例胆总管下段嵌顿结石病人实施Kocher手法联合胆总管低位切开取石治疗。结果:本组无医源性胆管损伤及十二指肠损伤发生,49例术中取净结石,1例术后残留结石,随访1年,无复发,无返流性胆管炎发生。结论:Kocher手法联合胆总管低位切开治疗胆总管下段嵌顿结石,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胆总管下段嵌顿结石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以及手术治疗方式。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6月在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行手术治疗的64例胆总管下段嵌顿结石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4例胆总管下段嵌顿结石患者,均行彩超和CT或MRCP等检查,合并胆囊结石30例,占46.9%,合并肝内胆管结石16例,占25%,发生胆源性胰腺炎6例,占9.4%;均有不同程度黄疸及发热,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胆总管切开取石并T管引流40例,占62.5%,行胆道镜取石15例,占23.4%,经十二指肠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9例,占14.1%,术后给予对症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胆总管下段嵌顿结石的诊断主要靠彩超及CT、MRI等辅助检查,根据嵌顿的不同程度可行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3.
陈波  罗玉政  洪明 《重庆医学》2008,37(15):1661-1662
目的 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与价值. 方法对本院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6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 63例中,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成功46例,内镜乳头括约肌球囊扩张4例,乳头旁瘘直接网篮取石3例,取净结石共53例,成功率为84.1%,10例因结石过大等原因改为择期剖腹手术或中转急诊手术.37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均于内镜取胆总管结石后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部成功.发生急性胰腺炎3例,急性胆管炎1例,结石嵌顿1例,活动性出血2例.63例均治愈,平均住院9d.随访所有病例均无胆总管残留结石存在.结论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患者痛苦小.  相似文献   

4.
我院 198 5~ 2 0 0 1年行经十二指肠Oddi’s括约肌成形术治疗胆石症、胆管炎等 45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 本组 45例 ,男 19例 ,女 2 6例 ,年龄 38~ 6 8岁 ,术前阻塞性黄疸 34例 ,合并慢性胰腺炎 7例 ,B超检查均提示有胆总管扩张 ,其下端狭窄 ;2 7例同时有肝内胆管扩张。1.2  手术方法 连续硬脊膜外麻醉或全麻 ,常规切除胆囊 ,切开胆总管探查 ,取尽胆总管内结石 ,10号胆管探子及 8号导尿管不能通过Oddi’s括约肌时 ,即沿十二指肠外侧切开 ,游离十二指肠降部 ,探查胰头及触摸十二指肠乳头有无肿块 ,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术后肠胆反流(DBR)的发生因素.方法 在2012年9月至2016年2月选择在该院消化科进行住院诊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98例,所有患者都给予十二指肠乳头EST,判断术后DBR发生情况,调查发生因素,同时进行奥狄括约肌(Oddi括约肌)功能的测定与远期并发症的随访.结果 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EST,198例患者平均胆总管直径为(2.24±0.24)cm,平均胆总管结石数量为(3.63±1.12)个,胆总管结石最大直径为(1.02±0.19)cm.EST术后出现DBR 12例,发生率为6.1%,平均放射性活度为(3.39±0.89)MBq.EST术后Oddi括约肌收缩压高峰值和收缩频率分别为(31.49±4.22)mm Hg和(3.78±0.53)次/min,都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Oddi括约肌基础压和胆总管压力分别为(8.23±1.03)mm Hg和(3.32±0.45)mm Hg,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合并胆囊结石、胆总管直径、术前术后Oddi括约肌收缩频率差值、结石数量、结石最大直径为EST术后DBR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发生远期并发症18例,发生率为9.1%,其中反流性胆管炎4例,胆管狭窄6例,乳头狭窄4例,结石复发4例.结论 十二指肠乳头EST术后DBR比较常见,可导致Oddi括约肌功能下降与远期并发症的增加,需要积极加强预防管理.  相似文献   

6.
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胰疾病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福建  韦爱昌  关航  廖远庄  陆兆炯 《广西医学》2004,26(12):1772-1774
目的 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胰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应用OlympusJF2 4 0型电子十二指肠镜、OlympusPSD 2 0型高频电发生器、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和治疗胆胰疾病的系列器械 ,对具有适应证的胆胰疾病患者 ,实施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并进行相应治疗。结果 共治疗胆胰疾病患者 2 5例 ,其中胆管结石 10例、胆总管癌 3例、胰头癌 1例、十二指肠乳头狭窄 2例、Oddi括约肌功能不良 2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6例、胰管结石 1例 ,均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有 3例并发轻症急性胰腺炎 ,无穿孔及明显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对具有适应证的胆胰疾病患者 ,实施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并进行相应治疗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经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及Oddi括约肌狭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经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取石和治疗Oddi括约肌狭窄的效果。对27例胆总管结石,5例Oddi括约肌狭窄患者进行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采用取石网篮及碎石器碎石取石。结果27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中,单发结石18例,多发结石9例,结石大小为2-22mm。共取出结石75枚,取石成功率93%(25/27)。5例Oddi括约肌狭窄者EST后上腹痛明显缓解或消失。结果提示,经内镜EST取石和治疗Oddi括约肌狭窄创伤小,治愈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胆道镜行Oddi括约肌气囊扩张术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5年5月~2007年5月56例经胆道镜行Oddi括约肌扩张术的患者随访观察。结果对胆总管结石合并Oddi括约肌狭窄患者,行胆道镜Oddi括约肌气囊扩张术,效果满意。结论胆道镜Oddi括约肌气囊扩张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安全、可行、效果更好,应该在胆系结石症的治疗中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胆总管结石的内镜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在十二指肠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胆总管取石术对老年人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电子十二指肠镜行选择性胆管造影 ,明确诊断 ;继之利用高频电刀切开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 ,<10mm结石由取石网篮直接取出 ,>10mm结石由碎石篮碎石后再取出。对多次插管导致乳头水肿、胆总管下段狭窄、泥沙样结石、碎石术后难以确定结石是否取净、有胆系感染者在X线下置鼻胆管引流。结果  6 1例ERCP显示胆总管结石 110块 ,合并胆囊结石 6例 ;其中单发结石 2 0例 ,2块以上结石 4 1例。取石网篮直接取石4 0例 ,碎石后取石 2 0例 ,应急碎石 1例 ,放置鼻胆管 8例。结论 内镜下乳头扩约肌切开胆总管取石术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并发症低、恢复快等特点 ,完全可以代替传统的外科手术 ,可成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在西方诊治指南中仍被视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金标准,但在亚洲,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气囊扩张术已被内镜医师普遍应用,并作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常规方法。近年来,内镜下大气囊乳头扩张(EPLBD)与内镜下乳头小切开联合大气囊扩张(ESLBD)也越来越多的用于治疗胆总管结石。单独EPLBD与ESLBD具有同样的取石效果,但均是不能保留Oddi括约肌功能的方法。定期随访对早期发现和治疗再发性胆总管结石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李春来  毛颖  黄志刚  王浪 《四川医学》2012,33(2):239-241
目的探讨胆胰肠结合部医源性损伤的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2~2009年我院收治7例胆胰肠结合部医源性损伤病例,其中开腹手术4例,EST术3例。结果 7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开腹手术4例患者均于术中发现胆胰肠结合部损伤,2例行术中胆管破口修补,3例EST术后所致胆胰肠结合部损伤患者,均于术后出现腹痛,腰背部疼痛及发热后,经CT及B超检查发现,2例保守治疗痊愈,1例经腰背部脓肿切开引流及坏死组织清除后痊愈。结论胆胰肠结合部医源性损伤在思想上应高度重视,术中及时发现,合理处理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术后严密观察,及时CT及B超检查是提高诊断率的关键,个体化的处理是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我院普外科近30年来,对因急性或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施行胆餐切除术而误伤胆道的29例的处理情况,占同期此类手术3571例的0.81%。其中手术时将胆总管误作胆囊管切断结扎的有26例,损伤后出现胆道狭窄的有24例(81.8%),均在不同时间施以重建胆肠通道手术。手术主要采用以近端肝管或胆总管与空肠吻合的Roux-en-Y吻合术,共19例(79.24%);1例行近端胆管与十二指肠吻合术。木组有19例经1~25年随访,患者完全恢复健康;8例(27.6%)手术后仍有一定的症状;1例因麻醉意外而成为植物人;3例死于肝衰。  相似文献   

13.
李铁军  赖星 《西部医学》2011,23(3):507-508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仅行缺损修补及Winslow孔引流3例;修补后加T管支撑引流5例;胆总管端端吻合加T管支撑4例;胆总管十二指肠端侧吻合术2例;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4例。术后8例感染患者经抗感染、保肝及全身支持治疗后痊愈;13例带管者T管于术后6~12月顺利拔出,2例后期再次出现胆道狭窄,行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治愈。结论医源性胆道损伤是胆囊切除术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现,应及时处理,根据损伤的情况和术后时间选择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十二指肠镜下乳头切开术治疗十二指肠乳头狭窄的手术方法和适应证。方法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和胆总管切开探查术,经胆总管切口插入输尿管导管或斑马导丝至十二指肠腔,经口插入十二指肠镜至十二指肠乳头,针式刀或弓式刀在输尿管导管或斑马导丝指引下对乳头施行切开术。结果施行术中十二指肠镜下乳头切开术49例,47例乳头狭窄切开成功,2例中转为其他术式。术后轻症胰腺炎1例。无肠穿孔、胆管穿孔、大出血、重症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结论只要选择合适的患者,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十二指肠镜下乳头切开术是可行、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胆总管末端医源性损伤(IIBD)的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胆总管末段医源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中发现15例,其中11例行胆管、十二指肠、空肠"三造瘘"+Oddis括约肌切开取石成形术,1例行Oddis括约肌切开取石术+胆肠吻合,3例行胆管长臂T管支撑引流及双套管引流,15例均治愈.术后发现9例,6例治愈,3例死于感染性休克.结论 胆总管末段医源性损伤多发生于胆总管探查术中使用金属探条探查胆管下端及EST术,术中及术后早期诊断及合理的治疗方案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王世超 《中外医疗》2016,(14):108-110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整群选取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之间收治的68例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该术式治疗结石的方法与效果。结果通过探查,该组68例患者胆总管无异常的有31例、胆总管下段结石患者6例,呈现松软泥沙样。手术过程中进行冲洗,并使用胆道镜推入十二指肠中。患者的住院时间在3~10 d之间,通过6个月的随访未见复发现象。结论手术前加强筛查,严格掌握禁忌症的情况下行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林兴悦  林嘉  江树嵩 《海南医学》2006,17(12):42-43
目的 探讨胆道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总结因各种原因施行胆道手术542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情况.结果 542例手术后出现并发症24例,占4.6%,其中死亡1例,其余病例均及时处理痊愈出院.主要为胆道残留结石12例,胆汁瘘3例,胆道出血3例,胆道感染2例,T形管脱出2例,十二指肠瘘1例,腹腔内出血1例.结论 在胆道手术中规范操作,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是防止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措施,及时发现并发症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处理是提高病人预后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良性肝外胆管畸形所致梗阻性黄疸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按病理诊断,将18例肝外胆管畸形归类为胆总管囊肿(8例)、硬化性胆管炎(5例)、胆总管末段狭窄(3例)、胆总管壁异位胰腺(2例)。分别总结它们的临床特点、手术治疗方法及随访效果。结果8例胆总管囊肿治愈7例;5例硬化性胆管炎中,4例经十二指肠乳头行胆管扩张和支架管双向引流后,腹胀、隐痛和持续性的黄疸明显减轻;3例胆总管末段狭窄手术切除后,重建具有抗逆行性感染作用的胆肠内引流,效果良好;2例胆总管壁异位胰腺连同胆总管壁切除后,分别行胆管成形、十二指肠浆肌瓣带蒂转移修补缺损和“T”管外引流,术后腹痛、黄疸和胆道出血自止。结论良性肝外胆管畸形所致梗阻性黄疸必须手术治疗。胆总管囊肿、胆总管未段狭窄和胆总管壁异位胰腺必须行手术切除。硬化性胆管炎在寻找或切开硬化胆管有困难时,可经十二指肠乳头进行扩张和置入支架管双向引流,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林健敏  吴岑江  刘伟源 《华夏医学》2006,19(6):1072-1074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在治疗重症急性胆管炎的作用。方法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胆管炎患者155例(手术组)。手术方式胆总管、肝总管切开取石、取虫,T管引流术145例;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口切开3例;胆管十二指肠吻合口切开2例;胆管十二指肠吻合3例;单纯胆囊造瘘2例。另外对73例重症急性胆管炎患者采用保守治疗(非手术组)。结果手术组死亡17例,病死率为10.97%,治愈111例,治愈率71.61%,好转27例,好转率17.42%。非手术组死亡28例,病死率为38.36%,治愈3例,治愈率4.11%,好转42例,好转率57.53%。手术组的病死率及治愈率与非手术组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对于重症急性胆管炎患者应尽早手术引流,同时手术应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胆总管下段软组织病变的超声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对 87例胆总管下段软组织病变的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或随访结果进行对照。 结果 超声检查怀疑胆总管癌 16例 ,术后病理诊断为胆总管癌 12例 ,壶腹癌 4例。超声检查怀疑壶腹癌 18例 ,术后病理诊断为壶腹癌 15例 ,胆总管癌 2例 ,软组织炎症 1例。超声检查拟诊为胰头癌 4 0例 ,均与术后病理诊断结论相符。超声检查怀疑十二指肠乳头癌 7例 ,术后病理诊断为十二指肠乳头癌 5例 ,壶腹癌 2例。胆总管癌合并胆总管下段结石 4例 ,其中 3例超声检查胆总管癌漏诊。2例超声诊断无法确定病变性质 ,随访结果为软组织炎症。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或临床随访结果相符率为 83.9%(73/87)。 结论 超声检查对胆总管下段软组织病变与胆总管结石容易鉴别 ,对软组织病变的良恶性病变鉴别有困难 ,必要时应结合十二指肠镜或 ERCP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