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中应用盐酸氨溴索肺保护的效果。方法选择浅低温不停跳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应用盐酸氨溴索)和对照组(不用盐酸氨溴索),每组15倒。于CPB前(T1)、CPB40min(T2)、CPB结束即刻(T3)、CPB结束后1h(T4)、2h(T5)、24h(T6)抽取动脉血,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血栓素(TXB2)和前列环素(6-keto-PGF1a)。于T1、T2、T3、T4、T5、T6、各时点行血气分析,计算呼吸指数R1。结果两组CPB期间TNF-α、IL-8、TXB2、6-keto-PGF1a与CPB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干预组与对照组TNF-α、TXB2、RI,在CPB中各时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XB2可作为CPB过程中检测肺保护效果的敏感指标;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中应用盐酸氨溴索可减少TXB2的释放,抑制TNF-α形成,减轻CPB所致的炎性反应,具有较佳的肺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评价心脏停跳与不停跳手术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肺动脉瓣狭窄(PS)患者共11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不停跳组)和对照组(停跳组)。实验组在体外循环(CPB)心脏跳动状态下手术,对照组在CPB心脏停跳下手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2、6、24、48h采集血标本,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含量;记录CPB时间、术后48h心律失常发生率、残余分流发生率、呼吸机支持时间、ICU滞留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术后各时点血清CK—MB、cTnI、AST、LDH含量均显著高于术前(P〈0.01),但两组间各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CPB时间较对照组短(P〈0.01),其他临床观察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能缩短CPB时间,但手术效果与停跳手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心脏不停跳与心脏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患者,围手术期血浆S-100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变化,探讨它们造成脑损伤的差异。方法:40例接受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分为A组(n=20例),在心脏停跳下施行手术。B组(n=20例),在心脏不停跳下施行手术,均在CPB前,CPB20min,CPB停止,CPB后6h和24h采取血样本,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测定血浆S-100蛋白和NSE含量。结果:CPB20min后两组患者血浆S-100蛋白均明显升高,CPB停止时达峰值(P〈0.01),CPB后24hS-100蛋白浓度低于CPB前(P〈0.01)。A组S-100蛋白升高程度较B组明显。两组NSE浓度CPB20min升高,CPB停止达高峰(P〈0.01),CPB后24hA组高于CPB前(P〈0.01),B组仍高但接近CPB前水平(P〉0.05),A组CPB停止时NSE浓度较B组水平高(P〈0.05)。结论:中低温心脏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比浅低温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脑损伤更明显,不停跳体外循环脑保护优于心脏停跳体外循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心脏停跳和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对机体细胞免疫影响的差异。方法60例风湿性二尖瓣瓣膜病变患者,随机分成不停跳组(实验组)和停跳组(对照组),其中实验组40例,对照组20例,分别于10个时点抽取静脉血,测定T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结果两组总T淋巴细胞(CD^3+)、辅助T淋巴细胞(CD^4+)、CD^4+/抑制T淋巴细胞(CD^8+)、NK细胞在体外循环后下降,CD^8+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CD^3+、CD^4+、CD^4+/CD^8+、CD^8+、NK细胞恢复较对照组快(P〈0.05)。结论体外循环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对机体细胞免疫影响显著小于心脏停跳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CPB)对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影响及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手术肺保护机制。方法 40例二尖瓣置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组)与对照组(中低温心脏停跳体外循环组),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NF-α、IL-8、HMGB1水平;检测HMGB1血清浓度;计算呼吸指数(RI)。结果 ①两组BALF中TNF-α、IL-8在CPB后30min各时点明显升高(P<0.01),HMGB1在术后8h明显升高(P<0.01),实验组升高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②两组血清中HMGB1浓度在CPB术后6h 各时点明显升高(P<0.01,P<0.05);实验组升高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③两组RI在CPB停机时后各时点升高(P<0.01 P<0.05),实验组升高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HMGB1可能作为“晚期”炎性因子参与CPB术后肺损伤的病理过程;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手术能减轻CPB术后肺损伤机制可能与其减少HMGB1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术式对减轻体外循环炎性反应的作用.方法: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病变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浅低温冠状静脉窦持续逆灌、心脏跳动中行手术;对照组经冠状静脉窦逆灌冷晶体停搏液,行中低温手术.分别于手术前(T1)、主动脉阻断即刻(T2)、主动脉阻断15 min(T3)、主动脉开放15 min(T4)、1 h(T5)、2 h(T6)、4 h(T7)、24 h(T8)采集血液标本,检测两组各个时点血浆TNF-α、IL-6、IL-8水平.结果:①TNF-α在T5后各时点两组都明显升高(P<0.05,P<0.01);IL-6在对照组T4后5个时点均明显升高(P<0.05,P<0.01),实验组在T4、T5、T6、T74个时点明显升高(P<0.05,P<0.01);两组IL-8均在T4、T5、T6、T74个时点明显升高(P<0.05,P<0.01);②实验组TNF-α、IL-6在T5后4个时点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IL-8在T4后5个时点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术式可以减少炎性因子TNF-α、IL-6、IL-8的释放,能减轻体外循环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心脏手术犬血浆肌钙蛋白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方法对体外循环术中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16只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实验组(浅低温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组)与对照组(中度低温心脏停跳组),每组8只。体外循环(CPB)150min。于6个时点采静脉血,检测血浆肌钙蛋白Ⅰ(cTnⅠ)。结果:两组CPB期间cTnⅠ与CPB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实验组与对照组cTnⅠ在CPB中各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nI可作CPB过程中检测心肌保护效果的敏感指标;心脏不停跳法有利于减少cTnⅠ的释放,具有较佳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心脏不停跳和心脏停跳体外循环(CPB)对血浆内皮素(ET-1)含量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心脏不停跳CPB患者23例,心脏停跳CPB患者20例。观察两组CPB期间灌注指标的异同,并分别在术前、CPB30min停机、术后2、6、24h采血测定血浆ET-1。结果 心脏停跳组及术后6h内血浆ET-1含量增高(P<0.05),术后24h恢复至术前水平;心脏不停跳组CPB期间及术后24h内血浆ET-1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心脏不停跳CPB对血浆ET-1无明显影响,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新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围术期血浆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变化规律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40例法洛四联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浅低温心不停跳组)和对照组(中度低温心停跳组),每组20例。于体外循环(CPB)前后6个时间点采静脉血,测定血浆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两组CPB期间MDA有不同程度升高。对照组较实验组升高明显,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CPB期间SOD有不同程度降低,对照组较实验组降低明显,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较对照组减少MDA生成,减少SOD下降趋势,推测心脏跳动中法洛四联症根治术有较佳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