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翟丹丹 《大家健康》2016,(11):217-218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在肿瘤化疗患者 PICC 置管后常见并发症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102例肿瘤化疗患者 PICC 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措施。结果:两组在护理后并发症发生例数上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护理总满意例数上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肿瘤化疗患者 PICC 置管后常见并发症中实施临床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能够在医学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措施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预防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0例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采用预见性护理的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10.0%)显著低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并发症发生率(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肿瘤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术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方法将行PICC置管的169例肿瘤化疗患者以2011年1—12月置管者为对照组,2012年1—12月置管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列出PICC存在的护理问题,运用循证护理解决患者置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选择合理的技术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比较两组置管的效果及主要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运用循证护理后操作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逐年下降,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循证方法可以动态了解PICC置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循证,解决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操作流程与质量管理,提高操作技巧,最终可达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目的,促进PICC置管技术的发展与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在肿瘤化疗患者护理中PICC置管的护理方法与实施心得。方法:样本选自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80例肿瘤化疗患者,依据患者护理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PICC置管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PICC置管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等状况。结果:(1)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7.5%与65.0%,组间差异显著(P0.05),(2)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5%与65.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的护理中,有利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改善并发症发生情况,值得在临床大范围内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微信平台在肿瘤化疗PICC置管患者全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武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肿瘤化疗PICC置管患者2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120例。研究组利用微信平台开展全程护理,对照组给予传统全程护理。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25.83%(P<0.01)。研究组患者对护士宣教PICC知识满意度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士宣教PICC知识满意度70.00%(P<0.01)。结论:微信平台在肿瘤化疗PICC置管患者全程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大,可以有效减少PICC置管并发症,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科室4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行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置管护理,观察周期为6个月。比较两组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留置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的置管护理有利于降低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PICC置管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应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依从性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肿瘤化疗科2011年1月—12月住院化疗并符合PICC置管条件的25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2年1月—12月住院化疗并符合PICC置管条件的301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优质护理,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的依从性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PICC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给予护理干预,对提高肿瘤化疗患者对PICC的依从性,减少PICC并发症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提高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不良反应,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防治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2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38)与治疗组(n=160),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对2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0% vs 17.4%),且在护理满意度上显著高于对照组(95.6% vs 7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PICC置管肿瘤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延续性护理在胃癌化疗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98例进行胃癌化疗行PICC置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99例。对照组在院期间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PICC置管知识知晓率及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研究组PICC置管知识知晓率为94.94%,高于对照组的81.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3.03%,低于对照组的1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可提高胃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知识知晓率,以及降低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应用,为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将160例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以PICC留置期间患者导管堵塞的发生率、非计划拔管率、置留时间及患者满意度作为评价指标,对两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血管堵塞的发生率和非计划拔管率明显下降,留置时间和患者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方法应用于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可明显减少经PICC置管诱发导管阻塞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为循证护理在临床上的应用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并发症的原因以及护理对策。方法纳入本次研究中的68例对象按照化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者采用 PICC 置管化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浅静脉化疗,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状况以及静脉炎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例数和静脉炎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 置管化疗方法具有一定的安全可靠性,可降低肿瘤患者患者并发症以及静脉炎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中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4例肺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7年02月至2019年02月,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PICC置管护理,各32例,且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导管脱出、穿刺点渗血、穿刺点感染、静脉炎、血栓形成)、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ICC置管护理应用于肺癌化疗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ICC导管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该院在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90例给予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4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的45例患者采用综合PICC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PICC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PICC置管时间、舒适度评分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实施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明显降低患者PICC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PICC置管时间,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周边置入中心静脉输液导管(PICC)在大肠癌化疗病人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回顾103例经PICC联合FOLFOX4方案化疗在大肠癌病人中使用的临床资料,总结PICC在大肠癌化疗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和相关并发症的处理。结果:PICC置管成功率为99%,导管平均留置时间185d,并发症发生率为16%。结论:经PICC联合FOLFOX4方案化疗在大肠癌病人中的应用临床效果良好,并发症少,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PICC置管与静脉留置针在肿瘤病人化疗中的作用。方法将74例首次化疗的肿瘤患者分为两组,PICC置管组33例为一组,前臂静脉留置针41例为二组,两组病人基本情况无明显差异。治疗中观察记录留管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PICC置管安全、并发症发生率低,保留时间长,对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小。结论PICC置管在肿瘤病人的临床应用中较外周静脉留置针有明显的优势,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PICC置管后防止感染管路维护与护理改进方法 及其效果.方法 选取留置PICC置管的患者共86例,按照管路实施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PICC置管护理,给予观察组PICC置管维护与护理改进.观察并发症情况及其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0%,满意度为95.3%,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置管后对其进行维护与护理管理,能够降低导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静脉治疗小组在PICC置管及规范化维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室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80例置入PICC导管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我科室成立静脉治疗小组的时间(2019年9月)作为界点,将2019年1月至9月置入PICC导管40例纳为对照组,2019年9月至2020年4月置入PICC导管40例纳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PICC置管护理,观察组实施静脉治疗小组指导下的干预护理,对比两组PICC导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PICC导管各项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治疗小组在PICC置管及规范化维护护理质量管理中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使PICC导管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置管专项护理对肿瘤PICC置管患者静脉炎、血栓及微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随机双盲法将我院2010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肿瘤PICC置管患者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行置管专项护理,比较2组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导管相关感染、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2.0%、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0%、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置管专项护理能有效减少肿瘤PICC置管患者静脉炎、血栓及微血栓形成并发症,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肺癌化疗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者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行PICC置管的肺癌化疗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依从性、PICC导管留置时间、留置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依从良好率和留置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ICC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可提高肺癌化疗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者的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对接受化疗泵持续泵入氟脲嘧啶与PICC置管技术联合治疗的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接受化疗泵持续泵入氟脲嘧啶与PICC置管技术联合治疗的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化疗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则是接受整体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肿瘤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中心静脉置管治疗时间和临床化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肿瘤疾病化疗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对接受化疗泵持续泵入氟脲嘧啶与PICC置管技术联合治疗的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