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小儿热性惊厥(FC)的临床特点,分析其复发的相关因素、预后情况及药物预防治疗的必要性.方法:对收治的120例热性惊厥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首发年龄、体温、持续时间、24 h内惊厥次数、家族史、围产期情况.结果:复发54例(占45%),转为癫(癎)4例(占3.3%),复发的危险因素有首发年龄<2岁,初发体温<39 ℃,首发24 h内惊厥≥2次,持续时间≥10 min,有热厥及癫(癎)家族史及首发为复杂型者.结论:首发FC年龄越小、体温越低、惊厥持续时间越长、首发24 h反复发作2次以上、首发为复杂型、有热厥及癫(癎)家族史者日后越易复发.对于易复发患儿应采取临时性药物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影响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134例热性惊厥首发患儿进行前瞻性随访,分析临床资料,研究影响复发的因素.结果 共复发58例,复发率达43.28%,复发与首次发作年龄、体温、24小时内惊厥发作次数、惊厥家族史、惊厥持续时间等因素有关,与性别无关.结论 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率高,对首发年龄小,初发体温低,惊厥次数多,惊厥持续时间长,有惊厥家族史等危险因素的小儿应密切随访,早期采取干预措施预防惊厥复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临床特征、相关高危因素、预防及预后。方法:对240例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40例热性惊厥患儿中男性发病较女性高,男女比例为1.56:1;初发年龄6个月至3岁者202例,占84.5%;初发体温≥38.5℃者211例,占87.9%;原发病为上呼吸道感染117例,占73.8%;有惊厥家族史者67例,占27.8%;热性惊厥分型中单纯型149例,占62%,复杂型91例,占38%,有18例(7.5%)转为癫痫,转为癫痫者与热性惊厥复发及分型有关。35例口服安定预防热性惊厥的患儿复发2例,占5.8%。结论:小儿热性惊厥的发作与年龄、体温、惊厥家族史密切相关;对6个月至6岁的发热患儿,当体温≥38.5℃时,应尽快采取降温措施,必要时给予预防性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4.
小儿热性惊厥10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雪红 《中外医疗》2010,29(4):73-73
目的对小儿热性惊厥(FC)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预后进行探讨。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7年1月本科收住的102例首次发作热性惊厥患儿的初发年龄、发作时体温、家族史、原发疾病、脑电图改变、转归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热性惊厥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有关,原发病主要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初发年龄〈3岁占82.3%,初发体温≥38.5℃者占82.4%,29.4%有惊厥家族史。结论热性惊厥患儿多为良性经过,预后良好,少数反复发作者可移行为癫痫。对〈6岁的发热患儿,当体温≥38.5℃时尽快采取降温措施,必要时给予预防性用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高热惊厥(FC)的首发情况及复发危险因素.方法对128例FC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28例FC首发情况中95.3%患儿年龄为6个月至6岁之间,75.8%体温在38.5℃以上,19.5%患儿有惊厥家族史,首发诱因上感占70.3%,居首位.复发67例中,初发体温<38.5℃者15例,复杂型36例,有惊厥家族史者22例,与无复发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FC首发患儿多为6个月至6岁之间,体温38.5℃以上,部分病例有惊厥家族史,首发诱因以上呼吸道感染(上感)为首位;复发危险因素与初次发作体温>38.5℃,初次发作年龄<1岁,复杂型FC及惊厥家族史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文对80例小儿热性惊厥(FC)进行分析,减少热性惊厥对患儿的危害。方法:对80例小儿热性惊厥资料进行分析,及时降温,精心护理,防止惊厥窒息而致死亡。结果:小儿热性惊厥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有关,原发病主要为上呼吸道感染,初发年龄6个月~3岁占93.8%,初发体温〉38.5℃者占88.9%,有10.2%有惊厥家族史,本组80例患儿均治愈。结论:对6个月~3岁发热患儿,当体温〉38.5℃时尽快降温,必要时可给予预防性用药治疗。  相似文献   

7.
小儿热性惊厥的脑电图表现及转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FC)的脑电图(EEG)表现及转归。方法对127例FC患儿随访病例的临床资料、脑电图表现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7例FC患儿首次发病年龄在3岁以下者103例,占81.1%,EEG异常率为37.8%,26%的患儿有惊厥家族史,复发率为36.2%,复发高危因素与年龄、体温、发作类型、家族史有关(P<0.05,P<0.01)。癫痫发生率为2.4%。结论FC患儿多为良性经过,远期预后良好,少数反复发作者可移行为癫痫。  相似文献   

8.
100例小儿高热惊厥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木树 《吉林医学》2009,30(24):3139-3139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复发的高危因素。结果:高热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为初发年龄〈1岁、初发体温≥38.5℃、有惊厥家族史、围产期异常。本组患儿经治疗后,有2例转为无热惊厥,复发率为2%。结论:对高热惊厥患儿初发年龄、初发体温、高热惊厥类型和惊厥家族史等危险因素进行及时分析,减少高热惊厥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热惊厥(FC)复发及转为癫痫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印例FC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印例FC患儿首发中有29例复发,复发率为48.33%,复发危险因素与惊厥家族史、复杂性高热惊厥、初发年龄、初发体温有关。有2例转为癫痫,癫痫发生率为3.33%,FC转为癫痫的危险因素主要与原有神经系统异常或发育落后有关。结论 FC易复发,应采取必要措施减少复发率及复发次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引起小儿发生热性惊厥的危险因素,并对热性惊厥患儿的预后进行分析.方法 入选2007年4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热性惊厥患儿156例,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患儿进行随访,对引起小儿发生热性惊厥和复发的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引起小儿热性惊厥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发热体温在38.5 ~ 40℃之间,年龄<3岁以及存在高热惊厥家族史;引起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男性、年龄<3岁、首次发热体温在38.5 ~ 40℃之间、有热性惊厥发生的家族史以及首次发生的热性惊厥为复杂型.结论 引起小儿热性惊厥的危险因素较多,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能显著减少小儿热性惊厥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小儿热性惊厥1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奇 《中原医刊》2004,31(19):20-20
目的 :对 12 6小儿热性惊厥 (FC)进行深入探讨。方法 :对 12 6例热性惊厥患儿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热性惊厥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有关 ,原发病主要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初发年龄 6月~ 3岁 (占 87 3 % ) ,初发体温≥3 8 5℃者占 88 9% ,2 4 6%有惊厥家族史。结论 :对 6月~ 6岁的发热患儿 ,当体温≥ 3 8 5℃时尽快采取降温措施 ,必要时给予预防性用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高热惊厥的临床特点及其复发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2004年6月~2008年6月收治的68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记录患儿首发年龄、体温、持续时间、24h内惊厥次数、家族史等情况。结果:本组复发31例(45.6%),复发危险因素与首发年龄、初发体温、复杂型高热惊厥、持续时间、癫痫家族史有关。结论:首发高热惊厥患儿年龄越小、体温越低、惊厥持续时间越长、24h内反复发作2次以上、首发为复杂型、有热性惊厥及癫痫家族史者日后越易复发。对具有复发危险因素的患儿应进行随访,并采取干预措施,口服安定预防,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的影响因素及脑电图在小儿热性惊厥治疗和防治后遗症中的意义。方法对116例热性惊厥小儿初发年龄、初发体温、初发惊厥时间与热性惊厥的发生、发展、预后及脑电图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热性惊厥初发年龄多见于6个月至3岁者,初发年龄越小复发率越高;初发体温与热性惊厥的发生率呈正相关,与复发率及脑电图异常率呈负相关;初发惊厥时间与脑电图异常率呈正相关。结论有效防治小儿热性惊厥,适时脑电图检查,对小儿热性惊厥的发展和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热性惊厥复发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小儿热性惊厥提供参考.方法 对78例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儿热性惊厥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分别纳入病例38例和40例.结果 惊厥复发组患儿在性别、初次发作年龄、异常围产史、喂养方式、首次发作合并症以及一级亲属中惊厥病史等方面,与未复发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发作时体温、惊厥持续时间、惊厥类型及退热后脑电图情况与未复发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有高热惊厥史的发热患儿,尤其年龄较小、有惊厥家族史、合并围生期损伤、贫血、营养不良等状况者,惊厥容易复发,临床应结合首次惊厥发作时体温、持续时间及惊厥类型等采取预防性措施.  相似文献   

15.
168例高热惊厥患儿的转归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新华  吴洁  鲍克容 《海南医学》2004,15(10):91-92
目的 探讨高热惊厥 (FC)的转归及预后。方法 对 168例FC随访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68例FC患儿首发中有 72 .62 % ( 12 2 / 168例 )在 3岁以下 ;男多于女 ;2 6.19% ( 12 2 / 168例 )患儿有惊厥家族史 ;复发率为3 0 .95 % ( 5 2 / 168例 ) ,FC的复发与初发年龄、体温、FC类型及惊厥家族史密切相关 ;癫痫发生率为 2 .3 8% ( 4 / 168例 ) ;智力低下为 1.19% ( 2 / 168例 )。结论 FC的远期预后良好 ,若无特殊情况下不需药物预防 ,但对FC转为癫痫的危险因素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孙雪 《中外医疗》2013,32(6):81-81,83
目的探讨首次热性惊厥患儿的复发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从起病年龄、家族史、发热程度、疫苗接种史、病毒性感冒病史、血液生化检查等方面分析,对该院2011年1月—2012年4月的120例首次热性惊厥的儿童进行回顾性调查,就其复发因素及复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复发率为34.2%。可能的复发因素为首发年龄小;体温<39.5℃,有癫痫或热性惊厥家族史/近期接种疫苗/近期病毒性感冒;血清低钠高糖等。结论家族病史、疫苗接种、感冒病史、体温和血钠与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生有明显关系;在小儿高热惊厥诊疗中,应重视这些信息和指标的采集和观察。  相似文献   

17.
于憔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0):148-148,150
目的研究小儿高热惊厥复发的临床情况,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经过对患儿初次发作年龄、初次发作体温、惊厥家族史、发作持续时间特点结合相关实验室检查及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结果复发的相关因素有首发年龄2岁、初发体温39℃、持续时间10min,有热惊厥和癫痫家庭史及首发为复杂型者易于复发。结论高热惊厥的复发与家族史、初发年龄、体温、初发时发作类型、患儿免疫功能及是否存在水电解质紊乱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热性惊厥患儿的复发危险因素及预后情况。方法结合82例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及脑电图资料,研究其复发、转为癫痫和出现智力障碍及行为异常的情况。结果复发共43例。其中,各种危险因素的例数分别为:惊厥家族史20例、初次发作年龄<1岁8例,初发体温<38.5℃8例,复杂型热性惊厥19例,围产期异常11例(P<0.01或0.05)。热性惊厥转为癫痫共10例;转为癫痫的各种危险因素分别为:初次发作年龄<1岁5例,热性惊厥反复发作9例,复杂型(CFC)6例,惊厥家族史7例(P<0.01或0.05);发生智力障碍及行为异常2例(2.44%)。结论热性惊厥复发危险因素与惊厥家族史、初次发作体温、初次发作年龄、复杂型热性惊厥及围产期异常有关;热性惊厥转为癫痫的危险因素与复杂型热性惊厥、初次发作年龄、热性惊厥反复发作和惊厥家族史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儿首次热性惊厥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对135例首次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及脑电图资料进行分析并跟踪随访,研讨其复发、转为癫痫的相关因素。结果复发59例(43.7%),远期转为癫痫病例3例(2.2%);复发危险因素与患儿热性惊厥和/或癫痫家族史、首发惊厥形式(局限性惊厥)、首发惊厥持续时间(>15min)以及首发惊厥时体温(<38.5℃或≥40℃)密切关联(P<0.01),同时还与初发惊厥时患儿年龄(<6个月或>72个月)、首发24h内多次惊厥关联(P<0.05)。结论对有复发危险因素的热性惊厥患儿应密切随访,必要时采取相应干预。  相似文献   

20.
《陕西医学杂志》2016,(1):117-119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将216例热性惊厥患儿按照复发与未复发分为观察组(73例)与对照组(143例),对两组患儿的病史及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对影响热性惊厥复发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热性惊厥首次发作年龄<3岁、体温<38.5℃、复杂型惊厥、围生期异常、惊厥家族史、脑电图异常、生活环境差、缺铁性贫血及锌缺乏与对照组患儿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将高危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首次发作年龄小、低热惊厥、复杂性惊厥、有惊厥家族史、生活环境差、围生期异常、缺铁性贫血及锌缺乏是热性惊厥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小儿热性惊厥复发与多种因素有关,反复发作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脑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