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经鼻盲探气管插管具有创伤小且可避免强行经口气管插管造成的损伤和引起咽心反射(反射性的呼吸心搏停止)的优点,尤其适用于有自主呼吸而张口困难的颅脑外伤患者和严重的颌面部外伤患者。我科从2008年1月至2009年5月对17例颅脑外伤及严重的颌面部外伤患者进行了急诊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现将手术配合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宋德富  廖贵清 《新医学》2004,35(9):559-560
目的:探讨放射性颌骨骨髓炎致张口受限患者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的处理.方法:应用小剂量羟丁酸钠、枸橼酸芬太尼和氟哌利多复合液及异丙酚麻醉诱导,配合完善鼻咽喉、气管表面麻醉后,在保留自主呼吸、严密监测血氧饱和度和心电图的情况下,靠听病人呼吸气流声调整病人头颈、颌部位置,使气管导管前端对准声门口,采用旋转方式将导管插入气管内.结果:30例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成功28例;2例失败,须改用其它方式插管.结论:放射性颌骨骨髓炎致张口受限病例,气管插管具有特珠性和相当困难程度,只要病人既保留自主呼吸并处于良好麻醉状态和麻醉者具有良好盲探气管插管技术,经鼻盲探气管插管不失为一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喉部手法操作在经鼻盲探气管插管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40例择期行颈椎骨折内固定术无经鼻插管禁忌患者,采用喉部手法操作行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结果:40例患者均获成功,一次成功33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喉部手法操作在经鼻盲探气管插管中安全、有效,具有较高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特殊病人慢诱导盲探经鼻气管插管的麻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明视经口气管内插管困难的病人采用慢诱导盲探经鼻插管的可行性。方法 4例病人插管前均给予充分的镇痛镇静,进行完善的黏膜表面麻醉,住保留病人自主呼吸的情况下将气管导管通过鼻腔插入气管。结果 4例病人盲探经鼻插管均获得成功,术后随访病人无任何痛占。结论 明视经口插管困难的病人采用慢诱导盲探经鼻插管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成功率,减少损伤和副作用,并便于教学,作者设计了经鼻盲探导引的引导管,进行听诊器监听经鼻盲探二步气管插管术,临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12例困难气道麻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分析困难气道麻醉中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本次研究中选取的12例困难气道麻醉患者中,8例在清醒、镇痛、经鼻盲探及健忘条件下一次性气管插管成功,4例在经调整头颈和气管导管位置后三次气管插管成功。插管中患者均没有出现显著不适感,且术后其对插管过程没有记忆。经鼻盲探气管插管在困难气道麻醉中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麻醉效果,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超声雾化表面麻醉在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洁  王颖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20):2362-2362
口腔颌面部疾患常造成严重开口困难,气管插管难度大,必须经鼻盲探,选择合适的表面麻醉方法是保证插管成功的关键.我院将超声雾化表面麻醉应用于此类手术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健忘镇痛慢诱导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手术患者30例,年龄20~66岁,采用健忘镇痛慢诱导方法经鼻盲探气管插管。观察记录插管次数、血流动力学变化、健忘作用及不良反应。结果30例患者中有25例一次性顺利插管到位(83.33%),4例经变换头部体位和旋转导管方向试插2~3次进入气管内(13.33%),1例经多次试插未能成功改用经口明视下将导管插入气管(3.33%)。插管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患者对插管过程健忘(无记忆)。反复插管患者有3例术后诉咽喉部疼痛,于1周内恢复,未见其他与插管有关的并发症。结论健忘镇痛慢诱导经鼻盲探气管插管,在插管期间保留自主呼吸,患者能主动配合,对心血管不良反应小,术后无记忆,取得了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
经鼻盲探气管插管在困难气道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鼻盲探气管插管在困难气道麻醉的应用。方法80例术前考虑困难气道病例,静脉予哌口替啶50 mg~70 mg,氟哌利多2.5 mg~5 mg,地西泮5 mg~10 mg,用1%丁卡因行鼻咽、喉腔表面麻醉,再予2%丁卡因2 ml行环甲膜穿刺,并用麻黄素及石蜡油作鼻腔准备,在清醒、镇痛、健忘条件下,经鼻行盲探气管插管。结果80例患者中,70例患者一次性顺利插管成功,10例患者经调整导管和头颈位置后反复3次内置管成功。结论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特别适用于张口度小、头颈活动受限、无法置入喉镜等困难气道病人,插管期间患者无明显不适,能保持自主呼吸,能较好配合麻醉医师,术后无记忆,能让术者有充足的时间对困难气管进行处理,是困难气道处理中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经鼻气管插管可作为择期气管插管的首选途径,但盲探经鼻气管插管操作困难,成功率不高。我科2000年1月-2004年12月采用以吸痰管经鼻插入气管成功后再诱导气管插管导人的方法,快速、准确、安全地建立人工气道,成功救治了2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呼吸衰竭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昏迷患者鼻胃管置管方法,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方法将90例气管插管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1、实验组2,每组30例。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置管。实验组1采用螺旋式胃管置管法。实验组2采用舌钳向外牵拉舌体配合旋转式胃管置入法。比较三组一次置管成功率。结果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46.67%,实验组1一次置管成功率为76.67%,实验组2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6.67%。结论舌钳向外牵拉舌体配合旋转式胃管置管法,可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气管黏膜的损伤和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浅昏迷患者中采用常规插胃管法和诱导吞咽插胃管法的不同效果。方法将85例浅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实验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插胃管法,实验组采用诱导吞咽插胃管法。结果实验组插胃管成功率97.5%,一次插胃管成功率90.4%;对照组插胃管成功率92.9%,一次插胃管成功率69.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浅昏迷患者中采用诱导吞咽插胃管法比常规插胃管法更安全有效,成功率更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利多卡因雾化吸入治疗留置胃管不良反应的疗效。方法将92例需要留置胃管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采用布地奈德联合利多卡因雾化吸入治疗,每日2次,持续至拔除胃管。对照组采用庆大霉素、糜蛋白酶及地塞米松吸入治疗。观察两组咽喉部刺激症状、分泌物及自行拔管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自行拔管率低,显示出较好的治疗作用。结论布地奈德联合利多卡因雾化吸入治疗能有效预防及减轻留置胃管造成的各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股静脉置管术因其操作简单、易于穿刺而广泛应用于临床。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大多长期卧床,病情危重,一般状况差,外周静脉穿刺非常困难,采用股静脉置管术能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有效减少反复外周静脉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为救治危重患者赢得宝贵时间。  相似文献   

15.
护理干预对口腔手术患者留置胃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口腔手术患者留置胃管的效果。方法将口腔癌手术后需留置胃管患者7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干预组采用知识、心理、行为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并对两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在有效应对恶心、护患协调互动、一次置管成功方面高于对照组(P<0.01),在紧张恐惧、留管期不适、自行拔管方面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留置胃管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提高置管成功率,减轻患者恐惧,缓解留管不适。  相似文献   

16.
护理干预对留置胃肠减压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护理干预对留置胃肠减压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114例需留置胃肠减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留置胃肠减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改良胃管和延长胃管插入长度以及在胃管的顶端涂抹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并观察两组留置胃管期间的舒适度、日平均胃内容物引流量、腹胀、胃管堵塞、一次插管成功率、患者满意度等.结果 观察组留置胃肠减压时的舒适度、一次插管成功率、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留置胃肠减压时的舒适度,维持有效引流.  相似文献   

17.
经口气管插管是救治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措施,但插管又易引发机械通气性肺炎(VAP)的发生。VAP是指机械通气48h后,病人肺实质发生的感染[1]。其中口腔细菌移位进入  相似文献   

18.
临床护理工作中,留置胃管是一项基本技能操作,但是临床却一直存在留置胃管困难、置管失败的现象,操作的要领是当胃管通过咽部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当患者吞咽时将胃管迅速推进。由于患者不能配合,往往引起误插、呛咳,导致插管失败。因此,我科对传统置管方法进行改良,插管前在胃管中注入石蜡油,提高了胃管插管的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的口腔护理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艳 《临床护理杂志》2010,9(1):58-59,72
临床上,经口气管插管是抢救窒息、心肺复苏、呼吸衰竭等危重症急救的常用措施,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是抢救呼吸衰竭病人的首选措施。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由于口腔吞咽及自洁能力下降,口咽分泌物增多,为致病菌的大量孳生提供了条件^[1],极易导致口臭和口腔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