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抗生素的广谱抗菌特性是诱导细菌普遍产生耐药性重要原因之一。细菌素由于具有窄谱抗菌活性而可能被开发为新一代抗菌药物。大肠菌素因被认为对人体安全而倍受关注。本研究利用PCR方法获得了大肠菌素S4及其抑制蛋白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QE30质粒中,构建了表达质粒pQE30-Col S4。大肠菌素S4在该表达体系中以可溶形式高表达,产量达到30~50 mg/L。活性分析发现,带有6His标签的重组大肠菌素S4与天然大肠菌素S4特性一致,仍具有对大肠杆菌的选择性抗菌活性,是一种有潜力的抗菌物质。  相似文献   

2.
防御素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在植物、昆虫、两栖类、鸟类和哺乳动物体内发现了一组具有抵抗外界微生物侵害的小分子多肽,称为防御素(defensins)。自1984年从人中性粒细胞分离出HNP123以来,已有数十种防御素陆续被发现或报道。防御素具有十分广泛的抗菌谱,对细菌、真菌、病毒等多种微生物都具有杀伤作用,尤其是哺乳动物防御素,除了对细菌、真菌、被膜病毒具有杀伤作用外,还能杀伤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以及一些恶性肿瘤细胞。由于防御素具有众多的生物活性,因此对于它们的研究目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现本文就防御素的结构与类型、生物活性、应用及基因工程制备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左氟沙星(DR—3355)是一种新型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它是氧氟沙星(3354)的左旋异构体。主氟沙星与氧氟沙星类似,具有对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均有效的广谱抗菌作用。左氟沙星的抗菌作用大约是氧氟沙星的两倍,并被认为是氧氟沙星的活性实体。  相似文献   

4.
背景:由于生物材料和人工器官在临床应用逐渐增多,给临床患者进行治疗疾病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最为常见的是生物材料植入人体后引起的细菌感染。 目的:探讨生物材料在抗细菌黏附中的作用,抗菌生物材料的分类及特点。 方法:生物材料在机体引起各种感染的原因是由于细菌生物膜的形成,防止生物材料置入后感染的关键是抑制细菌在生物材料表面的黏附以及防止细菌在生物材料表面形成细菌生物膜。细菌表面黏附重点是改变细菌自身的特性和材料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通过改变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来减小材料和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主要采用化学接枝法、等离子体法、气相沉淀法等。预防细菌黏附首先要增强机体的免疫防御能力,其次要使界面快速的被组织覆盖,形成严密的连结界面。 结果与结论:抗菌生物材料分为无机抗菌生物材料、天然抗菌生物材料和合成抗菌生物材料,无机抗菌材料以银系材料为主,天然抗菌生物材料以壳聚糖研究为较多,合成抗菌生物材料以季铵盐类材料为代表,各种材料都具有各自的优缺点,需要进一步的体内外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来验证和推动抗菌生物材料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结合珠蛋白(Haptoglobin,Hp)是一种急性期蛋白,具有结合血红蛋白、抗菌、促进血管生成和参与免疫反应等功能。Hp主要在肝脏合成,也可以在肝外脏器中表达。D’Armiento J等采用Northern杂交方法发现:正常小鼠皮肤组织中有Hp mRNA表达,受到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的炎症  相似文献   

6.
研究所合成的硬段侧链含有双季铵盐的系列聚氨酯的表面性能和抗菌性能。通过水接触角、X-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双季铵盐聚氨酯的表面性质,通过平板计数法研究了材料的抗菌性能。水接触角研究发现,双季铵盐聚氨酯并没如单季铵盐聚氨酯那样在水相中发生链反转。XPS研究发现,季铵盐能够向表面迁移,表面季铵盐的含量与材料本体的微相分离结构有关。对于革兰氏阳性细菌(金色葡萄球菌),平板计数法研究发现含有较大量的双季铵盐的材料(30C8PU,50C8PU)表面形成的细菌数从普通聚氨酯(PEU)表面的35000多个降为100多个。对于革兰氏阴性细菌(大肠杆菌),则从40000多个降为20000多个。说明材料革兰氏阳性细菌抗菌效果良好,对革兰氏阴性细菌的抗菌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7.
背景:近来大量研究证实,骨科植入物感染与植入材料表面形成细菌生物膜有关。由于全身应用抗生素的效果不甚理想,加之不良反应较大,所以应选择在植入物局部采用与细菌生物膜黏附释放机制针锋相对的抗感染手段。目的:探讨植入物术后易感及耐药因素,并结合此因素介绍近年来逐渐被接受的各种抗菌涂层的效果和机制。方法:检索Scopus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1990-01/2010-01有关骨科植入物术后感染,细菌生物膜及植入物表面抗菌改性相关研究。结果与结论:在植入物表面生物相容性,耐磨耐腐蚀性研究进展的同时,抗菌性的研究也在进行。植入物表面抗菌改性的理念被广泛接受。可以说细菌的"零黏附"即是抗菌改性的终极目标。可是虽然各种抗菌涂层的研究繁多,大多都集中于体外实验阶段,相关动物实验甚至体内实验研究甚少。所以现今的理念依旧停留于植入物周围的机体自身免疫防御才是主要的抗感染机制。故加强植入物抗菌方面的生物学研究迫在眉睫,既不影响骨性融合又对周围组织影响微小的抗菌涂层可能就是今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多重耐药菌日益泛滥,细菌耐药现状越来越严峻,传统的抗生素的抗菌作用有限,急需我们研发新的抗菌策略。核糖开关(riboswitch)是直接结合小分子化合物及代谢物发生构象变化而调控下游基因表达的RNA片段。随着核糖开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其在研发新型抗生素的靶点、与配体结合的抗菌效应、测序技术应用及发现新型耐药机制方面都有极大的应用潜力。核糖开关的发现拓宽了抗菌机制,为耐药性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将会在医疗领域发挥重大作用。本文就其在核糖开关细菌耐药性的潜在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特别是三代头孢菌素的广泛应用,导致细菌耐药性和耐药机制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细菌耐药机制的多样化,复杂化,体外药敏试验表现为敏感,但临床治疗往往无效。因此研究医院内临床分离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对指导临床用药,减少耐药株产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肺炎克雷伯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广谱抗菌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革兰阴性肺炎克雷伯菌的治疗,而肺炎克雷伯菌为了不被杀灭产生对喹诺酮耐药的分子机制成为细菌治疗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对肺炎克雷伯耐喹诺酮的主要机制及目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正>在抗菌领域研究之初,人们认为细菌在体内呈单个存在且浮游生长。科学家将可抑制体外培养的浮游致病菌生长和繁殖的抗生素应用于体内病原菌感染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后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临床发现抗生素药物在体内的抗菌效果大不如前。在20世纪初期,科研人员对细菌生长状态重新进行了研究,陆续发现多种细菌可集聚存在于自身所产生的胞外聚合物内,且黏附于外界活性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烧伤创面细菌学调查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从2004年1月至2007年4月本院收治的69例烧伤患者创面细菌培养分离出细菌170株,用纸片琼脂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就其中前5种细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本组检出的细菌中,革兰阴性杆(G^-)菌122株(71.76%),革兰阳性(G^+)菌48株(28.24%)。其中,数量较多的前5种细菌为鲍曼不动杆菌(17.00%),阴沟肠杆菌(11.18%),铜绿假单胞菌(10.00%),金黄色葡萄球菌(10.59%),肺炎克雷伯菌(8、82%)。鲍曼不动杆菌占G^-杆菌的23.77%,该菌对几乎所有抗菌药物耐药,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高达75.86%。阴沟肠杆菌占G^-杆菌的15.57%,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超过90%,对亚胺培南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超过50%。金黄色葡萄球菌占G^+菌的37.5%,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17.65%。以上5种细菌对大多数常用抗菌药物表现出高耐药性。结论本组烧伤患者感染细菌以G^-杆菌为主,G^+菌次之,这些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有多重耐药性,亚胺培南对大多数G^-杆菌仍有较高的抗菌活性。G^+菌对万古霉素敏感。  相似文献   

13.
β 内酰胺酶是细菌 ,尤其是革兰阴性菌对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重要介质。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开发及应用 ,一些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新 β 内酰胺酶不断被发现 ,超广谱酶就是其中之一 ,熟悉或了解其特点 ,对指导治疗相应耐药菌株临床感染、研究耐药菌株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规律、探讨分子耐药机制及研发新抗菌药物都有重要意义。1 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xtended Spectrum β Lactam ses,ESBL) 是革兰阴性菌耐药的重要介质 ,以肠杆菌科中的克雷伯菌属及大肠埃希菌产生最为多见 ,也见于变形杆菌属、普罗菲登菌属、肠杆菌属细菌。该类酶…  相似文献   

14.
1.抗菌药物耐药性现状 抗菌药物并非如其发现初期时某些人曾预料的会最终消灭细菌性疾病。相反,各类致病细菌已经通过多种途径来对抗抗菌药物的作用,即形成了耐药细菌。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问题已在近年来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如对于目前抗菌药物耐药性的严重性,一些世界知名学者提出了目前面临着“抗生素耐药性危机”或“后抗生素时代”,这些提法足以说明细菌对抗菌药物(抗生素)耐药性的严重现状。  相似文献   

15.
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及常见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种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对常见革兰氏阳性菌及阴性菌、厌氧菌、军团菌、衣原体及支原体等均有作用的全合成抗菌药物。由于其具有较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在临床表现出很好的抗菌效应,常被通过口服或静脉给药用来治疗临床感染性疾病。喹诺酮类药物用药剂量小,用药比较安全,加之喹诺酮类药物与其它药物之间无交叉耐药性,细菌耐药性发展较慢,故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倍受关注。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大小50nm-100nm、均匀分散的纳米氧化镁粉末。从静电稳定机制着手,采用六偏磷酸钠为分散剂对制备的纳米MgO进行分散处理,研究了六偏磷酸钠的含量、溶液pH值对分散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细菌模型,并以微米级MgO为对照,分别采用MIC法和细菌总数测定法对纳米MgO的抗菌性能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当六偏磷酸钠用量为0.2wt%,pH=8时MgO的悬浮液稳定性较好。纳米MgO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呈现出良好的抗菌活性,而微米级MgO不具有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7.
细菌在短暂接触抗菌药后,其生长继续受到抑制的现象被称为抗菌后效作用(Postantibiotic effect,PAE)。早在1946年,Parker等就发现金葡菌与青霉素G接触30分钟后需1~3h方能恢复生长。至1950年,Eagle等首次证明了青霉素在体外和体内均具有PAE。  相似文献   

18.
《基础医学与临床》2007,27(6):669-669
据美国BIOCOMPARE科技新闻网(2007/4/12)报道,Rapamycin是经由一种复活岛土壤中的细菌Streptomyceshydroscopicus所分离出的物质,研究发现Rapamycin具有抗生素(杀死细菌)、免疫抑制及抗肿瘤的作用。科学家们发现Rapamycin还可以防止烟草造成的小鼠肺部肿瘤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层层自组装技术制备的抗菌涂层一般具有抗细菌粘附的能力,但不具备直接杀灭细菌的功能,故抗菌性能不佳。本研究通过层层自组装技术与"巯基-烯"点击反应相结合,将末端为巯基修饰的季铵盐类抗菌剂接枝到自组装涂层的含氧降冰片烯结构中,赋予涂层表面杀菌的性能。通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石英晶体微天平(QCM)以及水接触角测试,分别对表面进行结构及物理性能表征;并初步探讨了抗菌涂层的生物毒性,以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本研究获得的涂层生物相容性较好;未接枝抗菌剂的自组装涂层具有表面抗细菌粘附的能力,在接枝了抗菌剂后,涂层不但可以抗细菌粘附,而且可以杀灭表面的细菌,有效抑制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可望应用于生物医用材料表面高抗菌性的功能化处理。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通过杂交瘤细胞和污染细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受性和敏感性及对瘤细胞特异性抗体的检测等试验,筛选出氟哌酸和头孢唑淋钠两种对细胞毒性小、抗菌谱广、不影响杂交瘤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且可以根除对常规双抗有耐受性的细胞污染细菌,从而摸索出消除细菌培养中细菌污染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