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观察散发性戊型肝炎病毒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指标、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比较分析86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和15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谷氨酸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KP)及凝血酶原时间(PT)的水平;病情的严重程度:住院时间、肝硬化发生率、重型肝炎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重叠感染者的TBil、ALT、GGT、AKP、PT的水平,住院时间,肝硬化发生率,重型肝炎发生率及病死率与慢性乙型肝炎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结论:散发性戊型肝炎与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感染,能使乙型肝炎患者病情加重、肝内淤胆明显、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
病毒性淤胆型肝炎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江军  范平 《肝脏》2002,7(2):142-143
我科自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5月用综合方法治疗病毒性淤胆型肝炎 2 0例 ,对照组 10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病毒性淤胆型肝炎 3 0例 ,诊断符合 1995年北京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 ,排除肝外阻塞性黄疸、药物性淤胆型肝炎和酒精中毒性肝炎致胆汁淤积。随机分为 2组 :综合治疗组 2 0例 ,其中甲型肝炎 12例 ,乙型肝炎 6例 ,戊型肝炎 2例 ,男性 16例 ,女性 4例 ,年龄 2 5~ 72岁 ,平均 3 7岁 ;对照组 10例 ,其中甲型肝炎 6例 ,乙型肝炎 4例 ,男性 7例 ,女性3例 ,年龄 2 8~ 65岁 ,平均 3 3岁。两组临…  相似文献   

3.
熊去氧胆酸鲁米那联合中药治疗重度淤胆型肝炎3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71例,均为1998年8月~2000年11月在我院的住院病人,病程最长11年,最短15天,平均1.96年,年龄最大者73岁,最小13岁,平均38岁,诊断符合1995年北京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诊断标准。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39例,男30例,女9例,乙型肝炎33例,其他6例,其中急性淤胆型肝炎11例,慢性淤胆型肝炎28例; 对照组32例,男26例,女6例,乙型肝炎27例,戊型肝炎1例,其他4例,其中急性淤胆型肝炎9例,慢性淤胆型肝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病原未定型肝炎的临床特征。方法以43例慢性乙型肝炎和30例急性乙型肝炎为对照组,对62例病原未定型肝炎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比较病原未定型肝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肝组织学改变。结果62例病原未定型肝炎患者发病以冬末及春季多见;发病年龄以青、中年(18岁~50岁)占92.2%;临床表现有急性和慢性,多数症状轻、肝病体征少;血清转氨酶水平呈轻、中度升高;肝活检组织病理学显示炎症轻;绝大多数预后良好。结论病原未定型肝炎的致病因子仍不清楚。  相似文献   

5.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50例患者均为在我院住院的慢性淤胆型肝炎病人,其中乙型肝炎41例,丙型肝炎6例,乙、丙型肝炎病毒混合感染3例,其诊断均符合1995年全国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淤胆型肝炎诊断标准。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6例,其中男16例,女10例,平均年龄38.1±10.2岁;对照组24例,男11例,女13例,平均年龄37.6±9.4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肝功能异常程度方面均相似,具有可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比较戊型肝炎与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初步探索戊型肝炎慢性化问题。方法对66例戊型肝炎与37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及统计。结果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较戊型肝炎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升高水平及发生率无显著差异,而在白蛋白(A)、白蛋白/球蛋白(A/G)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降低与肝纤维化系列各项指标增高方面更突出,消化道症状更重。结论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后肝功能损害更严重,凝血酶原时间长,慢性肝病特征常见,但单纯戊型肝炎患者慢性化问题也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慢性淤胆型肝炎(CCH)高压氧(HBO)治疗前后患者的肝血流、临床症状、肝功能、肝组织学结构变化。方法:用纯氧单仓治疗(2.5 MPa,2 h/d,10 d/cyc,6 cyc)30例CCH。治疗前后肝血流图仪和多普勒B超测定肝血流图收缩波和门静脉右支血流量;肝穿刺活检病理观察。取算术均数行t检验。结果:治疗后肝血流图收缩波和肝门静脉右支血流量明显升高;患者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明显改善;治疗前后二次肝穿活检的10例的患者中,9例毛细胆管淤胆和肝细胞淤胆减轻;7例患者肝细胞变性坏死、汇管区炎症减轻(P<0.05)。3例肝间质纤维化程度减轻(P>0.05)。结论:HBO治疗CCH,可增加肝动脉及门静脉右支血流量,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肝脏功能,有效地减轻肝细胞、毛细胆管淤胆和肝组织学结构的损伤。  相似文献   

8.
张健  李秀华  杨华  王雪燕  隋风翔 《肝脏》2013,(11):790-790
急性戊型肝炎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本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常表现为淤胆,由于黄疸较深、病程较长,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我们采用优思弗联合赤丹汤治疗急性戊型淤胆型肝炎3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6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住院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慢性淤胆型肝炎高压氧治疗前后患者的肝血流、肝功能、肝组织学、超微结构变化。方法随机选择30例住院的慢性淤胆型肝炎患者,用宁波产高压氧纯氧单仓治疗,剂量为2.5MPa,每天2小时,10天为一疗程,休息2天后再行下一疗程,共6个疗程。治疗前后用肝血流图仪和多普勒B超测定肝血流图收缩波和门静脉右支血流量;行肝穿刺活检术,取新鲜肝组织,常规透射电镜病理观察。结果 治疗后肝血流图收缩波和肝门静脉右支血流量明显升高;肝功能明显改善;治疗前后二次肝穿活检的10例患者中,9例患者肝组织汇管区淋巴细胞浸润和肝细胞淤胆减轻;8例患者肝细胞线粒体肿胀和Kupffer细胞增生减轻;7例患者肝细胞变性坏死,汇管区炎症、毛细胆管淤胆减轻和溶酶体数量减少;6例患者肝组织内毛细血管增生明显;3例患者肝细胞内内质网增生、间质纤维化程度减轻;2例患者肝细胞内高尔基体扩张、贮脂细胞增生、间质纤维增生减轻。结论 高压氧治疗慢性淤胆型肝炎,可增加肝动脉及门静脉右支血流量,改善患者肝脏功能和临床症状,有效地减轻肝细胞和毛细胆管淤胆及肝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病毒性淤胆型肝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76例淤胆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中医护理,疗程12周。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5.5%,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肝功能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急性病毒性淤胆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此方法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腺苷蛋氨酸治疗药物性淤胆型肝炎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从 1999年 2月~ 2 0 0 0年 12月 ,应用腺苷蛋氨酸(SAMe)治疗药物性淤胆型肝炎 13例 ,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对象与方法1.对象 :药物性淤胆型肝炎患者 2 6例 ,男性 2 0例 ,女性 6例 ,年龄 2 1~ 72岁 ,平均年龄 45岁。发病前 1~ 4周均有服用损肝药物史 ,其中利福平 7例、丙基硫氧嘧啶 5例、西米替丁 4例、羟氨苄青霉素 3例、罗红霉素 3例、扑热息痛 2例、甲基睾丸素 1例、柳氮磺胺吡啶 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SAMe组 )和对照组 (门冬氨酸钾镁组 )各 13例 ,两组的性别、年龄、损肝药物分类、病程、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异常程度均…  相似文献   

12.
重度淤胆型肝炎可见于各种类型肝炎 ,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为常见 ,由于黄疸较深 ,病程较长 ,临床治疗较为棘手。笔者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 68例 ,疗效明显优于常规保肝利胆治疗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本院住院患者 ,均符合 1 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1] 。病例随机分为两组 ,中西医结合组 68例 ,其中男 47例 ,女 2 1例 ;年龄 2 1~ 65岁 ,平均 ( 33.5± 8.5 )岁 ;病程 2~ 7年 ,平均 ( 4 .1±3.3)年 ,血清胆红素为 2 5 6~ 5 91 μmol/L,C/T>60 %。对照…  相似文献   

13.
慢性淤胆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早期诊断指标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淤胆型的早期临床诊断指标及其特点。方法同顾性对照比较慢性乙型肝炎淤胆型与非淤胆患者临床指标差异,包括临床症状、体征、血清生化及B超所见。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淤胆型与非淤胆比较,在临床症状和体征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清生化方面,如血清直应胆红素/总胆红素(D/T)、总胆汁酸、谷胺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总胆固醇有显著差异(P〈0.05):淤胆型肝炎B超异常声像图.如胆囊壁增厚、胆囊壁欠光滑、胆汁透声差,有鉴别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淤胆型肝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无特征性表现,D/T、总胆汁酸、谷胺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总胆固醇及B超的检测对早期诊断慢性乙型淤胆型肝炎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淤胆型肝炎     
《传染病网络动态》2006,(9):138-139
戊型淤胆型肝炎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分析——热比亚等(新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感染科830004);《新疆医学》,2005,35(5)。47-49【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戊型淤胆肝炎的认识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戊型肝炎的临床特点和误诊原因。结果:4例(1,3)病人均诊断黄疸待查收住外科,2例行剖腹探棵,淤胆型戊型肝炎的临床特点为:  相似文献   

15.
淤胆型肝炎患者胆系CT表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4月~1994年12月,我院传染科对31例淤胆型肝炎患者进行了胆系CT扫描检查,结果发现27例患者的胆系均有变化,主要表现为肝内胆管扩张,胆囊壁增厚,内膜呈炎性改变。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31例患者均经血清学检测证实为淤胆型肝炎,年龄19~62岁,平均38.7岁,男19例,女12例。诊断及分型参照1995年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分型标准。其中,急性淤胆型肝炎14例,慢性淤胆型肝炎17例。入院时总胆红素(SB)>170μmol/L,即为高黄疸患者。  二、方法  对全部患者均进行CT检查,CT检查所用机器有GEC…  相似文献   

16.
慢性戊型肝炎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院自 1995年 10月~ 2 0 0 0年 12月共收治戊型肝炎 192例 ,其中 13例 (6 7% )患者为单纯慢性戊型肝炎 ,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3例患者中男性 7例 ,女性 6例。年龄 2 4~ 36岁 ,平均年龄 37 8岁 ,病程 6个月~ 14个月 ,平均 8 9个月。诊断均符合 1995年第五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标准。 13例患者均排除其他原因引起血清转氨酶升高。临床表现 :低热 4例 (30 7% ) ,纳差 5例(39 2 % ) ,乏力 6例 (46 2 % ) ,黄疸 1例 (7 6 % ) ,肝区叩痛 7例 (5 3 8% )。肝功能 :ALT高于正常 3倍以下者 8例 (6 …  相似文献   

17.
《肝脏》2016,(12)
目的比较急性和慢性乙型肝炎不同分组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比例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收集2008年11月至2015年9月期间的急性和慢性乙型肝炎病例(112和354例),将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淤胆组22例、非淤胆组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轻度39例、中度271例、重度44例3组;分别比较急慢性乙型肝炎各组间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比例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比例方面,急性乙型肝炎组13.75±4.35%、12.95(7.60~32.34)%比慢性乙型肝炎组10.34±3.39%、9.72(3.40~37.80)%明显升高,其中急性乙型肝炎淤胆组17.02±5.17%、16.48(9.30~30.50)%比非淤胆组12.95±3.74%、12.50(7.60~32.34)%明显升高,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组10.47±2.52%、10.15(5.80~16.71)%和中度组10.50±3.62%、9.80(3.40~37.80)%也均高于轻度组9.11±2.17%、8.60(5.54~14.51)%,均P0.05;而中度和重度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分组间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比例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祛瘀化痰法治疗淤胆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自拟祛瘀化痰汤治疗淤胆型肝炎50例,疗程2~8周,观察肝功能好转情况.[结果]治愈11例,显效30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0%.[结论]采用祛瘀化痰法治疗淤胆型肝炎,疗效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9.
淤胆型肝炎     
《传染病网络动态》2004,(8):136-137
小剂量地塞米松穴位注射治疗淤胆型肝炎20例——朱文莲(河南洛阳市东方医院肝病科471003);《中原医刊》,2004,36(6):39-40[目的:探讨小剂量地塞米松穴位注射治疗淤胆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35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0例,对照组15例,治疗组应用小剂量地  相似文献   

20.
正淤胆型肝炎又称胆汁淤积型肝炎或胆小管型肝炎,占黄疸型肝炎的2%~8%[1],急性淤胆型肝炎虽较重,病程较长,但一般预后较好,而慢性淤胆型肝炎较易转为重型肝炎及胆汁淤积性肝硬化,预后差,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如何提高淤胆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减缓肝硬化的进程及其并发症的出现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淤胆型肝炎又称胆汁淤积性肝病,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胆汁形成、分泌和(或)胆汁排泄异常而导致的肝脏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